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国家制造_分节阅读_第122节
小说作者:千萌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665 KB   上传时间:2022-01-16 17:11:05

  “哦?第一名呢?”

  “还用说吗?季椽。”

  几位教授默默看向被同学们围拢在中间解答的季椽。

  “所以,就他们两人了?”

  “机会难得,把他们两人报上去吧!”

  培训的内容越来越接近军工了,理论课不提,实习课已经渐渐由室内转向室外。原本只有晚上的实习课,也变成了白天的正式课程,甚至慢慢比理论课用时更多。

  这天下午的实习课,季椽等人被拉到了郊外的军区。

第164章

  大巴车直接停在靶场上,穿着作训服的季椽等学生下车,立即被军队教官像小鸡崽似的训斥,让他们列队站好。负责这节课的老师是一名四十多岁的中年工程师,姓朱,在空导院身份不低,连部队的军官都听他的。

  “今天这节课我保证大家都会喜欢的。”他指向旁边的靶场:“猜到我们今天要来上什么课了吗?”

  “槍!”

  所有人都叫起来。

  大概没有男人会对槍不感兴趣,向来安静的学生们都露出了兴奋的笑脸。

  “对,接下来一小时,我会请部队长官教你们认槍和开槍。”

  部队长官拿出了几款枪械向大家讲解,并当场进行拆卸和组装,利落帅气的动作看得同学们连连发出惊奇声。随后每人面前都被摆了一支槍让他们进行拆卸和组装学习。

  季椽对槍并不陌生,他有时会被借调到别的研究院帮忙,某几样新型槍械的诞生还有他一份功劳呢!当然,他负责的是制造精密器械那一部份,设计与他无关,他就是个纯技术员。

  不过因为那段时间摸多了槍,他对槍的构造和原理都很了解,即使手上这款槍他并不熟悉,看过长官的讲解之后,仍旧很快拆卸开。

  “哇——!”

  旁边突然传来几声喧哗,季椽转头,正见宋冀宁组装好槍,正在拉开保险测试。

  感觉到季椽视线,宋冀宁转头迎向他,露出一口白牙。

  小红兵候补队长出生的宋冀宁,玩槍自然在行。

  “宋冀宁,再表演一次!”

  似乎他刚才组装槍械的动作太帅气,同学们忘了隔阂,簇拥在他身边叫着。

  “可以。”

  只见宋冀宁的手在槍身掰动几下,咔啦啦几声,槍身瞬间解体,速度一点不比刚才讲解的长官慢。随后他又迅速的组装回来,像拼积木似的,一下就将槍装好。

  一旁的长官赞赏的问:“哟,这位同学玩过槍?”

  宋冀宁咧齿一笑:“以前训练过。”

  “会打靶吗?”

  “当然。”

  “行,你来给同学们示范一下。”

  虽然离小红兵时期已经过去很多年了,不过宋冀宁玩槍仍旧玩得很溜,连部队长官都对他赞赏不已,问他有没有兴趣来当兵。

  有了宋冀宁做示范,其他同学也很快将槍组装好,并开始了打靶射击。

  季椽虽然参与过造槍,但他本人没开过槍,他不爱玩这些。宋冀宁不知什么时候走到他身边问:“缘缘你会开槍吗?”

  “会……应该会吧……”看着并不难。

  宋冀宁轻笑:“好了,我来教你。”

  他扶住季椽的肩,教他如何摆放槍,如果瞄准,在宋冀宁的帮助下,第一次开槍的季椽居然打中靶心。

  旁边的周子伊瞪圆了眼,羡慕的问:“宋冀宁,你能不能也教我?”

  “行。”宋冀宁就过去教周子伊。其他同学见了也纷纷找宋冀宁指导。

  虽说教官就在旁边,但麻烦教官总觉得不自在,宋冀宁是同班同学,找他就自在多了,射歪了也不觉得丢脸。

  于是经过一场打靶训练,宋冀宁成功融入班级中。

  部队给的空包弹很充足,不限制的让学生们玩,老师也不管。当真让他们玩了一小时,朱老师才重新召集学生们:“好了好了,打靶训练结束,把槍收起来,列队站好!”

  学生们迅速收起槍并排列队,朱老师站在队伍跟前问:“同学们,槍好玩吗?”

  “好玩!”学生们都嘻嘻哈哈笑起来,前所未有的活泼。

  “很好,大家对槍的构造都了解了吗?”

  “了解!”

  “对槍声了解了吗?”

  “了……”有人本能想回答了解,张口却愣了。

  对槍声了解?

  什么意思?

  朱老师眯眼笑起来,拍了拍掌:“好了,我们开始今天的第二课吧,如何实现槍声定位!”

  季椽之前就觉得在空导院里学的那些太基础了,当然,也因为班上同学都是零基础零常识,必须从头学起。但照这种程度训练下来,直到结束也没多大用处,顶多是“比普通人懂得多一些”而已,离技术员还有着遥远的距离。

  即便最近的实习课程越来越难,季椽也觉得还不够,学完了他们顶多能承担一些基础的设备维修工作而已。如果只是想要维修技术员,根本不需要特意找他们这些学生培训,随便几所工业学校都能招到受过专业教育的技术员。

  听到朱老师说出今天要上的课,季椽暗中点点头。

  总算开始了,这才是他们真正该授受的培训内容。

  朱老师刚说完今天的第二课,立即有人好奇的问:“老师,槍声定位是指什么?”

  “顾名思义,根据槍声找到它的射击位。但是……”朱老师身后有一辆卡车开进来,各种仪器被部队士兵搬到空地上,他的目光扫过好奇的学生们,最后停驻在季椽平静的脸上:“并不是让你们用耳朵听,而是要你们制作出这样的耳朵。”

  其实这堂课的全名应该叫“槍声定位系统”。

  听起来好像很厉害的样子,还会觉得很难,槍声要如何定位?

  但说白了就是对超音速弹丸击发时产生的弹丸激波和膛口波的物理现象进行分析,通过信号处理,信号识别,定位解算等技术找到槍声发出的位置。

  这项技术目前属于雷达技术的一个分支,不过发展到后世,几乎关系着狙击战中的胜负。

  比起单纯学习理论知识,维修知识,这样的课程才是他们最应该学的。

  朱老师站在空地上,给他们细细解说着槍声定位系统的主要原理,待同学们了解后,他一挥手:“好了,我已经为你们准备了足够的材料,我希望你们能根据自己的理解,制造出一台槍声定位系统出来。”

  槍声定位系统包含有数字模拟信号技术,数字通信技术等。这些朱老师没有讲解,学生们也不需要他讲解,这是他们早就该懂的东西。如果学到现在,连怎么转换数学信号都不会,他们早就该卷铺盖滚回家了。

  不过虽然理论上都懂,在没有参考的情况下,只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想法摸索,做出来的东西自然是不标准的。

  有的做成了小雷达,有的做成了传声器,还有人完成后,仪器居然传出了歌声——不小心做成了收音机。

  季椽知道自己该做成什么样的。

  后世反狙击战中专用的定位系统。

  当然,鉴于目前的技术水平,达不到那么完美。反正他也只是提出这么一项概念,到时能否制造成功,自会有人去研究。

  打定主意,季椽拿着自己选好的工具和材料准备工作时,宋冀宁走过来,问他:“缘缘,你想做什么样的?”不等他回答,宋冀宁已经先说:“听原理这东西好像是雷达,但我觉得不适合,本身就已经有雷达了,还制作一个槍声定位系统干什么?”

  季椽愣了:“那小宋哥觉得要怎么做?”

  “我们以前训练时,经常互相埋伏,朱老师一说到这槍声的原理,我就觉得应该用在反狙击上。如果遭遇狙击,定位系统立即就能定位出狙击手的位置,我就能当场做出反击。”宋冀宁自己比了一个开槍的姿势:“我有次输给季勇,就是因为没找准他的位置,当时我就想,要是能有这么一个玩意就好了。”

  季椽说不出话了,看着宋冀宁的目光满是佩服。

  他是因为来自后世,对这套定位系统有所了解,否则他也只会做出小雷达。小宋哥却仅仅凭借幼时小红兵的训练,就找到了正确的研制方向。也难怪他会有后来的成就,要知道他当时是从特种部队退役的。

  至于没有当过兵的小宋哥是否还能达到未来的成就,季椽也不担心。

  现在的小宋哥才二十来岁,就读的专业,发表的论文,结识的人脉,起步比后来的老师不知高了多少,而且他也从不曾浪费自己的开赋,每一天都在努力,所以他的未来成就只会比老师更高。

  朱教授走过学生们制作的设备前,一边打分一边笑。他手上有槍声定位系统这套设备,但他暂时不打算拿出来。这套设备的原理本就简单,再看到实物,

  作者有话要说:这群学生绝对能无整无误的制造一台新的。但他更想考验的是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如果只是让他们仿照,他不如去军工厂找工人来做了。

  无奈这群学生虽然天赋都不错,对军工仍旧不够了解,想像力差了些,做出来的东西都偏民用品。

  不过这只是第一堂课,他们已经算表现不错了,至少制作的东西都是能用的成品。

  直到,他来到宋冀宁跟前。

第165章

  宋冀宁的此次制作,季椽没有参与,也没有帮忙。这等于是一次考试,他不能帮忙,而且他也想看看宋冀宁自己的水平。

  然后,宋冀宁做出了并不输他的东西。

  他制造的槍声定位系统原理与季椽的不谋而合,只是外观上,由于技术水平所限,使用了三个信号转换器才转换成定位系统,外型变成了三个相连的小雷达,没能达到预想的便携效果。

  朱老师走到跟前时,忍不住笑着问:“这是什么?雷达?音响?”

  “报告老师,这是槍声定位系统。”

  “你怎么做了三个……好吧,把你的设计图拿来给我看看。”

  设计图画得有些乱,宋冀宁在线路上改了好几次,但总体还能看得出设计思路和应用程式。原本笑着的朱老师愣了愣,收敛笑容,认真看起来:“解释一下你的设计思路。”

  “是!”

  宋冀宁提出应把槍声定位系统用于狙击战中的想法,让旁边的军官和士兵都很感兴趣,渐渐围上来听他讲解,不时点头认同他的说法。

  待宋冀宁解说完毕,那名部队长官点头:“这小子对游击战挺懂的啊,要真有这玩意,我们在老山区和越国那帮猴子就好打了!怎么样朱博士,这玩意能研究出来吗?”

  朱老师点点头:“光说没用,先拿去测试一下。”

  本来只是一次小作业,是否成功看看设计图就行了,但既然部队有兴趣,朱老师便让他们拿到树林里试试看。

  随着一声枪响,树林里发出了嘀嘀的机械声,过了一会,两个士兵出来报告:“报告,仪器显示和开槍处有5米误差。”

  宋冀宁遗憾的垂下肩。差1米都打不中敌人,何况是5米的误差。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65页  当前第12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22/16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国家制造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