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国家制造_分节阅读_第66节
小说作者:千萌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665 KB   上传时间:2022-01-16 17:11:05

  吃完早餐后,顾老师还一个个问:“真的吃饱了吗?时候还有,没吃饱就赶紧,别到了赛场嚷饿啊!”

  确定学生们都吃饱了,两名带队老师才领着他们走向体育馆。

  比赛还没开始,各个学校的学生在体育馆外等待着,季椽看到周冲等小伙伴,遥遥向他们招了招手。小伙伴们也都招手回应,但因为要开始比赛了,没敢过来聊天。

  8点半入场,按照之前的彩排,一个个学校排好队轮流入场。主办方给各校准备好了校牌,因为宋冀宁最高,成了一高荣誉的举牌手。

  季椽跟在宋冀宁身后走入赛场,经过主席台时,意外的看到赵玮,他桌前的铭牌上居然写有“裁判”二字。

  “喂喂,你们看!”季椽身后的徐泽华声音激动:“是摄影机,有电视台在拍我们!”

  毕竟是全国比赛,有电视台参与摄影并不奇怪,能不能播出还不一定呢!但摄影机的存在让单纯的学生们都很振奋,纷纷挺直了腰板作严肃状。

  绕场一圈后,各校走入队伍中,很快在主席台下排成几列。

  蒋教授看着主席台下的学子们,露出充满期待的笑容。这些学生,就是国家未来科技的种子。虽然目前只有52个学校,但相信今后会有越来越多学生参与进这场赛事。

  简短的讲话后,比赛正式开始。

  进行主持的是简彭,他年轻活泼,在摄影机和众多师生面前毫不怯场,拿着话筒笑嘻嘻道:“各位同学请注意,看到场地中央的箱子了吗?看到箱子上的编号了吗?请各校学生选出一个代表上前进行抽签,你们抽到的号码对应场中的箱子。郑重提醒,抽签很重要哦,同学们最好找个手气好的人上来。”

  一席话说得同学们又兴奋又不安,一高的其他人直接问季椽两人:“季椽,宋冀宁,你们两人谁手气比较好?”

  经过这段时间的两处,他们都很信服季椽两人,抽签这么重要的事,自然要交给这两人。

  季椽说:“我大概手气不好,反正从没中过奖,小宋哥呢?”

  “还行,我去吧。”

  宋冀宁上前抽签,抽中了第24号箱。

  这是一个不大的纸箱,宋冀宁将它抱回小队中,打开,发现箱子中是装着上百种零散的电子元件。

  待所有参赛小队都拿到箱子后,简彭继续道:“好,各小队都已经拿到箱子了,我现在宣布第一场比赛规则。”

  主办方总共准备了52个箱子,箱子中有一张图纸,以及上百个零件。比赛要求各小队在规定的半小时内,找出这张图纸所需的零件,并按图纸组装成型。

  比赛结果按照完成时间和组装程度判定,第一场将淘汰十个学校。

  听起来不难,但实际操作起来显然也不简单。简彭在讲解完比赛规则后,立即扬手:“开始!”

  各校立即进入状态,纷纷将纸箱倒在桌上进行筛选。

  一高这边,季椽迅速将小组十人分成两队。他带领一个小队,宋冀宁带领一个小队。

  “我们这队负责挑选元器件,小宋哥这队负责组装。”

  “没问题。”根本不需要商量,宋冀宁立即点头。

  季椽对元器件的熟悉几乎可以说闭着眼都能摸出它们的型号,目光在一堆元器件中扫过,一下就找出十多个,刷刷刷迅速拾起,放入箱子里推给宋冀宁。

  宋冀宁倒出元器件,将空箱子推回去,低头开始研究,将能组装的先组装了。

  季椽这边一下子又捡出了几个元件,把其他同学看得一愣一愣的。

  他们什么都没反应过来,这两人已经迅速上手了。再转向其他学校,大部份都扒在桌上找元器件呢!虽然也有学校像他们一样组成两个小分队,但找零件的速度没那么快,导致另一个小队只能干站着,不像宋冀宁,他居然已经组装好三组元器件了。

  季椽这边的另外四名同学也有帮忙,但他们速度没那么快,认元器件也认不齐,不时还拿错。季椽偶尔还得把错误的元器件拿回来:“不是这个。”

  见一同参赛的几个学生尴尬的站在一旁,想帮忙却帮不上,季椽放缓了速度。

  对他来说,参加学生级数的比赛,名次并不重要,拿到第一名对他来说也不值得炫耀,所以干脆放慢速度,给小组成员们讲解起图纸和元器件。

  小组的学长们很感激,季椽和宋冀宁虽然比他们年纪小,但相处时一直都是这两人迁就他们,教导他们,所以他们也很尊敬这两名师弟。尤其季椽,要不是他个子小小,他们都以为季椽才是长辈了。学识丰富,也很乐于将自身所学教导给他们,看到他们学有所成时会露出欣慰的笑容,简直就像另一个顾老师。

  虽然很感激,然而他们更想要第一名,第一名高考能加20分呢,跟这20分比起来,师兄的尊严算什么!

  “季椽,宋冀宁,不用管我们,你们该怎样就怎样。”

  “你们确定?”宋冀宁问。

  “对。”众师兄用力点头:“我们的目标是拿到第一名,其他都不重要。”

  “好吧!”

  宋冀宁和季椽对视一眼,点点头,继续两人的工作。

  这些元器件看图纸复杂,其实组装起来很简单,工具只需要几个不同型号的螺丝刀,这些主办方都已提供。本来最难的地方就是从上百个零件中找出自己需要的零件,但这在季椽眼里反而是最简单的。以前在研究院时,他们每天都要接触成千上万的元器件,并从中找出自己需要的那种型号。可以说,现在看到任何元器件,季椽都能立即回想起它的数种用途。

  当然,这也没什么好炫耀的,在研究院中,这也算常识了。

  言归正传,扔下小组成员不管后,就见季椽埋头刷刷刷的从零件堆中挑拣出需要的元器件,扔进纸箱,推给宋冀宁。宋冀宁倒出,推回空箱,然后以同样不弱的迅速找出能组合的元器件进行组装。

  同组的师兄们这次真的完全跟不上他俩的速度,尴尬的站在一旁。

  季椽抬头看了一眼,说:“做你们能做的。”

  众人才赶紧开始工作。虽然比他们两人慢太多,但也能找出几个元器件,或者帮忙组装一两个元件组。

  众师兄的速度才是正常的,和旁边所有学校的学生一样。也因此,季椽和宋冀宁两人在这之中显得尤其不正常。他们的速度实在太快了,就好像流水线上的工人一样,动作熟练而迅速。别的学校只组成了三五个元件组,宋冀宁面前已经组合好十几组。

  连电视台的记者都被吸引,专门来到一高的赛区对季椽和宋冀宁进行拍摄。

  主席台上的蒋教授也注意到一高这边的不同寻常,问身边的张立民:“那是哪个学校的学生?”

  张立民站起来看了看校牌,露出了然的笑容:“一高的,季椽和宋冀宁。”

  “是他们啊!”蒋教授也笑起来:“难怪。”

  赵玮疑惑:“这两人是谁?”

  因为季椽两人背对着主席台,他们并不知道这两人是昨天拜访过他们的两名少年。

  张立民向赵玮介绍:“这两个学生很不得了,他们研制的机器人曾经打败过扶桑的机器人,现在各研究所研制的机器人,都是跟他们学的。”

  当初陆爷爷将季椽的蜘蛛型机器人送给各研究所,没办法给予私人太多奖金,在感觉亏欠季椽的情况下,只能给他足够的荣誉和署名权。所以只要使用了蜘蛛型机器人的研究所,都知道这是一个名叫季椽的在校学生研究出来的。

  这时候连美帝都没研究出蜘蛛型机器人,赵玮更是听都没听过,见不得张立民吹牛的模样,忍不住说:“我在美帝从没听过什么蜘蛛型机器人,华国会有……?”

  被张立民瞪视,赵玮不屑的撇撇嘴,懒得说了。

  倒是蒋教授听得乐了:“我知道,美帝当然没有,他们现在还在研究机器人PUMA的进化版呢!”

  PUMA是美帝几年前研制出的第一款工业机器人,比扶桑国的工业机器人技术更成熟,可以说扶桑是完全参照PUMA研制的工业机器人。PUMA可说是美帝的机器人“里程碑”,是目前国际最先进的工业机器人。正因如此,美帝的几间研究所都将精力扑在了工业机器人的研究上。

  当然,这点是没错的,工业机器人将来必定能取代人力劳动,华国原本也是向这方面研究。

  然而仿生蜘蛛型机器人给华国的智能机器人研究打开了新的思路,他们不再拘泥于不知何时才能投入使用的工业机器人,迅速向着仿生机器人的领域迈进。

  所幸华国研究工业机器人不久,转换研究方向一点不难。美帝就比较麻烦了。他们在发现华国的仿生机器人后,也想转换研究方向,但先前在工业机器人的研究中已经投入良多,要放弃太可惜,继续研究,就没有多余经费研究仿生机器人了。想到会落后华国,美帝的研究员急得差点上吊。

  蒋教授从美帝那边的朋友听到这些消息,知道有好几所研究所都因此限入进退不得的困境,当然乐不可支了。

第95章 智能机器人

  蒋教授他们说话的这几分钟,季椽那边的赛场上不时传出“哇”“哦”的感叹声,引得他们再也无心闲聊,赶紧进入赛场观看。

  季椽已经挑拣出了图纸中所有的元器件,转来帮宋冀宁进行组装。

  有了他的配合,宋冀宁速度更快,两人连话都不必说,默契得仿佛一个人般,摄影镜头下,只见四只手快速的穿梭,不时手掌相触,交换一个元件,接着再继续组装,交换。桌面上成堆的元器件在众人惊叹的目光下迅速减少,很快分别在季椽和宋冀宁手中组成一半,两人同时伸手,将它们扣在一起,拧紧螺丝。

  完成。

  用时14分钟。

  这时候,很多学校都还没找齐元器件。

  啪啪啪啪!

  周围传来热烈的掌声,小组的其他成员控制不住开始鼓掌,连带着前来观看的老师和裁判都跟着鼓起掌来。

  “太棒了,太厉害了,季椽,宋冀宁!”徐泽华扑过来抱住两人,一脸兴奋:“哈哈,这场我们赢定啦!”

  只是第一场比赛,赢了也不过加十分,但重点在于季椽两人的表现比其他人强太多太多了,让他们产生了与有荣焉之感。

  旁边的几个学校受到影响,参赛学生们速度变慢,感觉自己和一高差距太大,几乎放弃了。

  “安静,安静,闲杂人都出去,不要影响赛场秩序。”张立民赶紧把闲杂的老师包括裁判们都赶走,又跑过去安抚各校学生,终于让他们顺便完成比赛。

  赵玮刚才也跟在蒋教授身后去看,学生们组装的东西只能算电子机械,和机器人没有半毛钱关系。但他不得不承认,那两名少年的表现极为优秀,他在美帝和同学们组装的电子机械比这复杂得多,但这样的速度和完成度,他们是做不到的。

  不过,所谓的机器人果然只是个笑话。

  第一场比赛很快结束,一高获得了毫无争议的第一名,满分10分。其他各校分别拿到8分,6分等成绩,同时有十个成绩最差的学校被淘汰。

  休整半小时后,第二场比赛开始。

  这场比赛也很简单,根据主办方提供的元器件,各校自行设计出智能机器人,并使它们顺利避开赛道上的障碍物达到终点。

  是的,设计智能机器人!

  赵玮看到这项比赛内容都要斯巴达了。

  智能机器人?!!

  这帮人想吹牛到什么程度。智能机器人的研究在美帝都只有大学的研究所才有,中学生顶多知道变形金刚而已。以他对华国教育水平的了解,这帮中学生知道什么是智能机器人才有鬼呢!

  本来私底下吹牛就算了,他们居然还敢搞比赛,还敢让电视台来摄影。这要是传到国际上,他以后在美帝不得被同学笑死。

  “快让他们停止,这场比赛简直荒唐!!”赵玮急了,要是害他丢了脸,将来回学校还怎么混!

  他拿起话筒就想宣布比赛中止,被其他裁判拦下。

  “赵玮,冷静点,有什么问题吗?别着急,慢慢说,你这样会吓到孩子们的。”

  “怎么可能不急,居然让一群中学生制造智能机器人?你们怎么想的?有哪个国家的中学生能制造智能机器人,别开玩笑了!这要是传到国际上,我……我们整个国家都会丢大脸,被各国嘲笑的,这可是国际事件!”

  大家没想到赵玮火急火燎的,原来是担心这个。

  一名裁判问:“别的国家中学生都不懂智能机器人吗?美帝的中学也不教?”

  “怎么可能教,这可是智能机器人,谁会教给中学生,你们以为它只是一道数学题吗?”

  现场没有一个人能体会他的焦虑,相反,他们相互对视之后,纷纷都笑起来。

  为什么说这场比赛很简单呢?

  因为这场比赛,完全就是照着季椽当年那篇《机器人的简单智能》进行的。

  自从季椽那篇论文面世之后,不少学校都参考这篇论文进行过教学,很多老师还因此做了丰富的改进。虽然并非每个学校都与时俱进,但这次来参赛的学校,不可能没学过那篇论文。

  国内对国外的教学并不了解,只知道国内教学水平比不过国外,还以为在这点上也一样呢!如今亲耳听到在美帝留学的赵玮说美帝的中学也没有关于智能机器人的教育,他们怎么可能不得意?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65页  当前第6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6/16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国家制造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