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边山寒[种田]_分节阅读_第36节
小说作者:英桃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972 KB   上传时间:2022-02-09 20:43:18

  突然有点明白凿壁借光和囊萤映雪的故事,读书太费钱,刚开始他就有点遭不住了。

  要买的东西很多,银子显得有些少,李青文叹气,不知道啥时候才能不这么紧手。

  拿到那几张皮子,四个人赶着依旧满满当当的车,往柳山县走。

  路上,他们经过一个小镇,看到有人端着盆去一家豆腐铺子买豆腐,听说这家豆腐特别好吃,李青文也跳下车去买了半盆。

  店家看他拿的盆特破,多问了一嘴,得知他们住恁远,唏嘘一通不容易,端了几碗热乎的豆浆,四个人喝完继续赶路。

  住店的时候,这盆豆腐特意放在外面冻着,走时端上就行,这样的天气几天坏不了。

  从范阳城出来的几十里路修的极好,进入并州地界,路明显就不行了。

  并州穷,这些年几任官还不是干正经事的,所以一到并州,就感觉道路两边的村庄和镇子都有些落败。

  不过,马上就要到家了,四个人心情好的不得了,对于颠簸的路并不在意。

  马车行到柳山县时,李青文高兴的从车上跳下来,踩着雪往前跑。

  冬天大家不爱出门,路上行人稀少,他们从县城一路到杨树村竟然没碰到一个熟悉的人。

  村子有小孩子在玩雪,看到马和骡子就好奇的跟上来,好半天才认出李家四个人,叽叽喳喳的叫人。

  一群小孩跟着车到了李家门口,李青风刚从茅厕出来,裤子还没系好,冷不丁的抬头看到家门口恁多人,愣了一下,随即嗷的一声喊道:“大哥,二哥,仔儿!!!”

  李青文差点被扑过来的小四哥给撞飞,亏得他穿的厚,要不这一下真够呛!

  李青卓头上的皮帽子都让他给拍飞了,没等弯腰,旁边的小孩帮着捡起来,手用在那兔毛上蹭了蹭,小脏脸露出傻乎乎的笑。

  李青瑞牵着骡子还没进院,屋里的门就开了,李茂贤和陈氏等人跑了出来。

  其实只分别了几个月,但好像过去了很久,再回到这个小院,心里头无比的安心。李青文被娘亲搂着怀里,眼睛发热。

  说不得两句话,四个人就被拥到屋里,姜氏抹着眼泪一个个的看过去,“真好,真好,都好好的回来了!”

  李青文很想说,嫂子你高兴的太早了,我们还要走呢。

  不过,想想好不容易才回来,这话还是忍忍吧,这不好的毛病他可不能跟二哥学。

  不知道多少只手伸过来,把他们四个外面的皮衣扒掉,然后催促着上炕。

  这一路颠的屁股疼,坐在硬炕上实在难熬,李青文便拿了枕头下来,靠墙躺下。

  李青宏伸手摸了摸李青文的脑袋,“仔儿,三哥还没好好看看你呢,咋躺下了,身上可有啥不得劲的?”

  “有。”李青文道:“屁股疼,坐不住。”

  “咋屁股还疼上了?”陈氏着急问道,“是冻着了还是摔着了?”

  “没事,娘,坐车坐的。”李青瑞往炕里挪了挪地方,屁股疼的厉害,他忍不住也咧了咧嘴。

  陈氏松了口气,嗔道:“看把你们给能虚惊的,坐车还嫌乎起来了。”

  李茂群道:“嫂子,别说坐车,让咱们坐炕上几十天,谁也得龇牙咧嘴。”

  陈氏又去旁边拿了几个枕头过来,笑道:“行,你们都躺下说话吧。”

  李青瑞同爹爹说去往边城路上,以及到了以后的事情,李茂贤连连点头,“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不管咋说,能先保住命就好。江兄弟还年轻,有一身本领,只要熬过去,日后在那里未必不会没有一番作为。”

  李茂贤转头同李茂群道:“兄弟,这次哥哥得好好谢谢你,要是没你陪着三个孩子走这一趟,哥可就难受了,追上去担心家里,不追又担心他们几个。”

  “可别这么说,哥!”李茂群有些窘迫的挠头,“哪是我照看他们,来和回都是他们帮我……咱家几个大侄子才是真厉害。从前村里还有人不服气你,说走远路有啥了不得,只要有腿就行了,说这话的人才是没见识哩。这回去了趟边城,我算是明白多容易了,哥你当年是好样的,三个侄子也不比你从前差。”

  李茂贤看着三个儿子被风吹皴的脸,点头道:“你这个当叔的这么夸,应当赖不了。”

  陈氏脸笑的像是一朵花,她的儿子就是厉害,到底没差种!

  李正亮拿着他爹的帽子戴头上,眼睛都遮上了,就这样还舍不得摘呢,一脑袋撞在他二叔的肩上。

  李青卓替他把帽子往上提了提,李正亮就追问二叔这是啥毛,为啥这么软。

  姜氏可劲把柴禾往灶膛里塞,很快炕热的就烫起来,李青文像是鱼一样不停的翻个,陈氏上炕给他扯下一个褥子放在下面垫着。

  很快,饭煮好了,姜氏掀开帘子问吃酸菜行不。

  李青文想起车上的豆腐,赶紧提醒嫂子往酸菜里多加点豆腐。

  姜氏应声出去,李茂群要起身回家,李青瑞一把拉住他,“叔,仔儿念叨了一路这豆腐好好吃,你尝尝再说。”

  “豆腐有啥味儿?”李正亮把脑袋拱过来问道。

  “啥味还不知道。这可是你小叔特意从二百多里远的地方买回来的。”李青瑞道。

  听说这豆腐是恁远地方买,然后拉回来,陈氏可是吃惊不小,“就、就算再好吃,这也太远了。”

  “这算什么。”李青卓道:“仔儿说你们没吃过鱼,想从边城带鱼回来,我和大哥说怕臭了,就没带……结果回到并州,才知道今年是寒冬,还没回暖,他可后悔了。”

  陈氏立刻就红了眼,“哎、哎哟我小儿子可真是……”

  李青风见不得她落泪,道:“娘,这不是没吃上吗,等以后吃上了再哭也来得及。”

  陈氏被气笑了,骂道:“你个混小子!”

  说笑中,饭菜端上来,家里头还有有点冷,饭菜的热气很明显,不过都高兴,挤在一起,还抢出了汗。

  吃完饭,李茂群要去二伯家,李茂贤送他过去。

  一帮人把桌子和碗筷收拾好,叽里咕噜的爬上炕,没一会儿,李茂贤也带着一身寒气回来了。

  李青瑞问起他们走后家里的事情,陈氏嘴上说着都好,脸却不怎么乐呵。

  不等他们再问,李青风就道:“好甚好,爹差点被关到大牢里。”

  一听这个,四人皆惊,齐声问道:“咋回事?”

  李茂贤道:“别听他吓唬人。我是走了一趟衙门,只是问话,又没做错事情,哪里会被关押。”

  提到这事李青风就来气,不等爹娘阻拦,倒豆子一般把事情说了出来。

  高粱能榨糖稀的事情附近都传遍了,邻村一户人家有个在县城做厨子的女婿叫方大头,县衙的差役多去他干活的酒铺喝酒。

  那些衙役喝酒的时候抱怨,考课在即,县太爷非要他们找出些政绩出来,衙役就骂,咱们这鸟不拉屎的地方,除了穷种地的,还有甚么,种地种到死能种出花来?

  所谓“说者无心,听着有意”,尤其是听到衙役说献策有功的奖励银子,他动了心,便试着把甜高粱的事情说了。

  衙役们以为这人在拿他们寻开心,拿刀鞘抽了他几下,后来方大头诅咒发誓,那些人才将将相信,下去一打听,竟然是真的。

  有这等事情,衙役当即便到杨树村找李茂贤,李茂贤当时不在家,衙役追问陈氏等人。

  陈氏她们还记得之前李茂贤叮嘱的话,只说不知道。

  衙役把郭大全和村里有头有脸的叫到一起,问他们糖稀的事情,有人被李茂贤教过,知道怎么做,但高粱杆早就榨过了,糖稀也都做成了吃食卖钱,一点都没剩下。

  没有糖稀,见不到李茂贤,这不是白跑了?!

  衙役只得气哄哄离开。

  其实,这里有人撒了谎,老百姓被官兵抢东西抢怕了,生怕他们强拿走,藏着掖着还来不及,怎么可能会主动说出来。

  说什么给银子,呸,傻子都不信,

  好不容易得到这么一个头,衙役不想白白没了,天天跑李家来找人,越来越不耐烦,亏得李本善一直过来应付,要不陈氏怕不是要被吓出个好歹来。

  李茂贤风尘仆仆的回到家,就看到家里站了好几个挎着刀的衙役,还没开口问,直接就被没有一点耐心的衙役带走。

  路上,李茂贤说的清楚,种子和榨糖的法子都是友人告诉他的,自己没啥好说的。

  得知他口中的友人在离县做县丞,这些衙役就知道这事已经是水中捞月一场空,毕竟哪个县令都要考课,甜高粱榨糖的事情怕是早就被离县抢了先。

  他们这些人白忙乎了这么多天,结果啥也没捞着,自然心中有气,把李茂贤关在衙门,说要他在这老实呆着,他们要好好讨教甜高粱的事情,然后便扬长而去。

  陈氏可是吓坏了,找郭大全和李本善他们去衙门讨人,吃了闭门羹。

  陈氏想到了陈山安,再次上门求人。

  陈山安听说事情始末,知道其实就是衙役想关李茂贤几天泄愤,没甚大事,但他故作为难,说要疏通。

  他不是外人,陈氏也说,钱都让孩子拿走了。

  陈山安再次拐弯抹角的提起了做糖的事情,陈氏教会了陈家下人做糖,当天,李茂贤就被放了出来。

  说完,李青风骂了两句“不怀好心的狗东西”,虽然他没有指名道姓,屋里头的也都知道骂的是哪个。

  当初陈氏着急救人,没有多想,后来李茂贤出来,也琢磨过味来了。

  眼看着娘亲又要叹气,李青瑞道:“虚惊一场,不管咋样,爹好好的回来就行,可别寻思了,我们还有一件好事没说!”

  一家人都看向李青瑞。

  李青瑞拍着李青卓的肩膀,大声道:“咱们卓儿要去读书了!!”

  “真的?!”

  这齐声一吼,李家的房盖被震的簌簌的掉了些土下来。

  李青瑞把事情的原委一说,家里头的人都一脸激动的不能自已的喜色,“仔儿厉害啊,能琢磨出有用的东西!江淙也是想的周到,他要是不提,谁能想到竟然还有这法子读书,咱们卓儿这趟没白走啊……”

  李青文的头发都被揉出炸飞了,他默默躲到爹爹身后,结果很快又被给拉了出来。

  姜氏也是欢喜的很,道:“这就是咱们卓儿的机缘,他们若是不去边城这一趟,如何能得到这等好事。”

  “哎呀,京城在哪头呢,应该没有边城远吧,不知道冷不冷,得多带些衣服,听说那地儿东西可贵……”高兴完,陈氏都开始张罗儿子去京城的事了。

  李茂贤道:“得和你师傅好好说说这事,他对你期望甚重,你这一走,他怕是要难受了。”

  李青卓点头,明日他一早就去县城。

  李青风自告奋勇的要送二哥去京城,李青宏道:“二哥留在京城,你自己一个人再回来?”

  “那有什么不行?!”李青风挺着胸脯道。

  李青卓道:“不用送,我先去范阳城,那里去京城的商队多,我跟着他们走。”

  李青文一愣,没想到二哥早就想好了怎么走。

  “那样行吗?”陈氏有点不放心。

  李青卓点头道:“娘,你放心,人家商队一条路来回不知道走了多少趟,可比咱们熟悉多了。”

  儿子去京城读书是天大的好事,高兴完就得琢磨钱的事,家里之前倒是攒了些,可现在见底了……

  陈氏正寻思去哪里借钱,借多少才够的时候,李青瑞把银子拿出来,道:“爹,娘,钱的事情不用担心,我们卖了东西还剩下这些。”

  看着大儿子拿出来的零散银子,李茂贤惊讶道:“你们拿去的银子还剩这么多?”

  他回来后,孩子他娘说了,买骡子和车就花不少,再加上打点衙门和差役,将将够,咋还有这么多?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30页  当前第3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6/23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边山寒[种田]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