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回到三国的特种狙击手_分节阅读_第198节
小说作者:东一方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68 MB   上传时间:2013-03-19 01:00:53

第六卷 一方霸主 第286章 益州内讧(上)

久久小说 更新时间:2011-7-15 11:58:48 本章字数:2631

 初平元年,二月下旬,袁绍领兵返回渤海郡。

  三月,袁绍立足与渤海郡,广招士人,招兵买马,扩充实力。

  天下诸侯讨董,袁绍虽然没有达成内心的想法,却也得到了名望,名传九州,天下人皆知袁绍之名,再加上袁绍四世三公的名头,更是增加了袁绍的威望。由于董卓迁都长安,袁绍的计划落空,这厮不甘寂寞,便野心勃勃的准备抛弃献帝,重立新君。

  有了这一想法,袁绍和韩馥合谋,准备推举刘虞为帝。

  刘虞,汉室宗亲,幽州牧。

  有声望,有名气,但性子柔弱,容易控制。

  因此,袁绍把目标定在刘虞身上。

  经过讨伐董卓的事情,袁绍明白曹操、孔融、公孙瓒等诸侯仍是忠于汉室,想要兴复汉室的,不会同意重新拥立皇帝。因此,袁绍便写信给袁术,希望得到袁术的支持。然而,袁绍野心勃勃想要拥立新君,把持朝纲,袁术却也不差想要拥兵自立,两人都是半斤八两,相差不多。袁术不同意袁绍的做法,便推说献帝聪敏,是大有为之君,不适合拥立新君。

  借着献帝的名头,袁术堂而皇之的推拒了袁绍的请求。

  袁绍见袁术不同意,也没有放弃,再一次写信劝说袁术。

  信中,袁绍言辞恳切,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说他袁绍和韩馥谋划的是长久兴盛之道,其目的和袁术不谋而合,都是想要汉室中兴。虽然长安名义上有献帝,可是朝廷公卿以下的官吏都卑躬屈膝迎合董卓,不绝不可能让汉室中兴的。

  因此,唯一的办法是派兵驻守关卡要塞,让董卓自生自灭,而且只要袁术支持,重新拥立新君,天下太平的日子就可以指日可待,袁术也能够位列三公,甚至得到更高的位置,其拉拢的想法不言而喻。

  袁绍一番话,说得是情深意切。

  说到最后,袁绍又打起了感情牌,说袁氏家族被董卓屠戮,袁家和董卓有不共戴天之仇,决不能再屈服董卓,遵从献帝的号令,拥立新君就是最好的办法。

  虽然袁绍说得情深意切,可就是没有打动袁。

  而且袁术看了信后,大骂袁绍不是东西。

  袁术大骂袁绍,其中有袁术铁了心要拥兵自立,不愿意屈居人下的想法;也有袁绍请袁术支持拥立新君,拥立皇帝后,袁绍的官位肯定又要高袁术一头。袁术和袁绍虽是兄弟,却也是老袁家,谁也不愿意比谁的地位第。

  不管袁绍如何劝说,袁术想都不想直接回绝了袁绍。

  袁绍没有得到袁术的支持,撇开袁术,和韩馥两人合作。

  同时,袁绍借着诸侯盟主的名头,行使盟主的权利。

  袁绍先是召集了原乐浪郡太守张歧,和张歧面授机宜,私下里不知道做了什么勾当。最终让张歧同意前去拜见刘虞,将袁绍以诸侯盟主的名义发出的信函交给刘虞,怂恿刘虞东面称帝。

  可惜,袁绍不仅没有得到刘虞的认可,反而被刘虞拒绝后喝骂了一番。

  袁绍一请不成,仍旧不死心,他采取迂回的策略,请求刘虞领尚书事,代天子管理朝廷。虽然没有皇帝,可只要刘虞答应了,袁绍随便找个姓刘的人都可以当皇帝,这也是袁绍变相的想要借助刘虞的名望组建朝廷,抗衡董卓。

  刘虞听后,再一次拒绝了袁绍。

  袁绍没有得到刘虞的支持,仍旧不死心,把目光转向了渤海郡。一个小小的渤海郡,满足不了袁绍的野心,袁绍召集谋士谋划冀州。

  相比于袁绍雄心壮志,野心勃勃,曹操突然间沉寂了下来。

  曹操领兵回到陈留,一方面训练兵士,一方面冷眼旁观,伺机而动。

  ########

  益州,成都,州牧府。

  刘焉端坐在大厅主位上,神色严肃,眼睛炯炯有神。

  他身穿一身黑色华服,腰缠玉带,玉带上悬挂着上等的和田玉佩。往上看去,刘焉垂垂老矣,虽然看上去精神矍铄,可整个人却透出风烛残年的气象,尤其是那张褶皱的面庞饱经风霜,如同老树皮般布满了岁月留下的痕迹,微眯的眼角皱纹丛生,发丝如雪,给人一种迟暮之年的感觉。

  大厅左右两侧,坐着益州的文官武将。

  文武官员,济济一堂。

  大厅左侧,坐着别部司马张修,功曹赵韪,益州从事贾龙,都尉董扶等一众文臣。大厅右侧,坐着大将吴懿,司马张鲁,大将严颜,部将高沛、庞羲、邓贤等一众武将。所有人端坐在大厅中,等着刘焉说话。

  刘焉目光掠过文官武将,沉默了许久,才缓缓的说道:“董贼任命王灿为汉中太守,今王灿返回汉中,却留在汉中不听调令,不服王化,诸公何以教我?”

  声音沙哑,显得有气无力。

  说完后,刘焉把目光看向张鲁。

  汉中的事情,都是交给张鲁处理的,由张鲁出来解释最合适不过了。

  张鲁身穿黑色长袍,博领长衫,一派大家气象。尤其是张鲁颌下三缕长须,面色红润,额头凸起,双眸神光灿然,令人一眼看去,感觉有一种仙风道骨的韵味。

  他起身朝刘焉揖了一礼,不卑不亢,朗声说道:“主公,末将派遣斥侯前往汉中打探消息,都被王灿逐出汉中。前不久又传回消息,王灿竟然杀了末将派去的斥侯,这明显是公然向主公示威,不停诸公号令,请主公发兵攻打汉中。”

  张鲁声音宏亮而不失圆润,听上去令人非常的舒坦。

  刘焉听了后,花白的眉毛扬起,褶皱的面庞露出冰冷的神色。

  刘焉,动怒了。

  赵韪看见这种情况,撩起长袍站了出来,朝刘焉拱手揖了一礼,劝说道:“主公,兵者大事,不可妄动刀兵啊!”

  赵韪,曾担任太仓令。

  刘焉被任命为益州牧,前往蜀中赴任,赵韪舍弃官位,随刘焉入蜀。

  在刘焉军中,赵韪属于老资格了,说话的分量很重。

  刘焉闻言,大声喝斥道:“赵韪,孤堂堂益州牧,汉室宗亲。王灿虽然是汉中太守,说到底还是黄巾贼,如此卑贱之人竟敢不停孤的调令。这明显是公然和孤对抗,想要割据汉中……哼,一个小小的汉中郡,难道还能抵抗孤几十万大军不成。况且孤乃是益州牧,发兵讨伐王灿,名正言顺,占据大义,有何不可?”

  PS:第一更,求收藏、鲜花。

第六卷 一方霸主 第287章 益州内讧(下)

久久小说 更新时间:2011-7-15 11:58:48 本章字数:2878

 见刘焉发怒,赵韪面色不变,朗声道:“主公,益州初定,还需修养生息,整顿内患啊!那黄巾贼马相先杀绵竹令;再进攻雒县,杀郗俭;又领兵击蜀郡、犍为,旬月之间,破坏三郡,影响非常恶劣。虽然马相等黄巾贼都已经被诛杀,可遗留的问题还很多,民心也不稳固。若是再起刀兵,恐百姓不宁啊。”

  “诶!”

  刘焉听了后,叹息一声。

  赵韪见刘焉动摇了,继续说道:“主公,益州民心不稳尚且还不重要,毕竟民心不是最大的威胁。”

  刘焉突然睁大了眼眸,眼中闪烁冷厉的目光,说道:“你且详细道来。”

  赵韪嘴角上扬,脸上露出一抹冷笑,目光瞥了眼闭目养神的贾龙,说道:“主公,民心如水,可缓缓图之。百姓愚昧不知,主公只要稍加安抚,施以小利,就可以让益州百姓归心。可纵然主公收服民心,却难以收服益州大族。因此,韪请主公先解决盘踞益州的大族,除掉内患,再考虑汉中的事情。”

  刘焉闻言,也是看了眼贾龙。

  这时候,已经涉及益州大族了。贾龙作为益州大族的代表,也是站起身朝刘焉揖了一礼,拱手说道:“主公,我益州大族奉迎主公进入益州,帮助主公站稳脚跟,功不可没。马相叛乱是,卑职率领大军,在益州大族的帮助下,铲除马相,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啊。主公,益州大族对主公忠心耿耿,绝无二心,请主公明鉴。”

  赵韪哼声道:“贾龙,你贾家忠于主公,可是你能确定益州大族都忠于主公吗?”

  贾龙面色涨红,喝道:“赵韪,你血口喷人。”

  两人分别属于不同的阵营,代表不同的利益,吵起来争锋相对,非常热闹。

  刘焉面色发苦,以手抚额,觉的难以处理。

  张鲁见刘焉露出不耐烦的神色,瞅准了机会,站出来大声说道:“主公,赵功曹所言,末将认为有失偏颇。虽然需要顾及益州大族,不能大举用兵,但是率领精锐之师讨伐王灿还是很有必要的。王灿盘踞汉中,看上去强横,其实兵不过万,将不过五人,不堪一击。主公只需要派遣精锐之师,讨伐王灿,定能够一举击败王灿,收服汉中。”

  刘焉听了后,眼睛顿时一亮。

  张鲁的话,可谓是说到刘焉心坎了上了。

  既能有兵力解决益州大族,又能发兵解决王灿,一举两得,好计策。

  赵韪听了张鲁的话,心中顿时不高兴了。对于益州目前的状况,除掉以贾龙为首的益州大族才是最重要的,你张鲁不过是靠裙带关系攀上关系的司马,撺掇个什么劲儿?

  “主公,请听赵韪一言!”

  赵韪舍了贾龙,不和贾龙继续争论了。

  刘焉不理会赵韪,说道:“公祺(张鲁的字)说得有理,事有急缓之分,然能够两头兼顾,岂不是更好。虽然稳定益州是头等大事,应该把重心放在益州上,可只需要派遣一支精锐之师,就可以解决汉中国中之国的局面,事情大有可为,张鲁、张修听令!”

  “末将听令!”

  张鲁和张修站出来,拱手抱拳,听候刘焉的命令。

  赵韪见无法说服刘焉,心中顿生一计。

  正当刘焉准备下令的时候,赵韪打断道:“主公,卑职有言,请主公纳谏。”

  刘焉正要说话,却被赵韪突然打断了,心中非常的不高兴,可赵韪毕竟是跟随他的老人了,不好处理。沉默了片刻,刘焉说道:“好,孤且听你一言,若是说得有理,饶你不敬之罪,若是无理取闹,孤定要重罚你。”

  张鲁怨毒的看了眼赵韪,对赵韪站出来搅局非常不满。

  赵韪一甩衣袖,朗声说道:“主公,汉中之事,不是非要动用大军的。主公可以派遣一能言善辩之人前往汉中,以三寸不烂之舌,说服王灿。若是能说服王灿来成都,岂不更好?若是王灿公然拒绝,再派遣大军攻打汉中,也不迟啊。”

  “再者,主公汉室宗亲,仁德布于四方,威名扬于天下。若是直接发兵攻打王灿,未免受人攻讦,有损主公的仁德和名望。因此,韪建议主公先礼后兵,做戏做全套,派遣使者到汉中去劝降王灿,确定王灿的态度,再决定是否攻打王灿。”

  赵韪说完后,刘焉神色立刻大变。

  让刘焉神色大变的不是先礼后兵的策略,而是涉及他的名声。

  刘焉皇室宗亲,非常爱惜羽毛,听见赵韪说会影响他的名声,立刻改变了注意。

  张鲁见此,暗恨赵韪多事,破坏了他的计划。

  然而,张鲁却不敢站出来反驳,因为刘焉把劝降王灿的事情交给他,而他自始至终都是打着破坏王灿归顺刘焉的想法,没有派人和王灿接触,也没有派遣使者劝降王灿。一旦他和赵韪争论,所做的事情很可能揪出来。因此,只能哑巴吃黄连,等刘焉派遣使者后,再行决定是否出兵。

  赵韪一番话,顿时让刘焉改变了主意,决定先礼后兵。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64页  当前第19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98/96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回到三国的特种狙击手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