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回到三国的特种狙击手_分节阅读_第239节
小说作者:东一方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68 MB   上传时间:2013-03-19 01:00:53

  士兵回答道:“回禀大人,此人奉上锦盒后,就离开了。”

  刘焉闻言,浑浊的眼中精光闪烁,望着锦盒,喝道:“董扶,将锦盒呈上来。”

  董扶,字茂安,原来担任朝廷侍中,刘焉被朝廷任命为益州牧的时候,董扶主动舍弃了侍中的官职,随刘焉入蜀,任蜀郡西部属国都尉,是刘焉麾下资格最老,最倚重的老人。董扶双手从士兵手中接过锦盒,恭敬地递到了刘焉手中。

  “孤倒要看看,里面有什么东西!”

  刘焉伸手撕掉了锦盒上的封条,双手摁住锦盒,一把打开了锦盒盖。

  “啊!”

  刘焉低着头望见锦盒中的物品,猛然惊呼一声,苍老的面颊陡然变得苍白无比。

  “痛煞我也!”

  刘焉大吼一声,嘴一张,吐出一口血雾出来。

  他脸色苍白,胸腔内气血翻腾,嘴角流溢出猩红的鲜血,一口心血吐出,刘焉的精气神变得萎靡颓废。他双手撑在地上,身体颤颤发抖。望着锦盒中的物品,竟然老泪纵横,惊慌失措。董扶距离刘焉很进,走上前去瞥了眼锦盒中的物品,旋即也是惊呼一声,身体噌噌的连连后退,眼中露出恐惧之色。

  “茂安,到底是什么情况?”

  赵韪没有刘焉的命令,不敢擅自走上前去,只能询问董扶。

  “是人头,张鲁的人头。”

  董扶神色黯然,脸上露出惊愕的神色,显得惶惶不安。

  张鲁率领三万六千名士兵气势汹汹的攻入汉中,最终却被王灿杀死。如今张鲁被王灿枭首,又将张鲁的脑袋用石灰抹上,防止腐烂后,立刻派人送到成都,这很显然是为了打击刘焉,故意这么做的。

  大厅中,其他文官武将听了董扶的话,都是惊愕不已。

  贾龙低着脑袋,眼中闪过一抹钦佩的神色。

  果然,王灿收拾张鲁就好像是踩死一只蚂蚁一样,不费吹灰之力。

  赵韪听说锦盒中装的是张鲁的脑袋,顾不得这么多,直接走了上去,看了眼张鲁的脑袋,又在锦盒中仔细的逡巡一番,忽然发现了一张纸条放在脑袋前方,他连忙说道:“主公,锦盒里面有纸条,竟然有一张纸条。”

  刘焉闻言,吩咐道:“赵韪,你把纸条上的字都念一遍。”

  赵韪拿起锦盒中的纸条,快速浏览了一遍,脸色顿时变得尴尬起来。

  沉默片刻,赵韪轻声说道:“主公,还是您自己看吧!”

  刘焉看着张鲁的脑袋就在眼前,心中正烦躁着,根本没有心思看信上的消息,吩咐道:“赵韪,让你念,就念出来,让所有人都听一听。”

  “主公,这……”

  赵韪还欲辩驳,却被赵韪喝道:“立刻念出来,赶紧的。”

  无奈之下,赵韪微微摇头,能念道:“刘焉老儿,垂垂老矣!以汉室宗亲之名,霸占汉中,尸位素餐,致使汉中饿殍遍野,流民丛生,百姓不宁……如此作为,当及早让贤,另觅贤才治理汉中……”

  每一句话,都戳入刘焉心中,让刘焉非常的难受。

  “够了!”

  刘焉大吼一声,赵韪不敢继续往下念了。

  坐在案桌旁,刘焉鼻息咻咻,气愤不已,伸手拍着身前的案桌,大声说道:“张鲁已经被王灿杀害,进入汉中讨伐王灿的士兵也是全军覆没,没有一个活着回来。王灿小儿欺人太甚,我欲亲自领兵讨伐王灿,攻下汉中,割掉王灿的头颅,以祭奠张鲁的在天之灵。

  话音落下,贾龙立刻站出来说道:“主公,卑职以为不可!”

  刘焉神色不虞,喝道:“为何不可?”

  贾龙说道:“回禀主公,犍为太守任岐来报,说马相的余孽又在犍为活动,大有往成都方向移动的可能,因此需要主公留在成都,镇压益州的宵小闹事。同时,其余各地的蛮人也是蠢蠢欲动,想要趁机从益州获得好处,若是主公亲自领兵讨伐王灿,恐成都危矣,请主公三思。”

  “诶!”

  刘焉叹口气,脸上露出无奈的神情。

  贾龙见此,心中也松了口气,王灿让他拖住刘焉,让刘焉进退不得,如今刘焉进退维谷,贾龙心中也是非常的高兴。

  刘焉目光看向众人,问道:“诸位,王灿猖狂,诸位有何计策击败王灿。”

  大厅中,静悄悄的没有人说话。

  刘焉看着跪坐在大厅中的文武众将,心中有些发冷。

  这种情况下,还得没有人出主意,可悲,可叹!

  赵韪想了想,说道:“主公,目前最重要的是搜集王灿的信息,充分了解王灿麾下的实力和财力,等王灿面临危难的时候,才能找准机会下手。

  刘焉叹口气,说道:“如此,也只能这般了。”

  PS:八更完成,收工。实在是支持不住了,只能是小章节了。继续求鲜花。

第六卷 一方霸主 第341章 称霸一方

久久小说 更新时间:2011-7-15 11:59:01 本章字数:3798

 益州九郡,地大物博,疆域辽阔。

  下辖有汉中郡、巴郡、广汉郡、蜀郡、犍为郡、牂牁(zang ke)郡、越巂(xi)郡、益州郡、永昌郡,其中益州郡是和益州同名的郡。演义中,张松献图时益州共有十几个郡,究其原因,是因为益州还包括了西南蛮夷的三个属国,这三个属国和郡几乎等同级别,故此张松献图的时候,郡的总数多达十几个。

  后来,刘备领兵入川,将益州郡治下的梓潼县升级为郡,又把巴郡一分为三,分为巴西郡、巴东郡和巴郡,使得益州有了十五个郡。

  刘焉担任益州牧,虽然下辖只有九郡,却依旧管理着大片土地。

  可惜,刘焉占领益州,地盘虽大,却也是名不符其实。

  且不谈王灿占据汉中不听刘焉号令,光是西南蛮夷的三个属国就经常袭扰益州,弄得刘焉烦不胜烦。虽然刘焉痛恨蛮夷,却又无法剿灭蛮夷,因为蛮夷常年住在山林中,深山老林多蚊虫猛兽,士兵进入后,根本不是蛮夷的对手。

  相比于刘焉,王灿控制汉中一郡,地盘虽然没有刘焉大,整体的实力却不比刘焉弱,因为刘焉控制的郡县多,却不是所有的郡县都听从刘焉的号令,只是名义上听从刘焉的调遣而已。再者,刘焉还必须考虑地方的控制力,要在每一郡驻留一定的兵力,威慑心思叵测的大族,诸多羁绊使得刘焉的兵力无法全部收拢在一起。

  王灿以一郡之力抗衡刘焉,杀死张鲁后,刘焉也只能沉默不言,任由王灿割据汉中自立,称霸一方。

  不过,刘焉还是要面子的,他广发檄文声讨王灿,将自己的面子撑起来。

  刘焉声讨王灿,说王灿目无朝廷,罔顾国法,是国之逆贼。

  然而,王灿得到消息后,也是不甘示弱,发檄文声讨刘焉,说刘焉借着皇室宗亲的名义杀朝廷使臣,占据益州自立,目无朝廷,想要让自己的儿子继承益州牧,种种做法都是以权谋私,不顾国法,檄文中还劝说刘焉主动辞去益州牧,另选贤能,执掌益州。

  刘焉和王灿都没有发兵,选择了不痛不痒的方式打口水仗。

  然而,王灿对刘焉的喝骂置之不理,丝毫不放在心上。

  因为暂止兵戈是王灿和程昱、郭嘉、荀攸定下的策略,汉中连番大战,需要一定的时间休养生息。刘焉听到王灿的檄文,整日郁郁寡欢,经常气得晕厥在地,更有时候气得吐血。两边打口水仗,王灿吃得好,睡得香,有美人相伴。刘焉的身体却是每况愈下,摇摇欲坠,半截身子已经进入棺材。

  ……

  成都,贾府。

  内厅,书房中。

  贾龙坐在主位上,下方坐着两个身穿黑色长袍的中年人,这两人都是博领大衫,衣袂飘飘,身体端坐着,自有一股气度显现出来。

  “贾公,王灿歼灭张鲁大军,士气正盛,正应该立刻发兵攻打成都,有道是一而再,再而衰,三而竭,时间拖得越长,情况对王灿就越不利,刘焉的损失也能迅速的恢复过来。等刘焉实力恢复了,想要攻打成都就有些困难了。”

  说话的人坐在左侧,名叫李元,字伯明,是益州李家的嫡系。

  此人长着一张国字脸,颌下三缕短须,一双眼睛炯炯有神,透出一股精明的气度。当初赵韪领兵剿灭李家,李元因为外出有事才逃过一劫。李家被灭族,李元对于刘焉恨之入骨,巴不得王灿立刻领兵攻入成都,将刘焉挫骨扬灰,以泄心中之恨。

  贾龙闻言,冷笑两声,说道:“伯明,王灿掌握着主动权,是否攻打成都,都有安排,现在是我们求王灿攻入成都,杀死刘焉,而不是我们命令王灿攻打成都。”

  李元哼了声,说道:“有我等相助,可保万无一失,他害怕什么?”

  贾龙微微叹气,说道:“王灿当然不怕刘焉,但他害怕我们势大,不便于控制,因此要休整大军,等秋收过后再动手。”

  这时候,坐在右侧的中年人说话了,他捋了捋颌下短须,说道:“如此说来,王灿也是视我益州大族为豺狼虎豹,想要剿灭我们的人。若是王灿攻入益州,无异于引狼入室,恐怕又是第二个刘焉了。”

  此人名叫崔赫,是益州崔家的家主。

  贾龙闻言,脸上露出不屑之色,淡淡的说道:“崔家主,王灿占据汉中,雄霸一方,岂会任由益州大族摆布。所谓顺者昌,逆者亡,王灿入益州,大族愿意归顺自然能得到好处,不愿意归顺,王灿也不会追究;但若是做出和王灿利益相悖的事情,肯定是刀斧相加,不会有任何仁慈。”

  “王灿给我的承诺是他不会做种过河拆桥的事情,但前提是益州大族不得扰乱益州安定,哄抬物价等影响益州的事情,一旦发现,抄家灭族。我观王灿,有雄主之资,值得追随,我贾家已经绑在王灿上了,愿意为他所用,至于你们如何?全在你们自己抉择。”

  说完后,贾龙就不说话了。

  崔赫叹口气,道:“形势比人强,又能如何!”

  李元眼中精光闪烁,笑道:“王灿要崛起,这未必不是我们的机会。”说完,李元和相视一望,都露出一抹笑意。

  ……

  益州,赵府。

  大厅中,坐着刘焉麾下多位重臣。

  都尉董扶,大将吴懿,小将高沛、杨怀、邓贤,以及益州别驾张松。这几人都是刘焉麾下的重臣,除了这几人,还有其他的一些军中将领和益州文官。所有人中,文官以赵韪为首,武将以吴懿为首。

  赵韪仅仅是刘焉的下属,吴懿和刘焉却有姻亲关系。

  刘焉有四个儿子,长子刘范,担任左中郎将;次子刘诞,担任治书御史;三子刘瑁,担任益州别部司马,被刘焉留在身边;幼子刘璋,担任奉车都尉。刘焉的四个儿子中,除了三子刘瑁外,其余的三个儿子都在朝中任职。

  然而,刘范、刘诞和刘璋与其说是在朝为官,还不如说是在朝中作为人质被扣押。

  这,也是刘焉能够担任益州牧的前提。

  至于刘焉入蜀的原因,则是听董扶说益州有天子气,才选择舍弃三个儿子,入川担任益州牧。

  刘焉入蜀,陈留人吴懿随行。

  刘焉听相面的方士说吴懿的妹妹吴氏有大富大贵之相,于是替三子刘瑁纳吴氏为妻,双方结为姻亲。单从这一点来看,刘焉非常宠溺刘瑁,而且刘焉将其他三个儿子留在朝廷作人质,独独留下刘瑁,也能看出刘焉的心思是想要刘瑁继承他的位置。

  历史上,刘焉病死后是刘璋继承了刘焉的州牧位置,其原因也是刘瑁早死,刘璋才不得不想办法将刘璋弄回益州,才有了刘璋继承益州牧。

  赵韪心思万千,神色严肃,目光掠过众人,沉声说道:“近来,主公身体每况愈下,经常咳血,已经难以主持大事了。我们作为主公的臣子,不仅要为主公分忧,更要为主公的基业考虑。主公膝下有三子,唯独瑁公子仁慈贤达,有容人之雅量,我认为应该及早请主公立瑁公子为世子,确立继承人,不知诸位意下如何?”

  话音落下,吴懿立刻起身道:“瑁公子之才,诸位都是了解的,我支持册立瑁公子为世子,望各位也是三思而定。”

  大厅中的文官武将看向吴懿,脸上露出鄙夷的神情。

  你妹是刘瑁的老婆,你是刘瑁的大舅子,不支持刘瑁,还能支持谁?

  不过,大家也都知道刘焉其他的三个儿子在长安作人质,不可能立为世子,只有刘瑁才有可能,因此都是纷纷同意赵韪的话,愿意支持立刘瑁为世子。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64页  当前第23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39/96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回到三国的特种狙击手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