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虎狼_分节阅读_第5节
小说作者:灰熊猫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66 MB   上传时间:2013-04-05 14:28:23

  于是就此传令下去,让全军每人身前身后各系一根带子以保证联系,做好准备,连夜赶向德州。许平发布命令后,问那两个提意见的参谋人员:“你们的姓名是什么,现在是什么职务?”

  “小人叫江一舟,这是小人的义兄余深河,”鸣不平的那个人站出来回答许平:“小人两个都是小兵,两个月前参军的。因为识字会写,东森营没让我们上前线,而是拨到补充营当文书。”

  听起来这两个人的身份有些奇怪,但许平点点头没有再说什么。两千士兵闹哄哄地准备好绳子,果长依次检查士兵身上的每根绳子,又确定他们手中的火炬都已经点燃,便向上游报告准备完毕。许平得知一切妥当,就当先策马,引领全军继续南下。

  随着军队的脚步不断靠近德州,许平的心也渐渐提起来。现在正是凌晨前最漆黑的时刻,许平勒定坐骑,回首望着自己身后绵延数里的火炬长龙:“曹把总。”

  “卑职在。”

  “立刻带上二十个人前往德州城下,再给我找一份德州左近最详尽的地图。”

  “遵命,大人。”曹云二话不说,带走了许平手下大部分骑着马的人。

  许平默默不语地站在路边,看着军队无声地从自己眼前滚滚而过。一路走来,大军没有受到任何骚扰,哪怕是最零星的交火。“或许没有叛军的游骑吧?”许平心里有些忐忑不安,他感到这一路过于平静:“似乎有些太顺利了。我军已经非常靠近前线了,叛军如果要从德州通过,那这一带不可能没有侦骑、探马。而如果有的话,那他们不可能没有发现我军,这么多火炬也实在太显眼了。”

  李无颜走在队伍的中间,看见了站立在路边的许平,于是就策马来到他的身边:“许将军,有什么异常么?”

  许平犹豫一下,缓缓说出他的疑虑,最后还向李无颜提出疑问:“……如果真的没有叛军的侦骑,那是不是说明参谋部判断有误,叛军并不打算从德州通过?如果有叛军的侦骑,那这一路他们没有丝毫干扰我军、动摇我军军心的的行动,又说明什么呢?”

  李无颜呆立半晌,伸手挠挠后颈:“许将军久经战阵,一定胸有成竹,卑职唯许将军马首是瞻!”

  几个参谋人员听到许平的疑惑后,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李无颜怒斥一声:“你们懂得什么?休要胡说八道扰乱了将军的思路。”

  “这倒没有。”越是一切平静,许平越感觉似乎有人在暗中窥探着他的大军,他对周围的李无颜等人说道:“李千总、诸君,我是崇祯元年生人,今年只有二十岁,仰仗我义父赵将军之力才窃据这个职位。诸君若有什么高见,一定要告诉我许某。”

  周围的人立刻纷纷说道:

  “许将军言重了。”

  “许将军太谦虚了。”

  许平知道他们定是言不由衷。不过他估计本来李无颜等人也会暗自奇怪,一个这么年轻的人怎么会当上将军?现在自己算是给了他们一个理由,希望他们大胆地提出意见。许平在心里暗暗叹息:“若是赵将军还在这里的话,定然能把这些问题看得清楚,我也能问个明白。”

  大军抵达德州城下时,只见城门楼上一片火光,郊外也有一圈火炬在闪耀。

  “德州无敌军!”

  欢呼声顿时在大军中响起,官兵们士气大振,人人笑逐颜开。李无颜向着许平拱手称贺道:“恭喜许将军,我们总算及时赶到。”

  天刚蒙蒙亮,许平就和曹云一起去勘探地形。德州守军确认城外是明军后,急忙赶出来进行接触。

  “小人林光义。”德州守军的头目看上去大约二十七、八的样子,精神抖擞,还颇有一股悍勇之气。他在许平马前大礼参拜以后,就急不可待地自我介绍,说他是西北甘陕人,还曾经在秦军中担任过把总之类的小头目:“许将军率兵来此,真是德州父老的再生父母,请许将军立刻入城。”

  “你曾是秦军军士?”许平有些疑惑地问道:“那怎么跑到德州来了?”

  林光义倒也坦率:“许将军明鉴。两年前朝廷征九边精兵援辽,小人随秦军一起前往辽西。锦州一战,十万大军尽没,小人从死人堆里逃得一条性命。当时朝廷震怒,对小人等追惩甚严,小人不敢回原籍取死,就逃到山东乞讨为生。这次叛贼进犯直隶,知府悬榜招募好汉报国,听说了小人的履历后,就许小人戴罪立功,任命小人为德州四壁指挥。”

  原来是一个开小差的军官,不过到底曾是一个军官!许平又问道:“德州现在的防备如何?”

  “所有的衙役都已经编组成军,知府大人还命令各甲的壮丁都要上城参战,这又组织了上千乡勇。卑职已经发给每人一根长矛,这三天来不停地苦练,足以为将军后劲。”林光义说完后又急急地加了一句:“请将军赶快入城,叛贼随时都可能到。”

  许平没有理他而是继续问下去:“德州可有火器?”

  “有三眼火铳二十杆,强弩十具,弓箭五十张。”林光义还不忘加上一句:“五十弓手都是卑职亲自操练过的。”

  明朝一向以边军为重,山东这种地方原来就没什么有战斗力的部队。去年山东迭经大战,山东指挥使司稍微有些战斗力的鲁军也全都损失了,所以林光义这种逃兵都是罕有的宝贝。衙役们平常是白天维持治安,晚上打更,兼清扫街道、收拾垃圾,虽然不会打仗,但互相之间好歹认识,而且有衙役小头目带领,总算还有点组织性。许平知道这些衙役必然是德州守军的主力,至于那些拼凑起来的乡勇,则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这时林光义第三次说道:“敢请将军速速进城。”

  第四节 犄角

  许平观察了德州的城门楼,他看见上面有好几孔黑洞洞的炮口,许平凝思着问道:“德州城内有多少大炮?都部署在哪里?炮手训练如何?这些炮都能打多远?”

  “德州城内有十门大炮,卑职把它们都部署在城楼最显眼处!”林光义流利地回答道:“但是没有一门能使用,所以也没有炮手。”

  许平奇道:“你试过么?什么时候试的?”许平知道德州可能没有炮手,不过他此次带来三十个炮手,就打算让自己的炮手进城去试炮。

  “不用试。”林光义飞快地说道:“它们一定会炸膛!卑职听说德州本来有四门山东指挥使司自己铸造的火炮,去年济南之战时已经被鲁军带走了。现在这十门大炮都是京师工部铸造,下发给山东指挥使司的。工部铸的炮,那还用得着试么?”

  既然是大明工部铸造的武器,那确实没有试验的必要了。当年戚继光规定了大明鸟铳的制造标准,每门鸟铳都要用好铁二十斤来造,枪管需要由匠人钻出来,而且口径和长度也有统一的规定。按照戚继光定下的标准制造出来的火铳,号称连林间的飞鸟都不能逃脱,鸟铳也因此得名。等到戚继光死后,大明工部每年都要制造数以万计的鸟铳,报给朝廷的每支鸟铳的价格虽然不变,但枪口却越来越细,膛壁也越来越薄,但至少这种“新式鸟铳”半装药还能射击。但最“新式”的鸟铳制造标准已经是把边角铁钻孔,然后粘合成枪管。一根鸟铳的枪管往往由十几个、甚至几十个铁筒、铁片粘合而成,上面的铁片有方有圆,甚至有三角和多边形。这种鸟铳下发给大明军队后,根本没有士兵愿意使用。三眼火铳不能打人还能当榔头使,而大明工部的新式兵器——复合式鸟铳和棍棒相击都会解体散架。

  “我军不进城了。”许平告诉林光义:“我军会驻在城外,和德州形成犄角之势。”

  “这个……”

  林光义表示反对的话才开个头,许平身后的李无颜就先跳了起来:“许将军,万万不可啊,我军新兵满营,借助德州城墙防御才有胜算。”

  见许平脸色又沉下来,李无颜意识到自己的举动十分无礼,归根结底还是面前这位将军实在太年轻,李无颜难以产生足够的敬畏感,他急忙躬身道:“嗯,卑职是这样认为的,请许将军明示。”

  “参谋部交给我军的任务不是防御德州这一座城池,而是阻止叛贼通过德州附近的官道。”许平把手臂向着德州郊外挥了一个大圈:“德州这里一马平川,没有山陵起伏,卫河也已经封冻,对行军没有丝毫的影响。如果我们躲在城中的话,叛贼只要留下少量部队监视我们,部署在城门外堵住我们,那他们的大部队照样可以毫无阻碍地从这大平原上经过,从侧后卷击我们的整条战线。”

  “许将军明鉴,”林光义又叫道:“以德州现有的兵力,我们很难抵挡叛贼的强攻。”

  “我率两千新军在城外扎营,叛贼断然不敢倾力强攻德州。”许平自信满满地道:“我军部署在城外,和部署在城内的效果是一样的。”

  李无颜环视了一圈身边的这些补充兵,挠挠颈后,努力劝说道:“金将军的命令上没有说我们不可以在德州城内坚守。”

  许平有些不耐烦起来:“我说得很明白了,叛军不是要拿德州,而是要通过德州袭击救火营的侧后,并沿途夺取我们的补给和储藏。”

  林光义还是不死心:“许将军恕罪,万一叛军强攻德州呢?”

  “我们野战部队在城外,叛军怎么敢强攻德州?”许平开始生气:“我军要把叛军坚决地拖在德州城外,让他们进退不得,等待救火营和直卫来将他们一举歼灭。”

  看着默默无语的林光义和李无颜,许平又补充一句:“如果我对金将军的命令没有理解错的话,就是这样。”

  身边的人还是没有说话,于是许平再补充一句:“诸君,救火营和直卫正在赶来增援我们,他们随时都可能到达,我军并不是在孤军奋战!”

  “遵命,将军,卑职遵命!”李无颜只好服从。

  “卑职遵命,将军,卑职立刻就去部署德州防御。”林光义急忙赶回城去。

  德州虽然是大平原,但西南方向略高,许平最后决定将野战部队部署在这里,这个决定又引起李无颜、廖可宗的反对。

  “许将军,虽然东北方向偏低,但叛贼大概会从东南方向来。我们如果把部队部署在西南,那么叛贼抵达时,我们的部署对他们来说就是一条横线,我们就会和叛贼形成正面冲突!”

  “李千总、廖千总,我们是在打仗,我们本来就是要和叛贼正面冲突的。”

  “是的,将军,可无论如何我们都是新兵满营,”李无颜说:“卑职以为我们应该尽可能地利用德州,即使我们不驻在德州城内。”李无颜苦劝不已:“如果我军在东北方向横向部署,那么叛贼首先会撞在德州上,德州后面是我军的右翼,右翼后面是将军的本部,将军的本部后面是我军的左翼后卫,叛军无法分割包围我们任何一部的退路。如果他们试图包抄我们,那么我军的战线和德州就会像一把宝剑,首先把叛军分割开,这对叛军的指挥和协调是非常不利的,而且这样我们更可以利用德州的城楼,把叛军的行动观察得清清楚楚。”

  “卑职倒是认为我军应该部署在西北。大部分好处和李千总说的一样,可以利用德州的城墙,形成对叛军一条竖线防御。如此部署,每支军队后面都有友军,这样即使我军前锋被小挫,也可以退到身后友军的掩护里。看到背后有友军,对我们新兵的士气有很大的好处。”廖可宗提出了一条相对部署在东北更有利的原因:“来增援我们的直卫是从西南故城方向来的,我们这样部署更接近我们的援军,而且他们赶到战场后立刻可以和我军形成密切配合。”

  “嗯。”许平几乎要被他们说服了,他一时间沉吟不决。

  廖可宗看出许平的犹豫,得意洋洋地又为自己的部署计划加上一句:“我军部署在西北也同样可以掩护东南走向的的官道,如果叛军踏上这条道,那我军就从背后威胁着他们。”

  李无颜也连连点头:“廖兄弟说得极是,无论是部署在西北还是东北,我们都把官道保护得很好,没有必要抱定在一线挡住叛军、不让他们接触到官道的念头。”

  不想正是这两人得意的表情激怒了许平,他从这两个千总的眼中看到了他们对自己的蔑视,感觉到了那种“你不就是靠有个好义父才爬到这么高位置的嘛!”的含义,许平断然说道:“不,本将决议已定,我军就是要部署在西南的高地上。”

  李无颜和廖可宗愕然失声,片刻后同时大叫起来:“许将军请三思。”

  “我已经三思过了。”许平不客气地反驳道:“如果……如果我军部署在东北,那万一叛军真的强攻德州,我们是管还是不管,以德州的一群衙役真的能抵挡住叛军猛攻吗?”

  开始许平还觉得自己有些强词夺理的意思,但随着说下去,自己也觉得有道理起来,而且思路也越来越是开阔。他又一指西北:“如果我军部署在西北,那么万一叛军不管不顾地绕过德州,直奔吴桥而去,那我们怎么办?廖千总说什么部署在西北可以威胁叛军的侧后,难道对廖千总没信心阻击叛军,反倒对追击叛军却是信心十足?”

  看着张口结舌的李无颜和廖可宗,许平冷笑着说道:“不!我们就是要在西南部署,和德州连接成一条横向防御,决不允许叛军靠近官道!”

  许平在德州西南迅速选定了三个位置,他自己的将旗所在是一个十几米高的小高X岗上,此外他又分给李无颜和廖可宗各五百兵,让他们占领自己将旗两侧几里远的另外两个十几米高的土坡。

  两个千总领命而去后,许平和曹云马上督促士兵,按照条例沿着高X岗建立野战工事。许平本来计划在山脚部署一道环形防御,并且在山腰再修筑第二道矮墙,不过由于兵力不足,最后还是决定只修一道环形防御。挖壕沟是最费工夫的工程,挖两道壕沟的时间无论如何也来不及。许平经过慎重考虑,把防御圈又向山腰上提了提,这样修筑的工事较短,比较有把握及时完成。军队经过昨天整日整夜的行军,还一直没有好好休息过,今天凌晨抵达德州后也只是短短修整过不到一个时辰,但已经没有时间了。许平命令一半的士兵就在高地上休息,剩下的一半马上开始挖壕沟。幸运的是,东森大营中工具和补给品非常齐全,许平出于职业习惯,把所有的工兵工具都带在军中。五百名士兵,人手一把工兵铲,把地上的积雪扫清后就立刻开始挖开土地。那些冻得硬梆梆的泥土被扔在身后,准备用来构造矮墙。警戒兵则立刻在地上挖出一个坑,把大鼓深深地埋在地下,然后轮流趴在上面监听。

  离午时还有一刻的时候,警戒兵就听到从东南方向传来马蹄声,他们飞快地跑到将旗下向许平报告,许平马上下令通知李无颜和廖可宗部。他的传令兵被派出去没多久,李、廖两部的传令兵也赶到将旗这里,向许平报告他们听到东南方向传来军情。

  许平掏出望远镜向东南方向望去,不久以后,一支看上去大约一百五、六十人的叛军骑兵渐渐出现在视野里。

  “是叛军的侦骑。”

  许平刚做出判断,一个警戒兵就满头大汗地跑上来,惶急地向许平喊道:“将军,大队叛军正在向我们开来,不计其数的骑兵和步兵!”

  这个时候,后队已经把两门宝贝的三磅炮拖上许平的阵地。许平正要下令通知李、廖两部自己刚得到的军情,就看见从两翼阵地上跑来形色匆匆的传令兵,他们还离得很远就大喊起来:“许将军,我部监听到大批军队向我们这里行来。”

  “许将军,大批的叛军!已经距离我军不到十里!”

  “我知道了。”许平本想命令李无颜和廖可宗不必再向自己汇报,可是又担心自己会有什么疏忽,也许两个千总能发现一些自己没有发现的问题,因此许平对两个传令兵道:“去告诉李千总和廖千总,让他们的传令兵稳重些,不必凡事都大呼小叫。”

  两个传令兵诺了一声正要领命而去,许平又喊住他们:“无论什么军情,你们记得要先走到两位千总身前,行礼完毕,然后再平声汇报。”

  “遵命,将军。”

  叛军那队一百五十人左右的侦骑飞快地跑向明军的阵地,许平没有兵力把他们驱逐开,只能对着他们行注目礼。这队骑兵先是跑到许平左翼的廖可宗部近前仔细看了半天,然后直奔许平主阵而来。接近后,他们放慢马步,缓缓地从许平阵前走过。这些侦骑靠得非常近,生怕不能把许平阵上的情况瞧个清楚,许平甚至能看清他们一个个脸上的大胡子和眼中的凶光。

  为首的叛将抬头向许平的旗帜看过来,许平负手而立,先和这个叛将对视,然后把目光滑向他的身后。紧随在这个叛军将领之后的叛军士兵,示威般地把旗帜高高举向空中,让许平能够清清楚楚地看见上面的“刘”字。

  那面旗帜在许平的注视下慢慢地移动,离开明军的主阵后,这些叛军再一次开始加速,向着右翼不到三里远的李无颜部跑去。

  许平摇摇头,他对这种明目张胆的窥探和挑衅没有办法,只能看着他们为所欲为。有了前两次的经验后,叛军的骑兵显然愈发清楚明军拿他们毫无办法,因此最后这次他们也显得尤为嚣张,一直跑到李无颜阵地上还没有减速。许平盯着他们,怀疑他们莫不是想直接跑到李无颜鼻子底下检查明军壕沟的深度了。

  他们还真是这么打算的。许平眼睁睁地看着他们直冲到李无颜部的壕沟前还不减速,甚至开始加速了!

  接着许平就看见那些叛军突然抽出雪亮的马刀,一个个纵马跃过明军在山脚下刚挖开的环形壕沟,直向山顶上冲去。

  那片银色的刀光冲上山顶,转眼间李无颜的千总旗被刀光所包围,晃了几晃就在视野里消失了。几里外,明军士兵就像被水冲的蚂蚁,四散逃下山来。

  一会儿,狼狈不堪的李无颜跌跌撞撞地逃上许平所在的山岗,他披散的头发湿漉漉的,不知道是雪水还是汗水。李无颜跪在许平面前,头深深地扎向地面:“许将军,卑职该死,该死……”

  许平的双拳在不知不觉中攥得紧紧的,他把双手藏到背后,努力让口气显得平静:“李千总太大意了。”

  “卑职该死,该死。”李无颜又重重地在地上磕了几下头,他的声音气恼得变了调,好像都快哭出来了一样:“那帮叛军人数只是卑职所部的三成,卑职怎么也没想到……卑职还占着高地,怎么会想到他们就直愣愣地冲上来了!”

  许平不急不缓地说道:“李千总看见他们在主阵和左翼都是近阵观察,就以为他们不过也是要近阵观察罢了,完全没有准备。”

  “是的,”李无颜的声音里哭腔显得更浓重了:“卑职真是该死!”

  浓烟从李无颜原来的阵地上腾起,或许是因为叛军的骑兵人数实在太少,或许是因为明军主力就在左近,或许他们因为某些原因要节约马力甚至是马力已经将尽,明军四散逃开后,那些骑兵没有追击溃逃的明军。他们放火烧毁了明军布下的栅栏,又破坏了明军的工事,然后举着李无颜的千总旗,第二次从许平阵前慢跑着掠过,还发出一阵阵的嘲笑声。为首一员骑将横举长枪,向着山上明军纵声高呼:“吾乃季元帅座下大将刘哲闻,无胆鼠类们,莫要忘记吾的名号!”

  李无颜趴在地上一动不动。叛军经过主阵,又跑去嘲弄左翼。许平问道:“我军损失多少?”

  江一舟小声说道:“大约损失二百余人,有两百八十名士兵已经逃回本阵。”

  “再拨二百人给李千总。”许平指了指本阵西北侧后两里外的另一个小丘陵:“李千总要抓紧时间了,叛军主力已经离我们很近了。”

  “遵命,将军,卑职一定戴罪立功。”李无颜一下子从地上跳起,匆匆下山,一溜烟地向着新的阵地赶去。

  冷汗在不停地从掌心中涌出,许平看着继续在自己军前来回挑衅的叛军侦骑兵,心里偷偷地问自己:“如果刚才他们直冲我的将旗,我能将他们挡住么?”想到这里,许平不由自主地打个冷战。

  “将军!”身后江一舟的呼喊把许平带回现实,江一舟的手臂笔直地指向着东南方。

  顺着江一舟的手臂所指,黑压压的人头在明军的视野里显现出来,无数的旗帜飘扬在这支大军的上方。

  第五节 交兵

  许平掏出单筒望远镜,对着那片人流静静地看着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44页  当前第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24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虎狼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