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盛唐烟云_分节阅读_第82节
小说作者:酒徒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47 MB   上传时间:2013-04-19 14:24:47

  就在这一晃儿功夫,已经又有数名铠甲华贵的东征圣战军将领被拖出来斩首。身上的板甲也被刀客们当做战利品,剥下来挂在了缴获的战马之后。众人还是觉得首级不够分,目光又转向了最早带头乞降的那些仆从军,以期望从中寻到什么大鱼。

  众仆从兵将的铠甲都是自备,谁职位高,谁家富有,比身穿统一制式铠甲的大食人还要分明。当即,数个打扮华贵的家伙就无所遁形,被刀客们一个挨一个从俘虏堆中拖了出来。

  “杀完这些就行了。剩下的押回去等候封大帅处置!”唯恐王洵等得不耐烦,薛景仙大声命令。

  “饶命,饶命啊,唐人老爷!”话音刚落,被拖出来的俘虏当中,有一个年青人人忽然用唐言大叫。字正腔圆,居然是标准的长安口音。

  “停下,先别杀他!”薛景仙心里吃了一惊,快步上前,挥刀加在了求饶者的脖子上。“你怎么会说唐言?从哪里学来的?”

  “小的,小的不是大食人。小的是木鹿城那边商户。当年追随父辈到长安贩货,所以学了一些唐言。小的是被大食人逼着参军的,不是自己主动来的呀。小的自知罪该万死,请唐人老爷念在我等迫不得已的份上,千万饶恕则个!”年青俘虏一边磕头求饶,一边飞快地解释道。

  “抬起头来!”薛景仙大声喝令。

  “小的不敢!小的长得丑,怕惊了唐人老爷!”年青的俘虏口中大声回应着慢慢抬头。高鼻深目,果然长了一幅波斯人面孔。

  “你真的是被携裹来的?”薛景仙想了想,迟疑着问。念在对方能说一口流利的唐言份上,他准备发一回慈悲。

  “薛大人还是快点儿把他杀了吧。跟一个小商贩有什么可啰嗦的!”一直在旁边将养马力的王洵突然大步走上前,笑着跟薛景仙商量。

  “也是!”薛景仙楞了楞,旋即转身准备离开。目光与王洵目光交错的瞬间,快速向对方挤了挤眼睛,表示自己已经心领神会。

  那年青俘虏不知道有诈,吓得立刻扑过去,双手死死抱住薛景仙的大腿,“唐人老爷,唐人老爷,我家有钱,我家有钱啊。可以赎身,可是给我赎身!”

  闻听此言,众刀客和随从们忍不住哈哈大笑,纷纷围拢过来,看此人口不择言时,还能闹出什么乐子。薛景仙也被逗得双肩直耸,强忍住笑意,继续沉声说道,“你当我穷疯了么?需要你那点儿臭钱?不过是三五吊而已,我还得白养着你好几个月!”

  “不是三五吊,是很多,很多!”年青俘虏一手继续紧紧抱住薛景仙的小腿,另外一只手来回比划,“很多,很多钱。唐人老爷,我马上就可以派人给我父亲送信。您饶我一命,他肯定会报答您的恩德!”

  “一个商贩的报答,我不稀罕!”薛景仙向外抽了抽腿,满脸不屑。“把你的脑袋交上去,我至少能记一等功。官升得快些,啥都有了,不好过拿你家几个臭钱?!”

  “不是臭钱,臭钱。是香钱,香钱!”年青俘虏唯恐薛景仙走开,抱着他的大腿苦苦哀求,“我父亲不仅仅是个商贩。还是,还是木鹿城的赋税总管。就是,就是你们中原的户曹大人!”

  “你父亲恐怖不止是个小小的户曹吧!”薛景仙冷笑着转过身,用刀尖压住对方的血管,“说实话,你父亲到底是做什么的!再敢满嘴跑舌头,我就直接放了你的血!”

  他长得原本就不怎么英俊,一发起狠来,更是满脸阴毒。年青俘虏被吓得魂都快飞了,手指抓住刀刃,鲜血滴滴答答往下淌,“我说,我说,唐人老爷,我再也不敢了。我父亲就是木鹿城的总督夏普?苏伦,小的叫鲍尔伯,还有个唐名叫苏适!”

  “苏适,对吧?”薛景仙蹲下去,用手轻轻拍了拍对方白嫩的面孔,“除了钱之外,你还能给我什么好处呢?赶紧说出来,否则,我可没耐心再陪着你玩儿!”

  他本想咋呼对方一番,从其嘴里逼问一些大食人在这附近的详细情况,以防追杀过程中遭遇敌人的援军。谁料叫做苏适的小家伙却会错了意。一把抓住薛景仙伸过来的手掌,大声喊道,“我,我父亲可以帮你们。一起对付大食人!在大食人打来之前,木鹿城就是我们家的,我父亲在百姓当中威望很高!不信,不信你问他们几个!”

  说罢,将手向另外几名被拉出来的俘虏一指,用一种古怪的语言哇啦哇啦喊了一大通。

  那几名铠甲颇为华贵的俘虏本来已经觉得生还无望,没想到自家少主跟唐人老爷还能说得上话。立刻爬了过来,手按自己胸口,同时,嘴里哇啦哇啦地不住嚷嚷。一看就知道是在赌咒发誓。,

  “我说得不算。你们向他讨饶吧。他才是主将!”薛景仙侧身让开,笑着把众人的目光引向王洵。

  “将军饶命,将军饶命!”苏适立刻带着随从爬向王洵,双手伏地,头如捣蒜。

  “你怎么能保证,你父亲可以帮我们一道对付大食人!”突然间捡到一个宝贝,王洵也有些心动。皱了下眉头,继续追问。

  “我,我…..”唐名叫做苏适的年青俘虏四下看了看,确信周围没有其他俘虏懂得唐言,压低了声音回应道,“不瞒唐人老爷,我家本来就是被迫投降大食人的。我曾曾祖父活着的时候,还做过你们大唐的官儿。叫什么刺史,对,东安刺史。当时整个那密河沿岸都向大唐效忠,被叫做康居都督府!我家还有人做过康居都督府的长史,负责宣扬大唐教化。”(注1)

  “怪不得此人能说一口流利的唐言!”薛景仙冲着王洵笑了笑,低声说道。唯恐王洵不知道这段历史,他又耐心地向对方介绍,“至少是总章二年之前的事情了,当时咱大唐疆域直达阿姆河。只可惜随后便失去了此地。而国内又因为武后当政,导致内乱不断……”

  听出自己活命有门儿,苏适立刻打蛇随棍上,“我,我曾曾祖父,也是因为没有得到大唐的及时支援,才不得不投靠大食人的。否则,我家族的人也不会一直学习唐言!”

  这话未必说的是实情,但苏伦家族准备在大食与大唐两大势力之间骑墙的心思,却暴露无疑。否则,其家族也不会将九十多年前的故事,告诉给子孙。并且还费了好多心思教导苏适学习标准的长安言语。

  想到这儿,王洵向薛景仙看了看,迅速做出决定,“我决定相信你的话,但你需要拿出点儿实际行动。证明你是真心投降!”

  “真心,真心。如果有半点假心,天打雷劈!”苏适自知已经逃过一劫,又爬将过来,用嘴唇狂吻王洵的战靴。

  王洵厌恶将此人踢开,低声喝道:“还有哪些是你从木鹿州带来的亲信?把他们全部挑出来。替我押着这些俘虏回大营。我会另外派二十名弟兄协助你。如果你敢起什么歹心的话,他们就直接把你剁成肉酱!”

  这更令苏适觉得喜出望外了,原地打了个滚,快速站起,“遵,遵命!小的这就去召集属下。你,你,还有你们几个,还愣着干什么,唐人老爷要给大伙立功赎罪机会了!”

  “这厮!”饶是脸皮已经被磨砺得足够厚,薛景仙也是自愧不如。摇了摇头,低声向王洵提醒,“二十个人押送俘虏,够不够?万一他们路上起了歹心,岂不是……”

  “周围还有咱们的人在追杀溃兵,没人能翻起大浪来。况且这姓苏的波斯小子怕是巴不得有这么一个机会呢!”历经这么多风雨,王洵早就不像在长安城时那般稀里糊涂,笑了笑,耐心地向薛景仙解释,“西域这边,很多小国都是朝秦暮楚。前些年高将军打了败仗,他们就一股脑投降了大食。今天咱们再这里大破大食人十二万联军,消息传出之后,恐怕很多小国的国主,又要改换门庭了!”

  “这厮倒是因祸得福!”薛景仙想了想,瞬间就明白了其中奥秘。姓苏的波斯小子如果半途逃走,一旦唐军继续向西推进,肯定会被其家族绑了当做罪人送给唐军以表诚意。如果替家族跟唐军主帅搭上关系,回去之后,此人的地位恐怕就要被其家族另眼相看了!

  注1:撒马尔罕一带。曾经作为附庸归顺唐朝。但后来被天方教势力所蚕食。

  第三章 壮士 (六 上)

  第三章 壮士 (六 上)

  “是福是祸,倒也难说!据传言大食也算万乘之国。不会因为一场胜败就轻易认输!”王洵摇摇头,微笑着回应。

  这神态倒有几分封常清的味道了,令薛景仙忍不住微微一愣。随后,便笑着调侃道:“我记得王将军今年还不到二十岁吧,怎么就像活了好多年的老狐狸一般?!”

  “是么?”王洵自己倒是感觉不到自己身上那种已经与实际年龄大不相称的成熟,笑着咧嘴,“估计是安西的风沙大,吹得人容易显老吧!不说这些,大食人只顾着埋头逃命,人马都不得休息,体力肯定无法持续。趁着天色尚早,咱们赶紧再追杀他一阵!”

  说罢,挥手叫来校尉魏风,命其带领二十名轻骑“协助”木鹿城少主苏适,一道押送俘虏回大营安置。然后吩咐方子腾去招呼弟兄们整队,朱五一带人去将缴获的战马当中,看上去骨架比较宽大的都拉出来,留作大伙的备用。待将一切都安排得差不多了,又转过头来向薛景仙做了个邀请的手势,一道跳上坐骑出发。

  薛景仙几乎眼皮不眨地看完了整个过程,心中对王洵好感愈发浓烈。在长安中找寻门路的那半年多来,他可是于应酬场合见过不少世家子弟。但这些人要么眼高手低,只会夸夸奇谈地指点江山,真正做事时却拿不出半点儿章法。要么就是一味混吃等死,心中没有任何长远打算。而像王洵这般待人又谦和,做事又条理分明的,一百个里边也挑不出一个。

  “也难怪陛下对此人另眼相待!”想到自己在长安城时听说的一个传闻,薛景仙忍不住暗暗点头。

  京师官场中很难藏住什么秘密,除非其干系实在太大,可能导致人头落地的那些。而王洵被破格提拔的事情,显然不属于此列。况且皇帝陛下已经很多年没有重点关注过一个勋贵子弟了,突然间对王洵青眼有加,没法不引起群臣们的格外瞩目。

  所以早在薛景仙离开长安之前,各种分析就已经说得有鼻子有眼。但是所有分析中,没一个猜到,被破格提拔的年青人的确有着一身过人的本事。

  “如果把他拉到太子这边……”心念一动,立刻变得无法收拾。瞪着眼睛上下打量王洵,怎么看怎么觉得是上上之选。

  即便是在纵马疾驰中,王洵的六识也非常敏锐。察觉薛景仙笑容的异样,回过头来,好奇地追问,“你老晃脑袋干什么?不会是已经撑不住了吧!那你可得坚持一下,像这种毫无风险的追逃战,可不是天天都能遇上的!”

  “哪能呢?君子六艺,薛某好歹也都有所涉猎。” 薛景仙赶紧将歪心思收起来,笑着用手向身后的随从们指点,“况且我要是现在就回去,他们几个岂不恨死我了?”

  众刀客追随了薛景仙这么久,也知道这位雇主嘴巴虽然尖酸刻薄,为人其实并不算坏,策马靠近数尺,笑着反驳: “大人又拿我等开玩笑!也不知道是谁,刚才非要跟了过来!”

  薛景仙心情正好,说话也非常随意,“一群不知道好歹的东西!我是想替你们谋个前程!当刀客有什么意思,同样是和人拼命,哪如像王将军这般,功名但在马上取!”

  “我们这些人,怎敢跟王将军相提并论!”刀客们对王洵的武艺也是好生佩服,摆摆手,大声表示谦虚,“人家可是祖辈父辈积累下来的福缘,不像我等,生来就一幅劳碌的命!”

  “这么说对王将军可不太公平!”薛景仙心里,最受不了的就是有人拿血脉说事儿,“他也是凭本事夺得这份富贵。你等多学着些,将来未必就一辈子寂寂无闻!”

  “承大人吉言了!要是真有祖坟冒烟的那一天,我等一定请大人喝酒!”众刀客拱了拱手,笑着敷衍。内心深处,对于博取功名的渴望却又热切了许多。

  风驰电掣般又追出了十余里,前方果然发现了一大群溃兵。安排人保护好了薛景仙后,王洵策马冲了上去,手起锤落,将挡在马前的敌军割麦子般扫落坐骑。大食溃兵们一个个累得半死不活,根本没力气反抗。呼啦啦四下逃散了一大半儿,另外一小半儿,被方子腾和朱五一两个带人咬住,接二连三地从背后砍于马下。

  战斗刚一结束,薛景仙就又带着自己随从跳下的马背。争先恐后地收集大食残兵的人头。这波敌军当中,被大食人强征来的仆从甚少。故而也没有几个人主动投降。薛景仙怕王洵再分兵押送俘虏耽误了大伙的时间,干脆主动替他分忧。带着刀客们将活着的俘虏也全砍了,脑袋瓜子一并拴在马背上凑数。

  待打扫完了战场,队伍中就又多出了几百余匹大食良驹。虽然已经跑得精疲力竭,可让它们空着鞍子,体力也能慢慢恢复。

  王洵在心里计算了一下时间,又不疾不徐地带领麾下弟兄向西追了下去。沿途不断更换坐骑,让战马轮番将养体力。因为对策得当,速度反而没受到路程太多影响。很快,就又遇见了第三伙和第四伙溃兵,

  照旧是王洵带着安西弟兄们上前冲杀,然后薛景仙负责带人打扫战场,清点收获。转眼间,又是两百余颗首级入账。与前两波的收获加在一起,差不多每名参战者已经能分到三颗以上了。然而薛景仙却还不满足,一边与王洵策马继续追击敌方溃兵,一边笑着提议道:“我看这一路上的大食残兵,已经都被咱们安西军追废了。根本没力气举刀。下次再遇到,干脆让我带几个人绕到前面堵截,你带弟兄在后边砍杀。咱们来个前后夹击……”

  “那可不成!”没等薛景仙把话说完,王洵赶紧笑着打断。“薛大人有所不知,这追亡逐北,其中也有许多讲究。必须给敌人留一分逃命的希望,他们才不会拼死反抗。若是连希望都不给留,恐怕兔子急了,也会咬人两口!”

  “就凭他们?拼命又能怎样?!”薛景仙对大食人的战斗力充满了轻蔑,皱了下眉头,不认同王洵的说法。

  “今天两军阵前的情景大人也看到了。咱们安西这边,除了李将军所带,直捣大食人中军的重甲步兵,和后来上前支援他的那两波轻骑伤亡较大外,其他各部,在整个战斗过程中损失堪称微乎其微。可在敌军开始逃命之后,反倒有不少弟兄因为立功心切,不小心将性命搭了进去。”

  “唔!”薛景仙回头一想,事实果然如王洵所说。今天这场仗,封常清几乎是完全凭借弩箭就射垮了敌军。双方主力没有发生贴身肉搏,当然不会遭到什么损失。但当敌军主帅从战场上逃走之后,安西军急于扩大战果,反而被某些垂死挣扎的大食黑甲给咬了一口。虽然只伤亡了几百人,但毕竟出现了损失,给先前的完胜局面蒙上了一丝阴影。

  封常清对此怒不可遏,当着全军将士的面,痛斥了几名应对失当的核心将领。随后的分兵追逃过程中,王洵便表现得异常小心。宁可少收获一些首级,也不肯把敌人迫得太急。

  这点儿,此人倒又得了封常清的真传。对麾下士卒性命珍惜得要死。根本不像个谈笑间取敌人首级的悍将。要知道古来慈不掌兵,杀敌三千,自损八百便是兵法大家。为了获取胜利不惜付出任何代价,才应该是为将者的最佳选择。

  正腹诽间,忽然又听见王洵笑着叹气,“薛大人是不是觉得,只要能将敌军多堵住一些,咱们哪怕损失几个弟兄,也是值得。可咱们安西军就这么点儿人。每条命都金贵得很。封帅曾经说过,哪怕用一名弟兄,换一百敌人,对咱们来说,也是笔亏本买卖。王某不才,不敢忘记封帅的叮嘱!”

  这话,在薛景仙心里倒是能找到许多共鸣,点了点头,他大声说道,“那倒是!咱们是大唐男儿,他们算什么?刚才那些话就当我没说,该怎么打,大伙还是听你王兄弟的!”

  “再追上一程,差不多也该往回返了。”抬头看了看已经西斜的太阳,王洵笑着说道,“其他各路弟兄恐怕都已经收兵。一旦成了孤军,就轮到大食人追杀咱们了!”

  看到薛景仙脸上隐隐带着不甘之色,笑了笑一下,他继续补充道:“想必薛大人日后难以再有亲自上阵杀敌的机会。今日的收获,该算在王某名下的,就全送给薛大人吧!难得有人从长安来,总不能让你两手空空回去!”

  “这怎么成!不行,不行!”薛景仙被王洵的慷慨吓了一跳,赶紧连连摆手,“你肯让我跟着沾光,已经是仁至义尽了。薛某即便再不知道进退,也不能抢你拿性命换来的功劳!”

  “薛大人不必客气!”王洵有心成全对方,笑着摇头,“临阵斩将,我已经立下了一件大功。足够报答朝廷的破格提拔了。今日即便再砍下更多敌人的脑袋,也不过是锦上添花而已。况且王某刚刚才连升三级,哪怕此刻立下天大的功劳,官职还能升到哪去?”

  第三章 壮士 (六 下)

  第三章 壮士 (六 下)

  薛景仙本来就精通于官场规则,略一琢磨,便明白了王洵所说的话甚有道理。眼前这个年青的勋贵才到安西半年就连升数级,不到二十,已经位居正四品中郎将,无论是资历,还是其背后的根基,都难以服众。虽然自己在颁发圣旨时,没有人当面表示质疑。可要说整个安西军上下所有将士心里都对王洵一点儿也不觉得嫉妒,也是根本没可能的事情!所以即便单纯从保护年青人的角度上讲,最近一段时间封常清也必然会暂时将王洵的风头稍稍往下压一压,以免日后其真的木秀于林。

  偏偏今日王洵临阵斩杀敌将,又出了一个大大的风头。这个功劳为众人亲眼所见,根本不可能抹掉。故而在接下来的追亡逐北过程中,王洵有没有斩获,斩获多少,已经完全失去了意义。

  ‘可这年青人怎么会老成到如此地步?’猛然间,薛景仙又突然觉得送上门的礼物开始烫手。同样年龄的官宦子弟他见过很多,其中没有一个像王洵这般,能清楚地把握上司意图,并能让所有与他接触的人都心生好感的!‘他一而再,再而三地向我示好,又为了什么?’

  薛景仙在官场沉浮多年,心中早就没有初出茅庐时的那份单纯和做人的是非观念。然而,收了别人的礼物,就要替人办事儿,却是他给自己定的最后原则。唯恐王洵过后给自己出什么难题,他笑了笑,拱手道:“本来么?王将军这番好意,薛某是不该推辞的。但将军来安西的时间并不长,想必也需要多结善缘。所以替将军计,这份厚礼不如将军自己留着,拿来送与更合适的人!”

  “薛大人这是什么话?”王洵眉头一皱,怒形于色,“你不要,我分给弟兄们便是。安西军中,哪个需要首级,自己不会拿刀去砍么,谁还稀罕王某名下的这几颗?”

  他昨天主动与薛景仙交往,初衷的确就是探听长安那边官场动静。但今天送功劳给对方,却是顺手而为,根本没包含任何交易的奢求。谁料反而被对方误会了,硬拿官场潜规则来往里头套。因此心中不免觉得甚为乏味,带了带坐骑,便准备离薛景仙这厮远一些,免得看着此人那幅嘴脸闹心。

  薛景仙见状,赶紧催动坐骑跟上,伸手扯住王洵的马缰绳,“王将军莫要生气!薛某跟你一见如故。所以才替你着想。王将军应该也知道,薛某是个刚升上来的文官,在朝中根本无法替你说话……”

  “哪个需要你替我说话来?!”王洵回过头,又是好气,又是好笑,“王某不过是念你一个文官,难得来这边一趟,所以才想多让你立点儿功劳带回去。免得日后回想起来,觉得白受了一番苦。你若是心里头过意不去,今后朝廷那边有什么风吹草动,多给王某透漏一二就行了。这边离长安几千里路,朝廷中的任何变化,传过来至少都得一两个月。若是能比旁人早知道几天消息,做到事事有备而无患,岂不是比攀上什么高枝都强?”

  这番话半真半假。倒让薛景仙心里头登时安生了不少。送个消息对他来说肯定是举手之劳的事情,更何况日后为了替太子巩固基业,他肯定还少不了要与安西军的将领打交道。想到这层,他笑了笑,轻轻点头,“如此,薛某就不客气了。日后有用得着薛某之处,王将军尽管言语!”

  “若是用不着,咱们便老死不相往来了么?”王洵看了薛景仙一眼,笑着追问。

  薛景仙被问得又是一愣,抬起胳膊,笑着拱手,“薛某说错了。说错了!王将军若是不嫌薛某高攀,薛某交了你这朋友便是!”

  “早该如此!”王洵又狠狠地看了薛景仙一眼,气哼哼地说道。

  说罢,二人俱是哈哈大笑。彼此的心中都感觉轻松了不少。

  向西追了片刻,大伙又遇到了一伙大食溃兵。规模在五百上下,人和马都跑得口吐白沫。薛景仙怕别人说自己尽占便宜,竟然不顾劝阻,挥舞着弯刀跟在王洵身侧,连斩数名敌军下马,举止如同疯虎。

  他的随从见自家大人如此,也都冒死跟在了安西军身后冲杀。几个来回过后,居然将五百余大食溃兵杀了干干净净,没有让任何一名敌军漏网。

  那些从长安来的钦差侍卫以前没跟大食人打过任何交道,还不觉得今天的战果有何奇怪。几个薛景仙于半路上雇来的刀客随从却惊诧莫名,收拢了敌军的首级之后,一边喘息着跟着大队人马往回返,一边兴奋地议论,“大,大食兵,兵将素,素以强悍闻名,今,今儿怎么都变成了纸糊的?”

  “那还不简单,安西弟兄比他们更强呗。”有人嘴快,带着几分恭维的口吻回应。

  这个答案显然不能令大伙满意。一名年龄稍老的刀客摇摇头,低声感慨,“人家也是一路从西打到东,沿途破国无数的。按道理实力不应该这么差。不过,安西弟兄比他们强,也是个谁也否认不了的硬道理!”

  “这个,薛某倒能猜到一二!”走在队伍前头的薛景仙有心卖弄,回过头来,笑着插了一句。

  队伍当中,数他读书最多,说出来的话自然有人捧场。立刻,不光是随从们竖起了耳朵,王洵麾下的一些安西士卒,也都眼巴巴地看了过来。大伙心中其实也甚为纳闷,在开战前,军中老兵曾经小心告诫,切莫看轻了大食人。当年高仙芝大将军便是因为打久顺风仗,一时不察,才导致在恒罗斯河畔阴沟翻船。可今天的战场上情况却和老兵们说得恰恰相反,整个大食东征军,从主帅的临阵调度,到士卒的决死之心,武将的战斗之力,基本上都乏善可陈。简直就是一群纸糊的人偶,被大伙用力一捅,就彻底现出原形了。

  “依照薛某之见,原因有三。”薛景仙理了理思路,得意洋洋地卖弄,“第一,我大唐国运正盛,大食国虽然疆域广阔,毕竟是个蛮夷之邦。萤火虫难与皓月争辉!”

  “呵呵!”众将士咧嘴而笑,嘲弄的意思立刻写了满脸。

  薛景仙也不以为意,顿了顿,继续卖弄,“第二么,自从上次恒罗斯血战之后,安西军上下卧薪尝胆,苦等这一天足足等了两年。从上到下,都做足了准备。而大食人,恐怕还沉浸在上次偶然占到便宜的得意之中,压根儿没把咱们大唐男儿放在眼里。古语云,骄兵必败,就是这个道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86页  当前第8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2/18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盛唐烟云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