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1908大军阀_分节阅读_第134节
小说作者:闽南愚客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85 MB   上传时间:2013-08-27 10:42:34

  南征军炮兵的瞄准工作是在昨天傍晚提前进行,观测员记录下粤军堑壕阵地的坐标,纵然此时此刻粤军阵地一片漆黑,炮手按照观测员昨天记录的坐标,调整所有大炮的标尺。之所以选择五点开始炮袭,因为这个点正是人体犯困最严重的时段,同时也能借助朦胧的天色掩护步兵突进。毕竟粤军的堑壕有着牢固的地理优势,萧耀南希望尽量避免冲锋时的损失,这对后期作战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准点,炮袭开始,昨天就已经准备在冲锋线上的三团和四团,在炮声响起的同时,立刻向粤军阵地发动进攻。

  粤军从熟睡中惊醒过来,面对炮火的压制,士兵们缩在掩体里不敢冒头。等到炮火停息时,敌人步兵已经冲到了阵地前沿。士兵们从掩体中爬出来,各就各位,机枪、手榴弹、排枪激烈的向正前方招呼,天色实在太暗,只能凭借彼此的枪声组织射击。

  交战不到二十分钟,官道附近的一段阵地遭到突破,这里的粤军跟南征军肉搏了起来。

  战况愈演愈烈,在没有足够视线和突然袭击之下,粤军的堑壕几乎丧失了所有优势。当然这主要还是因为第七团的士兵没有足够的经验和良好的心理素质,第一轮炮轰下来,所有人都慌的不得了,以至于没有发挥十足的火力阻击敌人。

  战火持续一个多小时,第一线坑道险些失守。好在粤军坚持到了天亮,重机枪有了清晰的目标,很快压制了南征军的攻势。粤军预备队进入坑道,在重火力的掩护之下,重新夺回了第一线的战壕。

  南征军吹响了集结号,进攻部队陆续撤退。

  第一轮交锋双方指挥官都很满意,这是一个奇怪的现象。南征军的团长认为刚开打不到半个小时就突破坑道,可见粤军的战斗力极其不堪,只要把粤军注意力全部吸引到正面,等到明天骑兵队绕道乐昌后方发动偷袭,前后夹击,足以“轻取”乐昌防线。

  孙继直虽然知道第一场交锋自己的部下打得很惨,不过这也正好为败退的假象埋下伏笔。乐昌防线迟早是要丢的,可是丢的过程一定要做的像模像样,否则这场战争的下一步就不好走了。

  下午,南征军又发动了两次进攻,一次比一次激烈。傍晚时,南军政终于攻克了第一线坑道,双方在堑壕中陷入对垒战。天黑之后,粤军发动了一次象征性的反攻,企图再次夺回沦陷的战壕,反攻进行了半个小时,近距的战火点燃了小半个天空,粤军仅仅取得微弱的战果,夺回了一小段衔接的坑道。

  两军在阵地中来回交火之际,第七团团部和后勤部已经在收拾东西,陆续从乐昌县南城撤离了。孙继直没有跟着团部走,他坚持留在预备营的营部坐镇。他知道第七团不能没有团长,要不然这群没经验的士兵甚至连撤退都不会,直接乱成一锅粥。

  这一夜不安宁,粤军和南征军都不敢合眼,直到凌晨十二点过后,南征军一小队人马试探性发动了一次偷袭,很快牵动整个对峙的局面,双方再次开始激烈的对攻。然而激战到一点钟时,粤军部分防线出现松懈和溃逃。南征军指挥官见此时机,索性从后方增调两个营的兵力,一鼓作气发动了一次大规模冲锋。

  粤军顺着阵地纵深线一路败退,所有部队几乎同时放弃防守,没命的向乐昌县城逃去。

  南征军占领粤军阵地之后,没有继续向乐昌县乘胜追击,一方面是要争抢战利品,另外一方面认为粤军修筑了大半个月的阵地,一天就给丢了,生怕在乐昌县内会有埋伏。

  正是这个契机,孙继直在乐昌县内从容不迫的收拾败退的部下,不做任何停息,直接从南城撤离乐昌县。一路上还故意指示殿后的部队,佯装出一副狼狈不堪、士气不振的姿态,让乐昌县的老百姓看在眼里。

  卷三:南北对决 第304章,蛇岭对峙

  11月1日一大早,南征军从出城的老百姓口中得知粤军已经全部撤走,这才陆续开进城内,抢占各个重要机构。指挥官非常有经验,派出士兵仔细查问县城内的老百姓,让老百姓详细描述粤军撤退时的景象,同时还派出侦查骑兵去追踪粤军的踪迹。

  经过一番了解,才知道原来是粤军团部先一步撤离,导致前线军心不稳,最终阵防线崩溃。这是一个好消息,根据老百姓的描述粤军也确实溃败的像模像样。城中的军用粮仓还留下一半粮草没有来得及转移和销毁,军火库也搜到了不少子弹和备用枪械。这一切看上去就是一场不折不扣的大胜。

  告捷的电报第一时间发回郴州。

  萧耀南看着电报心情十分得意,他早料到粤军不堪一击。接着他又把电报转发至长沙。每一次胜利对于长沙的曹司令来说都是一个筹码,前线战况越是明朗,汤乡茗就越是无法撼动曹司令的地位。

  南征军占领乐昌县之后,决定马不停蹄继续向南推进,争取只用四天时间把战线推到韶关。速战速决是长沙司令部发来的战略要求,尝了乐昌县甜头的南征军们,士气膨胀到了极点。要知道他们从长沙到衡阳,又从衡阳到郴州,再从郴州到乐昌,一路上无一不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兵锋所指,所向披靡。

  对于连续的胜利,就算是再有经验的部队都会萌生出一种自我迷失。基层士兵的情绪会影响下级军官的判断力,下级军官的判断力又会影响高层的指挥策略。

  乐昌县两个南征军团长一致做出了追击的命令,仅仅只遭到一个参谋官的反对,这个参谋官坚持要求等到执行迂回偷袭任务的两个骑兵营赶来会合,之后再追击也不迟。可是两个团长认为骑兵部队几个小时后就能赶到乐昌,无所谓等不等,何必要浪费这几个小时的追击时机呢?

  就在这时,一份有力的电报转发到乐昌,江西李烈钧已经溃败出走,李纯的大军正在赣州集结,随时会发兵南下参与进攻广东的作战。

  这份电报更加坚定了南征军趁胜追击的想法,江西的北洋军足以牵制仁化县、南雄县和始兴县三地的粤军,也就是说长沙至韶关官道这条战线,粤军将再无援军。

  于是,南征军仅仅休整了一个小时,即刻发兵沿着官道追击粤军第七团。

  如果这两个团长能耐心等上这几个小时,或许就能避免一场惨败。因为南征军的骑兵部队在迂回绕道的途中,已经与赶来包围的李耀汉团打了一场遭遇战。这个至关重要的消息若是传达及时,南征军放弃追击选择固守乐昌县,粤军的阴谋定当成为泡影。

  只可惜当骑兵部队派来通知情报的人进城时,城中只剩下一个留守营和辎重营,主战部队已经向蛇岭和韶关进攻去了。

  南征军主力急行军抵达蛇岭时,天色已经入夜了。蛇岭这一段的官道蜿蜒崎岖,而且道路年久失修,颇有坎坷,行军速度不禁大有限制。南征军各部追的匆忙,只知道沿着官道前进即可,所有没有在乐昌县城内征用向导,结果到这里才发现地理十分生疏。夜路难行,各级长官只好要求部队就地休息,生火造饭。

  粤军第七团分布在蛇岭山坳之中,上半日全军休息,下半日才草草开始布置工事。

  好在山岭地形是天然的防御壁垒,林木、岩石、洼地、土岗,无一不是最佳埋伏点。

  工兵们目前要做的,是建立各连各营之间的交通衔接,确保作战时团部的命令能迅速传达到每一个作战单位,辎重后勤也能准时供应。

  孙继直登上了山头,副官递来了一支千里镜,看着五、六里外的山下官道,南征军造饭时的火光已经暴露了他们的位置。

  “还真是追来了,这烧火的光好像是六个营的锅灶。这些老牌军队果然有两下子,连夜作战又紧追一整天,竟然没出现掉队的现象。咱们七团什么时候能做到他们的程度,就不用我再操心了。他妈的,咱们真是丢死人了,同样是连夜作战、长途撤退,到这里一个个累得跟狗一样。啧啧!”

  孙继直喃喃自语的说道。

  “团长,现在对咱们来说可是一个好时机,咱们杀一个回马枪,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副官建议的说道。

  “还是算了,弟兄们都累了一天一夜,咱们兵力又没人家多,战斗力也不及人家强,弄不好偷袭不成反伤元气,我可不想丢了战斗再丢人!”孙继直把千里镜塞回副官手里,叹了一口气说道。

  “那咱们就这么算了?”

  “好好蓄养精力,明天有得打。”孙继直一边说着,一边转身走下山去。

  凌晨时,七团通讯队接到一份迟到好几个小时的无线电报。陈景生不敢怠慢,直接把孙继直从睡梦中叫醒过来,将电报递了过去。

  看完电报,孙继直眉宇紧锁:“江西讨袁军已经完了,李烈钧下落不明?”

  他沉默了一阵,随后目光移到电报落款处,电报是从韶关师部发来的,显然师部已经先知道了这个消息。他赶紧又问道:“师部还有什么吩咐?”

  江西的局势对广东有直接的影响,李烈钧的失败意味着江西的屏障告破,北洋军很快就会双管齐下。面对这样的大变局,师部肯定会做出相应的战略调整,所以孙继直才追问有没有另外的吩咐。

  陈景生说道:“没有其他新的指令,只说让我们在蛇岭这边尽力打一场阻击战。”

  孙继直深吸了一口气,缓缓的说道:“也是,不管怎么江西现在的局势怎么样,咱们是无能为力的。李纯刚刚赶走李烈钧,多多少少要花一点时间善后处理。”

  陈景生点了点头,说道:“是呀,现在我们还是一心一意跟南征军打才是。就算江西的北洋军下来了,南雄县、始兴县还有两个第一师团看着,那可是咱们粤军的精锐部队呢。”

  “就先这样吧。现在几点了……都三点了,抓紧时间再休息一会儿。”

  陈景生退出去,返回通讯室继续值班了。

  天亮之后,在蛇岭的南征军接到了乐昌县城发来的无线电,然而这份电报延迟了足足五个小时。两个奉命迂回偷袭的骑兵营跟粤军第八团遭遇,第八团人多势众,连续交火两次,骑兵营损失严重。好在两个骑兵营凭借轻装机动,果断的放弃阻击粤军第八团,于昨日傍晚退回乐昌县据守。

  电报上并没有说明乐昌县目前的情况如何,可是按照骑兵营与粤军第八团交手又撤退的时间来看,很显然只要几个小时的行军,粤军第八团就能抵达乐昌县发动进攻。

  蛇岭南征军的指挥官们顿时忧虑了起来,粤军发兵支援乐昌县本来是情理之中,乐昌县目前有三个营的作战单位,理论上跟粤军第八团有得一拼。可问题是,粤军第八团是从仁化县赶来支援,也就是说粤军抽调了原本应付江西的兵力来对付南征军,并且在乳源县还有一个团的兵力可以继续投入针对南征军的作战。

  南征军主力现在都在蛇岭,如果乳源县的粤军也向乐昌县逼去,只怕单凭两个骑兵营和一个留守营的兵力很难坚守住城垣。一旦乐昌县丢了,蛇岭这边立刻就会陷入三面包围的局面,失去补给、失去退路,这一仗还怎么打?

  一时间出现两种争议。一部分人认为粤军不过是围魏救赵的计策,以粤军的战斗力,根本不堪一击,只要乐昌县能坚守十天,他们一举攻破蛇岭直取韶关,大事可定。相反如果此时回救,蛇岭的粤军立刻杀一个回马枪,紧咬不放,就算退到乐昌县,同样是面临包围的局面。与其全军被围失去主动权,还不如放手一搏。

  另外一部分军官则感觉这是粤军设计好的一场诱敌深入的计谋,粤军战斗力到底是什么样,大家目前还不能盖棺定论。战前情报分析第三师是旧军经过新编的部队,战斗力确实不怎么样,可粤军全部装配德式军械,北洋军有的他们都有,断然不敢太过冒险。更重要的是,就算他们能打到韶关,谁敢保证在海军炮火之下能顺利夺下韶关?

  双方各持己见,争持不下。而负责通讯的后勤部队还在一个劲儿的联络乐昌县,想要确定乐昌县现在是什么情况。直到中午时,乐昌县派来通讯骑兵,这才与蛇岭的主力部队取得联系。通讯骑兵告知,乐昌县并没有遭到进攻,骑兵营退入乐昌县城内之后,直到今天早上也没有发现粤军第八团的影子。

  这个消息让南征军更加疑惑,粤军第八团既然是来支援乐昌,没理由只跟骑兵营打了两场小规模遭遇战就没影了,这支部队究竟在哪里?

  乐昌县到今天早上都没有遭到进攻,同时也能推测出乳源县的粤军第九团没有动静。粤军究竟在打什么牌?

  在这一刻,南征军深深意识到由于通讯设备和地理环境双重影响,他们竟然无法及时的获知最新的战略情报。除了乐昌防线一战是打的明明白白,现在的他们就好像是一群黑暗中行走的近视眼,完全丧失了对粤军的消息。

  当然,这也怪南征军在乐昌打得太顺手,没有稳扎稳打,建立完整的情报和通讯,急匆匆的就冒进了。

  经过一番讨论,南征军主力决定先在蛇岭按兵不动,这里距离乐昌县不过几十里远,前后还算可以相互照应。当务之急是广派侦察兵和细作,尽快弄清楚粤军第八团的动向,甚至还要不远百里的去一趟乳源县,探查清楚粤军第九团到底有没有北上。

  于是,蛇岭陷入了一场对峙。

  卷三:南北对决 第305章,破袭战

  孙继直一大早起床准备迎接一场大战,结果等到中午也没发现南征军有动静,又等到傍晚依然十分安静。侦察兵不断的汇报南征军的情况,发现南征军确实有动作,可并不是进攻,而是在官道左右的丘陵、山地构建临时的营垒,同时还派出通讯兵架设与乐昌城的电报线。

  天色渐渐暗下来,11月3日这一天就这样无事的过去。

  孙继直吃过晚饭后,带着副官和参谋官再次登上昨晚的山头,通过千里镜观察南征军的动向。此时南征军又是在生火造饭,趁着夕阳最后一丝余晖,可以依稀看到整个残缺的官道由东向西,已经布置了一道简易的防线。

  南征军今天生火造饭并没有集中在一起,几乎每隔一个山头都能看一处炊烟。可见部队已经按照各级作战单位分配据点,俨然摆出了一副对峙战的姿态。

  “咦,南征军今天这是怎么了?”孙继直颇有几分诧异。

  “他们好像要稳扎稳打。”参谋官李连山缓缓的说道。

  “变化的也太快了一些,昨天还是风风火火,今天竟然步步为营。”孙继直叹了一口气,脸上有一些失望之色,“这下可搞笑了,这一仗让我们怎么打?”

  “老孙,我倒希望避免正面交战呢。咱们第七团还太嫩,真正打起来肯定吃亏的很。既然他们按兵不动,索性我们也坐守严待。反正上面给我的命令就是拖住南征军主力,南征军自己送上门来,何乐不为?”李连山笑呵呵的说道。

  孙继直沉吟了一阵,想要说些什么话,不过最终还是化成了一声叹息,随后他的脸色看上去十分郁闷。他一直是一个战斗欲望很强烈的人物,两年前还是在第一标时,在新安剿匪的那一战,就数他打得最英勇。之后在进攻二十三镇时,一晚上送掉了两根手指头,依然是无怨无悔、毫不在乎。

  就算现在带领一支菜鸟的部队,他作战的锐劲仍旧不减当年。更何况在他心里一直坚信着,任何一支部队都是经过血与火磨砺出来的,如果不战斗,菜鸟团永远都是菜鸟团。

  这时,站在一旁的陈景生忽然说道:“正面不打,我们可以打一些敌后呀。”

  孙继直和李连山齐齐看向陈景生。陈景生顿时有些尴尬起来,他只是随便说说而已。

  李连山问道:“你是说,打破袭?”

  陈景生点了点头,说道:“没错。我观察敌人一整天了,他们今天一天都在忙着假设电报线,很显然他们开始注重通讯工事。如果我们派出一支小队绕道敌后破坏他们的电报线,那他们今天一天算是把忙活了。”

  李连山赞叹道:“好主意,这个可以一试。”

  孙继直“嗯”了一声,说道:“既然如此,今天先去探路,明后两天咱们就搞一搞他们的后方。陈景生,这个任务我交给你,你可以胜任?”

  陈景生自从黄埔军校三期毕业之后,一直渴望着亲临战场表现一番,到目前为止他的手枪还没打过一枪,自然早有蠢蠢欲试的想法。他“啪”的一声立正,郑重其事的说道:“团长放心,保证完成任务。我是通讯队队长,该怎么破坏通讯线我最了解!”

  粤北的战事磨磨蹭蹭拖到了十一月五日,征南军在蛇岭跟粤军第七团僵持了一天,直到今天早上,侦察兵探知了粤军第八团和第九团的动向,这才准备发动进攻。经过两天的着重侦查,乐昌县发现粤军第八团竟然又退回了仁化县郊区,而第九团依然在乳源县按兵不动。

  可见粤军第八团原本是打算援助乐昌县,结果发现乐昌县一天都没坚持下来,就让南征军全境攻克,索性退回仁化县以求自保。也许江西的局势让粤军感到更加担忧,所以才分兵应付东北一线。

  这天中午,征南军热身似的向蛇岭粤军阵地打了几轮炮。

  粤军没有主动出击,只是在判断征南军炮兵位置之后,同样以炮兵压制了火力。

  只可惜粤军的大炮数量没有南征军多,双方相互炮击之后,显然南征军的火力更占上风。

  经过一下午的炮战,南征军并没有派出部队发动突击,因为蛇岭一带的地形实在太崎岖,还需要一段时间绘制地形图。乐昌一战之后,南征军的进度放慢了许多,各级将领表现出老练的一面,步步为营,慢慢推进。

  可是谁也没有想到,十一月五日是征南军最后一天舒服的日子,从这一晚开始,征南军将永久失去了主动权。

  陈景生完全不曾料到,他在这晚发动的破袭战与第八团、第九团完成了一次天衣无缝的配合默契。第八团并非是南征军侦查到的退回仁化县,仅仅是派了一个营制造出撤退的假象,主力部队早已急行军直扑南征军后勤中转地老坪石镇。

  至于第九团,这几天确实一直蛰伏在乳源县没有任何动静。直到今天早上接到命令,从乳源县开拔向老坪石镇挺进。第九团比第八团开拔要晚两天时间,行军的路程也要比第八团长远,预计抵达老坪石镇时,八团已经拿下这里。第九团的任务是策应第八团,完成对南征军的战略包围。

  蛇岭南征军主力的电报线遭到严重破坏,再次与后方失去联系,天亮之后派出通讯工兵沿着电报线去检修,发现破坏的程度几乎要重新拉五里长的线路才能修复。

  通讯工兵当时就放弃了。他们昨天花了一整天的时间,勉强假设了三里长的线路,与附近一个小镇子的驿站衔接上,现在可好,直接让人破坏了五里长的线路,这还怎么修?

  前线的部队只好再次改用无线电配合通讯骑兵。这样一来通讯存在一定的延误,乐昌县与前线的情报无法同步。

  卷三:南北对决 第306章,简约行为

  广州,都督府官邸。

  吴绍霆看完了几份十一月五日刊发的报纸,这些报纸都是昨天送来的,不过那会儿他没有时间去看。

  前三天他一直在关注江西的局势,关于李烈钧战败的消息早在第一时间转发到广州,不单单引起了都督府内的一些震动,更是掀起了整个广州城的波涛巨浪。

  江西讨袁军失利,意味着广东将遭到两省北洋军的威胁。许多怀疑论者在这个时候再次活跃起来,到处鼓吹吴绍霆必败、广东要遭受亘古未有的兵灾。吴绍霆花了两天时间,指派特勤处和警察局到处去抓捕这些祸舌,其中一些人是前不久遭到都督府打击的商界人物,还有一些则是北洋军收买的细作。他对这些人没有任何留情,全部捆了石头丢进珠江里去了。

  广东军政府新闻部策划了好几次新闻,总算把这一轮恐慌遏制在胚胎之中。

  吴绍霆现在很需要一份战报来提高全省的士气,而问题恰恰就出在这里,开战已经过去八天时间,参谋总部竟然没收到任何进展,广州这边依然停留在乐昌防线大战这一消息上。“十月三十一日粤军第七团在乐昌阻击南征军三个团兵力,鏖战一夜,未让敌人突破防线”,之后的战况便含糊不清了。

  最近几天的报纸少有报道粤北的战事,更多的消息都放在江西和福建两省上。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61页  当前第13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34/46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1908大军阀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