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1908大军阀_分节阅读_第341节
小说作者:闽南愚客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85 MB   上传时间:2013-08-27 10:42:34

  “什么情况?熊部长居然出卖外蒙、西藏,还让洋鬼子出兵中国?”

  “胡闹,这简直是胡闹。仅仅为了阻止吴震之参选大总统,竟然做出这样逆天的蠢事!”

  “这是真的吗?这到底是不是真的?”

  扩音器的声音传遍整个会场,无论是第一层还是第二层,无论是国民大会的代表还是旁听者,亦或者一旁的记者,全部被吴绍霆的这番话震动不已。这可是一项惊天的指责,熊希龄居然能做出比唐绍仪更恶劣的卖国行为!

  卷七:大中华民国 第848章,场面失控

  就连熊希龄本人也震惊不已,要说与竹本公久会面的事吴绍霆是早知道的,可是与英国公使朱尔典会面的事就发生在两天前,因为局势紧急,他还故意在行程上做了遮掩,连乘坐的车子都是换了上海的车牌!可吴绍霆到底是怎么知道的?难道是英国公使馆有人泄密?

  站在一旁的梁启超急忙质问道:“秉三先生,到底有没有这等事,你倒是说呀!”

  熊希龄一时哑口无声,总觉得事情不对,如果吴绍霆真的知道这件事,为什么不立刻派人逮捕自己?而是要提出来对峙?他看了看左右其他的庆元会议成员,每个人的脸色都十分为难,很显然被揭露了这件事对他们造成了重大的打击。

  这时,吴绍霆又说道:“我可以明白的告诉你,关于你前天跟英国人会面的事,我还没有进行详细的查证。你口口声声说要依法办事,我就依法办事给你看看,等我调查清楚这件事之后,是黑是白都会做一个昭告。”

  熊希龄高呼道:“你凭什么说我跟日本人和英国人私下会面!你敢当着在场的代表说说你都做了些什么?安排特工监视中央官员,侵犯他人的隐私,限制他们的自由!你的做法就是在倒行逆施,一手制造一个恐怖的社会秩序。”

  他再次转过身来,对全场的人呐喊道:“你们仔细想想,你们好好想想,如果有人每天监视你们的一言一行,限制你们的一举一动,这跟坐牢有什么区别?你们还敢肆无忌惮的发言吗?你们还能自由自在的出入吗?就是这个人,他的独裁野心已经再明显不过,他可以把给我构陷所有子虚乌有的罪名,目的是堵住我的嘴,不让我揭露一个血淋淋的真相!”

  吴绍霆冷冷“哼”了一声,他说道:“熊希龄,敢做就敢当。我吴绍霆今天就当着诸位的面放言,我派人去监视的人,全部是有叛国嫌疑的人。”最后一句话他故意加重了声音,显得铿锵有力。

  不等熊希龄反驳,吴绍霆又说道:“你敢说你没有跟日本特务竹本公久会面?你敢说你事先对唐绍仪泄密不知情?至于你跟英国人见面的事,我原本打算稍后质问你,不过没想到你一把年纪了却敢做不敢为。”

  熊希龄怒道:“你有证据吗?这些全部是你派人伪造的!”

  吴绍霆冷笑道:“你还真是敢做不敢为。我告诉你,我之所以会知道你跟英国人见面的事,那是因为有人向我举报,并非是你所说的受到监视。”

  熊希龄毫不示弱的说道:“你想怎么说就怎么说,随便派一个人出来举报我,然后就光明正大的派人来监视?如果全天下任何一个人对你有意见,你同样如法炮制耍这种手段。”

  吴绍霆表情渐渐冷淡下来,这一刻他觉得熊希龄几乎快疯了,一言一行都那么令人厌恶。他用冷酷的声音慢条斯理的说道:“举报你的人,他现在就站在你身后。”

  熊希龄怔了怔,立刻转过身去。周围的其他人也纷纷把目光定格在熊希龄身后。

  只见站在熊希龄后面的是王印川,熊希龄瞪大了眼睛,咬着牙说道:“是你?”

  王印川连忙摇了摇头,急切的说道:“不是我。”

  熊希龄目光又挪了一下,站在王印川侧面的人是任宗元。

  任宗元心头一阵发麻,最终吸了一口气,硬着头皮站了出来,大声的说道:“没错,就是我。前天晚上我们在庆元公馆开会,是你亲口跟我们说的,你与英国公使朱尔典、日本公使滨口雄幸已经达成合作。协约国借中德盟约的口实出兵进攻中国,逼迫吴执政下台,然后由熊希龄接替吴执政另组中央政府,到时候再以承认西藏X独立、外蒙X独立,还有允许日军再次进攻青岛为条件,换取协约国的谅解!”

  他这番话当中自然修改了几个不起眼的字,但恰恰是这几个不起眼的字,把整个内容都放大了好几倍。

  坐在主席台前面的国会两院议员们最先震惊,随后把任宗元的话向后传递,短短几分钟的时间就传遍了整个会场。大会堂里立刻爆发了一阵又一阵的惊呼声浪,之前吴绍霆的那番话毕竟还有回旋之地,可是现在是有人主动站出来澄清事实,对在场的人而言哪怕没有足够的证据,也足够让他们深信不疑。

  “战争啊,姓熊的居然让洋人来打我们?这不是卖国贼是什么?”

  “日他姥姥的,俺们山东刚刚打跑了小鬼子,你他娘的倒好,还让小鬼子打回来!你出门别让老子撞见,不然老子跟你没完!”

  “叛徒,我起初还以为你真是为了民主共和,说的那么多正义凌然的话,没想到你是一个伪君子!”

  “吴执政,严惩卖国贼,吴执政,不能姑息养奸呀!”

  “在我们国民大会里面,竟然还坐着一个卖国贼,耻辱啊!”

  各省代表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一个个义愤填膺,要不是顾着这是国民大会的场合,只怕早有人冲上去要殴打熊希龄了。在如此强烈声浪的围攻之下,熊希龄自己都有些罩不住场面,尽管他起初做好打算,哪怕拼的鱼死网破也要把吴绍霆拉下水,无非是用自己的命来换取推翻独裁统治的开端。可是当真正的谩骂如同潮水般涌来,他才发现现场已经失控了。

  林长民突然向任宗元冲了过去,抓住任宗元的领子大吼道:“你居然出卖我们,你这个叛徒,为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

  任宗元用力挣开了林长民的手,仓皇的向后退了几步,但是脸上却显出一片大义凌然。他指着熊希龄等人,毫不客气的说道:“叛徒?你们才是叛徒。你们不仅背叛了人民、背叛了国家,还背叛了你们自己的誓言和人格。我原以为你们是真心实意维护共和民主,可是从唐绍仪泄密开始,我渐渐发现原来我错了,你们是一群卖国贼!”

  梁启超震惊的问道:“到底是怎么回事?唐少川的事,与熊秉三又有什么关系?”

  任宗元马上说道:“就是熊希龄指示唐绍仪这么做的。我记得唐绍仪当时还很有顾虑,反对熊希龄这么做,可熊希龄说就算唐绍仪不做,他自己也会这么做,还说了一大堆道理蛊惑唐绍仪。哼,可耻,卑鄙!”

  熊希龄只感到胸口一阵气血翻腾,他知道走这一步会留下许多隐患,包括名节和国家利益。但他相信随着日后的发展可以挽回这些损失,而庆元会议做为自己领导的派系,与自己是捆绑在同一阵线上的,尤其在这个关头哪怕回头都来不及了,为什么任宗元……

  梁启超转向熊希龄,严肃又大声的质问道:“熊秉三,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他说的是不是真的,你给我把话说清楚!”

  熊希龄没有理会梁启超,只是怒目瞪着主席台上的吴绍霆,纵有万千语言在这个时候都找不到出口。他知道自己这次输了,剩下唯一的希望就是让洋人来威逼吴绍霆下台,等到那时候洋人肯定还会让自己重新上台。但是究竟能不能等到那个时候已经是一个悬念!

  吴绍霆伫立在演讲台后面,目光锐利的盯着熊希龄,自己现在占了十足的上风,但心里却高兴不起来。他真是没想到天底下竟真有这样执着的人,有第一个熊希龄,未必没有第二个熊希龄,政治场上到底该如何才能消除这样无稽的矛盾呢?

  梁启超见熊希龄不回答,他立刻又拉住一旁的王印川问道:“你说,这事是真的吗?”

  王印川捏紧了拳头,脸色难看到极点,谁都没料到事情会发展到这个地步,如果真要寻找原因,那也只能责怨熊希龄太冲动!唐绍仪事件是一个冲动,与英国公使朱尔典密谋又是一个冲动,甚至先前吴绍霆才刚刚开口熊希龄又跳出来,这更是一个冲动!

  这一刻,他恨不得把自己心里憋屈已久的话喊出来:政治上的斗争可不是这么来的!

  梁启超见王印川不说话,上前一步,大声的催问道:“你倒是说啊!”

  其实看到这一幕,他心里已经很清楚,王印川是知情的,熊希龄真的做了这些事。他万万没想到原来熊希龄暗中竟然出卖了国家,这完全不是自己所认识的熊希龄!

  卷七:大中华民国 第849章,掌握之中

  最终,王印川承受不住心里的压力,他咬着牙忿然的说道:“卓如兄,没错,任宗元所说的都是真的。但是这不是秉三先生一个人的意思,是我们大家一起决定的。为了奠定国家民主政治,维护共和免遭独裁者的侵蚀,我们这么做也是迫不得已的!”

  林长民也站了出来,豪不气弱的附和说道:“对,这件事我也参与了,我愿与秉三先生了结此事,至于后果我愿与大家共同承受。”

  其他几个抱定决心的庆元会议成员纷纷站出来,视死如归似的承认参与此事。他们早先就在心中做出决定,无论结果是什么样都要坚持到底,一方面是因为自己的信仰,另外一方面则是认为这一环节并不能真正决定成败,如果协约国逼退了吴绍霆,庆元会议照样还有翻身的余地。

  不过,前天在庆元公馆还在鼓动与洋人合作的那些人,以及地方省政府的政客,此时却感到大势已去。他们从进场时就看得出来,吴绍霆的地位坚如磐石,现在又被人揭穿了阴谋计划,如果再继续掺和下去,不仅会身败名裂,甚至连小命都保不住!当即,他们缩着脖子灰溜溜的后退去,尽量伪装成自己只是来围观的。

  “秉三,你,你们简直是胡闹!”梁启超双目赤红,嘴唇都快咬破了,愤怒的发出了一声怒吼。他原本还有许多责备的话要说出来,可是因为情绪波动的太厉害,很多话都堵塞在喉咙里,只剩下胸腔起伏不定的气喘!

  会场后面的哗然声还在继续,随着任宗元揭露了真相,林长民、王印川等人承认了真相,愤怒的声浪仿佛受到了大风鼓吹,一下子掀起更猛烈的浪潮来。后方的议员、代表都站起身来,有人高举拳头扬言逮捕熊希龄,有人直接破口开骂,还有人情绪激动的要冲上来,结果被过道的侍从和其他代表拦住。就连位于第二层的旁听席、记者席上都传来止不住的怒吼和大骂声。

  吴绍霆对着扩音器连续大喊:“都安静,都安静。既然有人质疑我吴绍霆的为人,说我不按照法规办事,那么关于熊希龄的事件自然要进行公正的审判。都安静!”

  然而这次喝止并没有像先前那样有效果,会场里的争吵、谩骂还在继续,所有人的情绪膨胀到了极点。

  吴绍霆索性也不在控制现场的秩序,反正只要人群不冲上来发生摩擦,任由他们叫骂几句反而更显得对自己有利。他通过扩音器对主席台前方的梁启超问道:“卓如先生,你说,这件事该怎么处理?”

  梁启超的心情非常失望,他万万没想到进步党内竟出现这样的败类,而且这个败类还是自己信任并引为民主政治重要同盟的人。在失望之余,他也有一种冲动想去给熊希龄一巴掌,可是看到熊希龄千夫所指的尴尬境地,又觉得没必要再火上浇油了。

  邓铿走到梁启超身边,提醒的说道:“总理,吴执政在请示你呢。”

  梁启超抬头看着吴绍霆,虽然今天的事发生的很突然,而且整个立场来回变化了好几次,但是他不觉得此时此刻站在主席台上的人是清白的,很显然这是精心策划的一个局,就是要借这个场合排除异己!要说熊希龄与外国势力暗通阴谋来排除异己,这是令人可耻的事,可难道吴绍霆当着国民大会现场排除异己就光彩吗?

  从这一点他已经可以看出,吴绍霆根本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伟大,终归还是一个我行我素的人!长长的叹了一口气,他忽然后退了几步,坐在了自己的位置上,宛如一个精力尽损的人,脸上满是疲惫之态。

  “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这种事决不能姑息养奸。”他喃喃的说了道。

  邓铿马上转过身来向吴绍霆点了点头,随即快步走到主席台侧面的大门口,对一直站在大门内侧的南京宪兵总司令何尚生、总统府二等侍卫长龙云交代了几句。

  “可以叫人进来了。”

  “是。”

  龙云打开了侧面大门,早在门外走廊上待命的一队荷枪实弹的宪兵快速冲进会场。

  起初大会堂内的代表们还有些受惊,不过在看到宪兵是向熊希龄方向冲去,立刻明白是逮捕卖国贼的行动,随即不仅不再担心,相反还高呼出声支持把卖国贼就地正X法。

  当宪兵疾步来到熊希龄等人面前时,熊希龄发出了最后一声怒吼:“吴绍霆,你别以为你胜利了,就算你逮捕了我一个,迟早还会有更多人反对你,你不可能把信仰民主共和的全中国国人都逮捕……”

  一旁邓铿看着气恼不已,大声的对宪兵命令道:“还磨蹭什么,拖下去。”

  宪兵架着熊希龄,直接拖着就往侧门走,虽然熊希龄还在大吼大叫,但声音被会场的叫骂声掩盖下去,能听清楚的人根本就没几个。

  邓铿又走到林长民、王印川等人面前,表情冷漠的说道:“吴执政有特别吩咐,你们当中一定有人是受熊希龄蛊惑,如果你们现在认错,并且肯指证熊希龄勾结洋人、阴谋卖国,吴执政承诺对你们宽大处理。”

  听到这番话,一直立场摇摆不定的王揖唐一下子站出来,匆忙说道:“我,我指证熊希龄,他是以进步党会议为理由邀我参加庆元公馆的会议,我一直以为这是党内会议,没想到……没想到是他熊希龄阴谋不轨……”

  随着王揖唐的变节,蒲殿俊与另外几个人也紧随其后表示跟卖国贼划清界限。

  林长民转过身来,怒目瞪着王揖唐、蒲殿俊等人,火药味十足的吼道:“你们,你们真是卑鄙,别以为吴绍霆会善待你们,独裁专权者从来不会有怜悯之心。”

  王印川也呵斥道:“我真为你们感到丢人,失去了信仰,失去了自由,失去了民主精神,就算活着还有什么意思!你们最终只会变成吴绍霆的牺牲品!”

  王揖唐虽然脸上不屑一顾,但因为立场不坚定仍然有几分心虚,只好向后挪了几步,躲在人群的后面。不过蒲殿俊倒是迎着林长民、王印川等人的痛斥,他脸色颇显无奈,沉重的叹了一口气后,说道:“宗孟兄,焦作兄,你们还是醒醒吧!咱们庆元会议的性质早就变质了,共和固然重要,民主固然重要,可再怎么重要能比得起让国家受难、百姓遭殃还要重要吗?熊秉三他的观念已经走到极端的地步,任何事情过了火都不会是好事情!”

  林长民气愤的说道:“你现在也会说这样冠冕堂皇的话了?秉公走极端是不好,那吴绍霆走极端呢?到时候国家百姓同样都要遭殃!”

  蒲殿俊加重语气说道:“我且问你,什么是民主?什么是共和?难道庆元会议就能代表全国人民的意愿吗?你看看现场,你看看这个大会堂,为什么所有代表都在骂我们卖国,却没有骂吴震之独裁呢?”

  林长民毫不气弱的说道:“因为他们都被吴绍霆收买了,都被吴绍霆蛊惑了!他们只看清楚眼前的利益,却看不到更长远的前景!”

  蒲殿俊大声的说道:“如果这么说,我们大可现在出去,在街上随意找一个百姓去问他,究竟是希望国家遭到列强入侵,还是希望由吴震之来统领国家?如果老百姓的意思还不能辨别是非,那我们的民主就真正失去理智了!”

  林长民反驳道:“老百姓懂什么国家大事?他们照样是受吴绍霆的蛊惑!”

  蒲殿俊深深吸了一口气,摇着头说道:“如果人民连民主都不知道是什么,我们的斗争又有什么意义?难道庆元会议就能滥用民主吗?吴震之是一个人,所以他独裁;我们庆元会议是一群人,所以就不算独裁。你想告诉我的是这个道理吗?这是狗屁道理!”

  林长民怔了怔,突然之间竟无法反驳蒲殿俊的话,但是心头仍然有一股不服气。

  邓铿回头看了一眼主席台上的吴绍霆,吴绍霆对其点了点头示意。于是他对宪兵下令道:“把这些顽固不化者全部逮走。王大人、蒲大人,任大人,既然你们真心悔过,那这件事暂时不追究,先以国民大会为主,请各位大人回到各自的座位上。不过等国民大会结束之后,可能还会有一番例行调查,提前先支会一声,以免到时候唐突。”

  任宗元连忙抢先说道:“邓长官放心,我等一定全力配合调查。”

  邓铿点了点头,之后指挥着宪兵把林长民、王印川等人带离会场。

  卷七:大中华民国 第850章,探监

  这时,吴绍霆再次对着扩音开口:“全场肃静,都听我说!”

  闹剧结束,熊希龄等人都已经被带走,会场的气氛总算得到了缓和。国会两院议员席位最先恢复平静,所有人都回到各自的位置上坐下来。后方席位上的地方代表们也渐渐偃旗息鼓,虽然还有个别几个情绪激动者仍然在骂骂咧咧,不过秩序总算得到了改善。

  等到会场大致安静下来后,吴绍霆深深吸了一口气,开始说道:“这件事我本不打算在国民大会一开始就提及。在大会开始,我只想就目前国内接连发生的大事做一个解释,也就是关于五天前唐绍仪泄密事件的说法,可惜很显然有人做贼心虚,最终导致刚才一幕的发生。唐绍仪泄密事件已经让我们中国陷入列强横加指责的境地,英法日俄四国甚至正在密谋出兵中国的行动,这也是为什么我要提前召开国民大会的原因,等待国民大会顺利闭幕,我中华民国正式政府才能专心致志应付外侮!”

  他顿了顿,接着又说道:“熊希龄与唐绍仪事件的关联,以及他与日本特务私会、与英国公使的密约,这些事我原本可以提前处理。但一方面除了他与日本会面是半个月前掌握的消息,其余的消息全部是昨天中午由他人举报,前者我并不知道他们会面的内容,后者则缺乏考证,因此才打算在稍后大会上当面质问熊希龄。”

  在场的众人都知道吴绍霆这番话的目的是在解释刚才的情况,有人觉得吴绍霆是在讲道理,有人则认为他是在缓和气氛,当然也有人看得清清楚楚,这是吴绍霆在掩盖自己排除异己的痕迹。不过不管心里是怎么想,大部分人都是认为应该让这件事快点过去。

  吴绍霆放缓了语气,继续说道:“如今熊希龄等人已经亲口承认他们犯下的罪行,任何犯罪都不能与卖国、叛国罪相比,所以这件事我一定会给与一个严正的处理。这些人为了个人利益,把国家置于危机而不顾,应该遭到全国人民的唾弃!”

  会场里传来一片支持声,之前翻腾的情绪又有了几分起色。

  吴绍霆说道:“不过,当务之急我们千万不要忘记我们身处的场合。国民大会不能因为一场骚乱而中断。继续之前的政府工作报告议程,我将代表执政府执政官办公厅,发表近年执政府的工作总结。”

  他把话题重新转移到正题上,虽然之前熊希龄的吵闹仅仅持续了十几分钟,不过大会堂里有这么多人目睹,再加上国内所有具有权威性的报纸记者在场,甚至不用等到明天早上,今天晚上这件事就会传播的沸沸扬扬。熊希龄等人卖国、叛国的罪名是背定了,这股一直自以为是的反对势力从此瓦解。

  从内心深处而言,他不希望发生这一幕,毕竟中央政府需要一个团结的局面,只可惜熊希龄这些人太不自量力,总以为区区庆元会议就能与自己抗衡。他可以豪不客气的说,对付中国国内目前任何一个派系团体,都可以不费吹灰之力。

  只可惜自己之前总把事情想的太理所当然,也总希望营造一个可以共商共荣的政治环境,为日后中国的发展铺垫良好的前提。或许支持自己的人会认为是自己的软弱,才会导致这场闹剧的发生,也导致了这群不自量力的人为中国带来如此麻烦的困境。

  他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这绝不是软弱,而是对政治的一种期望!

  可是经过这件事之后,他终于明白在别人眼中自己就是软弱,正因为如此纵容了熊希龄这一派人得寸进尺。他在心中暗暗下定决心,从此以后要一改往日的政治态度,坚决推行强权政治,而这一举就将从这次国民大会上开始。

  接下来的国民大会按照正常程序展开,扫除了熊希龄这些障碍之后,会议进行的非常顺利。吴绍霆一切从简的做完了执政府办公厅工作报告,随后于右任又请梁启超和其他部门逐一上台进行报告演讲。到了中午时,几个主要部门的工作报告已经完毕,虽然会场的大部分人没怎么认真去听,但每次换人上台或下台时依旧给出了热烈的掌声。

  会议进行到十一点三十分散场,各省代表陆续离开国会大厦,返回招待所休息。

  吴绍霆同样乘车离开了雨花台回到总统府,他告诉邓铿,下午的会议以及接下来五天的会议自己将缺席,直到第一部分议程和第二部分议程都结束之后,再返回继续参加下面的会议。第一部分议程是形式上的报告,该报告的已然报告完毕;第二部分议程是地方代表提交各省议案和表决审核,这方面只需要在会后稍微讨论一下,能审核通过就审核通过,不能审核通过的就算进行投标表决也不可能通过。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61页  当前第34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41/46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1908大军阀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