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策行三国_分节阅读_第540节
小说作者:庄不周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5.64 MB   上传时间:2020-05-20 20:07:20

  天子微怔,随即苦笑。“是啊,青州、徐州也被他收入囊中了。令君,朝廷也要听之任之?”

  “陛下有力量夺回来吗?”

  天子哑口无言。

  “陛下,反者道之动,孙策力强,朝廷暂时无力制之,不妨反其道而行,使其更强,为天下所忌。他实力越强,无人可独力制之,为求生存,只能依附于朝廷,朝廷才有借力的机会。若人人自行其事,朝廷何从周旋?”

  天子无声地笑了。他若有深意的瞥了荀彧一眼。“令君博古通今,循道而动,可谓圣之时者。”

  荀彧一声轻叹。看天子这神情,他的建议其实并没有超出刘晔为天子所做的规划,只不过是勉强赶上了他们的步伐。天子嘴上不说,实际上已经打定主意效秦灭六国故事,又怎么可能忘了连横之策。

  “陛下谬赞,臣愧不敢当。”

  “如此,谁能为使者,与孙策一较高下,夺食于虎口?”

  “光禄大夫杨彪。”

  荀彧话音未落,天子便笑出声来。“令君,英雄所见略同。谁说你守旧?三十而立,你正当壮年,至少还能为朝廷效力三十年。有这三十年时间,你我君臣并力,若是还不能中兴大汉,那只能说大汉火德已终,非人力可为。届时你我归隐南山,坐看天下风云,也算是不枉此生,无愧于心。”

第1513章 荀彧献计

  荀彧心中感慨。天子的手段越发高明了,看起来是自己主动献计,实际是天子停下脚步,等他赶上去。

  后生可畏。孔子说这句话的时候是后生,还是觉得后生可畏的先生?

  见荀彧出神,天子又忍不住想笑。荀彧这段时间承受的压力太大了,神不守舍的时候未免太多。他咳嗽一声,将荀彧的思绪拉回来。荀彧很尴尬,连忙接着说自己的规划,掩饰自己的失态。

  荀彧的计划其实还是延续之前的战略:充分利用朝廷独有的大义,但不依赖大义,而是以形势利害为基础。孙策虽强,但他地处东南,有着无法克服的先天缺陷,战略处于守势。朝廷虽弱,可是占据了西北,战略上就处于攻势,掌握更多的主动权。充分利用这些优势,强弱转变,逆转也并非完全不可能。

  朝廷眼下实力不够,无法将战略上的优势转化为攻势,就只能暂时保持守势。当初决定迁都关中,正是出于这个考虑。关中四塞,是战略防守的最佳地形,周以此灭商,秦以此平天下,大汉也可以因此中兴。

  战术上示强,迫使孙策承认朝廷的存在,战略上示弱,忠于朝廷的人会因此而义愤,有异心的人会因此心生畏惧,前者如幽州、益州,后者如冀州、并州。不管是谁,朝廷可以将他们聚集到朝廷麾下,利用他们的忠心或者恐惧,集积力量西征,壮大自己。

  幽州刺史张则、益州刺史曹操是忠于朝廷的,可以从这两州征调精兵强将,与朝廷一起西征。冀州新败,袁谭为了生存下去,只有向朝廷俯首,朝廷可以趁机索要一部分财赋,同时征辟一部分人才。并州也可以做同样处理,只不过并州贫瘠,没什么油水可言,只能希望于征辟人才。并州出将,即使是读书人,弓马纯熟的也不在少数,如果能得到一些将才,不仅能增加朝廷实力,还可以平衡凉州将领,便于天子掌握平衡。眼下军中的并州系力量太弱,不足以平衡凉州系,从长远看,这是一个隐患,应该尽早布局克服。

  天子连连点头。荀彧和刘晔各有千秋。荀彧适合留守后方,掌握大局。刘晔适合随侍左右,随机应变。

  荀彧喝了一口水,润了润嗓子,接着说道:“陛下,臣有一言,实属荒悖,恐有冒犯之嫌。”

  天子摆摆手。“令君,言者无罪。况且现在又不是在朝堂上,你就当是师生之间授业解惑,直言无妨。”

  “谢陛下。”荀彧再次躬身行礼。“陛下少年,在军中威信不足,又无兄弟扶持,势单力薄,实在危险。臣建议,征召宗室从军,一来为朝廷效力,二来以备不虞。”

  天子一愣,瞅了荀彧一眼,脸色微变,眼神明灭不定。

  荀彧胸有成竹,不慌不忙。“天下皆知先帝只有二子一女,少帝不幸为奸臣所害,如今仅剩陛下一人。陛下亲征,觊觎帝位者不知几许,散落四方,蠢蠢欲动。既然如此,不如将他们召至京城,强者从军,弱者守国,按亲疏远近,分别安排。万一有所不讳,则依亲疏、功劳,选德与能,一则示陛下为公之心,二则杜虚妄之念。如此,则勇者争功,贤者守德,相互牵制,不敢放肆,陛下可居危而安。”

  天子眼珠转了几转,微微颌首。“令君所言虽出人意料,却的确有可取之处,值得深思。”他抬起头。“令君,你再仔细思量一下,届时朝议时提出,看看大臣们的意见。我马上回宫,先与陈王商议一番。他是宗室中不多见的将才,射艺冠绝天下,如果他能随大军出征,必能多几分胜算。”

  “陛下不以臣荒悖,离经叛道,臣甚是感激。”

  天子大笑。“令君,事必依礼可治平,不可治乱,存亡之际,就算离经叛道些也无妨,识时务者为俊杰,通机变者为英豪嘛。非常之事,必待非常之人,我以此心待令君,令君也当以此心待我。”

  ……

  天子上了马车,靠在车壁上,目光透过车帘缝隙,看着不断后退的长安街景。因为坐的是荀彧的马车,没有走驰道,视角和平时略有区别,尤其是目光投向驰道一侧的时候。

  天子脑海里风起云涌,不停的回想着荀彧的建议。他看着空荡荡的驰道,想着那些在暗中觊觎帝位的人,不禁苦笑。他的对手何止是袁绍、孙策啊,那些宗室同样不可忽视。大汉存亡之际,他们应该能支持朝廷吧,毕竟都是高祖子孙,大汉如果亡了,他们也没什么好处。王莽篡汉,刘氏子孙可都是被削爵了。

  刘晔也是宗室,他没有投孙策,不就是因为他姓刘么?陈王与孙策关系那么好,朝廷一道诏书,他也抛下一切来到长安,同样是因为他身体内流淌着刘氏的血脉。

  孙策有江东子弟兵,我就组建一支宗室子弟兵,也算不错。

  一念及此,天子脑海里立刻崩出一个人:刘备。刘备来过长安,除了他身边有个叫张飞的勇士之外,没给人留下太多的印象,后来奉命回到幽州却声名鹊起,尤其是在涿县击败河北第一名将麹义,一战成名。如果能把他召到西征军中,应该是一个不小的助力。

  除此之外,还有谁?刘虞之子刘和,他曾经率骑兵进攻豫州,一度占领半个徐州,也算是知兵之人。

  天子越想越多,不免有些兴奋。他看向对面端身正坐,闭目垂帘的荀彧,不禁笑了一声。“令君,我越想越觉得征召宗室是一个妙计,令君不愧是王佐之才。”

  荀彧睁开眼睛,搓了搓手,淡淡地说道:“即使黔首百姓也知道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的道理,凡欲成事,无不需父子兄弟并力,一家之力不够,则举一族之力。一族之力不够,则举三族之力,莫不如是。袁绍之败,失误很多,首举兄弟失和,次为父子离心。若非和袁术争豫州,又怎么会和孙氏父子为敌。若非坐视袁谭战败而不救,又何至于河南易手。陛下,道理并不复杂,很多人都可以想到,只是帝家多顾忌,未必敢言罢了。臣读史书,常为此叹惜,如今事急,便斗胆直言,幸得陛下不忌,臣之幸也。”

  “是啊,帝家的事……”天子咂了咂嘴,欲言又止。他打量着神情肃穆的荀彧,突然笑道:“令君,听说荀家家传易数,你献此计之前,有没有卜一卦,是履虎尾吗?”

  “不,是利见大人。”

  天子大笑。

第1514章 新邻

  荀彧的马车直接进了宫。他这辆马车在长安独一无二,守门的卫士认识,核对了门籍就放他进去了。来到尚书台下,荀彧下了车,站在一旁,正准备请天子下车,光禄大夫杨彪从一旁闪了出来。

  “文若,最近身体可好?”

  荀彧连忙示意天子不要急着下车,以免被杨彪看见,又要多费口舌。他躬身还礼。“多谢杨公关心,身体康健。”

  杨彪走到荀彧面前,上下打量着荀彧,轻轻哼了一声:“腿脚呢?”

  “也不错。”荀彧说着,还故意跺了两下脚以吸引杨彪的注意力,以免他抬头看。

  “既然如此,进出宫门为何不下车?”杨彪虽然没有发怒,脸上却也看不出一点笑容。“你身处嫌疑之地,应当更加谨慎才是。万一宫里出了什么事,你便浑身是嘴也说不清楚。”

  荀彧一惊,连忙深施一礼。“杨公教训得对,是我疏忽了。”

  “嗯。”杨彪点点头,转身走开了。荀彧迟疑了片刻,连忙赶上。“冒昧问一句,杨公这是去哪儿?”

  杨彪转身看着荀彧,微微一笑。“明天休沐,约了士孙君荣出城一游,陛下不在宫里,我闲来无事,刚刚请了半天假,提前回家沐浴。怎么,找我有事?”

  荀彧本来打算和他说说出使关东的事,听了杨彪此言,笑道:“多日未闻长者教诲,自觉鄙陋,不知道是否有幸随杨公听讲?”

  杨彪转了转眼睛,笑容在嘴角一展即收。“我是荣幸之至,至于士孙君荣嘛,你自己去说。”

  “那就这么说定了。”

  荀彧拱手,送别杨彪。杨彪也没多说什么,转身走了。荀彧看着他离开,这才转回来,请天子下车,进了尚书台官廨。天子准备了衣物在此,换上后自行离开。荀彧想了想,又起身出了尚书台,直奔司徒府。司徒府就在宫门外不远,他也不乘马车,步行前往。

  ……

  杨彪验对了门籍,出了宫门,刚刚张望了一下,在对面等待客人的车夫便拥了上来,争先恐后的邀杨彪坐他们的车。虽然杨彪被免职已经一年多,可是在很多百姓眼里,他还是朝廷栋梁,司徒被免只不过是天灾,迟早还会官复原职的。

  杨彪掏出一把钱,数出十枚,塞进车夫手中。车夫也不谦虚,接过钱,将杨彪领到自己的车前,殷勤的拉开车门,一扬鞭子,在伙伴们羡慕的目光中渐渐远去。

  杨彪坐在车里,看着车外不时闪过的树荫、人影,想着刚才荀彧的异常表现,眼中露出一丝忧色。他刚刚不惑,耳聪目明,又对荀彧的性格了如指掌,岂能不知天子刚刚就在车中。那句话与其说是提醒荀彧,不如说是提醒天子。他倒不是嫉妒荀彧年少得宠,而是担心荀彧被人抓住把柄。人心险恶,仕途艰险,这宫里更是尔虞我诈,防不胜防。荀彧有王佐之才,如果因为这些事被毁了,实在可惜。

  荀彧找我有什么事?不会是和山东有关吧?作为袁氏姻亲,作为杨修的父亲,杨彪清楚自己背负的嫌疑有多大,所以他已经对仕途不报希望。如果不是最近接连发生了几件事,局势敏感,他都打算辞官回弘农老家耕读了。荀彧主动找他,这让他很是意外。

  “杨公,到了。”马车停下,车夫敲了敲车门,大声说道。

  杨彪一惊,这才注意到已经到了里门。他原本是三公,三公有府,不用单独租房,后来被免职,只是一个光禄大夫,就在宫城附近的戚里租了一个房子。说远不远,说近不近,坐车也方便。

  杨彪下了车,整理了一下衣服,举步进了里门。里正向他行礼,杨彪也没说什么,只是点点头。他做过京兆尹,认识这几个人,知道他们是京兆尹府派来的探子。正是因为知道这一点,他才特地在戚里租房子,既是主动将自己置于监视之中,也谋求一份安宁。知道戚里是是非之地,闲杂人等不敢轻易接近。

  走过两个十字路口,杨彪转向西行,经过那座门前有桃树的小院,院门半掩着,曹彰、曹植趴在门口,正向不远处张望,听到脚步声,两人站直身子,恭恭敬敬地向杨彪行了一礼。

  “见过杨公。”

  “好。看什么呢?”杨彪停了下来,拍拍曹植的脑袋。“最近读了什么书?”

  “乐府。”曹植眨着眼睛,一指对面。“那边新搬来了一户人家,好多书啊。”

  杨彪顺着曹植的手一看,那家大门紧闭,不细看还真注意不到换了主人。“你看到了?”

  “嗯,好多新书,都是南阳印的。”曹植用力地点着小脑袋。“还有最新版的《说文解字》,香香的。”

  杨彪心头一动。他知道南阳新印的《说文解字》风靡长安,很多人都买,即使不读书也想备一套,皇皇一匣,纸张是上等南阳纸,手感绵厚,字迹清晰,墨香宜人,被形象的称为书卷气,就算不读内容,拿在手里也是一种非常舒服的享受。不过这书价格不低,每套一金,而且数量不多,都是提前预定的,一般人想买都买不到,他就是因为收到消息迟了,没能买到,只能等下一批货。

  “知道是哪位大人吗?”

  “不知道,只听说姓黄。”

  杨彪记在心里,又和曹植聊了几句,举步向家走去。经过那家时,他留意看了一眼,却什么也没看到,只听到院子里有人的脚步声,但不多,看起来也就是一两个人。杨彪回到家,进了门,却见前院里摆着几个箱子,袁夫人正在安排人将箱子里的东西分类。杨彪看了一眼,有些不高兴。

  “又是那竖子派人送来的?”

  袁夫人瞥了他一眼。“不是德祖的,是阿权派人送的中秋礼。”她迎了过来,走到大门口看了一眼。“对面搬来一个熟人,你猜猜是谁?”

  “谁?”

  “黄猗。”

  “哪个黄猗?”杨彪愣了一下,突然明白过来。“是他啊,他不是在吕布军中么,怎么搬到长安来了。”

  袁夫人翻了个白眼。“看来你是真准备养老了,什么也不知道。天子准备御驾亲征,吕布是骑将,黄猗被孙将军打怕了,不愿随军,辞了吕布军中的事务,要到长安来寻门路。”

  “曹家?”

  “当然,天子既然要御驾亲征,益州是不可或缺的左膀右臂,丁冲和曹操翻了脸,曹操在宫里缺个耳目,黄猗主动投靠,他自然求之不得。”

第1515章 不如归去

  杨彪听得心烦,一甩袖子,向后院走去。进了书房,他一眼就看到了案上的书匣,下意识地加快脚步,走到案前一看,果然是曹植刚刚提到的《说文解字》。他心中喜悦,顾不得洗漱,打开包装,取出一册翻看起来。一口气看了几页,他才注意到自己还没点灯,不免觉得好奇,抬起头,却发现屋里很亮堂,根本不需要点灯。

  这时候,杨彪才注意到那扇镶满琉璃的窗户,灿烂的阳光从窗户里照了进来,稍许扭曲的光线将室内照得五彩缤纷,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

  杨彪眉头紧皱,扔下书,转身出门。袁夫人正好进来,一见他的脸色,“嗤”了一声:“放心吧,这是阿权送的,不会坏了你杨家的清廉名声。”

  “我知道阿权嫁了个好夫君,对你这个姑母也很孝顺,可她现在是孙家人,又是妾,不能这么奢侈,要不然将来色衰失宠,日子会很难。她原本是个沉稳的女子,怎么嫁了孙策,也跟着孟浪起来了?”

  袁夫人“噗哧”一声笑了。“行了,只听说过有其父必有其子,没听说过有其夫必有其妾的。你想说我那弟弟就说,没必要这么遮着掩着。这些琉璃没你想象的那么值钱,阿权送我们一匣也不仅仅是为了孝顺你这个姑父。她是想让你做个榜样,帮着在长安打开销路。”

  “这一扇窗多少钱?”

  “市价一万,成本五百不到,不过这是秘密,担心你不肯收才说的,你可别说漏了嘴。”

  “利这么厚?”杨彪脸色微变,跟着袁夫人走回屋里,打量着那扇窗户,心里一阵阵的发紧。他出身世家,又做过司徒,知道这些看起来漂亮的琉璃其实充满了危险。荀彧在关中推行新政,大部分是模仿南阳,所作所为基本上都是跟着南阳来的,南阳造马车,他也造马车,南阳造纸,他也造纸,总之南阳做什么,他就跟着做什么。现在又出了琉璃,利润这么丰厚,荀彧没道理不跟进。

  可他要是真的跟进,那才是真的麻烦。按照正常的认识,价格卖一万,成本至少两三千,荀彧仿制肯定也是根据这个目标来,等他把成本降下来,造出琉璃,孙策已经把钱赚得差不多了,到时候大幅度降价,降到两千以下,孙策还有钱赚,荀彧却要亏得吐血,不仅赚不到钱,之前的投入也全打了水漂。

  对经济民生本来就很艰难的朝廷来说,这无疑是在放血。

  “怕了?”袁夫人似笑非笑。

  “我怕什么?”杨彪强作镇静,心里却有些打鼓。他转了转眼珠。“对了,刚刚出宫的时候遇到荀文若,他听说我明天和士孙君荣出游,也要同行。”

  “所以你明天肯定要喝酒,说不定哪句话就把这底价说漏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77页  当前第54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40/107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策行三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