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晚唐浮生_分节阅读_第1253节
小说作者:孤独麦客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28 MB   上传时间:2023-11-16 17:43:26

  “龟兹还有多少人?”杨亮忍不住问道。

  他还有雄心,还有许多想法,还想以龟兹为补给基地,一路杀向西南,捣毁那个所谓的大回鹘国的巢穴。如果龟兹人烟稀少,物产不丰,那还打个鸟!

  “天宝年间,应不下二十万,现在就很难说了。此地迭经战乱,征伐不休,凋敝已极,不然西迁之回鹘也无法轻易攻取焉耆和龟兹。”文吏说道:“庞特勤西去之时,搞不好又拉走了不少人,随后仆固氏、药罗葛氏反复拉锯,这次于阗再下黑手,仆觉得能有十万人就烧高香了。”

  “这么少……”杨亮一愣。

  “反正要清查户口的,过些时日就知道了。”文吏说道:“兴许高昌回鹘统治粗疏,龟兹这边糊弄仆固氏,少报了户口呢?不过,仆以为不管龟兹还剩多少人,当务之急是恢复秩序,清理沟渠,尽快播种。如此,明年五六月间,还能收获大批粮食。”

  “有理。”杨亮说道:“此事还是得你们毛锥子来办。我就给你一批人,骑马至各村落巡视,催促百姓补种冬小麦。谁拖拖拉拉,直接拿鞭子抽。”

  他路上听闻,安西四镇一般而言在九月下旬就完成全部秋播了,如今已是十月初,晚了半个月,希望来得及吧。

  随后他又忍不住看向西南方,那是疏勒所在的方向,听闻这些年受到了波斯的极大影响,完全是另一个世界了。

  希望明年能去“见识见识”。

  ※※※※※※

  疏勒城内,慕阇米志达在等待许久之后,终于见到了大汗奥古尔恰克。

  似乎是刚在葱岭以西吃了败仗,奥古尔恰克的心情不是很好。只见他一边吃着羊肉,一边拿割肉刀比划着,问道:“你这波斯僧,不在高昌好好待着,跑来喀喇沙做什么?”

  “高昌已亡。”沉默片刻后,米志达说道。

  奥古尔恰克露出了些好笑的神情,道:“所以你现在是条野狗了?”

  “不,家狗,我有了新主人。”米志达坦然说道。

  奥古尔恰克先是一怔,然后若有所悟,问道:“你投了夏国?”

  “是。”米志达毫不掩饰。

  事实上掩饰也没用,人家有脑子的,有自己的判断。

  “夏主太贪婪了,有中原不够,还妄想统治草原。”奥古尔恰克突然之间就有些不高兴,冷哼一声,道:“草原与中原,那是两个世界。”

  “唐太宗李世民不就统治过草原么?”米志达说道:“诸方势力起起落落,本就很寻常,不是么?草原无主之时,中原天子自可号令四方。”

  “你还想再见到一个李世民?”奥古尔恰克一瞪眼,脸色不是很好。

  “但已经出现了。”米志达提醒道。

  奥古尔恰克沉默。

  大家都不希望见到第二个李世民,但如果真出现了,怎么办?

  而且这位邵树德,开国时的本钱可比李世民还雄厚啊。奥古尔恰克只听行商粗略提起过中原的情况,印象中夏朝一统天下时,户口是要比李世民那时候多的,因此他可能会比李世民走得更远,也——更让人讨厌。

  “那位想怎么做?”奥古尔恰克又吃起了羊肉,问道。

  “这要看可汗你想怎样了?”米志达不答反问。

  “什么意思?说清楚一点。”奥古尔恰克拍了拍手,吩咐仆人给米志达上菜。

  米志达道了声谢,然后说道:“大夏天子已册封于阗国主为‘大宝于阗王’,亦可册封可汗为忠顺疏勒王。”

  奥古尔恰克的动作慢了下来。

  “有此册封,可汗之子便可世世代代承袭爵位。”米志达继续说道:“可汗的三个儿子都长大了吧?想传位给哪个,说一声便是,疏勒王世子可以一并册封的。”

  奥古尔恰克放下了割肉刀,看了一眼米志达。

  这个贼僧,一定是听到了什么传闻,来挑拨离间了。想把大回鹘国搞乱,然后趁机攻灭?

  米志达笃定地看着他,一点不慌。

  有些计策,表面看起来十分直白,一点不高妙,但往往就是可以奏效。原因其实都很简单:中计一方内部本来就存在问题,而且十分严重,之所以还没爆发,全因为被人遮掩下去了,或者互相妥协,维持着一个脆弱的平衡。

  疏勒这边的问题严重吗?那是相当地严重。

  波斯王子担任副汗,就住在城外的庙里,与萨图克过从甚密,通过传教的方式,帮助他扩张势力。

  而萨图克也深知人在屋檐下,且被叔父监视着,很多贵族不一定愿意投靠他,即便愿意,也不敢相信,害怕是打入团体内部的奸细。

  但有些人就不一样了,这是大回鹘国内部的一股新势力,完全为他所用的新势力,足以与叔父手下的那帮传统贵族相抗衡——那些还坚持传统的人,萨图克很看不惯,称他们为“守旧派”,是必欲除之而后快的对象。

  奥古尔恰克没觉察吗?当然不是。

  事实上他一直有怀疑,不然也不会派人监视侄子了。

  他作为可汗,作为父亲,当然希望自己的亲生儿子能上位,但后来发现,有些王族成员竟然支持萨图克,这让他愈发怀疑。

  因此,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这几年他是愈发焦躁。几次想对侄子动手,都被人劝阻了,这让他愈发惊怒。

  今天米志达的到来,让他看到了另一条解决问题的思路。

  册封嘛,其实算不了什么。名义上低个头就行了,国中大小事务,不还是自己做主?

  想到这里,他决定尝试着与夏国天子谈谈看——只是谈谈而已,如果条件不满意,大可以翻脸不认人。

  “我想为我的儿子敦欲求娶大夏公主,如何?”奥古尔恰克试探道。

  米志达一听,心中暗喜,知道奥古尔恰克上钩了,于是说道:“这是大好事啊。一个女子罢了,想必大夏天子不会舍不得。如果此事办成,敦欲可为世子,将来继承汗位,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奥古尔恰克大笑起来。

  米志达亦大笑。

  “对了,有件事,大汗还需小心。”米志达笑完,脸色一正,道:“萨图克手里的古拉姆军,骁勇善战,大汗不得不防。”

  奥古尔恰克的脸色凝重了起来,问道:“你听到什么风声了吗?”

  米志达狗屁都没听到,不过他不介意给这对叔侄加点料,只听他说道:“外间有流言,萨图克有可能举兵叛乱,武力争夺汗位。”

  “我怎么不知道?”奥古尔恰克一愣。

  “传言嘛,做不得准,总之大汗有备无患就行,万勿被小人所趁。”米志达说道:“我这就回高昌面圣,将大汗的请求报予圣人知晓。”

  奥古尔恰克缓缓点了点头。

  他虽然对侄子颇多怀疑,但真没想到这个继子如此果决,敢发动军事政变。

  米志达提醒他,多半没安什么好心,甚至这件事本身就是假的。但——适当做些防备却是没错的。

  米志达没有耽搁,与奥古尔恰克又聊了聊岭西的事情,获得了弥足珍贵的情报后,当天晚上就走了。

  而在他离开后,疏勒城中一个消息不胫而走:大汗的亲生儿子敦欲要迎娶大夏公主了。

  消息一开始只在很小的范围内发酵,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开始在更大的人群中扩散……

  

第092章 出使

  米志达离开疏勒后,带着十余随从,一路北奔,经龟兹、焉耆,返回了高昌。

  他并不知道疏勒会发生什么事,但大体上会有一些猜测。

  他对奥古尔恰克没什么恶意,甚至有一丝感激。因为正是在他宽容的态度下,摩尼教才没有从大回鹘国境内消失——事实上也不太可能,摩尼教在漠北回鹘时代,一度是国教的地位,在高昌回鹘的地位也差不多,大回鹘国与高昌回鹘同出一源,真不至于。

  但他对萨图克却有很深的厌恶。

  因为这个人一点都不宽容。

  米志达一直以为,越是高层对这东西就越无所谓,很难让他们如同底层一样虔诚。但萨图克却不太一样,死了最好。

  而就在慕阇米志达在南疆忙活的时候,夏都拂多诞曹阿了(Rew,意为富裕的人)早就在夏军的陪同下,一路西行多日了。

  他是九月十五日从庭州出发的,沿着唐时大名鼎鼎的白水涧道向西,经沙钵城守捉、冯洛城守捉、耶勒城守捉、俱六城守捉至轮台县(今阜康一带),总共四百二十里,三天就走完了。

  这些城池都在天山北麓,一字排开。

  城墙残破不堪,有的甚至完全坍塌了,显然无论是吐蕃人还是回鹘人,都对修城没太多兴趣。

  城池周围有一些农田,主要利用高山冰雪融水灌溉,也荒废了至少一半以上。如今只能看到少许民房,同样残破不堪,穿得脏兮兮的田舍夫们在帮官家照看牲畜。

  牲畜大部分是去年圣人西征时从草原上带来的,已经消耗了一大半。也有本地部落上贡的,数量不少。部分牛羊由辅兵割草喂养,部分交给农户,争取多繁衍一些,明年充作军需。

  从这些举动完全可以看出,夏人在西域的军事行动远远谈不上结束,明年势必还有仗要打。

  九月十八日,曹阿了在此等来了几名文吏。

  为首一人自我介绍名叫“刘冕”,在赵王军中担任军判官——这是实权职务了。

  其他几人有的是原高昌回鹘官员,有的是大夏鸿胪寺的官员,一并跟着西去。

  “刘判官,前路通了吗?”曹阿了问道。

  “曹僧正无需担忧,叛乱已平,没什么贼人了。咱们这就赶路吧,正事要紧。”刘冕看样子年纪不小了,但精神头十足,立刻就要动身。

  “也好。”曹阿了点了点头,道。

  刘冕唤他“僧正”,这是中原管理僧尼的职务,高昌回鹘还没有,听起来不伦不类的,但他并不介意。

  而他刚才提到的叛乱,发生在清镇,也叫清海军城。

  有部落不满大夏统治,起兵作乱,攻陷了只有百余兵留守的清镇。朱瑾、赵王率军平叛,也不知道结果咋样,听刘冕的意思,好像已经平定了,那就好。

  “刘判官一直跟着赵王?”西行路上,偶尔休息的时候,曹阿了就会找刘冕聊天。

  他觉得这个人很有意思,满脸沧桑之色,好似看透了世事一般。说话很有水平,见识更是不凡,往往一语中的,切中要害。

  曹阿了有时候都惊叹,随便一个中原来的文吏,都这个水平么?至少他没在高昌见到过这样出色的人物。也许,刘冕以前是干过大事的,只不过得罪了什么人,被贬官了?

  “有些年头了。”刘冕说道。

  “刘判官是哪里人?”

  “算是河西人吧,家安在敦煌。”

  “此番西行,有把握么?”

  “事在人为。有些事情,没见到之前,谁也不敢打包票。”

  “刘判官信摩尼教么?”

  “……”

  ※※※※※※

  九月二十一日,众人经张堡城守捉、乌宰守捉,渡白杨河,至清海军城。

  三百八十里的路程,同样是沿着天山北麓稍有人烟的农耕区,三天走完。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440页  当前第125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253/144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晚唐浮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