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晚唐浮生_分节阅读_第1312节
小说作者:孤独麦客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28 MB   上传时间:2023-11-16 17:43:26

  延孙心中酸涩,但他知道自己没办法。

  他需要大夏圣人的支持,不然很难成事。另外,他确实也需要一个子嗣,哪怕找别的男人借种。

  如今好像一切都要得到补偿了,他兴奋地想要仰天长啸。

  铁哥则不着痕迹地瞄了弟弟一眼,心中充满忧虑。

  为免圣人误会,他现在都是单独住一个帐篷,但牺牲这么大,圣人竟然还是要选择三弟么?

  他看得出来,蔡邦氏与弟弟的关系私下里已经完全破裂。还好,自家妻子的心还在他这边,毕竟他们成婚已经八年,有两个孩子。

  圣人什么时候送我回去呢?不想要吐蕃了吗?不想在舆图上再添一大块土地了吗?哪怕只是名义上的。

  没有人给他答案。

  十月十八,大军东行,往秦州而去。

  诸州官员皆随驾送行。甚至于,很多百姓也自发地跟了过来,在驿道远处欢呼。

  被“苦”了整整三年,他们还记得圣人给的好处。

  铁哥看了十分嫉妒。

  这般政通人和,夏国的兴盛看样子可以持续好几代人啊。他即便回去了,还能够摆脱夏国的控制吗?

  邵树德看了也有些感动,于是他唤来了银鞍直指挥使种彦友,令其将大军吃剩下的粮食、肉脯、干酪、水酒用马车拉过去,分发给沿途遇到的百姓。

  再看谁穿着破旧的,一人赏赐一匹毛布。

  种彦友立刻行动了起来。

  武夫办事,雷厉风行,当场就开始分发粮食、布匹。

  一时间,驿道两侧的欢呼声此起彼伏。

  邵树德兴之所至,策马冲上高坡,遥遥挥手。

  “万岁!”

  他每挥一次,百姓们就欢呼一阵。

  人越来越多,到最后,欢呼声直冲云霄。

  没庐氏刚安顿完昏昏欲睡的两个孩子,听到动静后,掀开了马车车帘,正好看到沐浴在金色阳光下的圣人,一时间看呆了。

  刘朐又拿出了纸笔,开始记录:“……驾幸河州,父老欢呼于道。帝自膺人望,岁时丰稔,乡闾淳化,古来少也。”

  邵树德若看到,定然大喝一句:“你小子总算写我的好事了。”

  事实上,刘朐是比较公正的,他也赞同圣人提出的“实事求是”的说法。大部分时候,他在给《今上实录》提供材料的时候,交上去的都是好话……

  因为圣人确实是千古明君,他有分辨的能力。

  十一月初,圣驾抵达秦州。

  初七,过小陇山分水岭,至此,邵树德终于回到了陇山以东的中原地界。

  初十夜,驾幸陇州。

  十四日上午,抵达岐州,于此停留两日。

  十一月二十一日,圣驾入西京,诏令太子百官、后宫嫔御、在京马步军士西行,至长安朝见。

  距他上一次离京,已过去两年零九个月。

  这个天下的精神图腾、唯一真主,无数人赞美,又很多人咒骂的王者,他回来了。

  没有人能在他活着的时候挑衅。

  甚至他死了,在很多年内,威压仍然不会散去。

  他与别人给披上黄袍的天子不一样。

  他的这件黄袍,是自己亲手缝制的,上面镶嵌了无数功勋。

  西征结束,龙袍上的日月星辰、山川河流图案,似乎又可以增添几分了。

  历史的转折点有他,华夏幸甚。

  腊月初一大朝会,秘书郎崔邈进《请上尊号表》。

  

第058章 尊号与北衙

  尊号与谥号不一样,这是帝王、太后在世时的称呼。

  政治上的用意是对在位皇帝进行歌功颂德,赞美他的文治武功。

  有唐一代,十余位天子加尊号。

  有趣的是,李世民没有。

  或许是因为在唐以前,这种行为太稀有了吧。

  遍数历史,正儿八经上尊号的大朝天子只有一位:汉哀帝,尊号“陈圣刘太平皇帝”,就是“断袖之癖”这个词语来源的当事人。

  除此之外,便只有寥寥数位割据政权的皇帝了。

  比如周宣帝宇文赟,尊号“天元皇帝”。

  这位爷广选美女入后宫,一玩就是十天半个月不出来,政务都交给太监、权臣们管。

  再比如北齐后主高纬,尊号“无上皇”。

  这位爷更是牛逼,是“小怜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的当事人。

  李世民没有加尊号,但草原部族给他上了个尊号“天可汗”。

  没有,又胜似有。

  但从唐高宗两口子开始,尊号几乎成了标配了,都是天子暗示下面,马上就有幸进之徒开始上疏,请加尊号。

  唐高宗尊号“天皇”,据说还是大臣们冒着“触怒”他的风险,“冒死进谏”,最后才“勉强同意”加尊号。

  武则天就更多了,六受尊号。从一开始的“天后”、“圣母神皇”,到后来的“则天大圣”。

  甚至就连唐僖宗都有尊号:至德光烈皇帝。

  这不是扯淡么!

  因此,在收到这份奏疏后,邵树德便留中不发。

  初二上午召见官员问对之时,更是把崔邈喊了过来,问道:“崔卿素有才干,忠勤有加,朕一直是很满意的,为何要做那幸进之徒?就这么急着升官?”

  “臣实为天下计,不敢有分毫私心。”崔邈肃容道。

  邵树德笑了,道:“且说说你的道理。若有理,朕便同意加尊号。如果无理,秘书郎也别做了,去地方上混吧。”

  崔邈强笑了一下。

  真没有私心吗?肯定是有一点的。但若说全处于私心,那也不对。

  “陛下,臣说实话,设使此间天下,为朱全忠、李克用所得,则百姓无宁日矣。”崔邈说道:“全忠或还好一些,他能压得住武夫。克用是素来不管的性子,他若当了天子,与唐末藩镇割据何异?唯陛下走对了路子,扫平群雄,一统江山,诸般手段齐施,方能镇得住这数百州。”

  其他人听后,眼皮子直跳。

  到底是秘书郎,圣人的心腹,连这也能“假设”?或许,他们私下里喝茶闲谈之时,已经假设过很多次了吧。这份君臣之谊,实在让人羡慕。

  “但为子孙计,还需加强正统、巩固天威,故臣请上尊号。”崔邈说道。

  “唐僖宗都有尊号,朕羞与他为伍。”邵树德说道。

  “陛下,唐僖宗是找了些幸进之徒劝加尊号,自娱自乐罢了,谁都不会当回事。”崔邈说道。

  “崔卿的意思是……”邵树德若有所悟。

  “陛下可令所俘之长和国主郑仁旻、渤海国主大諲赚、高昌国主毗伽,以及于阗国主李圣天、仲云国主邵献忠、回鹘国主奥古尔恰克等人共上尊号。”崔邈说道。

  邵树德一听,心下意动。

  崔卿真会拍马屁,所献之策也颇有可行性。甚至于,邵树德还帮他扩展了一下:已攻灭之契丹国主阿保机的儿子邵赞华、中原各藩镇降人等等。由他们出面,共同上书,请加尊号,那这个尊号看起来就不太一样,含金量十足。

  “其实,朕已经有过一个尊号了。”邵树德说道:“早些年,河陇蕃部共推‘无上可汗’。建极十四年五月的碛北之行,诸部又给朕加了四个字,‘天生英明’。八月,收复北庭,诸部加尊号‘建文神武’。朕觉得这挺好的,字无需多……”

  群臣一听,心中明白,圣人这是已经同意了。不然的话,琢磨尊号名称做甚?

  尊号是在世皇帝就可拥有的,且无需避讳。

  以“天生英明建文神武无上可汗”为例,蕃人可以直呼“无上可汗”。

  唐高宗李治,群臣可以直呼“天皇”。

  “其实这次也是一个机会。”邵树德突然说道:“草原诸部首领也要来,与汉地降人、百官一起给朕上尊号。官府可以分南衙、北衙,但加了尊号的草原、汉地天子只有一人。”

  话都说到这分上了,众人还有什么好说的?只能从命了。

  “陛下,以何为尊号?”吏部尚书萧顷问道。

  原吏部尚书薛贻矩已在去年薨逝,工部侍郎萧顷接替其位。

  萧顷是太子的人,这谁都知道,毕竟他是以亲王府长史的身份出任工部侍郎的。而这项任命,也被邵树德批准了。

  萧顷是太子的人没错,但这个天下所有的官员,也都是邵树德的人。你可以说他自大,但他真的不担心什么,这个天下,还没人能对他不利。

  “就用‘建文神武’吧,太长反而不美。”邵树德说完,看向太常卿,道:“姚卿,这事你来办吧。”

  “臣遵旨。”太常卿姚顗(yǐ)应道。

  他是建极十五年初接替丁会成为大夏第三任太常卿的。

  其时正月刚过,内务府监赵植在出外巡视时,薨于馆驿。遗体运回洛阳,葬于北邙,丁太常唱完这场后,身体也不行了,没几个月就薨了。

  姚顗是长安人,唐末进士,根正苗红的关西人。他还是司空图的女婿,文采很不错。

  为人方正,规规矩矩,脾气非常好,“终身无喜怒”。

  他在地方上当县令、刺史的时候,因为脾气太好,为人轻视。入中枢当官后,办事勤勉、仔细,缺点反倒不明显了。

  这人就像个大秘,适合在直属机关内任职,不适应出任地方官员——地方官需要狠一点、强势一点,没有脾气是不行的,只会任人拿捏。

  内务府监一职,则由少监储仲业升任,黄州刺史崔居俭补少监之职。

  “此事就这么定了。”邵树德最后一锤定音,道:“该知会的人,尽快派使者去吧。”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440页  当前第131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312/144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晚唐浮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