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曹操穿越武大郎_分节阅读_第135节
小说作者:神枪老飞侠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58 MB   上传时间:2024-03-20 13:14:50

  刘敏大笑,伸手拍着段鹏举道:“段将军,识时务者为俊杰,这桩功劳立下,楚王岂肯薄待于你?”

  当下记点战果,这一战,宋兵死伤一千余人,随陈翥杀出者两千余人,余者一万六千众,尽数投降。

  刘敏令段鹏举挑出心腹亲兵四五百人,余者教陈捷率两千人押回宛城,本部两万兵马,饱餐一顿,开往叶县。

  行出三十里,天色已明,道旁正有一座矮山,唤作马头山,山下五里坡,乃是叶县往宛城必经之路,刘敏将大军藏在马头山后,令班泽领贼兵中精悍者三千人,都换宋军服色,混迹在段鹏举的队列中。

  期间,自叶县方向先后过了两拨信使,此乃前军、中军日常联系所用,都被段鹏举拿下杀死。

  直到日上三竿,童贯大军自叶县缓缓开来,因信使去了未回,童贯心中有些犹疑,但仗着兵多将广,依旧按原计划行军,只是加派出许多探马。

  不多时,有探马来报:“五里坡处,遇见了败阵的先锋军,副先锋段鹏举报称正先锋陈翥勾结王庆,趁夜在营中动乱,外面有王庆麾下骠骑将军刘智伯呼应,段鹏举率本部睢州死战,得脱者只三千余人。”

  童贯闻报大惊,连忙令加速行军,前往接应。传令官正待往下传令,忽然不远处,随在刘延庆身后的曹操高声叫道:“枢相不可!段都监所言不实,小将料其必然有诈,仓促而去,必为所乘。”

  童贯听了双眉一皱,神色不善,身边几个亲信参谋顿时大怒,指着曹操道:“帅令一下,三军奉行,你何等人,胆敢质疑大帅?当斩汝头,以正军法。”

  卢俊义等人闻言,手中兵器都是一紧,曹操面色不变,大声道:“吾深感枢相赠槊恩德,故此不避祸福,谏以良言。枢相,吾生死是小,大军成败,却是在此一举也。”

  童贯听了,面色愈沉,旁边亲信正要喊人拿曹操,童贯伸手止住,唤曹操上前:“你且说来,如何有诈。”

  曹操不慌不忙上前,侃侃而言:“枢相,探马回报,道是陈翥勾结王庆作乱,既然如此,陈翥何不哄骗段鹏举到帐内,先将其杀死,省了多少手脚?”

  童贯缓缓点头,旁边一个亲信却冷笑道:“此言大谬!那陈翥堂堂一州兵马都监,竟然勾结王庆,可知其蠢,既然是个蠢货,做事不密,自也寻常。”

  曹操看也不看那厮一眼,点点头道:“就算陈翥愚蠢,但是枢相请想,乱出于内,敌围于外,内外交攻,以有备算无心,便是霸王在世,吕布重生,也最多仅以身免,他却能领三千兵杀出,岂不怪异?”

  那个亲信怒道:“汝何等身份,也配臆测大将?”

  曹操恍若未闻,又道:“最要紧处,就算他人困马乏,一时赶不到叶县,而今探马既到,他一介败军之将,不随其来请罪,难道还敢等枢相去看他?”

  那亲信张了张嘴,脸色瞬间涨红。

  童贯点了点头,沉吟片刻,问道:“既然识破,可有应对之策?”

  曹操道:“他只三千人,如何敢冲大军?我料附近必有伏兵,枢相且唤探马询问,段鹏举所处周围,可有山丘或密林,若有,必是伏兵所在。”

  童贯唤来探马一问,果然有座马头山在旁,曹操道:“不消说了,伏兵必在山后,既然如此,枢相不妨如此如此,这般这般。”

  话说完,童贯仰天大笑,笑罢看向曹操,点头道:“贼兵不过乌合之众,吾破之亦无欢喜,所以欢喜者,得汝这等人才也!汝姓甚名谁?”

  曹操笑道:“在下姓武名植。”

  童贯默念两遍,点头道:“武植,你且好好为某家出力,某自保举你前程。”

  又扭头唤来刘延庆:“刘总管,此将既然是你麾下,这一仗,便交由你部去打。”

  刘延庆大喜抱拳:“末将遵令!”

  当下领了曹操回去,点起本部一万人,分两路而动,童贯自领大军随后缓缓而行。

  曹操跟着刘延庆,带着孙安、耿恭,领三千人马走在前面,来到五里坡,只见段鹏举部下三千余人,整整齐齐列队而坐。

  曹操扫了一眼,高声笑道:“段都监,败军还这么齐整,倒似你是打胜了一般。”

  段鹏举心里一慌,瞪起眼喝道:“你这厮是谁?懂得什么,若不是我治军有方,内外交困,如何杀得出来?”

  曹操笑道:“莫要演戏了,陈翥早就交待了明白,分明是你降了王庆。”

  段鹏举惊道:“不可能!他分明往西去,岂有这么快……啊呀!你诈我。”

  他身边班泽一跃而起,大骂道:“姓段的,你这等蠢货,怎么做上的大官儿?兄弟们,随我杀官兵啊!”

  三千贼兵同时跳起身,口中呐喊着杀了过来。

  孙安大怒道:“识破了尔等诡计,还敢来触虎须?”纵马当先杀出,正和班泽相遇,班泽挺枪戳来,孙安左剑荡开,右剑只一劈,将班泽连头带肩,斜劈了半个身体落地,马不停蹄冲入敌军,双剑搅起腥风血雨。

  段鹏举脸白如纸,恨声道:“既然不留我活路,便拽你同死!”他恨曹操揭破他计谋,挺着牛头镗杀向曹操,耿恭大喝一声,挺枪上前挡住厮杀,曹操将大槊一挥,带着三千军马直杀入对方阵列,那三千贼兵虽系精选,奈何上来便折了将领,挫动锐气,孙安又是个无敌的猛士,独自一个便透阵杀入,凶猛之姿,令人见而胆寒,再被曹操领兵一摧,顿时四分五裂。

  山后刘智伯闻报,脸色大变道:“竟然识破了我的妙计,宋军中必有能人,罢了,他既有了准备,敌众我寡如何能战?也只好壁虎断尾,领了这一万七千人先退避了去。”

  话音未落,却听后面有人高声大喝:“淮西贼,认得西军泼韩五么?”

  有分教:智伯纵火烧先锋,乘胜追击欲建功。片语说穿诈败策,一番算计终成空。

第265章 前世今生终不同

  刘敏猛回头,只见尘土飞扬,旌旗招展,官兵不知多少人马,竟已绕到了山后来。

  刘敏心中一跳,面色却是不显,眼珠转了一转,想起陈翥诓段鹏举的计策,暗自道:勿以善小而不为,这条计虽然浅显,却妙在实用。

  当即大喝道:“张寿,你领三千人阻挡敌锋,待敌人士气稍挫,我整军杀出,可操必胜。”

  张寿乃是山南一代著名悍匪,为人毒辣残忍,却是不甚聪明,自同刘敏联手以来,连取襄阳、樊城、宛城三座大城,又大破宋军先锋,对刘敏“智伯”之能,早已钦佩的五体投地,听他说可操必胜,信之不疑,大笑道:“智伯料敌如神,好似诸葛之亮,张某遵计而行,仿佛赵子之龙!”

  刘敏见他如此信任自己,微微一呆,急忙堆起笑道:“有你这等悍将,楚王大业何愁不兴?”

  张寿听了大喜,只觉浑身是力,一心只要杀人,当即领兵三千,大吼道:“杀官兵啊!”直迎着宋军杀将过去。

  两军甫一交锋,一边是淮西悍匪,缺操少练,器械杂乱,唯胆气尚足,一边是禁军精锐,身强力壮,兵甲精良,只血性颇缺,彼此长短分明,一时间倒也难分高低。

  张寿麾下,却有五百弓手,躲在队后把弓箭乱射,禁军的弓手也取出弓箭还击,两边前军交击、后军对射,淮西贼兵穿得是自郑州、睢州先锋军身上扒下的掩心皮甲,有的更是只着布衣,箭矢落处,顿时射倒一片,禁军都是铁甲,大多只是带伤,少少死了十余个人,都是运气不好被射中了面门颈项的,饶是如此,宋兵却先自难支起来,阵型不断退后。

  韩世忠见禁军一个个盔明甲亮,却打得保守无比,一群人拥成一团,把长枪远远支出,不求有功先求无过,反而是淮西那些贼兵,一个个破破烂烂黑黑瘦瘦,射翻了前面的,后面的接踵而至,大呼小叫彪悍生猛,竟然占据了上风,不由心中大怒,暗自道:俺韩五领军,若是和这等花子兵都打败,倒不如死在此处算了。

  当下狂呼一声,纵马猛冲,手中大刀如秋风扫落叶,杀开条血路,竟是仗着勇力,独自踏破敌阵。

  张寿见了大怒,拍马舞叉迎了上去:“宋将休狂,认得楚王麾下大将张寿么?”

  韩世忠也不答话,手起一刀劈去,张寿横叉一架,震裂虎口,两条胳膊筛糠般乱抖,韩世忠再补一刀,顿时张寿人头飞起一丈多高,只留个无头身子坐在马上,双臂兀自抖动不休。

  张寿倒不愧是个悍匪,一颗脑袋飞起多高,不去害怕,兀自还在生自己气:啊呀,不料这个宋将如此勇猛,我误了刘智伯大事也。

  想到这里,脑袋转了一个圈,正好看向背后:刘敏带着一万多大军,已跑出数十丈外了。顿时又是一喜:不愧是刘智伯,真正算无遗策,竟是算到了吾要败阵,预先便已逃离——唔,似乎哪里不对……

  眼见这宋将一招取了张寿首级,贼兵们无不大骇,韩世忠趁机放手大杀,卢俊义、许贯忠、燕青、竺敬四个也杀上前来,贼兵中没有战将抵挡,便如虎入羊群一般,宋军有这几个猛将领头,慢慢也放开了手脚,兵刃盔甲的优势顿时彰显,不多时,杀得贼兵漫山遍野而逃。

  山外五里坡,曹操、孙安两个领兵三千,早将段鹏举三千余人杀得哭爹喊娘,段鹏举见局势大坏,虚晃一枪就要奔逃,被耿恭飞出手中长枪,正中马股,那马惊嘶一声倒地,将段鹏举甩落马下,跌得昏沉难起,有眼快的军卒立刻扑上前按住,五花大绑缚了。

  曹操眼观六路,忽见山后浩浩荡荡大军仓皇回奔,将大槊一指,高喝道:“贼兵主力逃了,众将士,建功立业便在今日,且随武某再厮杀一场!”

  说罢一拍马,当先追了上去,孙安长笑一声,紧紧相随,耿恭也自拍马追了上来。

  谁知底下的三千士兵,有一半充耳未闻,依旧四处追杀早已溃散的贼兵,另一半倒是跟了上来,却以每十丈一百人的速度飞速掉队,待曹操跑出两三里地,追上那一万多贼兵时,回头一看,只有孙安、耿恭两个还在相随。

  曹操心里咯噔一下,猛然想起前世初起兵时,十八路诸侯伐董卓,各怀鬼胎踟蹰不进,唯他抱以公心,独自领兵去追,却遭吕布、徐荣杀得大败,甚至身中箭伤,为两个小卒所擒——若不是曹洪赶来,拼死相救,哪还有后来的王图霸业?

  再看此刻,明明自己带着千军万马追杀敌军,忽然转眼只剩自己三人,贼兵一旦反应过来,岂不是比当年追董卓还惨?

  心中一慌,便欲勒马退去,忽听左边孙安高声大笑道:“禁军废物,终究无能!待我们兄弟三人擒下敌酋,让那些软蛋们看看何谓真好汉!”

  不待曹操喝止,这猛汉一摧战马,直扎入敌军后阵,双剑如绞肉机一般,杀得贼兵鬼哭狼嚎。

  耿恭面色苍白,惊叫道:“孙兄真正胆子包天!若无他打头阵,有一说一,小弟当真不敢向前。”说话间大枪飞舞,紧跟着孙安杀去,那些侥幸没死的贼兵顿时倒了血霉。

  曹操目瞪口呆,万万没料到这“屠龙手”如此豪勇,苦笑一声:罢了,难道弃他二人而去?

  打叠精神,高喝道:“两位兄弟,为兄的来也!”

  将马一催,那条用了两世的大槊,卷起龙吟般怪啸,大开大合,所过之处,贼兵非死即伤。

  却说智伯刘敏,正自率军逃窜,忽听得后阵大乱,一时魂飞天外,以为官兵追杀了上来,正要再次施展壁虎断尾之绝技,忽然发现阵后尘烟不高,心道:“难道官兵只有小股追来?”

  忙派亲信打探,须臾回报:“只三个人杀来。”

  刘敏听了大怒:“区区三人,也敢欺我刘智伯?”当即喝令停军,要集万军之力,搅杀对方三将:“不信他三个有万人之勇!”

  谁知这一下令,顿时露出马脚——他终究只是个盗匪出身,虽然有些智略,却也是初次率领千军万马,若是他以往数百人的盗伙,大家厮混已久,自然令行禁止,但统帅大军,道理却又不同。

  这一万多败军之中,有先前投降的官兵,有来自不同山头的喽啰,有被官兵或盗匪劫了钱财、无计生存来吃军粮的丁壮,形形色色五花八门,虽经过简单操练,但若想如臂使指,韩信来了都没辙,何况他区区刘智伯?

  若是打顺风仗倒还无妨,但此时却是因官兵势大、伏击失败,大伙儿逃回宛城的路上,刘敏知道只有三个人追,那一万多人又何尝知道?大家正逃得来劲呢,是你说停就停的?主帅?主帅也不鸟你。

  曹操喝令众军来追,结果只有孙安、耿恭。刘敏喝令停兵围杀,倒是好一点,有个二三百人停下,基本都是他做大盗时故旧班底,特意作为亲兵留在身旁的,其余一万多贼兵,一个个充耳不闻,两眼发直,只顾跟着大队奔走。

  刘敏望着大军呼啸而去,一时间目瞪口呆,曹操却是大喜过望,当下挂住长槊,持弓在手,搭箭开弦,踩着马鞍立起身,手上弯弓如满月,觑定刘敏就是一箭!

  有分教:孟德放胆冲敌阵,刘敏无脑停大军。狭路相逢生死淡,飞来一箭裂风云。

第266章 童大帅初战告捷

  老曹这一箭,存心杀人立威,因此瞄正了刘敏的眉心。

  谁知孙安勇武过人,双剑挥斩,杀人如割草一般,刘敏一个亲兵被他斩裂,尸块飞出,一滴鲜血甩得老远,无巧不巧,正溅入刘敏左眼。刘敏本能地一缩头,只听头上风响,身边众军齐声惊叫,下意识往上一摸,顶上红缨已被一箭射了去。

  曹操暗叫一声惭愧,面色却是威严肃杀,顺手又抽支箭搭在弦上,引而不发,高喝道:“呔!武某平生不用冷箭伤人,方才那箭且给你提个醒,识相的下马投降,否则这一箭便射你心窝。”

  刘敏大惊,连忙紧紧捂住心口。

  孙安这顷刻间已斩杀二三十人,闻听曹操言语,剑指刘敏,虎吼道:“投降!”

  耿恭也挑杀了十余人,同样将枪一指,喝道:“投降!”

  可怜刘智伯,茫然四顾,大军早已跑远,身边二百多亲兵凄凄惶惶,曹操这里虽只三个,气势却一个比一个惊人,再往北看看,斩了张寿的那员将已带了大军杀来,不由长叹一声:“谁料我刘智伯,初出茅庐未久,便遭垓下之围,如今四面楚歌,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曹操怒道:“凭你这块材料,也配自比诸葛亮、楚霸王?”准星微移,弦开箭出,正中刘敏左肩,一箭将他射落马下。

  贼兵见了大惊,尽皆匍匐请降。那刘敏颤巍巍爬起身,捂着肩膀骂道:“吾又未说不降,如何放箭伤我?”

  曹操冷笑道:“吾怕汝说,‘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只得先下手也。”

  原来昔年霸王兵败垓下,麾下只余二十八骑,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霸王说得此话后,分兵疾战,冲突披靡,斩将夺旗,尽显绝代武将风采。

  然而刘敏哪里有这般本事?说什么天亡我非战之罪,不过粉饰自身之语,却白白挨了一箭,不由瞠目结舌,懊悔不已。

  可见装逼遭雷劈一节,古今所同理也。

  不多时,韩世忠等引数千人杀至,把俘虏细细一问,知道所擒便是贼之主将刘敏,都是大喜,许贯忠大笑道:“武兄,以三骑逐万余人,擒其主将,此等功绩,小弟遍读史书,未尝见也。”

  曹操摆手笑道:“此皆孙、耿两位贤弟勇猛——亦托童帅之虎威也!”

  许贯忠听他声音陡然提高,扭头看去,果然童贯引数百铁骑,风驰电掣而来。

  童贯只听得后半句,笑吟吟道:“如何便托我虎威?中箭之将乃何人?”

  曹操道:“回禀枢相,此贼乃淮西贼伪骠骑大将军刘敏,封为智勇候,是宛城贼兵主将,贼中号其为‘智伯’。若非枢相虎威鸿福,如何能一举擒获这等大贼?”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29页  当前第13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35/52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曹操穿越武大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