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曹操穿越武大郎_分节阅读_第242节
小说作者:神枪老飞侠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58 MB   上传时间:2024-03-20 13:14:50

  石宝忍不住咧嘴大笑,自觉心中敞亮了许多,许多奇思妙想不断生出,心中极为欢喜,再看曹操时,不免又多出几分钦佩之意。

  他两个谈兵之际,场中局势又有变化。

  却是杨惟忠眼见抵挡不住,连忙传令让两边西军往中包抄——这时也顾不得追杀南军了,一心要剿灭眼前这数百人。

  不料少华山三兄弟率领数十骑士,长驱直入,直奔杨惟忠杀来,杨惟忠只得挺枪迎战,一时无暇指挥,西军愈发大乱。

  另一边唐斌惊走刘光世,并不深追,率领弓骑兜了个圈子,杀向熙河兵阵后,一阵乱箭射去,虽只伤了二三十人,却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这一段的熙河兵本就杀得叫苦连天,此刻眼见腹背受敌,战意彻地全消,一个个扭头就逃,原本已摇摇欲坠的阵型彻地崩溃。

  可怜廊下包抄上来的兵马,还未同敌人交手,先被自家袍泽冲乱,李逵等趁势一突,纷纷四散溃去。

  这些西军被南军追杀时,虽退不乱,此时却是只顾逃命,石宝看得瞠目结舌,却不知这些西军都是打老了仗的,自有一番计较:

  当时南兵三万人马,若是大溃,被他趁势一卷,少说要折一半人命。

  如今梁山军才多少人?人少又擅厮杀,与其同他顽抗,倒不如大伙儿四散而逃,死的怕还少些。

  然而所有人都能逃,杨惟忠却是逃不了。

  史进这口三尖两刃刀又不是摆设,杨惟忠武艺低了石宝半筹,与史进却恰是对手,刀来枪往战得甚是激烈。

  待到战了十合出头,杨春、陈达两个已将他亲兵牙将杀散,双双上来围攻,老杨以一敌三,战不数合,便自乱了章法,若不是史进一心生擒,怕是早已大糟其糕。

  正惶急之际,忽闻蹄声沓沓,一人高叫道:“杨将军休慌,王某来救你也!”

  史进闻声看去,却是王德,不由一惊:这厮如何又转回来了?

  原来此前弓骑冲来时,王德便要领军迎战,刘光世却坚决不许,一口咬定:“你这厮休要为争功,陷了我的性命。你不想想么,他若无后手,难道把这些人来送死?况且我这支骑兵攒成不易,凭什么替熙河兵死战!且先退兵,待童大帅大军开到,报仇不迟。”

  当下领兵便退,王德无奈,只得随着退了一程,这才找个“观阵断后”的借口,领着他那百把斧骑离了大队杀回,恰好看见杨惟忠挡不住对方围攻,于是径直杀将过来,没头没脑一顿斧头,劈得杨春陈达屁滚尿流,史进虽勇,也难当他两个勇将合力,被他救了杨惟忠而去。

  曹操阵外看得真切,叹一口气道:“可惜不曾捉得此人。”

  这时西军已然败退,老曹也不愿多造杀伤,便传令众兄弟收兵,随着那些溃败的南兵,慢慢往杭州退去。

  且不说老曹等沿路兴高采烈议论战事,只说杨惟忠、王德两个,带着熙河兵这一退,一直退到了崇德县。

  这时童贯大军已开到崇德县,屁股还没坐热,便听得传来急报:熙河兵先败后胜,胜而又败,辛家五虎折了四个,其他战死的偏将牙将之流,足有数十,兵马折损,亦有三五千之数。

  童贯听了大怒,正要探听究竟,恰好辛兴宗孤身匹马,带伤而回——

  原来这厮被唐斌一矛戳下马,果断混入乱军从中,就手拔了盔甲、兜鍪,偌大战场,一时哪里寻他?

  他躲躲闪闪,虽看见杨惟忠等整军再战,却是别存心思,刻意不去露面,混乱中夺了一匹马,自家先回崇德县,听说童贯到了,连忙来见。

  童贯本要同他发飙,但见他捂着肩膀,半身血染,脸色苍白,又是丢盔弃甲的惨象,再一想他战死的四个兄弟,加上同他父亲的交情,倒是有些不忍起来,皱眉问道:“好好的仗,如何打成这般?”

  辛兴宗匍匐跪倒,放声大哭,抽抽噎噎说出一番话来。

  这便是:英豪血战青山下,奸佞悲哭帅帐前。只恨未能阵上死,月缺从此不能圆。

第433章 辛兴宗版杨六郎

  这个辛兴宗为何要早早回来?本就是打算回来裹了伤口便去见童贯的,不料童贯倒先来了,这却替他省了力气,当下攒劲大哭一场,这才说起此战“因果”来——

  “大帅容禀,今日一早我和杨惟忠领了本部兵马杀向杭州,行至临平山下,三五万贼兵拦住去路,领兵的乃是方腊麾下伪元帅石宝。”

  “我兄弟与他斗将,是我二弟斩了他一个大将,石宝亲自出阵,此人乃是贼中健者,连斩了我三个兄弟……”

  说到这里,这厮又连连垂泪,吸着鼻子继续道:“末将见他势大,便使诈败之计诱敌,那厮果然来追,被末将指挥弩兵列阵而射,反贼们大乱。末将发兵反攻,这时刘光世刘兄弟领两千余骑兵,我两方合力,杀得贼兵漫山遍野而逃。”

  辛兴宗脸色露出恨恨之色,声音也愈发大了:“末将一心多杀贼兵,便让杨老将军指挥大队,末将和二弟亲自引了两千人,穿插至贼兵身后,封住了他回城之路,想着两下一合,贼兵便要覆没,不料这时,刘师兄先自收了骑兵观战,杨老将军那里也进兵缓慢。那被封住的两万余贼兵逃命心切,狂攻末将阵地。”

  “哎呀!”童贯神情一肃,指点他道:“兵法有云:归师勿遏。你这厮只知建功立业,他生路被你挡死,岂有不拼命的?你既然兵少,当时便应该放出一条小路,把那两千人分布左右,他见了生机,只顾逃命,你带兵马两边修削,他纵然逃得几人,也不免大伤元气。”

  辛兴宗眼泪本还未干,这时愈发狂涌,大哭道:“末将便是少听了大帅教诲,年轻识浅,以至此败!末将哪有大帅这等计谋?只知一味拼死力战。谁料这时,背后忽又杀出一彪人马,自称乃是梁山贼寇,特来援助方腊。”

  “梁山贼?”童贯一惊,正色道:“这伙贼人,多有昔日官将落草的,却不可小觑他。”

  辛兴宗哭得更加伤怀:“大帅明见万里!他那伙人,却又比南贼们厉害,前后夹攻,阵势眼见便溃,末将兄弟两个奋力维持,不料他那里有几个能厮杀的,二弟被他一个使三尖刀的杀害,末将也被一个使矛的戳伤,奋其余勇,杀了他几名头领,逃出残生。”

  童贯一双白眉紧紧皱起:“杨惟忠如何不杀来相帮?梁山那伙人若来江南,沿途州府无数,必然走不得大军,只能是一支偏师,你熙河兵两万战卒,难道怕了他?”

  辛兴宗摇头哭道:“末将拼死杀出重围时,杨将军还在二里路外整队列阵哩。末将本待去和他汇合,然而流血过多,昏死过去,却不料战马识途,待醒来时,已到城下,见得大帅帅旗,故此急急来见。只求大帅给我一支兵马,让我去救杨将军!”

  童贯听了,连连冷笑:“这厮延误军机,畏战不前,难为你倒还想着救他!只是为时晚矣,方才已有急报送来,大败一场,杨惟忠和刘光世,正在回来的路上。”

  他话音一落,有军校来报,刘光世已引兵而回。

  童贯便叫传入,不多时,刘光世昂首挺胸入了帅帐,看见辛兴宗,不由一愣:“辛兄,你没死啊?”

  他远远看见唐斌戳了辛兴宗落马,却没看见辛兴宗爬起来逃入步兵中的一幕。

  缘何唐斌领百余弓骑便将他惊走?胆气不足只是其一,主要便是亲眼见辛兴宗被阵斩,以至于忽然悟彻“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的至理名言,因而果断转进。

  童贯知他两个素来有些不睦,听了这句话,顿时彻底信了辛兴宗前面言语。

  辛兴宗艰难地爬起身,擦把眼泪,淡淡道:“托圣上洪福、大帅虎威,辛某侥幸没死,否则我辛家这一代人岂不是死绝了?只是一时流血晕了,被战马驮回此地。”

  这话说得颇为惨烈,童贯暗叹一声,看了看辛兴宗惨白面容,决定这次战败之责,便不追究辛兴宗了。摇了摇头,唤人传医师来,替他重新裹扎伤势。

  转对刘光世道:“你这仗怎么打的,说来听听。”

  刘光世腰背一挺,摆了个铁血悍将的姿势,抱拳道:“回禀大帅,末将奉命引骑兵先行,去同熙河兵汇合,一路急行至一座小山之下,见他熙河兵正同数万反贼厮杀焦灼,末将当即领兵杀入,切割敌阵,以至反贼大溃,大帅你知道的,辛兄为人,心眼不大,末将见大局已定,便退到一边,让他熙河兵去建全功。”

  他这番话,和辛兴宗微有出入,辛兴宗说骑兵杀到时自己已经胜了,刘光世却说是自己来了才胜的,这等小节,乃是诸将争功之常态,童贯见得多了,也不细纠,便问道:“那如何又打败了?”

  刘光世顿时流露出一种悲愤、无奈的神态:“当时辛兄领了一股人马,穿插去封了反贼后路,杨老将军率大兵掩杀,我便为他掠阵,谁知忽然辛兄背后杀出一彪强军,杀了他家老二,又戳翻辛兄,我还道他死了,便要为他报仇,然而杨老将军列了横阵上前厮杀,我的骑兵都被挡在阵后,那新来人马便同杨老将军厮杀,一举将他杀败,我见他兵败如山倒,怕撞乱我的骑兵,便率领大部先撤,又令麾下猛将‘夜叉’王德分兵去救杨老将军。”

  对上了!

  童贯点了点头,恨恨道:“杨惟忠匹夫,厮杀半生,越老越是无用!”

  这时军校来报,杨惟忠收拾了一万余残军,撤回崇德县,要求见童贯。

  童贯发怒道:“他一个败军之将,有什么脸面来见本帅?若不是刘光世派人救他,他这条老命怕是也早已交待了!我不见他,去将他扒了衣甲,囚在营中,待来日班师回朝,再让官家亲自发落他。”

  一干如狼似虎军校领命而出,杨惟忠一身征尘,恭恭敬敬等在营外,遭他们当众按倒,扒了衣甲,一条索子困成粽子,押去小帐看押。

  王德看得莫名其妙,待刘光世回本营,便求刘光世帮忙向童贯求情:“若非辛兴宗浪战,哪有此败?杨惟忠乃是军中老将,战功彪炳,终不能把此战之败攀在他头上?”

  却被刘光世指着鼻子大骂一顿:“你这个夜叉怕是失心疯了?为他求情?他杨惟忠也是熙河兵主将,如今遭了大败,凭什么他就无责?你也不要和辛兴宗比,他辛家五个废物死了四个,便是官家知晓,也要夸一声满门忠烈!还有,辛家在西军甚么根底?老子实同你说,辛兴宗现在便如当初的杨六郎一般,大帅真若办他,那些西军宿将,还不闹翻了天?”

  王德被他骂的哑口无言,一肚子窝火说不出来,只得闷闷而出。

  童贯本来是要急下杭州的,因熙河兵遭了这场大败,多少影响军心,不得不休整了数日,这才亲自领兵,杀向杭州府。

  曹操不知他没捉到的杨惟忠,竟遭童贯捉了,不然心中该是别有一番感慨。

  却说当日大战,石宝麾下溃兵,有那些腿快的,先回到杭州报信,听说石宝大败,坐镇杭州的大太子南安王方天定顿时大惊,慌忙召集众将商议应对。

  这方天定乃是方腊长子,自小带在身边言传身教,深为见爱,亦是明教的少教主。这杭州乃是东南第一个大去处,如何偏要叫他坐镇?便是要重用历练之故。

  因此若论诸州守将,唯有杭州最为兵强马壮,明教中一干大佬,除了教主方腊、圣女方方百花外,便以左右使者、四大法王、五散人、五方元帅最有权势。

  而如今辅佐方天定守把杭州的,便有光明左使方七佛、宝光法王邓元觉、南离大元帅石宝、北玄大元帅司行方、西锐大元帅庞万春、东青大元帅厉天闰六个在内,辅之以二十四飞将,以及庞万春麾下两员弩将雷炯、计稷,战力不可谓不强。

  方天定把石宝兵败之事一说,邓元觉当即跳起身来,要带兵去营救,司行方、庞万春都要同往,方天定却兀自犹豫难决,还是方七佛起身道:“石宝乃是勇将,岂可不救?况且那些兵马,也都是明尊座下子民,我等都是教中兄弟,若只坐望,坏了教中人心。”

  方七佛此人,人称“七佛子”,武艺超俗,精通教义,为人宽厚,在江湖上威望极高。他和方腊乃是同宗兄弟,算是方天定的族叔,素为方腊父子信重。

  见他开口,方天定这才下定决心,令邓元觉三人领一万兵马,又拨八员飞将辅佐,叫他们谨慎从事,救出石宝便回,莫要同西军大战。

  这三人心急如焚,急急点了兵马出城,奔行十余里,忽见大队南军溃兵,不紧不慢走来,把这三个看得怒火中烧,邓元觉大喝道:“失机败阵,不速速逃回家里,还在郊游么?你们元帅呢?”

  那些溃兵都立住脚,两下一分,露出中间梁山人马,石宝见了邓元觉,哈哈大笑:“你这秃驴,我这些儿郎好容易周全了性命,你唬他们作甚?来来来,看我带了谁来!”

  说着策马让开,露出身后矮人。

  邓元觉定睛一看,哈哈大笑,策马狂奔而来,及至近前,胖大的身躯轻轻一翻,落地无声,伸手抱住老曹,大笑道:“哥哥,却不是做梦么?你如何到了江南!”

  回头叫道:“武家哥哥到了,你两个还不来迎接!”

  司行方、庞万春看清曹操,都是又惊又喜,忙忙上前和他见礼,司行方把曹操身后众人一看,笑嘻嘻问道:“栾家哥哥和那头铁牛呢?怎不同哥哥一道来耍子?”

  李逵哈哈大笑,伸手摘了面具:“笑眯眯的兄弟,唯有你是好人,心里牵挂俺铁牛!栾家哥哥却是真不曾来,他在扶桑国娶了一个公主,过那风流日子哩,你若想他,却须去扶桑也!”

  司行方奇道:“如何去了扶桑?”

  李逵抖擞精神,正要细说,却被石宝打断,搂住他道:“铁牛,这些话回头有的是时候说,我等先说大事,大事就是如今——”

  他眼光在邓元觉三个脸上使劲扫了两遍,咬着重音道:“梁山晁天王晓得官兵要来征伐我们,特地令‘及时雨’宋江宋公明哥哥,带了这些兄弟来帮我们打仗!这些兄弟莫看人少,个个都是好手,一万余人的西军大阵,说破就破,自家却不曾折损几个,若不是他们,我这些儿郎,大半都回不来,连我石宝也是难免。”

  那三个也都是练达的人,闻听此言,便知武植又要隐姓埋名,都忍了笑道:“好好,原来是宋江哥哥来驰援,梁山兄弟果然义薄云天,这份情义,我们明教领了!既然如此,还请哥哥带着众兄弟先去城中,报于大太子知晓!”

  这便是:梁山好汉入杭州,明教群雄赴海流。不忍英杰轻赴死,当思戮力复金瓯。

第434章 入百官门纳百官

  曹操来杭州,绝非小事。

  如今江湖,田虎、王庆皆成逝水,若论豪杰,再无出“南方腊、北晁盖”其右者。

  这两人,一个是如今天下第一大教派明教的教主,一个是天下第一大山寨梁山的大当家,各自麾下都有无数有名好汉,声威播于南北,比之当年“南慕容、北乔峰”有过之而无不及。

  至于“武孟德”,名声虽也惊人,毕竟做了朝廷军将,便似当初十节度一般,不好再单纯视他为绿林中的英豪。

  如今朝廷大起西军,征讨方腊,兵锋所指,连战连捷,值此大厦动摇之际,梁山人马千里来援,虽是一支偏师,也足见绿林中的义气。

  尤其于方腊一方而言,梁山主动示好相帮,更是隐隐坐实了方教主绿林盟主的位置。

  因此邓元觉见了曹操,连忙令快马飞报入城,方天定得讯不由大喜:梁山来援,石宝无恙,双喜临门,岂不可喜可贺?

  当即传下命令,一面令信使飞马前往清溪帮源洞明教总舵,将此消息禀告方腊,一面令全城张灯结彩,又叫宰羊杀鸡,准备上等宴席,自己则与方七佛、历天闰,以及一干飞将倾巢出动,出北关门,远迎高接,以彰尊重之意。

  原来这杭州地理,水绕山环,乃是天造地设的绝佳所在,若于城中登高四顾,便可见其好处,真个是:

  东有钱塘浩荡江水,滚滚流东;

  北临运河千里清波,南北连通;

  西接西湖万顷琉璃,烟水空濛;

  南起凤山峰峦秀丽,竹影松风。

  他那一带城墙,其形颇似鸭卵,共有城门十座,依次是东面庆春门、清泰门、望江门,南面候潮门、凤山门,西面清波门、涌金门、钱塘门,北面北关门、艮山门。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29页  当前第24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42/52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曹操穿越武大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