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晋捡到一只战神_分节阅读_第2节
小说作者:洗澡的兔子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17 MB   上传时间:2024-04-02 19:41:52

  虽然他早就知道此人姓甚名谁,就连他住在哪里,只要向里长打听一下,立刻就能找到。

  可他却不打算这样做,咱是穿越的,但做事也有分寸,不能太招摇。他与此人素未谋面,直接上门拜访,按照历史记载,此人现在不过十七岁,还属于草鞋没号的状态,吓着人家可如何是好?

  到底还是偶遇最浪漫呐!

  京口猛虎,刘裕,刘寄奴,你到底在哪里混饭吃呢!

第2章 牢之纵兵踏青苗

  “寄奴,累了吧,等我把这块杂草都清理干净,就把钱给你!”一横眉飞起的大汉,生的是虎背熊腰,长手过膝,一声大吼,好似山川都能为之变色。

  刘裕活动活动筋骨,转头笑道:“凭之,你也太客气了,说好是来帮忙的,不用给钱。”

  “我看雀儿湖那边已经长了不少芦苇荡,等到你们这边的活干完了,我就去架条船,打芦苇去!”

  “寄奴,去收芦苇,恐怕要过桥吧,花费不少,你可小心着些!”

  在刘寄奴的身旁,一位壮汉一直弯腰干活,他性情沉毅,只因为是个天生的豁嘴,话一多就容易流口水,于是便很少说话,但只要他一开口,便是金玉良言。

  檀凭之和魏咏之两人都是南渡的北人,来到京口这个著名的侨置郡县安家,已经一年有余了。

  刘裕虽然家里也穷困,却时常接济他们,再加上,刘裕在几人之中武艺最好,在京口也有个京口猛虎的诨号,故而,两人对他十分崇拜,总是不自觉的为他着想。

  近来,氐秦那边厉兵秣马,动作频频,京口之地历来是抵御北方铁骑的前线。

  为了备战,朝廷再次加高了税钱,凡是架船通过州郡境内的大桥,不管你是要卖什么,只要你是要做生意,便要交税,这个税钱,边境没有战事的时候,或者撤销,或者是十税一,总还算能承受。

  可是近来已经涨到了十税五,一船的芦苇才能卖几个钱,还要交重税,相当不划算。

  几人把杂草堆到路边,刘寄奴抹了把汗,笑道:“不碍事,我先去把芦苇收好,再去桥边看看情况,若是官差管得严,我就背着芦苇上桥,不架船,若是管得松,我再渡船过桥。”

  魏咏之点点头,若有所思。

  “你想好了就成。”

  刘寄奴拍拍两手,把身上的杂草摘下去,几个人坐在田垄边休息一会,檀凭之望着远方,感叹道:“这样平静的生活,以前真是想都不敢想啊!要是哥哥他们也能看到,该有多好。”

  檀凭之一家从江北渡河而来,一路披荆斩棘,不知道度过了多少艰难险阻,凭之的几位哥哥全都死在了路上,檀凭之是带着十几个子侄,一道南下生活的。

  魏咏之感同身受,眼中瞬间就盈满了泪水。刘寄奴衔着稻草,既同情他们,却又没有太大的情绪波动。

  毕竟,京口虽然是晋朝有名的军事重镇,但刚刚十七岁的刘寄奴,还从未踏入军营,更没有和胡人的铁骑,弓马亲身接触过。

  “寄奴,这几天我打算去投军,你是怎么想的?”檀凭之从无限感慨中恢复过来,征求刘寄奴的意见。

  在他们这些南渡的流民眼中,要是去从军,便是老少爷们一起上,刘寄奴这样的京口本地好汉,自然不能缺席。

  寄奴点点头,目光坚定的看着他:“我也正有此意,不过,我觉得,我们应该找一个好的时机去投军,再等等,不急于一时。”

  能等来什么时机?

  檀凭之想不明白,投军这么容易的事情,为什么还要看时机。

  北府兵那边的征兵标准,他早就已经探明白了,主要考察的就是应选之人的拳脚功夫。

  最为重要的一项,就是开弓的臂力。只要能拉开一石的大弓,就算合格。

  檀凭之和魏咏之一路从北方杀过来,刀箭都很擅长,只要去考应该都可以通过。

  檀凭之侧头看向刘裕:寄奴比我的身板还要壮实,以前也看过他骑着马在乡间打猎,弓马技术自然是没的说。他到底在等什么呢?

  十几个乡民凑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的,谈论的话题都是围绕着投军,唯有刘裕这位京口有名的恶汉,却从未多嘴。

  要是家里没有拖累,他也想去从军,上阵杀敌,成就一番事业!

  可问题是,他家有寡母,还有两个没成年的弟弟,作为家中唯一的男丁,若是他走了,家里就没有一个能劳作的壮丁,他是长子,不能不考虑家人的生计问题。

  哒哒哒……

  哒哒哒……

  一阵马蹄声响起,田垄边瞬时尘土飞扬,刘裕迅速起身,大喝一声。

  “不好!”

  “保护稻苗!”

  他话音未落,就见一列十几骑的马队,踏着黄土,呼啸而来。

  “让开!”

  “都让开!”

  为首一人,兜鍪(古代作战用的铁盔)上还装饰了红缨子,看起来像是队主一类的人,他挥动着马鞭,把还在田里劳作的农夫赶到一边,接着,一溜马蹄就这样踏过去了,过去了。

  从农夫们辛辛苦苦耕种的青苗上……

  一阵烟尘卷起,让王谧素白的衣衫都粘上了不少灰土,他捂住鼻子,端详着这一路人马。

  “这个刘牢之,带兵还是这样不检点,如此横行乡里,他在京口如何立威?”

  段先亦然:“属下在北方的时候,还曾经听说过刘将军的大名,听闻他作战素来骁勇,身先士卒,可近来在京口听到关于他的传闻,却大多不尽如人意。”

  “不过,身为主将,只要会带兵,能够让手下的兵丁都听从指挥,从容应战也算可以了。”

  王谧摇摇头,对于一般的将领,这样的表现可能也算合格。然而,作为一名将才,甚至是日后的将星,驭下不严,肯定要吃大亏。

  “郎君!”

  “快看!北府兵和乡民们打起来了!”

  王谧骑在马上,视线更加开阔些,他定睛一看,不得了,还真的拉开架势了!

  “我们到那边去,看看他们打架!”

  王谧调转马头,向小路另一边的大榕树下走去,段先和陈鼎二人对视一眼,相当疑惑。

  郎君这是怎么了,为何突然之间变得如此……活跃?

  他们两个还不太能适应穿越之后的王谧的种种奇怪举动,不过,时间长了就习惯了,必定会见怪不怪。

  段先已经弯下了身子,打算给王谧提供支撑,方便他下马,谁知王谧甩甩手,将他赶到了一边。

  有了马镫这样的神物,下马这件事还困难吗?

  他纵身一跃,便跳下了马背,利落的身手,把两名随从都看呆了。

  小郎这是神仙附体了吗?

  身手竟然变得这么好!

  尤其是段先,简直是用一种崇拜的眼神在看着他:我家王郎君,人长得俊美,身手也好,真是毫无缺点的完美之人呐!

  王谧的视线中,京口骁勇好斗的乡民正在和晋朝第一威武之师北府兵对阵。

  结局会如何?

  他很好奇……

第3章 京口大汉不好惹

  “你们站住!”

  “踏了我们的青苗,别想走!”

  正在田里劳作的十几个壮汉,几个健步就窜到了土路上,这其中刘裕是窜的最快的。

  京口人从来都不是好惹的,逞强斗狠,一致对外是他们的光荣传统。刘裕一声断喝,田里的包括附近茅草屋里的乡民,全都抄着家伙事跳到了大路上。

  为首的红缨兵士,名叫袁飞,正是北府兵中的队主,他吐了口唾水,不屑的瞧了一眼刘裕:“不过是几棵禾苗,能值几个钱,赶紧让开,我们还要去围猎!”

  呵呵……

  架子还挺大的!

  别看刘裕才只有十七岁,却已经是这京口一地出了名的恶汉,岂能怕他一个小小的队主。

  魏咏之在他耳边窃窃私语:“寄奴,这几天,他们天天在村里转悠,我听说,他们对待乡里不算客气。”

  刘裕颔首:“别担心,我自有分寸。”

  刘裕不肯退让,魏咏之只得退到后方观察局势变化。

  十几个农夫都堵在大路上,且有越来越多的趋势,骑兵们也不能迅速通过,只得逡巡着战马,焦急的等待。

  刘裕站上前来,弓手道:“列位官差,青苗虽然不值钱,可也是我们辛辛苦苦种下的,不给个说法,不合适吧。”

  袁飞大嘴一咧,嗤笑道:“好个巧舌如簧的刁农,耽误了鹰扬将军的大事,你们担得起责任吗!”

  他两脚一蹬,说着就要再次催动马匹。

  而他胯下的战马,亦是抖动着马蹄,粗大的鼻孔不时喷出热气。

  刘裕不卑不亢:“敢问官差,这位鹰扬将军可是刘牢之,刘将军?”

  他只是在等待一个回答,刘牢之驭下不严,手下的士兵经常骚扰乡民,早就已经是人人共知的。

  今天刘裕跳出来,就是为了给老少爷们出口气。

  马上的袁飞眼前一亮:“难为你还有些见识,既然知道我们是刘将军的部下,还不赶紧让开!”

  他举起马鞭,挥手一指:“告诉你们,未时初刻,将军要到前面的树林里打猎,谁也不准踏入树林半步!”

  袁飞不开口还好,这一开口,瞬间就把京口爷们的怒火激起来了!

  “寄奴,赶紧让他赔钱好了,费那么多话做什么!”

  “就是!”

  “不赔钱就看家伙,让他们看看这京口到底是谁说了算!”

  刘裕身后,老少爷们手中的农具锵锵作响,从茅屋里奔出来的农夫,有的甚至是提着长棍的。

  他们一个个怒目圆瞪,攘袖切齿,只要刘裕一声招呼,保证打他个天翻地覆。

  袁飞身边的小兵,被眼前的阵势震撼了,这还是他们第一次看到如此骁勇的村民。

  要知道,别的村镇的乡民,只是看到北府兵的战马,都会吓得两腿打哆嗦。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401页  当前第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140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晋捡到一只战神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