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盛世安稳_分节阅读_第106节
小说作者:落雨秋寒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497 KB   上传时间:2013-10-27 11:37:44

  良久,才有人低声问道,“那是什么?比我们之前在霖城用的炸药还厉害。”

  “她刚才为什么拼命朝那个方向跑?莫非是想炸那些黑衣人不成?”

  “你傻啊,那些黑衣人都是她的人,怎么可能会想炸他们。”

  “那你说,那娘们干嘛要奔着那个方向去吧。要知道那个方向除了那些黑衣人可没什么大人物。”

  “你们几个,麻烦仔细地搜一下那些黑衣人的身上。”杜渐生说。

  龙斩的人往那堆黑衣人身上一搜,果然搜出来六七个竹筒样的东西。

  “这是什么?”

  “都别动!”杜渐生走过去,拿起一个,看看,闻闻,“这几个东西,比我们的炸药还要厉害,如果刚才被那女人引燃,所有殿中的人,都别想活命了。”

  闻言,所有人都打了寒战,最毒妇人心,这句话果然不错。

  这女人也真是狠,临死了,还想拉着所有的人一起陪葬。

  接下来,便是收拾残局的时间。

  朱聪毓被押下去时,最后回头看了一眼,两世来与他纠葛不浅的两个女人。

  谢意馨那边,只见君南夕正在检查她有没有受伤,而她对他笑了一下,安抚地猛摇头,似乎在示意自己无事。

  他没想到这一世,他的墨儿会是这么一个结局。

  前一世,谢意馨是死在墨儿手中;这一世,墨儿是间接死在谢意馨手中,这难道就是报应么?

  

☆、第一百一十章

    御极殿上,李德手捧圣旨,那尖细的声音响彻大殿:“奉天承运皇帝制曰:朕自入冬以来圣体欠安,恐时不久矣,欲效法太祖皇帝,传位于贤能之子。皇十一子泽瑜,聪慧敏捷、孝悌忠信、克勤克俭,深肖朕躬,必可以承宗庙。特着其继朕登基,即皇帝位。但因其年岁尚小,遂令其年十四方能亲政。期间,由摄政王君南夕辅政。钦此!”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圣仁广运,凡天覆地载,莫不尊亲;帝命溥将,暨海隅日出,罔不率俾。昔我皇祖,诞育多方。龟纽龙章,远赐扶桑之域;贞珉大篆,荣施镇国之山。晋王君南夕护国有功,治国有方,名在当世,功在千秋,今顺应天意,特封晋王为当朝摄政王,辅佐天子,共理朝政。钦哉!”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天地畅和,阴阳调顺,万物之统也。兹有钟粹宫贵妃戚氏,温柔和顺,仪态端庄,温懿恭淑,有安正之美,静正垂仪,册立戚氏为皇后,母仪天下,与民更始。朕大行之后,尊其为太后。钦此。”

  众人心一凛,跪下高呼万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一连三道圣旨,奠定了大昌未来十几年乃至几十年的格局,不过光看旨意就知道周昌帝在安排后事了。

  看了一眼围在周昌帝身边的新帝及景王一家,戚贵妃,不,是皇后了,皇后和晋王身上的圣宠真是隆后啊。

  十一皇子,不,新皇之所以能继位,也是沾了这两位的光吧。不过,此间还有一个关键人物,那就是晋王妃,如果新帝不是去年得了她的亲眼及照拂,恐怕也不会有今日。

  众人偷偷觑视着新帝,暗暗地想道。

  十一站在谢意馨旁边,由她牵着小手,端正着一张小脸,小腰脊挺得直直的,忍受着群臣各种打量评估的眼神。

  众人再看一眼晋王妃,突然间,他们想起了慧元那时所说的晋王妃将比君家任何人都尊贵的预言,难道这是真的?想想,丈夫是摄政王,婆婆是太后,一度扶持过的小叔是新帝,一家子人都站在了权力的最顶端,她的身份想不尊贵都难。

  可以说,至少在晋王当政及新帝在位期间,她的地位不可动摇。

  众臣想明白这点,再看向谢家时,眼中的羡慕和嫉妒藏都藏不住。能不羡慕吗?有了晋王妃这个谢家女的护航,再加上秦家蒋家祝家都倒了,谢家在今后,必定是当之无愧的京城第一家族了,任何家族恐怕都难掠基锋芒。不过他们也只有羡慕的份了,谁让他们没有晋王妃这么一个女儿呢。

  三道圣旨宣读完毕后,周昌帝睁开龙目,注视着众臣子,“新帝人选已定,着其于朕大行之后三日内登基!望尔等尽心尽力,共同辅助新皇,切忌切忌。”

  “谨遵皇上教诲。”

  当晚,周昌帝就驾崩于龙泉宫。临走前,所有儿子都到了,甚至连安王也被抬着来了。

  周昌帝看着几个被老三一派人害得残缺有毛病的儿子,心中对老三,对秦家蒋家祝家那几家人更是恨得不行,当下咬牙道,“传朕口喻,朕大行之后,立即将秦家蒋家祝家等谋逆者诛其三族,此三氏家族其余人,皆流放苦寒之地,永世不得入朝为官。其他从犯,查明后,按其情节轻重或惩或罚。以上诸人,遇赦不赦!”

  “至于你三哥一家,削去亲王位,永世囚禁于蝴蝶谷。若有反抗,杀无赦。”

  他们父皇对君景颐这样的惩罚,众皇子没一个替他求情的,他们只觉得解恨。

  外面的几位重臣听到周昌帝临死前下的这道口谕,可是狠狠地倒吸了一口气。

  皇上这是在替新皇及摄政王挑了最后一回担子啊,想不到皇上身体那样破败了,还不忘下这么一道口喻,可见周昌帝对这几家逆臣的恨。人家儿子舍不得杀,再怎么样,也是君家的子孙。但其他家族的人就不一样了,怎么打杀都不过分,谁让你们跟着瞎起哄呢。

  看着众臣变化莫测神色不一的脸,谢意馨想,此番之后,这些人遇到此类的事,相信一定能冷静许多的。

  更多人想到的是,周昌帝不愧为临死了还在为君家考虑,为君家,为两个尚稚嫩的儿子燃烧着最后一份力。

  有了周昌帝的命令,就算有人想趁着新帝登基大赦天下之际求情,也会被挡住的。

  毕竟这是先皇的遗命,俗话说,三年不改先皇遗志以为孝,新皇及摄政王不可能不从。当然,朝堂内也没有那等不识时务之辈就是了。

  两日后,举国上下还沉浸在周昌帝已崩的哀伤里。就是在这样哀伤而沉重的气氛里,大昌的新一任君主君泽瑜在御极殿登基。

  大昌五十一年二月,新帝君泽瑜登基即位,称明微帝,改元和泽。同日,晋王在御极殿接受先皇遗命,晋位摄政王,在新帝亲政前总揽一切政务。

  宫中甚至为他准备了一座宫殿以供其休息解乏。不过为了避嫌,君南夕并不曾宿在宫中,而是每天不管多晚都回去摄政王府。

  “殷慈墨,果然是惊才绝艳之辈,虽然我不懂政治,但看了这些笔记,确实有不凡之处。”谢意馨放下手中的笔记,略感叹道。

  她手上的笔记是抄敛景王府所得,本子的主人是殷慈墨,上面记载了一些施政方针,御下之道,农事水利地质方面也有,甚至还记载了她会帮助北蛮族一事的原因,内容波及范围极广。即使她历经两世,有些内容看起来还是一知半解的,所以谢意馨不由得发出了刚才那样的感叹。

  谢意馨不知道她留下这些笔记的用意,但这样倒省了他们一番功夫,大略猜测这些估计是她的一些心得,记录下来,大概也是怕忘了。

  “嗯。”这点君南夕倒不否认,“只不过此人私欲太重,太过自以为视,而且刚愎自用,居上位的话,恐非国家非百姓之福。”

  谢意馨缓缓点头,确实,她的出发点是好的,想统一了大昌,然后努力发展,让大昌变得繁荣强大。但是,有些事情,殷慈墨太想当然了,而且为了达到目的太过于不择手段无视人命。

  殷慈墨的古怪,他父皇与他说过,抄检景王府,能拿到这些东西,实在是意外的惊喜。

  先前殷慈墨的死,周昌帝不是不可惜的,但一想到以她这样狠辣的性子,这惋惜之情就去了大半。

  她不仅对别人狠,对自己也能下得了狠手,从她能不顾儿子,不顾自己生死,都要与他们同归于尽这一点就能看出,这样手段狠辣又不泛智慧的女人,,绝非用手段便能折服为其所用的。一个弄不好,反而容易被其反摆一道。

  “里面记载的关于农业水利之类的东西,我想试试。”君南夕说道。民以食为天,从古到今,只有百姓的日子过得好了,皇权才能稳固。

  所以对于殷慈墨记载的东西,他不会因为厌恶她就弃之一旁,用她留下的这些东西,就当替她赎了这些年所犯的罪孽了。

  谢意馨赞同地点点头,她历经两世,自然知道这些东西的好处。上一世殷慈墨能有那么好的名声,这些东西功不可没。如今历史改变,她没想过成就什么威名之类的,但总觉得这一世的老百姓不能过得不如上一世吧。

  ******

  时间一晃而过,很快,便过了j□j年,十一已经十三岁了,再过一年,便可以亲政了。

  和泽九年三月,谢意馨被太医诊出有孕。

  摄政王妃有孕的消息,让群臣的表情很是微妙。在这个节骨眼上有孕,容不得他们不多想。

  平静了近十年的朝堂,隐隐暗流汹涌。

  谢意馨扶着戚太后在院子里慢慢地散着,后面跟着一尾巴的人。

  临行前,谢意馨抗议过,“周嬷嬷,我和母后只是在院子里走走,让春雪几个人跟着就好,不必如此劳师动众的。”

  谢意馨看着身后一群人,有些哭笑不得。只见她们有人手上拎着手炉,有人拿着披风,更有人拎着暖炉,暖炉里温着一些补汤,只要她一说渴,就能喝上了。

  不过这全副武装的样子,也太夸张了。

  “王妃,这回老奴可不能听您的,王爷可是吩咐过了,让咱好好照顾你的。”周嬷嬷拿出君南夕的话挡了。

  谢意馨忍不住叹了口气,神色无奈极了。君南夕实在是太过紧张了,有时候让她都怀疑自己肚子里怀的是金蛋而不是普通的胎儿。

  原谅这可怜的男人吧,要知道他们成亲十来年,她好容易怀上一胎,而且并不是因为君南夕的身体痊愈了,而是很幸运得了上天的眷顾才能怀上的。再者,这也极有可能是他们唯一的子嗣,君南夕如何能不紧张?

  太后笑眯眯地看着两人,并不搭话。最终,谢意馨败下阵来,于是,便有了后面的一大根尾巴。

  两人缓缓地在院子里走着,落叶纷飞的院子,秋的意味更浓了。

  “你父皇在的时候,最盼着你有孩子了。”戚太后看着缓缓飘下的叶子,幽幽地叹了口气。

  谢意馨知道她婆婆又想起先皇了,略担忧地唤了一声,“母后——”

  戚太后回过神,拍了拍她的手,“好孩子,母后只是感叹一下而已,不知不觉间,你父皇就走了近十年了。”说完,她慈爱地看了谢意馨的肚子一眼,夕儿他终于也有了孩子,她终可以放心了。

  

☆、第一百一十一章

    这日,谢意馨与她继母结伴去庙里还愿。

  君南夕说好与她们一道去的,可临时出了点事,没有同行。不过说好了,等他处理好事情就赶去痂蓝寺接她们。

  约一个半时辰之后,君南夕赶去了痂蓝寺,到的时候,她们还在里面,没有礼完佛。

  痂蓝寺除了大门外,还有另一条路,是专门迎接贵客的,相对大门来说,比较清幽,君南夕正是准备从这进去找谢意馨她们。

  不料他们下马时,有个人冲出来惊着了马,马不安地一边嘶鸣一边打着蹄子。

  而那个冲出来的人也被马吓了一跳,跌坐在地上。

  君南夕朝他们这边看了一眼,眉头微微一皱,没想到会在这见到一个熟人,不过也不算什么。他知道手下的人会处理好这件事的,于是抬脚就欲往里面走去。

  突然,后面传来一道故意扬高的声音,“民妇参见摄政王,摄政王,民女是摄政王妃的表妹啊,您没认出来么?”

  痂蓝寺本就是名寺,香客众多,而谢意馨她们来还愿,又不愿意行使权力让痂蓝寺今日闭寺只接待他们一行人,所以今日的香客也如往常一般多。而那条接待贵客的路离得并不远,百姓们对此也是知道的,一般情况都不会过来这边,而是从大门进入寺中。

  王雪芝那一嗓子音量挺高的,听闻摄政王在此,不少人看了过来,更有大胆的,悄悄移步过来了。

  没错,这个人就是王雪芝。

  君南夕顿住脚步,微微侧身回头,看到她微红的眼睛露出委屈地神色注视着自己。

  小卓子气苦,不,如今的小卓子已经长成了大总管了,各形各色的事情处理过的多了,手段也越发地成熟起来,

  现在这种情况,卓总管立即上前,“恕小的眼拙,还真没认出姑娘是王妃的表妹。只是你既是正经亲戚,何不到府上投拜帖拜访?此处人多嘴杂的,也不是说话的地方。”

  ......

  就在君南夕被缠住的时候,谢意馨和文氏从寺里出来了,一旁还陪着住持。

  一出来就看到眼前这一幕,文氏的眉头立即就皱了起来。

  而谢意馨则顿住了脚步,好笑地看着这一幕,都说男人的魅力在于权势,

  近十年来,这个男人一直站在权力的巅峰,纵然个性温和内敛,但良好的出身及长年权势的熏陶,让他仅仅只是站在那,身边的女人都会不自觉地被他吸引。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0页  当前第10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06/11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盛世安稳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