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药女晶晶_分节阅读_第322节
小说作者:忆冷香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25 MB   上传时间:2014-12-09 14:15:16

“公主胡闹,阎罗王宠得她也不管。等着瞧陇北这次闹大笑话吧。”

陇北冬季黄河岸边植果树的事在朝堂上又掀起了不小的风波。不过这也没能阻止何冬履行诺言,南地的新米刚到了,就派官员往陇北送去了十万斤大米。

何敬焱让朝廷官员将米直接河南道慕容家族,而后从慕容家族换来了十二万斤面。

朝廷的面被陇北官府发给了天水来的二万多灾民,平均一人分到的面不到六斤,就算是吃面糊糊,一天只喝一顿,也只够吃一个月。

灾民自来到陇北金城,每个月都按人头从官府救济粮食,一连领了三个月,这是第四个月。

灾民原以为能领到陇北刚刚大获丰收的马铃薯,每人至少能领二十斤,谁知是面粉,每人不到六斤。

这还没到冬天呢,看情景陇北官府没有银钱买粮食给灾民吃了。

灾民不知道怎么捱过漫漫冬季活到明年开春,刚得了面的喜悦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为生存发愁的痛苦。

一些灾民壮着胆子去问来回巡逻的官兵,他们提出的问题在第一时间报到了焱王府。

几位官员忧心忡忡的来到了正院的大厅,相继禀报灾民的心声,“王爷,灾民已经有了房、地、衣物,可是给的粮食不够吃,怕过不了冬天。”

“王爷,灾民感激陇北官府收留他们,给了他们一切,想着冬天能不能干点活谢恩。”

陇北官府给灾民盖的房子,用的材料是黄河泥沙、石头、茅草混合而成,能够防大雪压也能防雨水。

地就是挨着黄河边及山边的荒地,按人头来分,一人一亩。

衣物包括每人四季的衣裤两身、睡得被褥一套、简单的厨具碗筷。

何敬焱自是能够理解,道:“告诉他们,之前给官府盖学堂、书院、种果树、修路的工钱,马上就下发。”

几位官员面面相觑。

马大问道:“王爷,之前让灾民干活时,说好的是不给银钱,怎么又给了?”

王浩然缓缓道:“咱们陇北官府给灾民盖了房、送了地衣物及粮食,花了近五十万两银钱,灾民就算干十年的活也不够还帐。”

地是灾民现开出来的不用花银钱,可是建房、衣物及粮食是实打实的花银钱。

何敬焱望向秦二,微笑道:“公主之前让你派人给灾民做的出工名册,那就是为了按工时给灾民发工钱。勤快能干的就多得银钱,偷懒以生病为名不出工的就少得银钱。”

“公主真是英明。”

“公主的这个法子一回就把偷懒的灾民给治了。”

几位官员笑着走出焱王府,去将这个好消息传达给灾民。

焱王府速来雷厉风行,灾民睡了一晚起来,早上就有十几个官员带着几百名抬着银钱箱子的虎奔军来到了灾民居住区。

“王爷、公主有令,给出工的百姓按日、量发银钱,成年男子出工一日出工量上等二十个铜钱、中等十八个铜钱、低等十六个铜钱,成年女子出工一日出工量上等十八个铜钱、中等十六个铜钱、低等十四个铜钱。”

“十岁至十四岁男女,出工一日十二个铜钱。”

“出工率达到十成者且出工量上等者另奖励白银三两!”

十几名官员站在高处朗声读着焱王手令书,直把站在下面的灾民听得激动高兴的热泪盈眶,都不敢相信这是真事。

按照手令书所说,一个成年男灾民出满工,哪怕是低等,也能得二两银钱。

金城的面粉现在是四个铜板一斤,二两银钱能买五百斤,这都够一家四口吃十个月了。

直到灾民排队一个个的把银钱领到手里,感激的当场跪下往王府的方向重重的磕头。

三千六百七十个老实巴交干活不惜力的灾民拿到了陇北官府奖励的白银三两,均是喜极而泣。

当时他们出工就是觉得要回报陇北官府,没有一点偷懒的心思,谁知这就得了足足五两的银钱,这是做梦也梦不到的事。

整个灾民居住区沸腾了,许多人的脸上洋溢着笑容,目光里已有着过好日子的希望。

那些偷懒耍滑的灾民后悔莫及,恨不得大哭一场,下回给陇北官府干活再不会这样。

灾民领银钱进行了半天,家家户户都拿着新得的银钱去割了肉、买的蛋改善一下伙食,打打牙祭。

到了下午,灾民区传来了喧闹的锣声,二百个灾民的里正每人提着锣边敲边大声喊道:“王爷、王妃有令,金城的十七所学堂已经建好了。

离此处最近的两所学堂,金城第十四学堂、第十五学堂、十六学堂、第十七学堂,能容纳一千五百个学生。

学堂三天之后开始收学生,五岁至未成年的孩子,不论男女都能去,不收任何束修费,还管一餐中饭。”

不止是金城,整个陇北七座城府的八十座免费学堂都将在三日后收学生传知识。

修建免费学堂的费用由李晶晶出了,共计三十二万两银钱。

每座学堂聘请六位师长,其中有两位是女师长,她们专门教女学生。

一百六十位女师长就是虎奔军及当地驻军军官的妻子。每人配两名军士保护。

学堂的男师长由陇北的秀才、举人担任。

他们与女师长都是通过了王府的考核才被聘用。

所有的师长每个月发饷银三十两,逢年过节发吃食、布匹、药品等福利。

学生的中饭费用标准是六个铜板,要求是一荤一素一汤,主食是白面。

陇北八十座免费学堂,这样利民强国的大事,千年来这是头一次。

何敬焱、李晶晶的名声一下子压过了陇北的云族,需知云族已经有了几百年历史,而小夫妻在陇北还不到半年。

朝堂之上,文武百官对此事只有好评,没有人蠢到说反对免费学堂的意见。

不过一些人想着,八十座免费学堂,每年的开销至少二十万两银钱,倒要看何敬焱、李晶晶能坚持开几年。

------题外话------

感谢亲们的订阅、送钻票花打赏及留言支持!

亲们有票请投下来,谢!

14 晶晶施计垄断豆油 敬焱难舍小娇妻

陇北封地学堂就这样风风火火的开课了。

学生顶着一张张可爱单纯的脸坐在宽阔明亮的学堂教室,用极为恭敬的目光望着认真授课的师长。

在不远处的厨房,两个指甲剪得干干净净的厨子正在灶边忙前忙后的准备学生的饭食。

学堂的院子新植着桃、苹果、杏树树苗,后院还有一个花园,土里刚撒下花种子还没有发芽。

何敬焱、李晶晶在不提前给学堂打招呼的情况去了金城三座学堂巡视,看到的就是这样的画面。

他们不忍打搅到学子读书,悄然无息的离开。

夫妻回到了王府,何敬焱特意牵着李晶晶的手去了书房。

“娘子,封地八十座学堂几乎收满了学生,每天光是纸、笔、墨、午饭的开销就是几百两银钱,积少成多,再加上师长的月饷,一年下来的开销可是一笔巨银。”

“我知道。”

何敬焱拿出了一张纸,写下了记忆当中今年几个大的项目所花出去的银钱,又写下明年的几个大项目预计花的银钱,算了总共的数目,意是高达三百二十万两银钱。

“娘子,明年你还要建长安书院,书院的开销前期已花去三十万两银钱,建成之后每年投进去的银钱至少十万两银钱。为夫想着今年你的银钱只出不入,这可不行。”

李晶晶浅笑,道:“你可知我卖马铃薯赚了多少银钱?”

何敬焱答道:“至多十万两银钱。”

“错。”李晶晶摇头,笑道:“我赚了六十四万两银钱,这还不算未卖到国外去的。”

何敬焱想到那生在沙土地里黄色不起眼马铃薯,味道虽是好吃,可必竟是普通的农作物,不是救人命的药材,震惊道:“怎么赚了这么多?”

李晶晶表情得意洋洋,道:“南地的人高价买马铃薯用来做种明年种在地里。他们怕从小商贩那里买到的马铃薯不好,就专门从我指定的秦家商铺买。我定的价钱是一斤一百文。”

猪肉一斤十二文。在沙土地亩产量二千五百斤以上的马铃薯竟是一斤卖到一百文。实在是没有比这更稀奇的事了。

何敬焱瞠目结舌,半晌笑道:“娘子这是去抢银钱。”

李晶晶解释道:“南地的人只买这一回马铃薯作种子,明年南地也有马铃薯了,就不会有人再买,我这也是一锤子买卖,自是要卖高价。”

“娘子,这才有六十万两银钱,还差二百六十万两。这个缺口太大了。”何敬焱望向西方,杀光一闪而过,道:“为夫准备过几天带虎奔军去匈奴王朝走一遭,抢些财宝回来换成银钱。”

他是个男人,总不能让李晶晶去筹银钱建设封地。

这个冬天他要带兵在匈奴王朝呆两个月干掉几个部落。

“马上入冬了,匈奴王朝比陇北要冷得早,这会子都已经下雪了,天寒地冻,马都受不了,何况是人,我舍不得你去。”李晶晶上前抱住了何敬焱。

这个男人是她的,她要跟他过一辈子的,不能再让他大雪天的在能冻得长毛牲畜都会死的草原拼命杀人。

何敬焱听得心里暖烘烘,柔声哄道:“无妨。为夫以前也是这样过来的。”

“不许你去。”李晶晶语气娇柔,听得何敬焱心都要酥了。

她接着道:“马铃薯在国外也卖了几十万两银钱。马上封里的大豆能收了,我听下面的官员禀报,产量不会少的,我的人已建好了油坊,就等着大豆熟了开榨豆油。”

何敬焱伸手抚摸爱妻的头发,道:“豆油卖了至多赚个几万两银钱。你莫愁,为夫去一趟匈奴王朝,最多两个月,一定在腊月之前回来。”

“我的豆油至少卖二十万两银钱。你得信我。”李晶晶抬起头来,迎上了何敬焱宠溺的目光,脑海里浮现他身上肌肤交错的旧伤疤,含着泪光摇头道:“不行。我不让你去。你得在陇北陪着我。”

“娘子莫哭,你这个样子,为夫如何放得下心出远门?”何敬焱俯身吻了爱妻的额头,把她温暖带着淡淡药香柔软身子紧紧拥抱着,想让她融合到他的身体里去。

李晶晶把眼泪胡乱的擦在何敬焱的肩膀上,道:“夫君,我在金城买了两个商铺,每月只售卖一次药品,专门卖给大药商。”

何敬焱问道:“爷爷同意了?”

“别提爷爷了,他跟陛下一起害我们,把七座破城府赐给我们当封地。”李晶晶摇头,气呼呼的道:“我都嫁给你了,不归他管。他的话我不听了。”

陇北的豆子熟了,平均亩产量达到六百斤,这比在南地肥沃的田地产量高出近三倍,数据出来后让所有种植的农民都狂喜了几天。

农民按照之前陇北官府的命令,将一半的豆子卖给了官府,余下的一半留做口粮或是到集市去卖。

李晶晶设下七座城府的榨油大作坊全部开张,作坊用的压榨机是改进过的,出油率竟是比旧式的多出一倍。

几百万斤的大豆运到了榨油大作坊,作坊里所有的人忙得脚不着地。

印有陇北特等醇香豆油字样的十斤量红木小木桶,装满了豆油,用油蜡封了口,通过一辆辆的驴车运到了金城,而后走黄河水路、官道运到了长安、洛阳及富裕的南地。

市面上茶油一斤售卖四十铜钱,芝麻油一斤售卖八十铜钱,陇北的豆油一斤竟要卖到二百六十铜钱。

一桶十斤就是二两六分银钱,普通人家根本买不起,只有前阵子能买得起马铃薯吃的富贵人家才买。

若说豆油也不是没吃过,可陇北官府产的豆油炒出来的菜就是要可口些,而且吃了几天,患有便秘的人不便秘了。

陇北的豆油有治便秘的功效,这个消息传开了,第一批十万斤一下子卖脱销了。

国外的商人闻讯到金城买陇北豆油,苦于没有门路见到李晶晶,只有去找她的哥哥李云霄。

李晶晶让李云霄传出来话,“陇北的豆油连本朝人吃都不够,岂能卖到国外去?”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68页  当前第32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22/36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药女晶晶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