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名门闺秀与农夫_分节阅读_第71节
小说作者:假面的盛宴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533 KB   上传时间:2015-04-15 14:44:56

  两口子各自冥思苦想,又互相综合,最后定下了他们未来的新家。

  大体的模式是这样的——

  类似四合院的模式,一共四排屋子组成一个一进的四合院。最前面的一溜屋子放人面前,后面的东西厢房还有上房在后面。最前面的那一溜房子和村里其他人家一样安排,左右也各盖两间大瓦房,这样看起来也不会太怪异。

  考虑到家里有骡子车,杨铁柱决定前院面积不能太小,要有停骡子车和栓骡子的牲口棚子,前院要有井,没井吃水不方便。而且能盖得起大瓦房的,哪家打不起井的。

  然后后院要有菜园子,又考虑后面几排屋子打水方便,杨铁柱决定后院也打一口水井。

  这样想着,他在手上的‘练字板’上,在后院那个框框里换了一个小圆形。

  是的,杨铁柱两口子现在正在模拟自家怎么盖房子呢。为了怕不全面,林青婉在杨铁柱平时用的练字板上面画了一个简易的平面图。

  林青婉上辈子做过网站美编的,所以画个简易的图还是没问题的。因为嫌弃木炭头脏手,她就把板子和画图用的木炭都塞给了杨铁柱。两人商量一下就让杨铁柱在上面加一笔。如果杨铁柱画不了的,林青婉才亲自上。

  又考虑到出恭的问题。

  就别提出恭了,林青婉一提到上厕所就烦,乡下都是那种挖一个坑,上面架两块木板的那种简易茅房。她每次上茅房的时候,都怕自己会掉下去,而且臭气熏天的。那种感受是现代用惯马桶便池的人无法能想象的,所以林青婉觉得新房子的厕所也是个大问题。

  林青婉想了又想,才想出茅房怎么建。

  就建老式的那种简易厕所吧,用砖砌一个小池子出来,旁边放一水缸,到时候可以冲下去,然后尾巴处再挖一个粪池就行了。眼不见为净,现在也只有这条件。这里没有所谓的下水道,也没有所谓的水管。就他们手里这点钱,想学着穿越小说里的女主苏一把都不成。

  要挖粪池,那就只能在后院了。林青婉又让杨铁柱在后院的框框里加了一个圈,然后用语言告诉他怎么建茅房。

  杨铁柱脸上的表情很严肃,眉头皱的紧紧的,嘴唇半抿,心里不停的记着媳妇儿说的话,还在大脑里快速幻想成型的摸样。

  也难为他了,幻想了好一会儿,杨铁柱才喜笑颜开,“媳妇儿,你说的这个茅房好。”甚至还会举一反三,“到时候在粪池上面盖块板子,味道会小很多。”

  不能怪杨铁柱蠢笨,毕竟从他有记忆以来,在他的印象中茅房就是那种挖一个大坑,上面架两个细长的木板子那种样子。能这么快速在脑海里模拟出林青婉说的样子,已经算是思维很敏捷的了。

  “好就行,好你就好好记着。”

  然后就是家里的房子一排盖几间了,两人的意见就是正脸一溜三间,后面上房三间,后面的左右厢房各两间。前面正房左右可以盖三间。组合起来就是一个小巧的农家小院,只是这农家小院后院占地颇大,因为林青婉还预备在后院的右边再加一个小作坊的院子。

  杨氏家的后院现在已经被密密麻麻的腊味鲜架子占领了,而且随着生意好越来越挤。林青婉就想着把小作坊老放在杨氏那里也不是事儿,总不能以后地方不够用再把人的菜园子也占了吧。反正他们这次要盖新房,还不如连小作坊的房子一并盖了。

  提到在自己家里盖个小作坊出来,杨铁柱觉得这个想法也挺好。大姑家里不宽敞,以前大姑一个人在家还蛮好,现在夏大成一家子回来了就有些拥挤了。把做腊味鲜的摊子放在人家后院里,更加显得屋里很拥挤。

  想法定下来,两人又想着小作坊怎么建。

  不过这也挺简单的,圈个院子,中间弄一块儿空地,可以在晾晒腊味鲜。以防有下雨下雪的时候,再盖一间大房子,不用四面有墙,上面有个顶就行了。又考虑大家做腊味鲜的时候需要有地方,又盖了一间屋,考虑到平时洗肉又加了一口水井,还有冬天的时候冷,屋里还加了一溜炕。

  杨铁柱急得满头大汗,他们商量的这些都太复杂,他在板子上实在画不了。他就能画个圈,画个小方块都是歪歪扭扭的。

  林青婉被他逗得大乐,拉过他头,在脸上亲了一口。让他去把练字板上木炭痕迹用布擦了,然后接过木炭开始简略的画起来。

  专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跟人家设计师画出来的肯定不能比,但是比杨铁柱那些歪歪扭扭的圆圈来比,那不知好到哪儿去了。

  林青婉快速的把刚才他们商量的都画了个大概,后来她想了想,又在小作坊院子里加了一个放骡子车的棚子,小作坊是临后面小道的,于是她又加了个后门,这样一来送货的时候出入方便。

  大体的形象是出来了,至于细节还是以后慢慢来想吧,她现在也累了。

  林青婉把手里的板子塞给男人,这汉子看媳妇儿累了,赶紧殷勤的去打水给自己和媳妇儿洗手。

  看到媳妇儿在炕上躺的一脸舒坦样儿,他也眼热的上炕躺到旁边。

  两人絮絮叨叨说着自己未来的新家,不知怎么都是满脸兴奋与憧憬。

  真好,媳妇儿孩子热炕头!此刻的杨铁根幸福指数爆表。

  第79章

  杨铁柱和林青婉商量的差不多后,就准备去找里正商量着买宅基地的事儿。三房两口子看样子也商量好了,决定和二哥二嫂一起买宅基地盖新屋。

  杨铁柱和杨铁根两人搭伴去了里正家。

  里正家的房子在落峡村里算得上是最好的了,青砖灰瓦,正脸一溜三间大瓦房,左右厢房各三间,还不加灶房、放柴火农具之类的屋子。连院墙都是青砖砌的,看起来既气派又大气。

  杨铁柱现在满脑子都是自己未来的新房子,所以看到里正家的房子很是关注。在心里比较了一下,里正家房子是不错,但是他们家盖好了后也不差。又看了看别人家的院墙,心里想着他们家的院墙最好也用砖砌的。这样又牢固,看起来又气派。

  这样想着,脚下不停就步入了里正家。

  里正下午正在屋里闲着没有出去,此时盘膝坐在炕上抽着旱烟袋。

  一看两人进了院子,就招呼他们到屋里来。

  里正姓牛,现年有五十多了。因为大家一直里正里正的叫着,时间长了大家都忘记了里正的姓氏。平辈的叫里正,像杨铁柱他们这些晚一辈的就叫里正叔。

  “里正叔。”一进屋门,杨铁柱就开口叫人了。

  “来了,你们兄弟俩有啥事儿呢?”

  这里正为人不错,和善也不摆大架子,村里人都清楚他的性格,所以杨铁柱也没说废话,就把家里想买宅基地盖房子的事儿说了。

  “买宅基地呀——”里正眯着眼儿,嘴里抽了一口旱烟,“看中哪儿一块了?”

  杨铁柱就把看中村尾那里的地说了,然后也替杨铁根说了一下,杨铁根也要买地皮盖新屋的事儿。

  里正清楚杨家的事情,当初这俩后生分家还是他当见证人呢。当初杨家闹成那样,因为当初有杨族长在前头,他也没好说什么,毕竟他是里正,也管不了别人家里事。

  现在一听说这两个后生要买地皮盖新屋了,心里也为他们高兴。

  “行呀,你们选的那地方宽敞,都买多少啊?”里正过了两口烟瘾,就把旱烟袋甩到一旁开始说正事。

  杨铁柱说要四亩。三房两口子手里银子不宽裕,再加上他们想法简单,没有林青婉那一套一套的,就说了要买两亩。

  两亩地用来盖房子不大,乡下人房子盖的不大,但是还有菜园子猪圈牲口棚子什么的,一般人家都是买个两亩就够了,但是杨铁柱说要四亩就有点大了。

  “你小子买这么多地方干啥,一般两亩就差不多了。”里正不解的问道。

  杨铁柱搔搔头,“我就想着现在一下子买好,到时候家里的娃儿多了地方也宽敞,加盖房子也比较方便。”当然这都是借口,他肯定不可能对里正说实话。

  一向实诚的杨铁柱,经过林青婉的训练,还有这段时间在外面跑买卖,也学会说话藏几分了。不过他这也算不上实在说谎,只是说的含糊罢了。

  里正人老成精,当然听出了别人口中的含糊了。更何况别人买地也是要花钱的,又不白要,他关心那么多干啥。

  “你小子行啊,发财了?”

  杨铁柱笑得憨憨的,“里正叔别这么说,发什么财,只不过是看家里地少了点,没办法养家糊口就跟朋友做了点小买卖,赚了点小钱罢了。”

  这个说法是林青婉教他的,家里突然要盖房子,到时候肯定会有人问。就算刚开始别人不知道,以后也是会知道的。于是就借口养家困难,和朋友做了点小买卖,至于是什么小买卖,一般懂点人情世故的人都不会开口去问。

  里正就是那懂人情世故的人,所以也没再问了,只是把当宅基地的地价说了一下。

  村尾的地不值钱,也就一两多银子一亩。杨铁柱两兄弟买的多,里正就按一亩一两银子算的,总共收了6两银子。

  因为买地要去官府上档立契,这都是需要花银钱的,也就是俗称的‘工本费’。杨铁柱又塞了二两银子给里正,请他把他们两兄弟的契都给办了。至于多的银钱,就当是里正的辛苦费了。

  里正推了两下,没推掉,便把这银子收了下来,并交代他们过两日来这里拿地契。

  话毕,杨铁柱想了下,又一脸为难样的对里正说,让他帮忙保密一下他们两兄弟买地盖房子的事儿。

  里正看这两兄弟一脸为难的样子,又想到杨家那个泼妇何氏,再加上刚才那点‘好处费’的效用,很是爽快的点头答应了。

  杨铁柱又是对里正感谢了一番才告辞,里正一脸‘我懂得的样子’把两人送出了门。

  回到家,林青婉和姚氏知道地买了,都是一脸的高兴与欣喜。

  过了两天,里正那里地契办好后,杨铁柱就过去拿了回来。

  拿到地契,就要开始着手盖房子的事儿了。

  落峡村村民盖房子,一般都是请的村里人过去帮忙。关系亲近一些的,中午晚上管两顿饭,大家也不需要工钱就帮你把房子盖好了。

  杨铁柱很清楚自家很忙,腊味鲜那边要有人手做,他和三弟还要忙着出去送货。哪儿有那个闲工夫去盯着盖房子啊。

  想到这些,杨铁柱头都大了,恨不得生出三头六臂来。

  三房两口子也非常发愁,地有了,钱也有,就是没时间盖房子。总不能把腊味鲜那边扔下来不做不管了吧,这肯定是不行的,停一天就要损失好多银子,而且盖房子也不是三两天就能盖好的。

  这次不用林青婉跟他们讲换算思想,杨铁柱就拍板找泥瓦班子过来帮忙盖房子。

  不就是点工钱的问题嘛,腊味鲜这边多赚些也就有了。反正腊味鲜是绝对不能停的,大家心里都很清楚维持到现在这样的状况有多难。

  三房也决定和二房一起请泥瓦班子过来盖房,虽然可能要花不少钱,但是他们腊味鲜这边也能赚不少钱。经过林青婉的熏陶,还有夏大成三五不时的点拨,三房两口子现在已经会算账了,至少这种换算思想还是有的。

  商定好,杨铁柱便忙活开了。

  他以前在镇上的时候认识一个泥瓦班子的头,那人叫姓陆,四十来岁。熟悉的人都称他陆叔,盖房子的手艺很不错,手底下有一班子人,平日里就在各处给人盖房子。有大活儿的时候接大伙儿,没大活儿的时候就接些修修补补的小活儿用来营生。

  杨铁柱和他挺熟的,当初甚至因为陆叔手下人手不够,还过去给他出过几天气力的。

  陆叔这人实在,交情归交情,杨铁柱给他干活儿的时候,也是按价给他结工钱的。人家陆叔说,交情归交情,干活归干活,大家都是养家糊口的,我也不能白让你给我出气力。

  所以杨铁柱一直对陆叔这人很是欣赏。

  找到陆叔跟他一讲,陆叔听说他自家盖房子,二话没说就接下了。工钱就照市价给,因为是大活儿,还是两栋房子,还降了一成工钱。

  商定好,杨铁柱就开始和陆叔商议房子怎么盖。为了清晰明了,还把家里的那个红漆板林青婉画的平面图拿给了陆叔看。

  因为林青婉当初画的很简略,就是个大概,陆叔看了以后也没觉得画这图的人有多么的惊天地泣鬼神。只是觉得此人很细心,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就是图画得粗糙些,你想用个红漆板木炭头能画多细致出来啊。

  再加上杨铁柱的一番解说,他差不多就明白房子要怎么盖了。

  最后杨铁柱又提了想盖砖砌的院墙,陆叔在心里估摸了一下,咂嘴摇头,也没说别的,就是说这样耗费甚大。

  四亩大的院子,全部用砖砌院墙,那得多少砖啊。

  看杨铁柱一脸不懂的样子,陆叔就跟他慢慢解释大概要用多少砖,每块砖多少银钱,还要起两人高的院墙。算下地,差不多光起个院墙就要将近50两银子。

  杨铁柱没想到用个砖砌的院墙居然要花这么多银子,又想里正家的那砖墙得花多少钱呀。转念一想,里正家才多大,而且墙也不高,一人多高的样子。他家光宅基地就有四亩。

  他苦笑起来,感觉买这么多宅基地是不是错了啊。

  可是他跟他媳妇儿当初设想过,把家里都盖好,差不多就得这么大的地方,当然后院的位置是留的很大,当然小作坊也占地不小,但这些都是必需的。

  一时之间他也拿不定注意,就跟陆叔说回家跟媳妇儿再商量商量。

  陆叔也没说其他,就把他送了出去。

  回去把这事和林青婉说了,林青婉也是满惊讶的。她知道杨铁柱想用砖砌院墙的打算,但是没想到要花这么多银子。

  不过转念一想就明白了,也的确是,一块砖才多大,他们家占地四亩,然后围成一圈,最低也要两人高吧,那得多少砖呀。

  不过说实话,50多两银子林青婉也没觉得有多贵。因为她可以想象出来要用多少砖,还有做出这块砖背后的人力物力。

  杨铁柱也想的到这些,可是他还是有些心疼。他们现在是有了点钱,但是换谁你花50两银子盖个房没人会说贵,但是换成院墙,那种心理就尤其微妙。

  不是杨铁柱舍不得银子,而是总有一种不值当的感觉。

  林青婉明白那种心理,只是她想的又要多一些。房子都盖了,还差这墙嘛,你难不成盖个大瓦房,用泥巴砌墙?

  好吧,落峡村里有很多都是大瓦房,土胚院墙。但是林青婉就是觉得哪里不对,就像你买了一个钻戒,戒托上是真钻,但是下面的指环用的铁打的,怎么想怎么膈应。

  头都叩了99个了,还在乎这一拜?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30页  当前第7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1/13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名门闺秀与农夫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