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盛世重生之苓娘传_分节阅读_第116节
小说作者:煌灼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892 KB   上传时间:2015-06-12 15:39:21

华苓只是微笑:“当然不能跟你的公主府比,若是能比,也不该是这个时代了。”

晏河的眼神微微动了动,居然没有再说什么。

装修进度汇报完了,何冯和罗定互相看了一眼,由何冯有些犹豫地开口道:“谢九娘子……我等有些话,不知当不当说。”

通常这么开口的人,心里都是积了一堆的话不吐不快的,华苓好笑地点头:“说罢,我又不是洪水猛兽,听了一句逆耳忠言就要将你们都吃了。”

华苓说得有趣,两人都笑了起来,也放松许多。丞公女对待他们的时候愿意放□段,说话甚至是这样和缓,叫两人都有些受宠若惊,做事也十分用心,所以几乎是每次华苓过来查看装修进度,这两人都会给她提出一些意见来,并不只是遵照东家长公主的命令做事了。

何冯说:“谢九娘子,我们这图书馆是不是太简陋了?毕竟是谢九娘子名下的图书馆,若是太过寒酸,岂不是有些……拿不出手?”

何冯和罗定小心地观察华苓的表情,见她十分平静,面带微笑,这才又说道:“日后若是谢九娘子要领些亲朋好友来我们这图书馆观看,看见这简陋的屋墙,怕是首先就难看得入眼去,毕竟谢九娘子的亲朋好友,定然都是天潢贵胄。我等知道,九娘子是要将这图书馆造起来,收藏许多珍品图书,如此,若是房屋器物太过简陋,怕是也配不起珍品图书的价值……”

华苓和晏河是被引到了宅邸的正房厅堂里安坐下。这里大概是完工最早的地方了,也只有这里的三间屋子,还保留着上任屋主使用的一些家具,比如一整组八张的雕花高椅,还有被搬空了的多宝格。

何冯和罗定两人颇为周到,虽然还是个只有雏形的场馆,也在这里预备了茶水巾帕等物,以防不便。

晏河漫不经心地在座首安坐着,慢慢品茶,并不插话。这是谢华苓要做的事,她是答应了帮忙,但想要一个商人出力去做一件没有利润的事,这原本就是不可能的。

华苓听明白了两人的意思,然后她环视了一圈,心里斟酌着如何解释。何冯罗定提到的,其实也算是大部分人的想法了,认为既然这场馆是她谢华苓筹办起来的,自然是归她所有,或者说归她身后的家族所有,所以才会有这‘不足够体面则掉面子的是谢华苓’这样的说法。

但她还真不是这样想的。接下来打理这个图书馆的人手也需要这两人来训练,如果现在不能让何冯罗定的想法转变些,训练出来的人手就更加不会符合她的预期了。

“这个馆子,我与你们说过了,这是为金陵百姓设的读书馆子。接下来,开业之后,它会是一个不需金陵人交任何费用,就能进来阅览书籍、甚至可以坐下来思索、抄写的地方。”

华苓说:“等工匠完工以后,这馆子里面所有的屋子都将会是一样的,只有摆放书的书架,和供阅者坐下来读书、抄书的地方。它只需要基本的家具就可以了,真想读书的人不会介意这里的条件简陋,介意这里条件简陋的人,也并不会来到这里。”

“你们要听清楚,记清楚。这个馆子虽然由我开设,但以后,我希望它可以慢慢由金陵人运作起来。太好的东西容易遭人妒遭天妒,让它简陋些才好,希望可以存在得长久些。”

华苓已经说得很清楚了,何冯和罗定两人沉声答应了下来。直到此时,他们才真正明白了,谢九娘子是真的在考虑设一个给平民百姓用的图书馆子,非常用心,而不是一时兴起,想要取个噱头玩玩而已。两人也因此对图书馆子的建设越发上心了,他们也是出身市井,年轻时也曾想读书考科举,只是家穷无法走这条路而已。

若是这件事能成,他们年轻时的遗憾也能得到些许心理上的弥补,这是多好的事。

——谢九娘子人是真心善哪,两人私底下感叹。

……

最近赵戈已经开蒙了,晏河在家里请了个塾师教导,但赵戈皮得很,塾师也不敢责备太凶,一开始根本坐不定。所以赵戈在家里上课的时候,晏河一般都会在旁边镇压着。今日出来已经颇长时间,正午时候,晏河就要回家去了。

华苓便也预备回家。

两人步行到馆子门口,又见王砗、卫羿还有王磷,后面还有几个认识的不认识的郎君,都是骑着马一道来了。

“阿九。”卫羿当先下了马来,走到华苓跟前。

“卫五。还有王二王三,你们居然都来了啊。”华苓笑嘻嘻地依次打了招呼。后面几名郎君也都是金陵世家子弟,认识、不认识的都互相介绍了一番。

王砗笑道:“今日是我请客,我等都在酒肆吃了一轮酒才来的。谢九总是有些有趣的想头。这么有趣的事怎能不算我一份,来来来,东道主快快领我等入内看一看罢。”

晏河也不理会他们,淡淡朝华苓道:“你玩罢,我回去了。”无视了所有人,唯一只是朝卫羿点了点头,领着一群仆婢走了。

正是午食的时间,华苓已经有些饿了,不过客人们盛情难却,她便又领着人将堆满了木料和各种成品、半成品桌椅书架的宅子转了一圈,详细说了说自己的构想。

不论是否赞同这个图书馆的建造,郎君们对华苓的通盘构思都有些心惊,从寥寥数语之间就可以窥看到,这小娘子的想法并不囿于闺阁世界,极为大气,想得很长远,手底下却谨慎得很。

实在是不能小看的一个人。

转了一圈,王磷说:“谢九,你这馆子是否也太简陋了罢。”他以折扇指了指墙面,那墙面粉刷的很白,但刚刷上的白墙皮就已经有些开裂了。王磷摇了摇头说:“若是要作为书房使用,此处是绝不合格的。”

郎君们也都附和,实在是,如果不是来这所宅子转一转,他们再过十年二十年也不会看到条件这么差的房屋。

华苓只是笑,并不反驳。

卫羿倒是很淡然,边地比这个更差的房屋他也不知见过多少。遂安慰华苓道:“只要风雨不侵,便是好房屋,阿九不必担忧。”

华苓牵住他的衣角,朝他甜甜一笑。

王砗沉思了一阵,问道:“此图书馆子之中,谢九是预备存放何种层次的书?”

“王二问到点子上啦。”华苓精神一震,笑道:“除了市面上能购置的书之外,我心里实是打算将家中一些珍品古籍都抄录一份,放到这里供世人翻看。不知郎君们想法如何?”

王砗略皱了皱眉,深深看了华苓一眼。如他们这层次的人,自然不会不清楚华苓如此举动,是在挑战世家大族的心理底线。

当下郎君们就有些不太高兴,纷纷驳斥这种想法,其中最典型的一个,便是说:“我们各家的珍贵传世古籍,乃是祖上千辛万苦才保存下来的宝贝,如何能轻易将之交给外人。”

郎君们对这样的想法是不可能不心生抵触的。若是真让华苓这样做了,许是有些他们都没有机会看过的书,就被摆在了这个给平民阅书的地方,叫平民走在他们前头。这如何能容忍?

华苓从善如流,立刻笑眯眯地说道:“啊,我这也只是尚未付诸实行的想法。既然诸位郎君都如此不赞同,便将之搁置罢了。”

郎君们这才不再就这一点争执下去。

卫羿勾了勾嘴角,谢九如此反应,很明显的心里根本没有放弃这样的想法,竟是比山野中的小狐狸还要狡猾些。

一个简陋的、未完工的图书馆子也实在没什么好看的,郎君们很快陆续告辞走了,只剩了卫羿和王家兄弟。

王砗告辞之前,少有地严肃了一下,朝华苓说道:“谢九。你也知世家子弟对古籍是最为看重的,万不可轻易挑战世人想法。此事还能从长计议。至于市面上能搜购到的书,我家门下便有如此书肆,回头便令人给你点一批送来。”

王磷也是点头,又补充道:“我等自写的诗词册子也有许多,不知你家图书馆子愿不愿收录?”

王家兄弟是真的在出力帮忙呀,华苓很高兴,笑容满面地福身道谢:“只要是书,自然都是要收录的。谢九为将来踏进馆子阅书的人向王二哥、王三哥说声谢。”

王砗笑了笑。又说道:“钱涟那人最是惊世骇俗的。你却不要学她为好。”

“知道了,我并不学她的。”华苓应了,心里却在琢磨,她总觉得,不仅晏河对王砗厌恶得反常,王砗对晏河的态度似乎也不太一样呢……

王家兄弟也上马离去了,只剩了卫羿伴着华苓归家。

又是一人骑马,一人坐在马车里慢悠悠谈天的光景儿,半下午的阳光微微倾斜,两人从金陵城熙熙攘攘的街市当中走过,也不做什么,就有种懒洋洋的舒服气。

卫羿说:“旁的事帮不上大忙,但若是那图书馆子要些略通武艺的人手,我麾下有的是人。”

“好。”华苓发现,卫羿很少会问她为什么做某件事。他省掉了那个步骤,直接跳到提供帮忙的环节。

这就是卫五啊。好象一天比一天更喜欢对方了。

  ☆、第148章 图书馆子(2)

148

图书馆子的修建在慢慢进行,宅院的内外粉刷修整已经完毕,只剩下木匠们日夜赶工制造桌椅书架等家具。何冯罗定两人给华苓回了话来,到四月底,再过十天左右,家具就能都打制完毕了。

王砗王磷那日答应捐赠的书过了几日也送到了,其数有二三百本。从大丹幼童开蒙常用的百家姓、千家诗到科举学子要学的四书五经都有,每种书多的有五六本,少的也有至少两本。

似乎不论什么年代,书都是颇为昂贵的消费品。如今在书籍印刷上倒是已经出现了活字印刷术,比只有雕版印刷的时代快了不少,但市面上的书依然要至少三百钱一本,最贵的一些甚至要二三两银一本。

要知道,如今一石米价值也不过五百钱而已。

在这里有一个市场供应和市场需求在互相影响的问题,书商即使能印大量的书,也要考虑到是否有那么多的人想要购买。而能买书的人至少也是受过些教育的,还必须是家有余钱的,在目前的大丹,符合这个条件的人就只有很小的一个范围。

每每看见了这样的对比,华苓才会更清楚地明白,后世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给人类带来的益处有多大,只有到了那个时候,许多曾经是奢侈品的东西,比如书和教育,才能普及到金字塔的底层去。

另外,按照王磷上回提到的,两兄弟送来的书里有十来份王家历代子弟的诗文编选。

家族渊源,王家人普遍有文采,王砗王磷两兄弟是将其中质量最高、最拿得出手的一批选了过来。

在华苓看来,这些诗文完全有传世的价值。图书馆原本就讲究一个兼收并蓄,若是有可能,她很希望可以将目前大丹各大世家,包括皇家之中传承的诗词作品都收录到图书馆子里。

时移世易,人不能知道未来是个什么样子。如今世家大族中气十足,但谁知道,再过一百年,二百年,这些枝繁叶茂的大族还能有多少存在,说不定,到时候,就是这个图书馆保存下来的诗词,会成为世上唯一一份的珍贵藏品。

这样想了想,华苓又觉得自己用心真是太险恶了,不禁微笑。

作为提供阅览所用,有这些书已经勉强够用了。但一个图书馆子的书自然是越全越好,华苓是问大郎要了一批十来个人手,带着对比书单,将全金陵的书肆搜寻了一番,查漏补缺。

暂时也就只能这样曲线救国了,谢丞公和大郎,对华苓做的这桩事都持着可有可无的态度,认为华苓想要撒点钱、做点好事是可以的,但同样是告诉过她,没有特殊的原因,家里祖上保存至今的那部分古籍绝不可以外传。

华苓也明白的,这些可都是谢氏祖上花费了大量钱财精力才保存下来的宝物,是家族最重要的财产之一,如何能手轻轻地就拿出去了,叫外人分文不出,就能得一笔这样重要的财富?

人类对本身利益的考量,本身也很容易成为阻挡文明进步的高墙。虽然把眼光放长远了来看,这是无可争辩的事实,但谁都是生存在一个时期中的,谁也不能罔顾自己的生存,去当那割肉饲鹰的佛祖罢?

所以她也没有再打家里的古籍的主意,倒是在图书馆子的运行守则里加了一条,她每个季度提供的经费里面,要有一部分用于在市面上搜购还未收录的新旧图书。

世家大族诚然是藏书大户,但民间也同样会有些人家存有古籍,因为各种原因,愿意出售的情况也不少。只要这一条规矩能运作起来,日后里面的书总会慢慢齐全起来。

所以接下来,要关注的事情就是运营人手的培养了。

……

丫鬟碧浦进来禀告道:“九娘子,娘子们来寻你呢。”

华苓应了一声,赶紧道:“快请进来。”

六娘嫁了以后,丞公府里是越发冷清了些。凤娘有孕,不能太跳脱了,于是不太参与小娘子们的活动,倒是柚娘与小姑们处得也不错,这下就跟着五六七八一道来寻华苓了。

一群娇花也似的娘子联袂走进竹园来,五娘当先就笑道:“九娘,你的图书馆子现在造得如何了?”

华苓招呼姐妹们都在厅堂里坐下,让侍婢去煮茶,然后才说道:“宅子的整修差不多了,然后现在在训练人手了呢。”

七娘说:“我们那里都有些旧书,若是小九的图书馆子愿要,回头叫人送来给你就是。”七娘拉着华苓的手,期待地问道:“何时领我们去你的图书馆子瞧一瞧?那一定很有意思。”

八娘拍手笑道:“就是这回事,这可是个出门耍子的好因由,快快,九娘领我们去你那图书馆子瞧一瞧罢,完了我们还能在街市里转一转,买些小玩意儿。”

其实嫂嫂们嫁来以后,娘子们跟着嫂嫂出外赴宴或是上街的时候很多了。但跟着嫂嫂出外,嫂嫂是长辈只能听嫂嫂的话话,跟着华苓出外的话,华苓是晚辈华苓要听话,自然还是与后者一道的时候要更自由些。

华苓瞥她一眼,忍不住笑:“八姐后面说的才是重点,对罢?”

八娘说:“当然是一样重要,哎,九娘,我们都关心你的馆子呢。可是已经花了不少银钱了罢?”

华苓默默算了算,她有个账本专门记录投在图书馆子的支出,到现在已经有六百两上下了。于是她点头道:“嗯,花了好几百两了呢。”

也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见姐姐们感兴趣,华苓干脆叫金箩将账本拿了出来,给大家伙儿都瞧了瞧。

娘子们都是默然,叫她们花钱在自己身上,那都是理所应当的,但谁也不曾这样爽快地给不认识的人花这样多的银子。如今娘子们的月银都是八两而已,虽然收入之中月银只是很小的一部分,但一下子花出去几百银,那还是太……娘子们只能说,她们的小妹妹,果然是个手很松的小娘子!

已经是四月十四了,今日没有什么大事,也还没到中午,大家伙儿坐在一起说笑了一阵,华苓干脆问姐姐们道:“若是你们想要去看那馆子,现下便去可好?”

“择日不如撞日,就是这个意思。今日家里也没有大事,各处处置交给谢贵大掌事便可以了。”七娘拍手说:“小九快换衣裳罢,我如今已经可以出门了。”娘子们都是点头,纷纷催促华苓。

二嫂嫂柚娘安静地坐在一边,华苓差点漏了她,赶紧问道:“二嫂可肯一道去瞧瞧?”

柚娘摆了摆手,笑道:“我就不去了,你们小娘子出外也要带足了人手,勿要被冲撞了。”二郎在族里领了份不大不小的差事,管着谢氏在金陵城郊的一处粮食工坊,相对大郎和爹爹来说,日子要悠闲许多。两夫妻感情好,二郎时不时会带着柚娘出外转一转。

“好,那有机会的话再请二嫂去瞧一瞧。”华苓也不强求,毕竟像凤娘说的一样,为人媳妇和为人女儿是不一样的,有些她们姐妹们可以轻轻松松做的事,凤娘柚娘却是不得不有些顾虑的。

于是等仆役们套好马车,丞公谢家五朵花就登车出门往城南去。

……

图书馆子几乎是一天一个样子,华苓这回领着姐妹们来看,庭院里堆积的建筑材料已经消耗得差不多了,基本都变成了摆放在各处房屋里面的簇新桌椅和书架子,还有好些新的镶玻璃木窗。

关于窗玻璃,这还要感谢晏河的工坊研究出产。因为晏河的工坊首先推出了更快速生产玻璃的方法,属于皇家的商铺能生产质量很好的彩色玻璃,而且价格比世家手上拥有的玻璃还要低上三成,销量很好。好些不远千里而来的西域商队,也因为大丹的大块玻璃大幅度降价,采购列表中添上了这一项。

但商人趋利,销量好的自然是皇家商铺的产品。至于各大世族的相关产业,在经过了一段销售低迷的日子后,有的见经营不利,连作坊带铺子都卖掉了,还有的迎难而上,投入了更多的资本去研究,才勉强追上了皇家的步伐。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57页  当前第11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16/15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盛世重生之苓娘传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