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盛世重生之苓娘传_分节阅读_第138节
小说作者:煌灼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892 KB   上传时间:2015-06-12 15:39:21

有了可用的图纸,到此,两人才议定了一份完整的协议书,将两方的责任,以及即将组建的钟表作坊的主要细节确定下来,签字盖章按手印,各持一份。

华苓亲自将协议书卷起来,装进精致的绸袋里,由衷地说:“果然还是喜欢这样做事,一切都摆在面上,清清楚楚,分分明明的。”

“经商不要牵扯感情,不然也做不了大事。”晏河点头道:“这样很好。再过几日,等工坊里准备好材料,我派人叫你来。”

“没问题。”华苓笑了笑,站起身来。“出来也不短时间了,我该回去了。”

晏河面色淡淡地送华苓出外,忽然道:“你当真愿意将这里赚的钱全都投在那图书馆上?”

这个钟表工坊生产的钟,在可以预见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会是稀缺商品,一件获利一千银还是保守估计。晏河也大致知道如今金陵世家嫁女的嫁资有多少,若是华苓纯为攒嫁妆,一两年内攒出另一副嫁妆何其容易。虽然这些银子在晏河看来并不很多,但她依然不能理解,华苓为什么能这样毫不在乎。依然是在给别人帮忙。

华苓歪歪头,平平静静地道:“为什么不呢?赚了钱就要花罢了,花在哪里不是花。我也不需要别人认同我,做了开心就行。至于为什么愿意这样做,大概是——你看,你现在要养一批合格的工匠这样难,而我希望再过几十年,大家做什么都能再容易一点点。”

“再说,想要钱而已,不难啊,没有了再赚就是,又不是没有脑子,去哪里都饿不死嘛。”华苓说。

“你不要以为能说服我给毫无干系的人掏银子。”晏河说。

“真抠。活该你长得这样小鼻子小眼睛的。”华苓嘻嘻笑,又将晏河气了一回才飞快地走了。

……

一切顺利,到十月下旬,相公王家的继任祭礼之后,第一个钟完工了。完成品的体积约有两尺高,重十二斤。第一个成品是华苓亲手组装的,当她推动钟摆,钟面后的精巧的齿轮结构一个带一个转动,让钟面上的时、分两针转动起来,在场的几名老工匠都激动了。

这是一个何等精妙、完美的造物!它由金灿灿的铜打造,有时、分两指针。钟面分成内外两圈,刻出大丹人惯用的十二时辰。钟面之后是精巧的齿轮结构,推动下面悬挂的细长而优雅的钟摆,齿轮组就会旋转,钟面上的指针就动了。机械运转时发出清脆细微的响声,听在工匠们耳中如同天籁。

当中更有一个激动的朝着晏河五体投地,连连跪拜,高声道:“公主殿下英明神武!公主殿下!此是全新的时计,此是全新的造物!如此精妙,如此完美!公主殿下!此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大发明!公主殿下有此良思,是造福我大丹人千百世啊!”

华苓将发条匙插进钟面一侧的发条孔中,慢慢悠悠地上发条,笑眯眯地看着工匠们各种赞颂晏河。

到底有些受之不武,晏河眼底有些尴尬,听了几句就敛了笑容道:“不过是个造物罢了,还有客人在此,如此激动作甚?”工匠们这才不敢再说话了。

赵戈趴在桌案边,着急地拉扯着华苓长长的袖摆说:“姨姨,姨姨,戈也要玩。”

“好。”华苓叫人将旁边的一张矮凳移过来,让赵戈站在上面给钟上发条。

拧发条的时候,机械齿轮中间有轻脆的咔咔声音,悦耳极了。赵戈拧的很开心,不小心拧到尽头了还有些失落。

赵戈两只小眼睛亮晶晶地看着华苓说:“姨姨真厉害。”赵戈年纪虽然小,但是也很聪明,早就知道这东西是华苓做的,并不是他亲妈。

“那是当然的。”华苓弯弯眼睛。

第一批零件并不止一份,华苓作了示范之后,熟手的老工匠们也就能慢慢摸索着装配了。

“下面我们该谈谈装饰和定价的问题。”晏河带着华苓和儿子,还有曾经帮过华苓建惠文馆的掌柜罗定转回转回待客的偏厅。罗定会是接下来钟表作坊的大掌事,华苓对他也比较熟悉。

晏河说道:“核算下来,制造一组零件成本约在八十银。这还是半成品,还得制造一批外壳,将钟面后半部分遮盖住,不然不雅观。”

“若是要卖高价,外壳是要好看些,弄个金灿灿的铜壳子,或者是透明的琉璃壳子,上面镶银、镶宝石应该不错的嘛。镶个十二生肖?还是什么花鸟鱼虫……”

华苓想想那种金灿灿的样子就觉得好笑,摇了摇头,朝罗定笑道:“又要好看,又要节省成本,这可不容易,罗掌事,接下来就要多多仰赖你了。定价万万不可低了,物以稀为贵,要保证这一点。”

“卑职不敢。请公主殿下、谢九娘子放心,卑职定全力以赴。”罗定看似谦虚,其实十分心喜地应了话。这钟表作坊,虽然才起步,但眼看着是这样一个赚钱的物事,前途是大大的。罗定若不是曾经被借调去建惠文馆,还不能从同僚们手中得不到这个差事,所以罗定心里得意得很呢。

……

制造第一批钟并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华苓一直提着的心才放了下来,接下来她只要等分利就行,金陵的惠文馆运作不虞担忧,下一步可以考虑在江州办第二个了。前几日王磐举行了继任祭礼,老相公从容退位回家含饴弄孙,如今大丹的辅弼相丞四公,就已经全是新血。

十月二十六日,时隔两月,华苓终于得到了率队前往东北的卫羿的消息,只是,这消息却是伴随着新罗人集结军队,越过鸭绿水进攻大丹的消息一道到达金陵。

  ☆、第166章 远远的思念

166

九月三日,三十艘船的粮草押运船队到达鸭绿水入海口。鸭绿水水质清澈,入海口处水域深,可以停泊海船,是天然的优良港口。

鸭绿水防线颇为特殊,如今是由朱卫两家军队共同驻防的,卫氏陆军的驻防地从鸭绿水北岸上游到下游,共有七八处营地,而入海口有一处朱氏海军建立的驻防点,驻有一千人,有能够通行鸭绿水的小型战船数十艘,定期在江面巡航。

这道防线的最高长官是正四品忠武将军殷林力,现年四十,相貌粗豪,为人豪爽。殷林力并非弼公卫姓族人,是从先帝朝的时候考中了武举,入了军,慢慢爬上来的。能在军中出人头地的外姓子弟都是极为出色的将才,文武兼备。海军驻营地的最高长官是位从六品都尉,名朱谦宇,也是辅公朱氏谦字辈子弟。

卫羿等人所在的旗舰当先在海港抛锚停泊。

“粮船到了!”

“粮船到了!”

“咱们的粮草到了!”

卫羿站在旗舰前方,凝神望去。

才是近正午的时候,阳光颇烈,大小船只林立的码头上一片欢快的高呼,有军士高高挥舞卫氏、朱氏军旗,又有不少不知什么东西被抛掷到了天上。这些都是在殷林力带领下来迎的军士。船队航行十来日,终于靠岸了。

诸清延走到卫羿身边,拱手笑道:“叔羿,该登岸了。”

卫羿朝诸清延点点头,缓容道:“子清此一路上辛苦。”好歹也是同行了十来日,接触得多了,船队三位主要的长官之间关系也越发好了些。诸清延与人交往极能把握分寸,热情总是恰到好处,并不显得谄媚轻浮,也时常言之有物,对边疆军事很有些了解,是以就连话最少的卫羿也对他有了几分好感,朱谦潮更是已经与诸清延称兄道弟了。

诸清延笑容满面拱了拱手道:“延一路上并无甚建树,怎敢居功。”

卫羿不再说什么,两人与朱谦潮会合,一道登岸。

“叔羿,子乐,还有这位是诸监军罢,你们可算是到了。兄弟们是等你们等得望眼欲穿啊,哈哈哈。”殷林力朗笑着迎了上来。

在殷林力身后,被精心点选了带来迎接船队的近千将士整整齐齐地列队为方阵,高喝道:“属下恭迎果毅都尉、朱都尉、诸监军!”其声如雷贯耳,几乎能激起海浪来,很是惊人。

“末将率麾下将士见过忠武将军!见过都尉!”卫羿面色不改,领着朱谦潮、诸清延和一批亲兵从舷梯登岸,大步迎上,与殷林力、朱谦宇拱手相见。

而后卫羿后退一步,将腰上佩戴的长刀连鞘斜斜高举。染过不知多少敌人鲜血的长刀皮鞘是暗红色的,早已看不出原本的色泽,在烈日下显得晦暗,但依然有种难言的威慑力。

“属下见过忠武将军!忠武将军好!”卫羿身后,从旗舰上登岸的两百多名军士迅速整队为方阵,也是高声齐喝。虽然人数上只有对方的五分之一,但气势上并不是差许多而已。卫羿麾下将士,经过了连日的海上航行,风大浪大,却很明显地,并未损失太多元气。

朱谦潮、诸清延两人落后卫羿一步,对视一眼,心里门儿清。

殷林力面露诧异,卫羿麾下这批将士确实是锐气十足,令行禁止,他也不得不把对卫羿的看法往上又提了一些。他令麾下将士齐声相迎,这当然算是很隆重的礼遇,但也未尝不有略给客人们一点点下马威的意思。诚然,他是领一万八千陆军驻防鸭绿水之北,归属于卫弼公属下,但这并不以为着他就应该对出身卫氏嫡系的卫羿十分毕恭毕敬的。

军中卫氏子弟从来都占据着最优势的地位,但并不是说,军中的外姓将领就不出色,外姓将领们也是卯足了劲儿要与卫姓将领们一较高下的。

殷林力大笑着把住了卫羿的手臂以示亲热,朗笑道:“卫老弟训练得好将士!锐气十足、锐气十足,这呼声是把老哥吓了一跳!”

卫羿平声道:“忠武将军是说笑了。希望船队并未来迟。军情为重,如今便令人速速卸货罢。不知忠武将军、都尉这边已经准备了多少船,能否将需往北运的物资一轮运完?”

黄斗领着两名低品将领和两名低品文官,将本次船队运送的粮草军备清单送了上来。三十艘粮船都是大型船,而且装载的货物都已经达到了最大运量,吃水极深。

粮船都是船身高、两头翘的大型海船,不能逆流而上在鸭绿水中行驶,会搁浅。所以这些船上的粮草军备都要在海港卸下,改以征用的大量中小型船只逆流往东北的中心区域运送。

驻防鸭绿水的两部分军队加起来,都没有这样多的船只,只能从临近的百姓手里征用。

“如今才是九月初,船队来得是很及时的,将士们都辛苦了。”殷林力赞了几句,又面露难色。“鸭绿水左近并不十分繁荣,我等将左近民家四丈以上的船都征来了,目前也只得了五十来艘。如今我已令人往西面乌湖海湾、渤海湾中沿岸去征船,想必陆续还能征来数十艘。”

中小型船与大型船的运载量实在差太多了,别看忠武将军说是能征到百艘船,这百艘船恐怕最多只能装走七八艘粮船的粮草。这回押运,恐怕要船队来回几趟了,需要消耗的时间登时便增加了好几倍。

卫羿拢了拢眉,回身问朱谦潮道:“船队长有何看法?”

朱谦潮也是觉得情况不乐观,这趟粮草原本就是晚了出发的,再在这水路一耽搁,说不定他们到达东北三河平原的时候,外兴安岭以南已经封冻了,届时道路将会很难行走。

朱谦潮道:“忠武将军容禀。末将以为本次运送的粮草军备数目巨大,即使十分扰民,这回也应再尽力多征船只。军队为我大丹驻守东北,免子民于战火动荡,在这样紧要的时候,令大丹子民多出些力,也是理所应当。”

都尉朱谦宇叹气道:“几位听我一言。当真不是忠武将军言辞推诿,是如今便是如此境况。原本鸭绿水此处经济便并不是十分繁荣,往日陆军粮草补给也并不行经此处,我等并无多少准备。若是还要多征船只,恐怕是连四丈以下的小船也要征来了。这等小船所归属者,多半只是小有家资,贸然征去船只,是令这些人家倾家荡产也。”

卫羿三人对视一眼,也知道他们说的大致都是事实,一时却也无法。

殷林力朗笑道:“粮草装卸之事不急,可以徐徐操作。如今本将已在营中设下丰盛的接风洗尘宴,三位老弟以及麾下将士在海上劳累许久,还是快快随本将入席,好好松活一番罢!”

卫羿微微拢了拢眉,想到这接风洗尘确实是军中惯例,便也没有再多说什么。

……

虽然是在边地军中,物资略微匮乏。但一军之将想要筹办一场好宴会,还是很容易的,照样能有美酒美馔,也能有颇为美艳的军伎侍酒。除此之外,还能有威武雄壮的军士击剑舞,为长官佐酒之用,也十分赏心悦目。

“本将驻守鸭绿水防线已有十年。新罗人早被我们打怕了!这十年里新罗人龟缩新罗半岛,不仅每年对大丹有朝贡,对我军也是十分尊敬。他们也要与我大丹贸易,换取粮食货物嘛!”

殷林力据上座,大口饮酒,口沫横飞道:“今岁是老天爷也看他们不过眼,降下惩罚,叫他们田土上蝗虫横行,也不知要减产多少!只不过,今岁我大丹年景也不好,也不能将活命的粮食卖与他们许多!哈哈哈,哈哈哈,这回新罗人是要十室九空、哀鸿遍野了!”

朱谦潮高高举起酒杯,左右为敬,朗笑道:“忠武将军说得是,真是大快人心!——上天佑我大丹,厌他新罗是也!诸位兄弟同袍,我先干为敬!”

众将都是高声大笑,齐齐举杯,气氛热烈。

他们驻守此处就是为了防范新罗,新罗人近二三十年是十分安静乖巧,但谁也不会忘记往前的历史里,两国是如何针锋相对过。

卫羿面色冷静,干了一杯酒。放下酒杯,他的眼角余光却看见了,在一众情绪激昂热烈、大口饮酒、大口吃肉的将士中间,居下首的诸清延却似是面有哀色。

卫羿转头看过去,诸清延正在笑呵呵地举杯与左边的将领道:“赵校尉威武,小官敬你一杯!”说着一饮而尽,十分豪爽,除了相貌太过俊丽之外,与在座其他将领并无不同。

不过卫羿是什么人?以他如今的武艺水平,在整个大丹军中也难逢敌手。武者修的便是身体,所追求的,便是对自己的躯体每一块骨头、每一寸皮肉都有控制力。卫羿并不会怀疑自己眼睛所见,是以凝目将诸清延打量了片刻,诸清延也再无异色。

直至忠武将军殷林力麾下将领们轮番来向他敬酒,并未发现不妥,卫羿便抛开了这事。一路同行,诸清延此人给他留下的印象是极为拥护大丹的,又是相公王家女婿,苏州大族之子,算得根正苗红。

……

此后一旬日里,押运船队的三十艘粮船便是轮番靠岸抛锚停泊,两方军士们忙忙碌碌地合作,将物资卸下、清点,以及重新装载到各种运送工具上。殷林力麾下将士在其后,会自行负责将物资运往上游营地,卫羿这批人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要将剩下的一半物资送达东北北部边境了。

……

九月十五日,军中总共征来了一百四十艘中小型民船,连带入海口海军扎营地提供的十五艘战船一起,勉强装下了所有物资,启程往上游去。

鸭绿水的水质非常清澈,微微带着绿色,这也是从前唐开始,这条河流便被呼为鸭绿水的原因。

卫羿等船队长官的座驾也换成了一艘只能载五十人的中型战船,行驶在船队中前的位置。一百五十五艘船组成的船队无疑十分壮观,在鸭绿水中行驶,有时能看见岸上百姓抬手躬身而拜。

卫羿命人请来了朱谦潮、诸清延等将领,在主舱室中摊开了东北区域地图,沉声问道:“预计需时多久才能到达望建河上游?”

这趟运送时间紧张,朱谦潮回道:“船队载满物资,又是逆流而上,恐怕要十来日才能尽数到达上游。阿羿,届时北部营地军士当会调派人手来迎接这批物资罢?”

“有的。”卫羿颔首,淡淡道:“我等三四千人手倒是够了,只是到时弃船登岸,即使人人肩扛手提,也无法将这许多物资带走。必得那方在当地征用车马进运送。”

诸清延在地图上将整条航线划了一圈,叹气道:“我们从鸭绿水往上去,还得先行经栗末水,又折往东入那河。沿那河到达三河平原,又复折往西,入望建河,溯流而上。这河道怎的如此曲折,如此航行,也不知浪费了多少时间。”

朱谦潮道:“河道乃是老天生成的,我等也无可奈何。”

卫羿立在首位,默然不语。半晌沉声道:“传令下去,船队首尾都打醒精神,防备敌袭。”

启程前,他看过了近两年来鸭绿水防线的驻军记录。大丹军队在新罗国中也有哨探,每隔一定的时间将消息传回大丹来。今岁从四月起始,从新罗传回的消息都是说,新罗中部、南部害虫肆虐,原本丰产的粮作物大量减产,新罗朝廷之中,正是六神无主的时候。

既然如此,新罗人缺少口粮,他自然更渴求从大丹换取粮食,抑或抢夺。

鸭绿水以南如今风平浪静,新罗人当真是如殷林力所说,是被大丹打怕了?对此卫羿并不能判断。

不过,鸭绿水入海口是新罗人与大丹交换贸易最频繁的地方,入海口左右两岸都设有集市,他去看过,新罗商人大多也都求购粮米,但看面相,多半还算得心平气和。这让卫羿十分警惕。

朱谦潮惊异地抬了抬眉,笑道:“阿羿这是担忧新罗人出兵攻打我们,想要抢我们手上粮草?”

卫羿道:“穷则思变。不可不防。”

诸清延道:“我以为长官此话有理,新罗人又不是石头草木,若是饿得慌,如何不会尝试往北来抢我们大丹人的食物。”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57页  当前第13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38/15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盛世重生之苓娘传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