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皇后万万岁_分节阅读_第74节
小说作者:零落成泥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511 KB   上传时间:2016-04-07 15:41:32

“微臣也是。”

见他们又将话绕了回来,魏云清心里烦得很,面上却突然笑了起来:“既然你们这些大人觉得守城不可为,那你们就走吧。”她转向杨奕,询问似的说道,“皇上,准许他们先走?毕竟都是我大梁的肱骨之臣,我们总不好太过亏待他们,总要合他们心意,让他们自己选择去留。”

魏云清一句话就把这几个大臣劝说杨奕的性质给变了。

在旁人看来,原先他们是为了大梁的未来在劝说杨奕离开,如今就变成了贪生怕死。

方才几位说话的大臣在魏云清话音落下后便脸色一变,纷纷愤恨地瞪着魏云清。

毛一荣恼怒道:“妇人之见!”他也不跟魏云清争执,直接盯着杨奕道,“皇上,女人就是头发长见识短!您的贵体如今才是最要紧的,又怎能如此儿戏?这是朝廷重臣议事,还请皇上把无关人等请出去!”

这无关人等,说的自然是魏云清了。

曹军蓦地冷笑一声:“毛大人,您这话就不对了。大宋军这打到上京来,咱们都牵涉其中,哪个算是‘无关人等’?更何况,在座的各位,你们对大宋军的熟悉,可及得上娘娘一半?娘娘可是亲自上过战场还活下来的人,而几位大人……想来见了士兵拿刀砍人的模样,怕不是会吓得尿裤子吧!”

有了魏云清做靠山,曹军的胆子那是登登登变大啊,之前还有郑祥在他前头拦着,如今在魏云清的“枕边风”吹拂下,郑祥失了司礼监掌印太监一职,被赶去了御用监,没了实权,郑祥可翻不出什么花样来了。如今司礼监曹军一人独大,虽然掌印太监一职还不在他手中,却也不远了,他已是真正的内侍第一人。因此在面对群臣时,他也没怎么客气——反正他跟他们客气,他们照旧看不起他,那他还惺惺作态做什么?不如该说什么便说什么,心里还能痛快一些。

因此逮到这些大臣对魏云清如此出言不逊,原先基本上保持沉默的曹军也忍不住了。

“你,你……满口胡话!”金俨气得胡子都翘了起来。

毛一荣面色铁青,看向杨奕厉色道:“皇上!国政大事,岂容后宫之人掺合?还请皇上以社稷为重,莫被美色和花言巧语迷了心智!”

毛一荣这话是直接往杨奕脸上打,这意思不就是在说杨奕是个昏君么?

杨奕却并不追究毛一荣的不敬,只背过身道:“朕已经决定了,你们别再劝了!要走的自己走好了,朕不拦你们,但你们也别再劝朕,再有啰嗦的,全都丢入诏狱!”

杨奕难得霸气了一回,毕竟他才是皇帝,是真正的掌权者,听群臣的意见是给他们面子,不听他们也拿他无可奈何。

毛一荣几人互相看看,摇摇头叹息着没再开口,谁也不想把自己搭进去,诏狱那地方,是人能待的么?

只是……怕是他们这回也只能与上京共存亡了。皇上都不走,他们又有谁敢轻易离城?

魏云清对杨奕这次的表现很满意,淡淡道:“皇上的意思是,几位大人若没什么可行建议,便先退下吧,人太多也不利议事。而对兵将,城防,粮草等有想法的大人,便请留下,为保卫上京出一份力。等打退大宋军之后,大家伙都是大梁的功臣,人人都该赏。”

这,这……皇上的话里几时有这意思了?

几位大臣心中恼怒又震惊,但没人听魏云清的话离去——笑话,接下来的事事关所有人的身家性命,谁又敢离去?

“哦?大家都有话说?”魏云清见无人离去,挑眉道,“那么请大人们注意秩序,一个个说,没轮到便不要插嘴,免得又争吵浪费了时间。大宋军可就在不远处虎视眈眈,咱们没那么多时间拿来奢侈地吵架。”

没人应声,但大家的态度已然表明默认了魏云清的话。

议事的氛围总算变得和谐,为此耗尽了心力的魏云清心中长舒了口气,开始当一个合格的旁观者,安静地听着大家伙各抒己见。

正如她不懂政治,她也不太懂军事,知道的不过就是最浅显的东西罢了,当个组织者,关键时候引导一下话题也就够了,专业的还是要交给专业人士来办。所谓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半个时辰后,讨论结束,而守城的方案也定了下来。守城将领最终还是定了贺知礼,再来些年轻有经验的将领从旁协助。而士兵的调派,粮草问题等等也都一一指定了专人负责。

这样的结果令魏云清相当满意,议事结束离开的时候,她还跟毛一荣等人友好地打了招呼,当然,得来的只是几个白眼而已。

但她一点儿也不在意,领着她的人施施然离去。

只是当一行人回到延禧宫时,魏云清看着前方忽然停下了脚步,转头又往回走。

“娘娘?”蓝田疑惑道。

“回乾清宫。”魏云清淡淡道。

她宁愿去乾清宫找杨奕,帮他看奏折,也不想回到空荡荡的延禧宫去。她知道自己会疯狂地思念晏如松,不给自己找点事做,她会把自己逼疯的。

  ☆、第七十九章

上头命令下达,下头便紧锣密鼓地筹备起来。

当大宋军来到上京之时,看到的便是一个固若金汤的城池。

“你说大宋领兵将领叫李卓?”魏云清皱眉。

下首来通报消息的黄八斤用力点头:“是,娘娘,小的保证没弄错。”

“我知道了,你先回去吧。”魏云清让蓝田送黄八斤出去。

李卓算是魏云清的老相识了,之前她在他手里吃了不少亏,对这个人她自然是相当憎厌的。不过对于他的领军能力和智商水平,她一直都是相当佩服的——之前他被她骗,不是因为她比他聪明,而是因为两边信息不对等。他就算再厉害也没办法凭空猜出杨奕就是大梁皇帝。

得知这次是李卓带兵攻打上京,魏云清心里便是一沉。稍后她越想越不放心,便让延禧宫中内侍孔八宝去通知了曹军一声,让他多提醒赵真小心李卓。目前由赵真负责具体上手整体城防的调度等问题,他每天都忙得跟陀螺似的,魏云清也不想专门把他叫来就为了说这么一句话耽误时间。

上京被围,城中的气氛自然变得紧张。但因为有杨奕这皇帝与所有上京百姓共进退,而领导上京城防的将领贺知礼又是曾经也名声斐然的老将,因此城中氛围比晋阳被围那时还要好上一些。

杨奕虽对留守上京并不打从心底里赞同,但事已至此,他也只能尽量让自己做个合格的皇帝。

大宋军刚到,还在城外观望列阵的时候,杨奕便出了皇宫,上城墙鼓舞士气。他还叫上了魏云清,二人相携登城,让难得能亲眼目睹皇帝和皇贵妃的士兵们激动万分。而当皇帝和皇贵妃亲切地慰问他们,对他们嘘寒问暖,承诺大宋军退却后每个人都将有丰富赏赐之后,这些京营士兵已激动得不可自抑,觉得便是为大梁抛头颅洒热血也无憾了。

这次魏云清也亲眼见到了贺知礼贺总兵。正如李山所说,贺总兵白发苍苍,早已是鹤发鸡皮,岁数不小了,在现代早就是退休颐养天年含饴弄孙的年纪。但也正如赵真所言,这贺总兵虽老态毕现,却精神矍铄,那炯炯有神的目光,连年轻将领都不堪直视。

想到这位是晏如松的伯乐,晏如松本人对贺总兵也是推崇备至,魏云清一见他便多了一分孺慕之情,恭恭敬敬向他问好。

贺总兵致仕后就不太理朝中事,因此除了知道魏云清是皇贵妃,其他便一概不知了。见她身为宫妃居然出现在城头上,他心中自是讶异,面上却不显露分毫,只与她随意客套了两句。

这两句客套对魏云清来说已经足够,她本还担心他会觉得她一个后宫女子抛头露面不守规矩而看不起她,但见他表情毫无异样,她心中愈发敬佩,只觉不愧是晏如松也尊重的人,境界就是不一样。

二人鼓励了士兵之后,来城墙上的目的也就达到了,在士兵们激动目送下离去。

这个时代并不兴叫阵这事儿,不过有个别将领出于个人喜好总爱在开战前叫阵。比如说——李卓。

仗着自己曾亲眼见过杨奕,李卓派来的小将叫阵时真真是极尽侮辱之能事。什么“大梁小皇帝懦弱无能,见到刀光剑影都会被吓得尿裤子”,什么“大梁小皇帝就是个软蛋,自己没本事还要个女人护着”,什么“大梁小皇帝藏头露尾,连个名姓都不愿承认,贪生怕死胆小如鼠”……之类的大实话。

这些话在不知情的人听来简直是将大梁往死里踩,不久前才接受过皇帝慰问的士兵们热血上头,顿时就群情激奋,怒发冲冠,恨不得立刻冲出城去,将那大宋军赶出去,立大梁国威。但上头不下令,这些士兵只得恨恨地守在自己的岗位上,恨得牙痒痒却毫无办法。

京营士兵的数量和质量本就不比大宋士兵,就算士气大涨也没办法弥补那样大的差距,况且守城方本就有利,因此贺知礼的命令是死守城池而不出击。

李卓派的人叫阵了一整天都没人理会,只得哑着嗓子灰溜溜地回去了。当天夜里,李卓对西城墙的左安门发动了突袭。

好在之前贺知礼早就预料到大宋这一晚可能会有动作,早安排了人严加防守,李卓的人一开始夜袭,各个城门处的人便都严阵以待,愣是没让大宋军捞到一点便宜,天刚放亮便偃旗息鼓退走了。

宫里刚醒就得到消息的杨奕惊出一身冷汗,连道好险。此刻他对于那位他过去从未谋面的贺总兵充满了敬佩和依赖,心想靠着这位老将,上京可保无虞。

延禧宫里,魏云清昨夜并没有睡下,早在得到大宋军偷袭攻城的消息后,她便揪着心等着结果。好在天亮时大宋军被击退的消息也传了过来,她这才发现自己出了一身冷汗,在这冬日里冰得难受。

让人打来热水洗了个澡换过衣服后,魏云清便去了乾清宫,跟杨奕一起来到乾清门处。目前乾清门已成了城防指挥中心之一,前一晚的偷袭结束后,想来赵真和贺知礼会来汇报战果。

不出魏云清所料,一大早赵真便过来了,不过贺知礼还在城墙上巡防,防着大宋的突然袭击,因此并未出现。

赵真面上带着喜色,面对皇帝皇贵妃以及一众阁臣,喜悦地汇报了战果:“昨日大宋军突袭西城左安门,幸得贺总兵早有防备,反倒打对方了个措手不及,及至清晨大宋军退去,对方总共死伤预计在千人上下,而我方死一人,伤三十三人,可谓是大获全胜啊!”

死的那位还不是被大宋军给干掉的,而是因为太过紧张,再加上小范围内的拥挤,没站稳从城墙上摔了下去,一命呜呼,尸体到了早上才刚刚捡回来。

听到赵真的汇报,在场众人脸上都露出了连日来难得的笑意。

虽说这次偷袭只是小范围的,而且对方伤亡人数也不算多,但跟大梁军伤亡数一相比,这战绩就显得出类拔萃了——当然,这与大梁军是守城方,有城墙作为盾牌占了优势不无关系。这首战大胜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一种绝好的激励,贺知礼派来报告消息的士兵说,守城士兵的士气大涨。

原本并不赞同守城的几位阁臣在这样的好消息面前也是放松了情绪,毕竟守城的决定已然不可能再更改,如今情势一片大好便是一枚定心丸,让人不至于后悔当初没有极力拼死再劝。

其后几天,大宋军又有了几次小规模的偷袭和骚扰,贺知礼严阵以待,没有让大宋军占到一点儿便宜。

而早在大宋军来之前偷偷派出去的一小股部队,也在战争进行中分散了些许大宋军的注意力,有一次差点就成功烧了他们的粮草,只是最终却还是功亏一篑了。许是烦了这支小部队时不时的骚扰,李卓用了请君入瓮的计策,故意露出破绽引他们来攻,将这支小部队一网打尽,之后注意力便又回到了攻打上京城上来。

贺知礼秉持着只守城不出战的保守原则,并未将李卓的骚扰诱导放在心上,即便下属因着前几次的胜利热血沸腾,想要出城一战,都被贺知礼给压了回去。

大梁的军队并不止晏如松之前调走的和京营士兵这点人,只是调遣上需要时间,因此只要上京好好守着,别出任何意外,等救援的来了,上京之围可解。

挺拔立于城头的贺知礼看向远方大宋军军营的方向,将各个问题来回思索了好几遍,心里却始终盘桓着一丝不安,似乎有什么东西被他漏掉了。

一个城市在城门上的大小和多寡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这个城市的繁华富庶程度。上京外城城门总共有七个,东面一个,南西北各两个。城墙有十几米厚,下方是坚硬的长条石垒成,上方砌砖,抵挡普通的冷兵器攻击绰绰有余,城门是个薄弱点,因此七个城门处都安排了大量士兵。由于城内士兵总人数不多,分到每个城门的士兵数量还不到两万,按照每个城门的防守能力增减士兵。

大宋军是从北方过来的,营地就驻扎在上京的北面,目前上京防守士兵最多的是西城左安门,北城广安门,这两处城门是这段时间以来大宋军攻击频率最高的。

上京被围到第六天的时候,京营士兵的紧张感已经消除了一些。“大宋军也不过如此”“有贺总兵在,李卓竖子又怎么敢班门弄斧”“就算再打个半年,无用的大宋军也别想攻进城来”……之类自大浮躁的想法开始在士兵当中流传,将领们隐隐有所觉察,并不当回事,甚至也觉得这样的想法没错。

然而贺知礼却不这么觉得。在他看来,前面六天的攻击不过就是小打小闹罢了,他清楚李卓还没动用全力,对方是在等待……可李卓远道而来,时间比什么都重要,如此拖延下去对大宋军极为不利,李卓究竟在等什么?

贺知礼多年兵戎生涯,直觉在很多场战役里都起到了不俗的作用,因此他并未放过自己的不祥预感,反倒找了赵真和手下将领,一道商讨这其中原因。

会上将领们各抒已见,提出了几种可能性,但并未达成一致意见。赵真仔细查看了军报,发现了一处很奇怪的地方。

“大宋军若前一次攻击了左安门,下一次必定攻击广安门。”赵真道,他发现了这个奇怪的规律,也不知道是巧合还是有所预谋,皱眉百思不得其解。

左安门和广安门毕竟是目前大宋军攻击频率最高的两处,这个发现说不定只是巧合而已。

贺知礼也不知其何意,只能暂且将这事记下。

第七日夜,因为前几天传来的都是捷报,魏云清总算能睡得安稳些,这一天也早早睡下。

她不会打仗,粮草调运的事,安排城防的事都不懂,可有人懂,而她也信任懂的人。就算她撑着不睡也没有任何用处,目前她管好自己别添乱就行了。

半夜,延禧宫门被敲响,来的人竟然是黄八斤。

此时此刻黄八斤的脸上是无法掩饰的慌乱,结巴道:“娘、娘娘,城……城破了,师傅,师傅让我来通知您一声,趁着大宋军还、还没打进来,赶紧收拾东西走!”

  ☆、第八十章

“你说什么?”魏云清刚从深度睡眠中醒来,几乎以为自己是在做梦。

前面一直传来捷报,魏云清还以为这城能轻易守住,算是半安心了,哪里想到不过一天功夫,这情势便直转急下,令人防不胜防!

“回娘娘,东城右安门被破了!您快收拾些值钱的东西吧,再不走就来不及了!”黄八斤焦急地说道。

“只有右安门被破?其他城门呢?”魏云清心中虽紧张,表情却极力显得镇定。遇事要冷静,一定要冷静!

黄八斤愣了愣,见魏云清丝毫不显慌乱,他心中的惊惶不定似乎也被安抚了,深吸了口气道:“师傅得到的消息是只有右安门被破。”

“知不知道更具体的?”魏云清道,“比如说进攻城门的大宋军有多少,攻到哪儿了?其他城门的士兵可有派过去?”

随着魏云清的问题一个个问出来,黄八斤心中竟渐渐不慌乱了。

他努力回想着之前听到的消息,飞快地说道:“回娘娘,据那回报的内侍说,他来之前大宋军攻进城内的怕是有好几千,外头人乌泱泱的,还不知道有多少,城内的守城士兵正与对方厮杀在一处。他回来的路上,还看到守卫军已经全体出动,誓将大宋军拦在皇城外头!”

听到这些,魏云清心中便更镇定了几分。外城虽破了,但内城还有组织,至少可以给皇城内的人逃走的时间,更有甚者,若阻拦得当,说不定能支撑到其他城门的防守士兵过来,联合起来把人再赶出去。

城门相对于整个大宋军来说还是小了,大宋就算有二十万大军,能真正进入城内与城内士兵战在一处的毕竟是少数,只要安排得当,破开的城门许能再次堵回去,那进入城内的大宋军也就成了瓮中之鳖,花费些时间就能清理掉。而她相信,贺总兵能做到这点。

此刻魏云清并不怎么慌乱了,想到个问题便道:“那右安门究竟是如何被破的?”

黄八斤面上露出愤愤之色道:“似乎是有人从里面打开了城门。”

魏云清心头一震,又是内奸?!

“走,我们去皇上那边。”魏云清对黄八斤说着,又回头跟蓝田和绿翠道,“你们收拾些紧要的东西在延禧宫里待命。”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1页  当前第7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4/10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皇后万万岁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