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寡夫从良记_分节阅读_第56节
小说作者:长乐思央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380 KB   上传时间:2016-08-31 15:50:12

郝澄也不能确定那东西是不是她想的那样,便捻起来那个小小的东西,随手搁进袖内的口袋里。放好了东西,她才语气淡淡地道:“没什么。”

她不愿意说,李师爷也没有那个胆量在她面前多追问。

等放好了东西,“你先前说,这盐碱地种不出来什么作物是吧?”

李师爷点头:“这种地,小麦还有别的蔬菜还没发出芽就死了,这地上头的盐也不能吃。”

郝澄脚尖磨了磨地上的一片雪白,她大致也记得一些知识。

那种海水边上晒出来的粗盐和这种盐碱地的盐完全不一样。前者虽然口味不好,但稍稍过滤下也是勉强可以用的,盐碱地里的盐是生于土壤中的,便是用水蒸馏提纯了也不能用。

“作物还是可以种些的,毕竟这么多的地。荒了着实可惜,你们可以撒些玉米种子试试看。”

她依稀记得轻度盐碱地是可以种玉米之类的作物的,如果能够种出粮食作物,好歹能够减轻些地里的负担。

李师爷睁大眼睛:“玉米是什么?”

郝澄愣了一下,这个时候好像晋国是没有推广出玉米这种作物,当下解释道:“是番邦来的一种作物。”

李师爷愁眉苦脸道:“那要如何是好?我们这么偏僻的地方,也没有番邦商人肯来。”

郝澄摆了摆手:“这个问题就犯不着你操心了,种子的事情我来负责,当然也不一定能种得活。”种子的话好办,江孟真的商队有好些和番邦人做生意的,玉米的种子并不难弄到。

她也不知道这是重度盐碱地还是轻度的,轻度还好说,重度的话,玉米这类的农作物是成活不了的,只能先种刺槐垂柳之类的改善土壤,养好了地,再来想别的。

李师爷给郝澄行了个大礼,惊得郝澄连忙去扶她:“你这是做什么?”

李师爷眼里浮动着泪花,饱经风霜的脸满满都是激动:“卑职这是先替咱们云州城的百姓谢过您了。”

只是一句话而已,李师爷就感动成这样。郝澄不自觉摸了摸鼻子,颇为不好意思地说:“能不能种还没定论,而且我只能尽力,也不一定就保证有种子,这谢我还消受不起。”

李师爷的谢意是十分诚挚:“您有这份心便已经值得谢了,还有您给的那五十两,也着实多了些。不为别的,就为了这事,我也是要谢谢您的。”

见再说下去,李师爷要越大激动,郝澄便住了口不再提此事:“明日帮我张贴告示吧,先把知州衙门做好再说,其他的容后再议。”

李师爷应了,郝澄松了口气,也没有心思再闲逛下去。回了家后,便迫不及待地关上门,对着江孟真拿出了先前藏起来的东西:“夫郎,你看!快猜猜,这是什么东西。”

第108章

江孟真看她欢喜,很是配合的看了一下她手中的东西,那是块石头,看起来没什么特别,随处都能见到。

不过他还是夸赞道:“这块石头形状还挺好看的。”

“什么呀,我给你看的是这个。”郝澄把石头上一块地方擦了擦,调整了一下角度,方才道:“你再看看。”

阳光折射的金色光线让石头的某一处变得极其耀眼,江孟真试图看清楚石头上的的东西,结果刺眼的光芒让他不自觉流下眼泪来,他擦掉眼角的泪,抬起衣袖遮了遮眼睛,然后伸手把那石头接了过来。

饶是他早有准备,还是被那石头上的东西震惊了一下,半信半疑地道:“这是金子?”

石头上只有很小的一块是金色的,看样子像是金子,但江孟真并不敢确定。

郝澄也不确定:“咱们带来的人里有没有精通这些的,我需要有个人来确定这是不是金子。”

自然界的纯金很少,但也不是没有,方才正是因为这石块上映射的光刚好照在她的脸上,她才发现了这么个玩意。

江孟真点头:“有,竹苑懂这些,我这就唤她过来。”他打开房门,嘱咐了几句守在门口的侍女,片刻后一个清瘦的女子便一路小跑地赶了过来。

尽管跑了这么一段路,她的呼吸仍然很均匀,说话一点都不喘:“不知主子您找我有什么事?”

郝澄便把那个镶嵌着金子的石头交付她手里,竹苑低头在上头摸了几下,便道:“这是金子。”

专业人士都这么说了,郝澄脸上便露出几分喜色,她摆摆手示意竹苑出去,等门关上,她才对江孟真说出自己的猜测来:“这东西是在外头找的,我觉得有可能这地方有金矿。”

江孟真并不愿意打击她的积极性,又担心郝澄希望太大到时候难过,便点了一句:这金矿难求,若是没有,也不打紧。“郝澄摇摇头:“我并非胡思乱想,昨日李师爷给的资料不知夫郎可有仔细看过?”

江孟真道:“看了,上头未曾写过和金子相关的事情。”他对金矿这种东西抱的希望不大,要是真那么明显,早就有人开采过了。只是一块金子,可能是人家落的,也可能是漂洋过海,然后镶嵌到这石头的,日久生成的。

郝澄道:“那你应当记得,在云州的历史里,上头有写这里曾经是个临海的村庄,后来海水被地火烧干,渐渐的就成了这个样子。”

按照她学的历史知识,这里的地里变迁就是海底火山喷发,后来地势变化,底下的火山出来了,海水褪去,成就了云州城这一片山脉。

那些围绕着云州城的绵延山脉,和盐碱地的形成兴许也和这一段地理有关。火山熔浆会带来许多的宝物。钻石还有金银,正是联想到这些,她才会猜测这里有金矿。

这个时代与科学相关的还是比较少,甚至还保留着天圆地方的这种观念。江孟真看的书多,但也不知道郝澄说这话和金矿有什么关系。

他道:“那妻主便去寻寻看,若真有金矿,那附近应该还能找到一些金砂之类的。若是太深了,咱们也不能把这云州城翻过来看一遍。”

郝澄吐了口气:“夫郎的意思我都知晓,先找些相关的人来看看吧,没有的话,也不打紧。我再看看这地脉能找些什么。这和外头的相连的路也得先修起来。”

要想富,先修路,这话无论是放在什么时候都是真理云州城穷,地段也实在偏僻的过分,想要运什么物资都不方便,就算资源多,那也富不起来。

江孟真沉吟道:“路是要先修的,只是云州城的官府里有钱吗?”他可没有忘记,郝澄连李师爷的钱都是自己掏的。

他也看了云州城的那些资料,这里最富有的大户的资产都抵不上京城一个稍算殷实的人家,想要从这些大户拔毛,那也得人家身上毛多够拔才行。

郝澄的脸就有点灰暗了:“我就是想着,若是云州城有金矿的话,那开采出来,用这个修路挺好。”

这个时候她就很羡慕人家的穿越者了,到地方上,虽然被当地的商户刁难,但可以使点计谋,让这些人出钱为百姓做好事。她搭着的这云城,个个人都很穷,大户也就是勉强小康水平,人的钱也是辛辛苦苦挣的,她怎么好意思剥削人家。

江孟真财大气粗地道:“我可以出修路的钱。”

郝澄睁大眼来,看江孟真简直是像看一尊财神爷。不过临了,她又犹豫道:“先前在京城,咱们家里已经出了这么多银子了,再修这个路,是不是影响很大。”

江孟真作为一个男儿家,负担这些事情已经很辛苦了。他的生意做得大,那也不是大风刮来的,要他为了她的事业牺牲这么多,她实在是没有那个脸。

江孟真看出她心中所思所想,也解释道:“让我出钱修这个路,我不是没有条件的。而且只要你能保证我的利益,算下来,我们并不亏。”

郝澄眼睛一眨也不眨地看着他,江孟真喝了口水,接着把话说完:“江家生意做的大,每几年都会做些修桥修路的事。大概是捐五六万两银子。原本淼淼出生,我就想着要去庙里还愿,做点善事。本来地方定的是锦州,改个地方也不是什么大事。这条路,看在你的份上,我可以多出一些,但顶多出八万两银子。路得是咱们淼淼的名字,叫念敏路,而且等路成了,这云城的生意,我也要插手。”

官商不分家,到时候就得郝澄给他大开方便之门。若是云城真能发达起来,花的这八万,依着他的本事,挣回来也很容易。

除了那些一毛不拔的吝啬鬼,这京城里的富人和大官隔断时间就要去寺庙里送些丰厚的香火钱,修桥修路的事情也会慷慨一番,不为别的,就为家中积下大功德。

郝澄却还是有几分犹豫:“这是好事,可是犯不着勉强。”她也不是那种非要做好事不留名的人,江孟真捐钱修路,那是好事。要以郝敏的名字命名,那她也没什么意见,但她就担心江孟真打肿脸充胖子。

江孟真见她如此,转身便要出门,郝澄忙叫住他:“你要去哪?”

江孟真推了门出去,头也不回地道:“我去拿些东西来,免得你操心。”

片刻后,他捧来了一个小匣子,又关上门来,当着郝澄的面打开了那个匣子…

里头并不是郝澄想的那些银票或是什么不世出的宝物,而是一些形状奇怪的令牌和玉佩。

她随手拿了一个蝴蝶形状的令牌起来,疑道:“这是什么?”

江孟真道:“这是大通钱庄的令牌,拿这个去,只要是那钱庄里有的钱,你可以取一半出来。”

大通钱庄郝澄知道,这钱庄遍布全国各地,据说以前是个小钱庄,后来换了个很会做生意的东家,背后还有皇家的势力,就发展的全国各地都有。

看着手里那黑漆漆的令牌,郝澄感觉它特别烫手,又随便指了另外一枚玉佩,得出来的情况也是差不多。

江孟真在郝澄眼里瞬间就变成了个闪着金钱光芒的财神爷,她不由得咋舌:“怎么会有这么多。”

若不是江孟真身上一点未来人的痕迹都没有,她真要以为自家夫郎是什么玛丽苏小说里的超级主角,穿越过来的,什么七岁就建立各种暗阁酒楼。但江孟真要真是什么汤姆玛丽苏,那小的时候也不至于吃那么多苦头。

江孟真面上便有几分暗色:“ 有些是我爹留下来的,有些是江家的,有些是魏家的。”

当年江孟真的母亲林氏出嫁,宠爱林氏的林大当家为了爱子几乎掏空了一半的家产,林家是簪缨世家,财力丰厚远出其他人的想象。林氏也不是个爱花钱的,后来张氏是吞了一些,但江孟真让他双倍都吐了出来,魏家就不消说了,近乎百分之八十都进了他的口袋。

江孟真在经商方面本来就极有天赋,钱每年都像是雪球一样的越滚越多,他接受这些事的十多年间,还特地给自己安排了好几个身份处理这些钱,暗处藏起来的那些钱财,加起来绝对比这天下首富还多,说是富可敌国也不为过。

郝澄不欲提起他的伤心事,也不打算问江孟真的发家史,便把盒子关上,小心翼翼地递回给江孟真:“既然是这么贵重的东西,夫郎就把这东西关好。我没有夫郎想的那么好,总是要先顾着家里才能顾着别人。”

她这辈子也没有那个脸面让江孟真委屈他自己来成全她的英名。

“那修路的银子你还要不要?”

郝澄点头点得尤其用力:“要,当然要!”

她顿了顿,手又摩挲着那块石头:“不过在这之前,我还是想先看看金矿的事。”

第109章

郝澄操心着金矿的事情,第二日的时候,李师爷却一大清早的找上门来,为的还是郝澄先前说的那个玉米的事:“您昨日都时候说玉米的种子,我想问问,大致什么时候能够到,又什么时候能种植呢?”

郝澄是个慷慨大方的主子,让她衣食无忧。但作为生长在这云州城的师爷,她牵挂的还是当地的百姓。

郝澄道:“玉米要四月份种为好,种子我已经差人去找了,要过几日才能拿过来。”

那就是拿到了也得等上一段时间,李师爷有些失落,但很快收敛了沮丧的神情,打起精神来说:“知州府我已经差人收拾的差不多了,昨日也去差遣了几位大人来应卯。就是府上衙役还差了些。”

云州城虽然穷,但官员班子还是齐全的,就是平常这城也没什么事,地方上又是天高皇帝远的,在郝澄没有来之前,那些人懒散的很,隔三岔五的就有事不来,反正她们的俸禄都是朝廷发的,再怎么样,上头也不至于短了她们的钱。

不过郝澄这个新官来上任,这些人还是会看情况,先积极一会的。

郝澄点了点头表示知晓,她夸赞了李师爷一句:“做的很不错,衙役不够的话,就从本地招吧,尽量选些家境贫寒但人好的。”衙役护卫之类的,也算是好差事,这样也能解决几户人家的温饱不是。

衙役和师爷之类的,虽然都是为朝廷做事,但和郝澄这种不一样,前者都是属于布衣,还是平民百姓,官职的调动也直接将能由郝澄决定,每个月能够拿到多少银子,也是要看郝澄的。

李师爷为难道:“人倒是不难招,就是这月银……”

这云州城谁不知道衙门穷,郝澄没到任的时候,她们这些原师爷和厨郎班子都只能靠养鸭子养活自己,要是知州府拿不出银子来给那些人,到时候场面一定很难堪,但都让郝澄出钱养活这些人,李师爷觉得这人也不一定乐意。

毕竟郝澄看起来虽然家境殷实,但没有谁乐意当这种冤大头。

“衙役还缺多少人?”

李师爷看了一眼,还是把实话说出口:“人都要新招,大概差不多缺十个,不过咱们这地方没什么事情,五六个也差不多能够用了。”

云州城太穷了,以至于偷盗之类乱七八糟的事情很少,毕竟大家都一样穷,偷也不会选择本地人下手。

郝澄沉吟片刻:“那就招十二个吧,钱的事情你不用担心,这个我来想办法。我就是担心惹招不招的齐,年纪太大的这也不能要。”

这意思就是朝廷要是那边不发钱,她就自己出了。李师爷有些难以相信新来的知州会这么好,郝澄又揉了揉额角,道:“咱们云州地方偏,主要还是路不行。所以我会和夫郎商量过了,准备先为云州修条路,修路的钱由我夫郎捐,不过那得先告诉我,修路大概要多少银子。”

她也不是学设计的,这方面不是很清楚。李师爷忙道:“咱们这里修路,要连通隔壁的锦州,最多用四万两银子。”

郝澄又问她:“四万两,我说的是那种很宽敞的路,而且修路要快,要好,这些够吗?”

李师爷重重点头:“够的够的,我说的就是大路,不过如果要修得快好,那可能要贵一些,五万两银子够了,一年年内能够修好。”

一年的时间,这对郝澄来说有些久了。“如果是八万两的话,大概什么时候能够成?大概能够修多长多宽的路?”现在也没有什么钢筋水泥之类的,这修路就是靠人多。

“能比那锦州的路还宽,但估摸着至少还是得要半年时间。”李师爷对这方也不算特别了解,只能根据当地情况给一个大致的数字。

修路到底是不能太急,半年的时间,也不算长了。郝澄盯着李师爷:“这修路的人你能找到吗?”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0页  当前第5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6/7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寡夫从良记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