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寡夫从良记_分节阅读_第7节
小说作者:长乐思央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380 KB   上传时间:2016-08-31 15:50:12

她有不懂之处,对方就逐句和她分析:“为官者最怕旁人说她对皇上不敬。你上去就按照晋国律告人,莫提半句县官不是,只说那牙行胆大妄为,是她们违反了律法。”

如果郝澄带上县官,后者免不了要为自己推脱罪责。只一心咬定牙行,县官为表忠心,成全她自己清名,迫于压力,自然会“秉公办事”

不怕官员利益为上,像县官这种人,越是贪婪越顾自己,看起来是牢固的盟友,一旦牵扯到她自己利益,管你是谁,她都能立马翻脸。

更何况那牙行和县官之间,不过是靠着一个美貌侍君牵扯起来的,本就脆弱的裙带关系。

牙行磨郝澄,无非就是昧了她的银子,不打也不骂,就是恶心人。

偏偏郝澄容不得这种恶心,也不会容忍她们借故,毁了自己的清名。她们恶心郝澄,郝澄也便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等排练好了,郝澄便一大早去官衙把牙行给告了,她手里高高捧着本《晋国律》,呈上去的是江孟真教她写的状纸。

寇氏在府上听到热闹的时候,把口中的茶水都喷了出来:“你没听错,那呆子她真把牙行给告了?”

报信的仆妇点头道:“没错,她把牙行告了。”

寇氏反倒笑了:“我这个外甥女做事一向找不着调,不过是个穷酸秀才,心气倒是高。连这么点委屈也受不住,自个要往铁板上撞。”

那仆妇问:“那咱们怎么办,她不会牵扯到您吧?”

本来就是他让牙行磋磨郝澄的,他那么讨厌郝澄,牙行只会和他联手,当然不可能迁怒他。

寇氏嘴角翘起,笑容里透着一分诡谲:“咱们能怎么办,当然是准备好马车,去看热闹。”

指不定他到了衙门,整好能看到郝澄因为耽搁公务,诬告衙门被赶出来打板子呢。

他心下欢喜,那厢知县快被这书生搞得气死了。旁人告官,先递状纸再喊冤,俱是低眉顺眼姿态,只求她为名做主。

这书生告官,状纸却递了,见官却不跪,她一拍惊堂木,书生立马道:“草名是带着《晋国律》上来的,在《晋法律》第一百二十三条,太祖规定,以捧《晋国律》喊冤者,可免于下跪。”

县官暗道狗屁,她怎么没听过这种奇葩规定。不过书生一副笃定样子,出于谨慎,她还是让一旁师爷赶忙去查。没有还好,要是真有,对手拿这事做文章她就倒霉了。

其实郝澄也没听过。不过晋国各种乱七八糟的律法多着呢,有很多空子可钻。只是平民百姓谁会捧着这么厚的法典去告官。即便带了,谁会记得那么偏僻的法规。

师爷赶忙去查,半晌回来后附耳过来:“大人,还真有。而且那律法还说,六品以下官员见之要下跪呢。”

当年太祖为了表明《晋国律》的不可侵犯,在针对《晋国律》编撰的《晋法律》做了不少奇葩规定。

县官是七品官,自然属于要下跪的范畴。郝澄不说,她自然没拉下面子来主动下跪,只借坡下驴道:“既然如此,本官就允你不跪。”

她一拍惊堂木:“堂下何人,所为何事,状告何人?”

郝澄见她反应松了口气,挺直了腰杆,一字一顿道:“草民郝澄,为被辱清名一事,状告飞腾牙行!”

第15章 015

郝澄按照江孟真建议她的,先不说飞腾牙行想法子折腾她银两的事情,只一口咬定牙行支使那些卖主,要毁她清白。

读书人的清白名声在这个世界极其重要,特别是尚未入仕的读书人,在科考之前,一些捕风捉影的流言都可能毁掉她的仕途。

这种重要的事情,郝澄告牙行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原告喊冤,飞腾牙行的负责人自然被传唤了过来。事情是李牙公弄出来的,李牙公自然也被推了出来解决这件事。

他一上堂,便哭天抢地地喊冤:“我们牙行可是完全按规矩办事,从未听说过有什么毁人清名的事情!大人可千万为我们做主啊,便是秀才娘子觉得我们牙行规矩不对了,不该在三次交易都没成之后,按规矩不归还你的订金。横竖是几十两银子的事情,我们牙行不要了还不成。”

李牙公三言两语,一口咬定是郝澄舍不得那几十两银子,明明自己品行不成才导致几番被人临时毁约,却要来污蔑牙行,实在是又吝啬又刻薄。

一个人说另外一个人不好,那可能是两个人有仇怨,但如果好些人都说这个人不好,旁人也便觉得这人是真的不好了,不然怎么会有这么多人都说他,而不说旁人呢。

郝澄买房子也是这个道理,一个卖房的违约,可能人家还说是那卖房的不对。可好几个都临时和郝澄违约了,那肯定是郝澄问题了,不然人家和郝澄素不相识的,干嘛先前谈得好好的,为什么要反悔呢。

李牙公嗓门大,唱作俱佳,一来就把旁人唬住了,倘若郝澄心理素质差点,被他气得结结巴巴起来,搞不好便成了他口中的品行不端的小人。

偏偏她捧着那《晋国律》,腰杆挺得笔直,思维不乱,吐字也清晰,坦坦荡荡一身正气的样子,让人又觉得,怎么看也是个正经人。

“这便是学生之所以请大人为小人正名的原因,牙行里存着学生与几位屋主率先填好的协议,想必请几位屋主过来,也不是什么难事。”

李牙公心中对郝澄便有了几分轻蔑,那几个屋主是他早打点好的,这郝澄到底是太年轻,还当这世上谁都是好人,都能为她翻身做主。

当场他便道:“那自然好,等几位屋主来了,便知道事情始末。”

结果那些屋主来了,却纷纷改了口供,都说是李牙公威胁她们,才让她们临时反悔。不然她们本来就想卖房子,先前谈得好好的,谁不想赚一笔银子呢。

李牙公气得跳脚:“这都是郝澄串通了这些卖主来污蔑牙行的!”

郝澄又道:“先前牙公自个可说是等屋主来便知始末,你可知,晋国律法有云,若是有人污蔑读书人清名者,应罚五十大板。”

五十大板,那不是要了他的老命,李牙公瞪大眼睛:“怎么可能会有这种律法,你这肯定在撒谎!”

郝澄当然不是在撒谎,律法对读书人实际上很宽容。但对那些权贵而言,大多数庇护寻常百姓的法律不过一纸空文,而李牙公不过一介布衣,只是狗仗人势罢了。

郝澄高举手中书本:“晋国律法在此,太祖亲自制定的律法,一直沿用至今,李牙公违反律法,还对太祖不敬。大人清廉公正,又怎么会包庇你这种公然违反律法的刁民!”

说到大人清廉公正那句的时候,她吐字极其清晰,几乎是高声朗诵,保证堂上堂外都能听得清清楚楚。

见县官皱起眉头,她更是慷锵有力道:“学生过些日子便要离开此处,准备为赶考做准备。然而这地方是学生的根,若是这样平白无故地被污了名声,那将来学生便被毁了。若是大人今日不还学生一个清白,学生今日便当场撞死这大堂之上,以证自己清名!”

郝澄好歹是个秀才呢,县官要是真敢包庇了牙行。罔顾律法这一条就够她吃不了兜着走。逼死学生也不是她能担当的起的,这世道,软的怕硬的,硬的怕横的,横的怕不要命的。读书人脑子一根筋,谁知道会不会真的去一头撞死。

这个时候牙行负责人突然又冒出来推脱了,这事情是李牙公干的,她们可没有这规矩。

行业中有默认的霸王条款,大部分时候都是和律法有冲突的。常人吃了亏,因了大多数人不计较,也悉数默认了这规矩。可郝澄要计较,只要按律法判,输的当然只可能是牙行。

所以在郝澄告官的时候,江孟真便花了两片金叶子,置换了一身行头,直接去找了牙行的负责人,阐明事实又威逼利诱,牙行犯不着为了个小牙公搞得一身腥,便买了江孟真的账把李牙公给卖了。

那些屋主自然也是江孟真说动的,他武艺不行,但过惯了勾心斗角日子,自是深谙人心。谋士们仅仅凭借三寸不烂之舌,便能左右君主发动或平息战争。虽然手边可用资源不多,凭一张煽动人心的嘴,让他说服这些人临时改变心意不要太容易。

县官惯会和稀泥,又看牙行都要推出李牙公了,干脆借坡下驴,当场就发落了李牙公。

判了李牙公为郝澄道歉,郝澄大度,不需要李牙公挨板子,只让他赔了她五十两银子作为精神和清名受损的赔偿。牙行表示自己管教不严,退还了郝澄的订金,并可以免费为她介绍一回,不抽成。

等寇氏赶到的时候,这场热闹早就结束了,他瞧见李牙公便凑上去,被牙行骂得灰头土脸的李牙公朝他吐了一口唾沫星子:“呸,谁和你称兄道弟,我女儿的婚事不劳烦你操心了。”

真是好处没捞着,白惹了他一身腥,简直晦气。断归断了,这赔郝澄的银子他一定得从寇氏挖出来。

赢了银子,长了脸面。郝澄自然是欢喜,当天给江孟真这个大功臣做了一顿大餐。

酒酣饭饱之后,郝澄主动包揽了收拾残局的家务,等着江孟真安安稳稳地在屋内睡了,她便背上了自个的小包裹。给江孟真留下了一张写满了字的布料,趁着月明星稀,夜黑风高,大半夜地跑路了。

江孟真这回确实帮她良多,可看他作为,郝澄却更是心惊。对方怕是出身不凡,而她如今不过一介布衣。

江孟真会出现在山崖下头本就蹊跷,即便不被卷入什么命案,万一对方家人找上门来,觉得她影响了对方清名,她白捡的一条命岂不是又没了。

她救了江孟真一回,伺候他这么些日子,并不贪图钱财,已然仁至义尽。只盼着对方念着她的好,萍水相逢一场,两两安好,莫要再多纠缠。

次日江孟真醒来,屋内还是那个摆设,昨日剩余的饭菜还很贴心地搁在蒸笼中温着,只是人不见了,郝澄的家当和身份文书也不见了。他的东西倒是分文未少,甚至连当初他数给郝澄的金叶子,都被她悉数还了回来。

看了布匹上的内容,他几乎被气笑了。窗外头却传来咕咕的鸽子叫声。微风吹过层层窗幔,几只鸽子扑簌着翅膀从外头飞了进来。

一只灰色的鸽子停在江孟真面前的桌子上,瞪着一双可爱的绿豆眼瞧他。年轻的男人从它红色的腿上取出信件。

短小的一张便笺,密密麻麻几行蝇头小楷:

吾弟恒之,汝以明心居士之名,所著《李英传》在京城流传甚广,晋江书坊此次收获颇丰,更盼表弟早日出新作。我已安排戏班,将其排成大戏,不日便能为外祖父六十大寿上庆贺。

虽盼君安好,早日归来,但汝所托之事已查出十之有六,与静安王牵扯众多,时下动荡,望暂留杏花村,少安毋躁。

此致

表姊冰心敬上

第16章 016

冰心是他那位表姐的表字,是沐亲王的独生女儿,出身比他更高,性子通透,但并不爱和他们这些沾亲带故的表弟表妹打交道。

后来她开办书坊,又著书立传,成了京城名人,便得了个称号,冰心居士。

江孟真的表字是恒之,昔日为了能和这位表姊搭上话,便投其所好也写了话本,还特地取了个明心居士的笔名。

江孟真学的东西极多,书是写着玩玩,不过是拿来讨巧搭话的工具。

没料到后来倒真做出了点成绩,不过他好言和这位表姐商量,就让明心居士的真实身份一直保持神秘,以至于世人皆以为明心居士亦是女子。

这世间对男子要苛刻一些,觉得男子不入朝堂,没有必要学那么多。追捧明心居士的文人不少,但倘若身份曝光,讥讽之众定然多于赞同者。

原本被赞誉的文笔细腻,也会被说成男儿家的腻腻歪歪,更何况他在京中名声实在算不得好,这重身份便更加不能掀开了。

看完了信笺,江孟真便捻着纸条搁到摇曳的烛火之上。薄薄的纸张沾到微弱的烛火之上,淡黄色的火焰一下张开大口,火舌舔舐上纸条的尾部,片刻便吞噬了大半纸张,他方松了手,信笺便顷刻化成一小堆黑色烟灰。

郝澄虽说是书生,可先前为了安葬母父,值钱点的笔墨纸砚悉数给卖了。后来郝澄来了,也只用磨得细细的碳条代替笔墨,不用了的素色衣服代替宣纸,未曾购置过纸墨。

临走前她还小气了一把,扯了件破旧的衣裳,洋洋洒洒地写了一大堆。她写的内容远比江孟真这位表姐来的内容丰富,语气也情真意切。

一个胆小怕事孤苦无依的弱书生形象跃然于纸上,不对,跃然于布上。可要说郝澄真是个胆子小的,那她对待牙行和那舅舅一事,就该忍气吞声,息事宁人。临时跑路,不过是嫌弃他麻烦罢了。

郝澄的言语举止早有迹象,他早该猜出她的心思,奈何昨日的米酒酿实在太过香甜,他多饮了几杯,一时间睡得沉沉,连她半夜起身的动静也不曾听见。

他在火盆里点了火,手指夹起那块写满炭字的白布,悬在火盆上空,临到落下去的时候,心念异动,又伸手将它捞了回来。

待到火盆火势渐灭,他又折好了那块写得密密麻麻的旧布,叠得整齐了搁在了先前郝澄赶他出来,给他准备的那个小包裹里头。

江孟真并不爱出来走动,所以这村上认识他的人并不多。他要想离开,也不会引起旁人的注意。

他抽了些空闲,去镇上把金叶子换成了比较方便携带的银票。当初说服那些屋主花了他一些银子,要查郝澄的去路也得花些银子。

有郝澄在,还有点意思在,没了郝澄,又没身份文书,各种事情要采办都不方便。有钱虽说好办事,但没有身份文书,就得花上好几倍的钱。

他并无收入来源,更并非能够吃得了苦的主,他在镇上最好的客栈待了几日,琢磨着时间差不多了,便买了辆马车下来,又去镖局请了几个人护送他走一回。

郝澄还不知道江孟真已经离开杏花村了,他迟早要离开的。一个是出身不凡的贵公子,即便她将来考上举人,又不做官,肯定是将来没有什么机会见面的。

这人说名字的时候她直觉对方就撒了谎,一个连真名都不肯轻易说出来的人,背后免不了有什么她这种家庭出身的人接触不到的故事。虽然江孟真确实不错,但郝澄也不可能对这人生出什么非分之想的念头。

被她救了的这个男人,但凡还有点良心,就不该对她怀有什么恨意。毕竟她还特意等江孟真身体好了才跑路的。

她连夜跑路,是坐的人家牛车。运气好,又碰上商队,带了她一程。原主就没有出过什么院门,但因着要进京赶考的缘故,还是去过管辖周边城镇的明州。

明州大概就相当于她那个世界的省会城市,繁荣热闹,到时候郝澄想要考举人,便得在这个地方考,所以来这个地方定居,是郝澄早就做好的计划。

那被她救了的人只不过是一个意外,充其量只能算是让她提前完成计划的催化剂罢了。

赶了好几日的路,和杏花村完全不一样的大都市总算在郝澄面前露出了原貌。搭了她一程的商队停了下来,被郝澄紧紧搂着的女人不耐烦地道:“地方已经到了,你可以下来了。”

郝澄从梦中被惊醒,揉了揉自己被马鞍磨得发痛的屁股,这才小心翼翼地拎着她的小包裹从马上下来。

出门在外,她值钱的东西都缝在衣服贴身的口袋里,还分了好几个地方缝,小包裹里只有一些零散的银子和衣服干粮。

好在她人品不错,路上商队瞧她衣裳破旧,也未曾起过贪心。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0页  当前第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7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寡夫从良记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