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青翎记_分节阅读_第14节
小说作者:欣欣向荣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569 KB   上传时间:2016-09-24 15:42:27

一时饭毕,都回了自己屋,翟氏单留了青翎,青翎有些纳闷的望着她娘,不知道她娘想说什么?

翟氏略想了想,方才开口:“你爹跟我商量着往后让你帮着管账,若是只家里的账也还罢了,可听你爹的意思是想咱家的铺子开了,让你帮着管铺子里的账,管铺子里的账就难免往城里去,若你是个小子也还罢了,姑娘家从往外跑,只怕名声不好,将来说婆家的时候,人家要挑理的,偏你爹说该让你学些经济学问,比学针线女红有用,娘这儿想了一宿,都没拿定主意,娘知道你虽年纪小,却是个有主意的孩子,便想问问你的意思。”

青翎想了想:“娘,我的名声早就不好了,若翎儿能替爹爹分忧,爹爹也能轻松些,别人挑理就挑呗,只要爹娘不嫌翎儿就好了。”

翟氏忍不住笑了起来:“你这丫头倒真想得开,得了,往后若去城里就穿青翧的衣裳吧,也省的别人说闲话,娘是不怕,却,你到底是女孩子,小的时候还罢了,大了再叫人说疯丫头,可不好听。”

青翎大喜,她娘这几句话,相当于给自己开了绿灯,以后自己不用天天闷在屋子里绣花可,可以出去,还可以去县城,当然前提是顶着青翧的名儿。

青翎忽然觉有个龙凤胎的弟弟,真是自己的运气,不然,即便爹再宠自己,估摸她娘也不会答应让自己掺合铺子里的事儿。

一想到以后可以常出去走动,青翎就兴奋的不行。

等她走了,翟婆婆笑道:“这几天见小翎儿老实的在家绣花,还说转性了呢,闹半天还是一样。”

翟氏:“有道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哪能几天就改了呢,我是瞧她女红针线学快,不想太拘着她的性子,再有,也真想有个人帮帮世宗,青羿要念书,青翧就知道淘气,青羽是温性子,青青又不出屋,想了想去也只有青翎了,这孩子聪明,有心路,离着出嫁怎么还得六七年,有这六七年青翧也大了,有句话叫能者多劳,这丫头既能干,就让她多帮着家里些吧,只是我心里仍有些嘀咕,怕因此误了这丫头的亲事,可是辈子的事。”

翟婆婆:“我倒是觉着有青翧打着掩护,学些本事反而是好事,再说,小翎儿多聪明,又知书达理,将来谁家娶了是谁家的造化。”

正说着,胡老爷回来了,翟氏忙伺候着丈夫换了衣裳坐下才道:“如何?那满贵成不成?”

胡老爷笑道:“成,怎么不成,别看年纪不大,却是个极有本事的,是个难得的明白人,有了他,咱家的当铺可不用愁了。”

翟氏道:“虽说是一个村的乡亲,咱也不能钻人家肚子里瞧去,知道是什么心肠,还是谨慎些的。”

胡老爷点点头:“这个我省的,回头你给大舅哥写封家书,叫人送去,让大舅哥帮着扫听扫听,当初满贵怎么离的京,咱们心里也要有个底?”

翟氏忙道:“我这就写。”却给胡老爷抓住手:“不急,先说说话儿。”

翟氏见他盯着自己,不是是不是吃了酒的缘故,目光有些炙热,老夫老妻这么多年,还能不知道丈夫想什么吗,翟氏腾一下粉面通红,挣了一下没挣开,小声道:“奶娘在堂屋呢?”

胡老爷没松手反而把她带进自己怀里,柔声道:“早出去了,月娘,今儿为夫吃多了酒,还是早些安置吧……”

☆、第24章

  七夕是大日子,一般家里有女孩儿的都要在七夕穿针乞巧,有读书的男孩更不能错过,因这一天不止是乞巧节也是魁星节,女孩们拜织女星乞求智巧,男孩子自然要拜魁星,以求高中魁首金榜题名,讨个好彩头。

胡家有儿有女,更要重视,七夕这天一早翟氏便唤着青羽青青,跟自己大姑姐儿去厨房,开始准备晚上供桌上摆的巧果儿,有小兔子,小花,小蚂蚱……各式各样可爱非常。

青翧跟明德两个淘气小子都没出去玩,跟着翟氏胡氏在厨房转悠了半天,转悠的翟氏没辙了,塞给两人几颗巧果,两人这才跑了。

胡氏笑的不行:“这俩小子一股子吃心眼儿,要说也十岁了,怎么还跟没长大的孩子似的。”

翟氏:“平常明德不来的时候,青翧天天往他二姐屋里头钻,缠着青翎跟他出去疯玩,后来青翎学女红针线,不跟他出去胡闹了,他就五脊六兽的,如今明德来了,可不撒了欢吗。”

胡氏侧头赞赏的看着青羽带着青青捏面果子,纤细漂亮的手指一转就是一个兔子耳朵,别提多好看了。

听见弟妹的话,不禁道:“说起来怎么不见青翎?”

翟氏:“给严先生叫过去了,让她帮着晒书。”

胡氏愣了愣:“好端端的怎么想起晒书了,更何况,这位先生不是陆家请的吗,来咱家也不过是客情,又住不了几天,能带多少书,用的找这么折腾吗?”

青羽低声道:“今儿是乞巧节也是魁星节,女孩儿们拜织女星乞巧,读书的男孩子也要拜魁星,以求来年高中,读书的人家都会在这一天晒书,也不是真的倒腾,讨个吉利应节气罢了。”

胡氏道:“哎呦,怪道都说读书人事儿多呢,瞧瞧这个麻烦劲儿,不过,便陆家那位少爷身子不好,不是还有青羿子盛吗,怎巴巴的叫了二丫头过去做甚?”

翟氏:“这位严先生性子有些古怪,他带来的那些书,轻易不许人碰,青羿子盛也不成,平常若归置,也只敬澜能靠前儿,至于青翎,不知怎么入了先生的眼,昨儿就跟世宗说了,让青翎今儿一早过去帮着晒书,我说也是,她一个丫头这辈子也甭指望着当魁星了,晒哪门子书啊。”

青羽道:“先生喜欢青翎呢,听大哥说,先生总夸青翎聪明灵慧,还总叹息青翧跟青翎明明是龙凤胎,怎么就差这么远。”

胡氏:“可是说,两人整个投错了,该着掉个个儿才是。”

翟氏:“女孩子家太聪明了有什么好,太聪明了眼界高,眼界高了心气就高,心气一高就难知足了,有道是知足者常乐,倒不如驽钝些的好。”

胡氏:“瞧你说的,哪有当娘的盼着自己孩子笨的,自然是越聪明越好。”

青羽:“娘放心吧,青翎虽聪明却最懂得知足常乐的道理。”

翟氏想了想青翎的性子,也忍不住笑了:“可不嘛,这丫头见天的乐呵,也不知高兴什么呢。”瞥见小女儿有些发呆,翟氏把她捏的拿过来瞧了瞧:“我们青青捏的这个果子真好看,今儿是七夕,晚上别在屋里闷着了,出来跟你姐姐拜织女星吧好不好?”

青青低着头只是不吭声,半晌儿小声说了句:“娘,姑姑我有些头晕,先回屋去了。”

翟氏只能点头,叫春分跟着她回去了。

胡氏道:“青青丫头这么着可不是常事儿,还能在屋子里闷一辈子不成。”

翟氏叹了口气:“这孩子自小心思就重,之前让二丫头拖着出去玩了几趟,眼瞅着性子开朗了些,不想上回进城遇上了周宝儿,那小子给他爹娘宠的不知事理,瞧见青青的胎记,说了几句不中听的话,就为这个,明德跟青翎还跟周宝儿打了一架呢,弄得怪不好的,从县城回来,这丫头就不出屋了,也不怎么说话,她两个姐姐去了都不搭理,真能愁死我。”

胡氏:“那也得让她出来走走,天天在屋子里越想心眼儿越窄,回头更想不开了。”

翟氏:“去去吧,且由着她,慢慢的再跟她说道理,早晚能想通。”

说着看了青羽一眼,见她有些心不在焉,知道她惦记什么,开口道:“这些果子也够了,青羽你就别再这儿了,你大哥心粗,你去帮着他归置归置,过了秋就回京了,别回头临走了,找不着带去的东西就麻烦了。”

翟氏一句正中青羽的心思,应一声走了,脚步轻快非常。

胡氏知道自己的打算只怕要落空了,弟妹既让青羽过去,就是要应了翟家这门亲事。

瞧着青羽走远了,翟氏方道:“大姐,我心里知道大姐喜欢青羽,明瑞那孩子我瞧着心里也喜欢,人都说外甥随舅,明瑞的性子可不就跟世宗差不离吗,是个难得的稳妥孩子,若青羽能嫁明瑞,我跟世宗也能放心,却缘分有时候真是半点不由人。

虽说婚姻大事该着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可咱家又不一样,他们几个自小常见,青梅竹马,彼此亲近,心里早存了好感,不瞒大姐,我这犹豫了好些日子呢,我哥自是没说的,我那个嫂子却眼高于顶,只怕瞧不上青羽,过了门要受婆婆的气,可我探了青羽几次,这孩子别看性子温和,却也是一根儿筋的倔丫头,跟子盛彼此有意,若强着拆开,只怕要埋怨父母不近人情。

前儿我哥哥来信儿又提起这门亲事,说是嫡亲的外甥女,还能歪带了不成,我哥说了这话,我若再不应,又显得不信我哥似的,跟世宗商量着打算应下,也全了他们这对小儿女的心事,至于将来如何,且看他们自己的造化吧,咱们当爹娘的也不能护着他们一辈子,好歹都是她们自己的命数,之前我也是盼着明瑞能当我女婿,存着私心,大姐不给明瑞定亲,我也没吭声,倒有些对不住大姐。”

胡氏本来心里有些别扭的,可翟氏这么敞亮的说出来,自己若再计较就没道理了,笑道:“这话可远了,什么私心不私心的,我虽是明瑞的娘,也是青羽的亲姑姑,心里自是盼着侄女好的,若明瑞能用心念书,将来博个功名,这门亲事不用你说,我也早提了,可这小子不是念书的料儿,跟他爹一样没什么出息,也就是个乡屯里头混吃穿的汉子,跟你哪儿侄儿一比,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青羽配他可不要委屈死了,回头找个近便便的媳妇儿娶了,也就是了,这个我倒不愁,我愁的是我兄弟跟我说的那个开坑种藕的事儿,弟妹,你说这事儿靠谱不,我这心里可没底呢。“

翟氏道:“亲家二老明显是偏着长房那头,田家长房的嫂子又捏住了姐夫的话柄,哪容你们反悔,事到如今,就算那些荒地什么都种不出,咱这亏也吃定了,索性死马当成活马医呗,等你们那边儿分利落了,挑几个机灵的小子,叫春生两口子过去手把手的教,还能教不会吗。”

得了这个话,胡氏顿时有了底:“那咱们就这么说定了,明儿我就回去,先分家,等明年一开春圈地种藕。”

翟氏:“明瑞的帮着他爹收租子,过秋少不得他,叫他跟着回去吧,明德还是留在这儿,世宗给青翧找了个先生,过了大秋,就得圈着念书了,叫明德跟他一起念,也是个伴儿,男孩子多念些书,也能多明白些道理,就算将来不能考科举,也没坏处。”

胡氏忙点头,田家虽说也是地主,日子并不艰难,到底比不上胡家,自己这个弟媳妇儿官家小姐出身,眼界可不是自己这样的乡下女人能比的,明瑞算是没大出息了,若明德能多念些书,自然好,心里越发感激弟妹帮着自己,青羽许子盛的那点儿不快,也就真丢开了。

翟氏瞧着大姑姐的脸色,才算松了口气,自己这个大姑姐是不能得罪的,虽说一家有女百家求,可都是亲戚就麻烦了,若家里的铺子开好了,到时多给青羽置办些嫁妆,也就是了,便是嫂子不满意这门亲事,瞧在嫁妆丰厚的份上,只要不难为青羽就成。

至于青翎,翟氏忽想起那天敬澜的目光,不禁皱了皱眉,陆家是坚决不成的,好在敬澜要回去了,日子长些,便有些心思也丢开了。

翟氏的想法是过于理所当然了,她哪知道敬澜正在这儿愁思百结,一想到要走了,就忍不住瞧着青翎发呆。

青翎倒没注意,她正跪坐在当院铺的席子上,翻严先生的书呢,严先生带的书不多,却也有两大箱子,都摊开来也铺了半院子。

青翎一开始还以为都是那些枯燥的典籍之类的呢,后来一瞧才发现竟有许多有趣儿的,甚至还有话本子,青翎真没想到严先生对这些才子佳人的通俗类话本也感兴趣,刚要翻看,就被严先生夺了去:“小丫头可不能看这个。”说着往那边儿努努嘴:“那边儿的你瞧瞧去,若有喜欢的,拿去看吧,只记着一样,先生的书可都是宝贝,你借去瞧无妨,若是损坏,往后莫想从先生这儿借书了。”

青翎嘻嘻笑道:“先生放心,青翎知道,有道是书非借不能读也,这是先生教导青翎呢,青翎受教。”

严先生捋了捋胡子:“是个聪明丫头,出门在外也不能带多少书,回头你若有机会去你舅舅家串亲戚,可去先生的书斋坐坐,多挑几本你喜欢瞧的书。”

青翎眼睛一亮:“先生只管放心,青翎必会去叨扰的。”

眼先生笑了一声,见她挑了一本文房四谱,不禁道:“倒不知你这丫头喜欢这些?”

青翎抿嘴笑了笑,她自然不能说瞧这个是为了自家的当铺,当铺的买卖首要一样就是眼力,既然收东西,自然要识货,若打了眼不就赔了吗。

青翎仔细想过,过安平县的大都是去京城赶考的举子,也是她家当铺的潜在用户群,而这些人典当的东西,除了笔墨纸砚就是书了,便有一两样儿随身的物件儿,也应该不多,虽说从书上看,不一定能看出什么来,至少能了解一下,等以后有机会见了真东西,再对照着看的书,仔细揣摩,也八九不离十了吧。

不过这些是绝不能跟严先生说的,这老头儿是个老古板儿,一直秉持着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想法,做买卖这样的末流,定然瞧不上眼的,若自己说了,指不定连书都不借给自己了,怕沾上铜臭气。

瞥眼瞧见陆敬澜盯着自己发呆,怕日头把他晒晕了,这位身子刚好些,眼瞅着他一回京,胡家就算功德圆满了,万万不能出差错,看看书都摊开了,就拖着他去那边儿的茅草亭子里喝茶。

严先生是个极为风雅之人,当初之所以选这个院子就是瞧中了院子里的茅草亭,应该说是茅草棚更恰当。

这里原是个闲院子,胡老太爷在乡下过了一辈子,就是见不得有空地,别的院子都住了人,就算了,这些闲着的院子可不能荒着,尤其这院子大,就在一边儿靠这墙根儿辟出了一块,当菜园子,种了一架子豆角,两畦大葱,还有些辣椒茄子类的。

闲来无事就过来浇浇水收拾收拾,嫌屋里热,就砍了房后的四颗半大杨树,挪到院子里当立柱,上头搭上檩条,简单的盖了几层麦草,用作歇凉的地方。

胡老爷一开始觉得有些不伦不类,说要找人搭个像样的亭子也就是了,却给翟氏拦了,说这样才有返璞归真的味道。胡老爷心里虽不认同,却习惯依着妻子,再说,也是闲院子,就由着老太爷折腾了。

不想严先生来了一眼就相中了这儿,一叠声大赞有田园之风,自打住进来,就接了老太爷的活儿,每天都要浇水除草,乐在其中,尤其这个茅草棚子,尤其喜欢,只要没事儿就会坐在里头喝茶。

青翎最小,又是女子,煮水泡茶的活自然就归了她,青翎是觉得大热的天,与其喝茶不如喝凉森森的梅子汤,去火解暑,一碗下去,暑气顿消。

显然先生跟陆敬澜都不喜欢,先生使的茶具是从京里带来了,虽不是精致的官窑瓷,却造型古拙,跟这个茅草棚子倒是很搭。

青翎煮茶的本事,是跟她娘学的,从娘亲对生活的讲究和情趣,青翎完全可以想象,当年外公没获罪之前,娘过的日子如何精致,她娘是真正的大家闺秀,琴棋书画无所不精,但她娘从不卖弄,除了教给她们姐妹,其余时间从没见她娘摆弄过这些东西。

她娘说这些不过是闲来无事的消遣罢了,之所以教她们姐妹,不是希望她们姐妹学的多好,但至少会,免得被人轻看了,真正过起日子来,这些毫无用处。

青翎觉得她娘是个有大智慧的女人,娘清楚的知道什么才是最重要的,诗词歌赋,琴棋书画,都不能当饭吃,有个疼自己,对自己好的丈夫才是一辈子幸福的根本。

见水滚了,青翎执壶烫了茶具,方挑茶叶冲茶,顿时茶香四溢。

严先生道:“原说你这丫头是个毛燥性子,今儿瞧你烹茶却也文静优雅。”

噗嗤……青翎笑了起来:“先生可别夸青翎,想来青翎这辈子跟文静优雅也沾不上边了。”

先生:“不然不然,腹有诗书气自华,只要你多看书,早晚能贴上边儿的。”说完自己都哈哈笑了起来。

这一笑倒驱走了陆敬澜心里的些许离愁,想着明年只要自己说身子不爽利,想来胡家养病,家里还能拦着不成,到时不就能见面了吗。

虽说一年不见,有些想念,可以写信啊,这里离京城不远,捎个信不过一两天就到了,甚为方便。

这么想着心绪豁然开朗,瞧着青翎道:“你想瞧什么书,回头给我列个书单,叫人捎给我,我给你找。”

青翎目光闪了闪,笑道:“那可好,青翎先谢敬澜哥哥了……”

☆、第25章

  见天阴了下来,青翎跟敬澜忙去收书,刚收到屋里,就落雨了,雨不大,滴滴答答的,先生诗兴大发,进屋作诗去了,青翎跟敬澜两人辞了严先生沿着回廊往客院里走。

到了客院的小门,青翎站下:“我得去娘亲哪儿瞧瞧,就不搅扰敬澜哥哥看书了。”

陆敬澜有些不舍:“你在也不会扰我的。”

青翎笑道:“我娘总说我是话唠呢,说起来就没完没了的,哪能不扰,今儿是七夕,夜里可别忘了拜魁星,保佑敬澜哥哥蟾宫折桂。”转身走了两步,忽听身后的陆敬澜道:“小翎儿,过了七夕,我就要回京去了,你会不会想我?”

青翎回头笑了笑:“自然是想的。”挥挥手走了。

一直瞧不见影儿了,陆敬澜才进了客院,长寿端了茶上来,就开始收拾东西,在胡家住了两个多月,东西放的哪儿都是,旁的还罢了,只少爷平常使唤的万万不能落下,不然就麻烦了。

把案头先看不着的书收在了箱子里,走的时候就省事多了,陆敬澜想起什么,把架子上的空瓦罐拿了下来,递给他:“把这个收好,仔细些,别回去的时候颠坏了。”

长寿:“少爷咱们带回去的东西可多着呢,这个瓦罐又不是什么稀罕东西,里头的青蛙秧子也都放回了河里,就这么空瓦罐,街上有的是,一个大子就能买俩,就甭带着了。”

见少爷脸色掉了下来,忙接了过来:“那我收起来。” 长寿算看出来了,只要是胡家二小姐的东西,哪怕是一个破瓦罐在少爷眼里都是宝贝,也不知少爷着了什么魔,他瞧着胡家二小姐就是个没真长大的小丫头罢了,真不知少爷怎么如此上心,瞧瞧这会儿都不看书,倒画起花样子来了,不用问也知道是给二小姐画的,一笔一划都极认真。

长寿暗暗叹了口气,打着伞去厨房瞧晚上的供果做的如何了,读书人,七夕不拜魁星可不吉利。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8页  当前第1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4/9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青翎记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