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别跟我讲大道理_分节阅读_第216节
小说作者:讨厌夏天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706 KB   上传时间:2017-04-04 12:29:17

胡灵珊甚至已经做好了再打个十年八年,华夏死上一千万人的准备。

“俄罗斯人的代表是亚历山德拉皇后和米哈伊尔大公。”严复也没搞明白发生了什么,但是,看谈判的阵容,还是很能体现诚意的。

“难道是高尔基那伙人真的要干掉尼古拉二世了?”胡灵珊惊讶的问,上次还以为这伙人就是神经病,没想到竟然真的这么牛。

“很有可能。”严复点头,“我们要不要支持高尔基?”

胡灵珊沉思道:“先见见亚历山德拉皇后。”

秘密谈判的地点,设定在蒙古的达尔汗城。

“我们需要华国的帮助。”亚历山德拉皇后的第一句话,就差点气死了米哈伊尔大公。

哪有这么开门见山的,至少要摆出一副欧洲大国的样子,威胁几句,比如有1000w俄罗斯军队正在路上,要么割让蒙古给俄罗斯,要么交出几百万两白银做赔偿。

这样才能唬住华国人。

不论是和康麻子谈判,还是和其余辫子谈判,俄罗斯一向是用这个方式,而且每次都获得非常不错的回报。

“很好,我喜欢这种方式。”胡灵珊用力点头,要是亚历山德拉皇后敢东扯西扯浪费时间,她立马砍了这两个废物。

“对了,我其实是德国人。”亚历山德拉皇后道。

胡灵珊莫名其妙。

亚历山德拉皇后认为,以胡灵珊和德国人的关系,没有理由见死不救。

胡灵珊惊讶,你不知道德国人已经和我翻脸了吗?

作为谈判副手的米哈伊尔大公,很想找个地洞钻下去,就知道亚历山德拉皇后的脑子从来没有正常过,亏得他还以为亚历山德拉皇后自信满满的,有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底牌,原来底牌不过是张小三。

亚历山德拉皇后愣了一愣,多年的政治失败经历,让她迅速调整状态,决定打悲情牌。

“我们需要食物,大量的食物,否则罗曼诺夫王朝就会被p民推翻。同样是尊贵的皇帝,我想你不会忍心看着我们被低贱的p民羞辱和处死。”

亚历山德拉皇后开始找手绢抹眼泪。

米哈伊尔大公已经淡定了,不可能再丢脸了,因为脸已经丢光了。

胡灵珊大喜拍桌:“太好了,你们倒霉,我就放心了。”

亚历山德拉皇后傻眼。

米哈伊尔大公准备礼貌的撤退,千里迢迢跑到蒙古,就是为了被华国的皇帝看笑话,真是够了。

亚历山德拉皇后怒了:“你到底要怎么才能帮助我们。”

胡灵珊惊恐了,打了华国,还想让华国帮忙?这个世界是怎么回事,怎么搞不懂俄罗斯人的逻辑。

但是,胡灵珊认为,生意就是生意,即使是脑子不正常,也是有得谈的。

“朕对俄罗斯人是充满热爱的,朕愿意帮助俄罗斯朋友……”胡灵珊说道。

亚历山德拉皇后大喜,米哈伊尔大公下巴掉了。

“……但是,朕需要人民更大的支持。”

这是要钱?

亚历山德拉皇后直接道:“石油?名画?古董?矿产?都可以,但是要金币,没有,或许俄罗斯可以向华国贷款,用来还债。”

这种借对方的钱还对方的帐的欧洲人做法,需要彼此的互相信任,可惜胡灵珊丝毫不信任俄罗斯人。

胡灵珊伸出一根手指,慢慢的摇晃着。

“我只要土地。”

亚历山德拉皇后脸色大变,华夏人自古都是礼仪之邦,从来不把土地当回事,现在怎么变得这么堕落了。

“你想要哪里?”亚历山德拉皇后理智的问道。

地图摊开。

胡灵珊微笑:“首先,外东北必须还给朕。”

亚历山德拉皇后脸色苍白,倒不是因为胡灵珊狮子大开口,所谓漫天要价,落地还钱,国际政治上胡乱开价的事例多得是,和最后的结果未必有多少关系。

但胡灵珊根本不提蒙古问题,开口就是外东北,这里透露的信息太多,俄罗斯遇到了一个不好对付的对手,恐怕不是割掉伊尔库兹克以南领土能解决的了。

“咦,歪歪曲曲的边境多难看,朕都搞不明白边境在哪里,把边境线给朕拉直了。”

胡灵珊极其认真的道,伸手在俄罗斯远东地区的下扬斯克港和黑龙江的漠河之间画了一条直线。

“朕就喜欢非洲和美国的边界,像刀砍过的一样整齐,朕决定向他们学习。”

“陛下你神经正常吗?”亚历山德拉皇后死死盯着胡灵珊。

不过是一个局部战争的小战役,要不是因为俄罗斯现在内部实在太糟糕,不打个十年八年,都不好意思谈判。

不过是临时占据了俄罗斯几百平方公里的土地,就敢要大半个俄罗斯远东地区,超过5000w平方公里的土地,这个华国女帝是不是看手撕鬼子看傻了。

胡灵珊笑了:“朕的大军就在这里,随时都可以拿下朕要的任何一块土地。”

“你们不可能拿下海参崴,更不可能打下俄罗斯的远东地区,俄罗斯人绝不会因为小小的失败就屈服。”米哈伊尔大公冷冷道。

“朕已经围困了海参崴2年,不知道海参崴里还有多少粮食,能不能再困2年。”胡灵珊道。

“朕有的是时间,完全可以等你们被列宁干掉,然后朕就乘乱一举获得更多的土地,对朕而言,不过是多费点力气而已。

你们要想清楚,是失去一片没用的寒冷的土地,还是留下土地,却丢了性命。”

这个理由很强大,亚历山德拉皇后和米哈伊尔大公都对能在列宁手里活下去,丝毫不报希望。

“华国愿意出什么价格购买这块土地。”亚历山德拉皇后把购买两个字说的极重。

“朕就算给你们金子,你们也没用,朕直接用粮食,布匹,茶叶,武器当货款,朕甚至可以放了被围困的伊尔库兹克的俄罗斯人,再退回蒙古,你们不会在战争中失去任何东西。瞧,朕是善良的生意人,只做买卖。”胡灵珊道。

米哈伊尔大公认为,这个买卖绝对不能做,顶多把伊尔库茨克割给华国,这已经是俄罗斯的底线。要是割掉大半个俄罗斯远东地区,罗曼诺夫王朝要是敢答应,俄罗斯人会生撕了他们。

“阿拉斯加能够卖给美国人,远东为什么不能卖给朕。”胡灵珊冷冷道。

米哈伊尔大公想骂人,阿拉斯加能和俄罗斯远东地区比吗?阿拉斯加只有70w人,远东地区有600w人,还有大量的军事基地,港口,是俄罗斯通向太平洋的门户,没了远东,俄罗斯就彻底被封锁在了欧洲。

亚历山德拉皇后却咬牙道:“我必须征求我国沙皇的意见。”

胡灵珊道:“最好抓紧时间,朕分分钟几千万上下的。”

……

亚历山德拉皇后以最快的速度赶回了圣彼得堡。

“我可以答应胡灵珊的要求。”尼古拉二世震惊后,沉吟了半天,竟然这么说道。

“你疯了?”米哈伊尔大公大惊失色,俄罗斯人不可能接受这个条件的。

“我亲爱的兄弟,我们已经到了绝路了。”尼古拉二世苦笑。

“你知道吗,上个月有一天,整个圣彼得堡的商店,没有一块面包出售。”

米哈伊尔大公愕然,圣彼得堡的粮食竟然紧张到了这个地步。

“罗曼诺夫王朝已经到了最后的倒计时,再不能提供粮食,列宁只要喊个口号,我们的士兵就会一群群的背叛我们。”

尼古拉二世微笑着道:“出售远东地区,并没有想象的这么糟糕。远东那么远,没有几个俄罗斯人去过那里,我们甚至可以隐瞒不报,悄悄把远东的军队都撤回来,没人知道那里已经不是俄罗斯的了。

胡灵珊给的粮食布匹和武器,我们可以说成是战胜华国得到的战争赔款,人民就会为罗曼诺夫王朝的巨大胜利欢呼。”

米哈伊尔大公瞪眼,天真,是以为胡灵珊傻,还是以为俄罗斯人民没眼睛没耳朵。

尼古拉二世耸耸肩:“好吧,我们换个角度阐述,伟大的罗曼诺夫王朝,为了保证低贱的国民的性命,不惜出售宝贵的国土,这是俄罗斯小爸爸对俄罗斯人最深刻的爱。”

1915年10月,俄罗斯皇帝尼古拉二世正式与华国皇帝签订土地交易条约,俄罗斯归还《瑷珲条约》、《中俄北京条约》夺取的华夏外东北,并出售俄罗斯远东的部分土地,华国以粮食和武器作为支付方式。

包括海参崴和库页岛在内的外远东,终于在被俄罗斯人夺取50年后,回到了华夏的怀抱。

俄罗斯为此失去了远东地区将近500w的土地,但俄罗斯人并没有为此痛恨尼古拉二世。

“有吃的了,终于有吃的了!”

看着大量的粮食从华国进入俄罗斯,俄罗斯人热泪盈眶。

远东地区算什么,又不能吃。

尼古拉二世在马车上,向着圣彼得堡的市民挥手示意。

“尼古拉二世万岁!”

圣彼得堡的市民疯狂的欢呼着,用力的把鲜花抛上马车,短短几千米的路,马车用了半个小时,场景宛如得胜归来。

“看,我的兄弟,我们赢了。”尼古拉二世得意的对米哈伊尔大公道。

有了粮食,军队的军心就稳定了,市民暂时也不闹腾了,来自列宁的威胁减少到了最少。

“这只是暂时的。”米哈伊尔大公提醒,只要俄罗斯人度过了这段艰难的时刻,他们就会想起失去的远东地区。

“只要我们大力种植几年庄稼,有了粮食,我们就可以打回远东去。”尼古拉二世笑了,协议从来只是用来撕碎的,用一个必然要撕碎的协议,得到了大量的粮食布匹茶叶和军火,不但度过了饥荒危急,还能顺手给军队换新式武器,用胡灵珊的武器攻打胡灵珊的军队。

“东方的皇帝,从来都是蠢货。”尼古拉二世大笑。

尼古拉二世不知道,他上当了。

胡灵珊卖给尼古拉二世武器,是看准了尼古拉二世的性格。

没有能力,却野心勃勃,想着当日本天皇,中国皇帝,占领西藏,吞并朝鲜,攻打美国的尼古拉二世,没有耐性和眼光,根本不知道工业(革)命的重要性,不知道没有一个坚固的工业基础,俄罗斯永远就是一只任人宰割的小菜鸟。

得到武器和粮食的尼古拉二世,会迫不及待的跳出来,向世界挥舞他手中全靠进口的弹药和武器,重复满清武器全靠进口,动不动就弹尽粮绝的绝路。

俄罗斯太大了,人口太多了,地方太寒冷了,即使罗曼诺夫王朝摇摇欲坠,胡灵珊依然完全没有彻底征服俄罗斯的把握。

用粮食和武器拖延俄罗斯的工业改革,加大俄罗斯和华国的工业代差,科技代差,把俄罗斯拖入传统农业国的大坑,这就是胡灵珊的唯一目的。

……

“朝廷提高了粮食收购价啊。”周地主动心了,这个价格比去年又高了一成。

“老周,听说朝廷用粮食买了俄罗斯好大一片的土地,要是今年不卖给朝廷,明年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相熟的地主知道一些内情,劝道。

“好,我卖一半。”周地主咬牙,这两年风调雨顺,收成不错,粮仓里有的是粮食。

“小气鬼。”相熟的地主鄙视,“我全卖了!”

再过几个月,又有收成了,难道还怕灾荒年没吃的吗。

“我说,当年我们可说好了,有了钱一起办工厂。”相熟的地主旧事重提。

眼看那些胆子大,卖了土地开工厂的人,赚的盆满钵满的。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43页  当前第21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16/24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别跟我讲大道理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