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别跟我讲大道理_分节阅读_第51节
小说作者:讨厌夏天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706 KB   上传时间:2017-04-04 12:29:17

杭州西湖武林大会地点,被设定在武林门一带,用强烈提议的胡博超的话来说,武林门配武林大会,简直是绝配,舍它其谁?

想到设在哪里都一样,设在其他地方,或许还要扰民,门票收入是归了府衙的,又落不到胡博超口袋里,革(命)党们就随意的答应了。

胡博超大喜,就知道这些革(命)党人不懂经济,老胡家发大财的机会到了!

武林门一代,早就是老胡家的产业,如今是十室九空。

胡博超很有气魄的把房子全部拆了,建了一个大大的,足以容纳3w人的体育馆。据说这体育馆的模样,是根据何子渊提供的罗马角斗场草图设计的,保证每一个位置都能清清楚楚的看到擂台上的全景。

“大伯伯在干嘛?”胡灵嘉睁大眼睛,惊讶的问着,每天就看见胡博超和胡博明跑进跑出,汗流浃背,却一副乐在其中的样子。

“好好看着,这就是奸商。”胡灵珊捏胡灵嘉的脸,“德语学得怎么样了?”

胡灵嘉立刻苦着脸。

“再不努力,被徽因甩开老远,可没什么面子啊。”胡灵珊道。

胡灵嘉用力点头:“才不要呢。”捧着书本死命的啃。

“这就是杭州啊。”几个外地人惊讶的道,没想到大清朝竟然有如此雄伟的地方。

不说那大大的体育馆,就是那体育馆附近,密密麻麻的几层楼高的洋房,就大开眼界了。

大清朝不流行造高房,大多是平房,有个两层楼,已经是很少见了,这盖到四五层的,估摸着是大清第一高楼了吧,就是最西化的上海滩,也绝对找不到如此高端大起的房子。

“咦,这不是木头做的!”有人惊叫。

“这叫水泥,是洋人的东西。”在北京和上海都能见到的。

“几位是外地来的吧,快请进。”伙计热情的跑出来。

“这是客栈?”几个外地人惊讶极了,还以为是达官贵人住的,没想到竟然是客栈,然后又惊呼:“好贵!”

这个价格,都是以往的五六倍了。

“这是杭州最新最高档的客栈,每间屋子都有从德国进口的抽水马桶,紫禁城的那位都没有享受过,大清朝自此一家,别无分号,走过路过,千万不要错过。”伙计笑眯眯的道。

老胡家都是奸商,奇妙的无师自通了旅游经济学,将武林门各处的房子全部改成了价格昂贵的客栈,以及出售各种土特产的商店。

武林大会还没开,老胡家大发横财。

“愚蠢,等武林大会结束,这些房子全砸在手里,成本都收不回来。”自然有无数革(命)党鄙视,太短见了,请德国人加急建造的房子,造价可不便宜。

胡博超冷笑,幼稚啊幼稚,区区旅游经济,不过是附带的,老胡家的目标,是房地产。

杭州老大胡灵珊私宅附近,自然该是杭州最好的地段,自然该是杭州最贵的地段,配上这最好的房子,还怕卖不出天价?

看一群住不惯满清民宅的德国人,个个垂涎三尺的眼神就知道,已经有一大群肥猪等着宰杀了。

老胡家一举成为远超胡雪岩的红顶商人,不是梦想。

……

“恭喜恭喜。”许多人热情的对着刘高升道喜。

“同喜同喜。”刘高升抱着拳笑着。

刘高升在武林中的名气很大,双掌十分厉害,据他自己所说练得是铁砂掌,随便一块砖头,刘高升随手一拍,砖头应声而碎,比胳膊还粗的竹竿,刘高升一挥手,就将竹竿一劈两半,人送外号“铜头铁臂震江南”。

就这身手,大清朝有几个人能够超过他?

只要胡灵珊和朝廷言而有信,那么5000两银子和杭州知府的官帽,就落到了刘高升的手里了。

“刘师傅,以后可要照顾小弟啊。”

“还叫什么刘师傅,该改口叫刘大人了。”

“对,对,刘大人,我以后可跟定你了。”

刘高升勉力克制,终于还是忍不住大笑:“好说,好说。”

一直以为练了一身的武艺,不过是养家糊口,没想到还有成为朝廷官员的时候,果然是一身文武艺,卖与帝王家啊。

“去做一面大旗,写上‘以武会友’,拿杆子高高的挑了。”刘高升大笑着嘱咐徒弟们。

“对了,再做两口大箱子,抬去装奖金。”

徒弟们大声应着,满脸喜气。

“师父,我是不是该做一套新衣服啊。”

“不用,马上要换官服了,还做毛个衣服。”刘高升挥手道。

号称拥有3000弟子的刘高升也参赛的消息传出,一片哀嚎声。

“唉,刘师傅也参赛,那我等诸人就没有希望了。”很多人摇头叹息。

“做不到第一,前八也好啊。”

一点都不好,第一是杭州知府,第二就是绿(营)大头兵,天差地远。

江西某处寺庙。

“师父,我们也参加吧。”几个人跪在一个老和尚面前,恳求着。

“也罢,让天下英雄见识见识老衲的独门功夫。”老和尚眼中精光四射。

河北某处。

“我准备参赛。”某个青年道,大清被洋人欺负得狠了,清人已经失去了自信,必须振兴国术,扬我国威。

“一路小心。”其余人祝福着。

同样的情况在满清的各处发生着,满清武林高手们,为了名,为了利,为了弘扬国术,为了振兴满清,从各个角落走了出来,踏上了赶赴杭州的道路。

……

“这是我们可以仔细观察的德国人的生物技术的机会!”英国大使说道。

“带上最好的摄像机,一定要从头到尾都拍下来。”

“这群该死的德国佬。”

英国大使暗暗咒骂着,竟然敢和他打哈哈,不承认在清国有超级战士的实验,就知道德国人根本不可靠,国内采取的压制德国措施,是完全正确的。

……

武林大会开启在即,秋瑾问道:“灵珊,我们要不要请些儒学大家或者名人什么的,给武林大会题词?”

找些有名的人,写上一些“提倡国术,强国强种”,“振作文弱的民风,呼唤国人奋发图强”,大大的提高一下比武大会的逼格,以后要是名留青史,看上去也顺眼一点,像如今这样的“胜利者做知府”的闹剧,有点无法面对后人。

胡灵珊奇道:“强国强种,奋发图强,和武术有个毛关系?以为学了武术,清国就站起来的,义和拳就是榜样。”

洋枪洋炮一出,学武除了健身,还有个毛用?

义和拳闹得轰轰烈烈,号称有30w之众,其中武林高手无数,练过金钟罩铁布衫一身横练功夫的无数,结果刀枪不入轻功无敌铁拳无敌的高人们,连个小小的东郊民巷都打不下来。

就是武功开了挂的胡大师姐,在现代枪械面前,也只有被打成马蜂窝一条路。

“以为古老的东西就是最好的,以为有百年传承千年历史的就是无敌的,固步自封,沉迷往事,推崇返古,不过是另一种闭关锁国罢了。科学每天都在进步,科学的力量每天都在强大,不面对事实看清事实,再怎么自以为悲壮的谢幕,不过是博他人哂笑而已。”胡灵珊认真的说道。

秋瑾叹气:“真想好好激发民众信心啊。”

胡灵珊的心思已经飘到了远方:“咦,我是不是该搞个全国射击比赛,全国物理大赛?”

……

杭州西湖武林大会开幕,门票1两银子一张,3w张门票一扫而空。

胡灵珊大喜:“老兴,再来一批水力发电机,本大师姐有钱!”

兴登堡将军也大喜:“我不要银子,拿丝绸和茶叶来换!”

德国国防部发现,联合攻打澳大利亚的计划遥遥无期,但是,海上丝绸之路,却让德国获得了大笔的利益。

以前英国商人垄断的丝绸和茶叶,通过德国(军)方秘密运作,大量的卖到了欧洲各处,德国国防部狠狠的赚了一笔。

……

“在下是山东铜锤门李某某。”

“久仰久仰,在下是河北李家沟张家无敌旋风拳张某某。”

“久仰久仰,在下是江西三刀螳螂腿王某某……”

这类拥有稀奇古怪的名字的武术门派,绝对不是个别,而是普遍。

胡灵嘉瞪大了眼睛,兴奋的指点:“快看,那里有4个人吵起来了。”

林徽因急忙扭头去看。

“只有我们杨式太极拳,才是正宗太极拳。”有人傲然道。

“胡说,杨式才多少年?我们陈式太极拳,才是最古老的太极拳。”立刻有人反驳。

“不要脸,没有我们孙式,哪来的杨式陈式?”有人鄙视。

“少说废话,动手练练,我们吴式太极拳谁都不怕。”有人毫不在意。

擂台上跳上一个汉子,拱手道:“请。”

对面抽到签的老和尚缓缓走上擂台。

现场一片叫好声。

“看那老和尚的气势,就是世外高人!”

“那老和尚有六十了吧,功力一定精纯无比。”

啪!

老和尚脑袋被踢了一脚,头骨塌陷,当场血流不止,晕了过去。

对手大惊失色:“我只是用了一招鞭腿啊。”为了打出威风,第一招确实用了全力,但这么毫无花招端端正正的一脚,老和尚居然没躲开。

“尼玛!这老和尚就是一个水货!”

“以后再也不信山野之中的世外高人了。”

擂台下一片骂声。

“那个学太极拳的,你们上啊,他就有点蛮力,你们四两拨千斤,搞得定!”有人起哄,点名太极拳。

4个太极拳高手瞅瞅那被医务人员急急抬走的了老和尚那凹陷的脑门,一齐打哈哈:“都是太极拳一脉,难得有缘相见,我们不如去外面找个地方喝两壶。”

白痴才上台呢!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43页  当前第5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1/24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别跟我讲大道理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