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恰锦绣华年_分节阅读_第43节
小说作者:灵犀阁主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2.01 MB   上传时间:2017-06-10 23:39:40

  燕七听完也就把这事儿放下了,次日是三月初二礼拜天,不用上学也不必请安,睡了个懒觉起来就听见说大太太让送了新做的春衫过来,这是专为了赶在上巳节前给府里众人做好的,这回可是有人过来给燕七量过了尺寸后才做的,送衣服的婆子还特特地等燕七试过了大小合衬后才拿了燕七打赏的几串钱笑眯眯地走了。

  燕七坐在炕上,低头看自己的小肚腩,再这么胖下去,没准儿就真嫁不出去了,实在不行……就真换上五斤的沙袋试试?

  说来自己前世是怎么保持身材的呢?……前世啊,也不用刻意保持,本来就吃不着什么好东西啊,饿肚子的时候常有,都习惯了。

  燕七抬起手,攥了攥拳,这具身体获得了一些她从前世带来的力量与素质,不知道会不会随着她年纪的增长也能跟着越来越强,其实强不强的不要紧,关键是能不能越来越瘦呢?你看,长得胖它不是费衣料么?前些天针线房的过来给她量尺寸,瞧那一个个脸绷的,几尺布的便宜捞不着都想跟你拼命啊。

  三月初三一大早,老太太就从厨房赐下东西来了,有用鼠曲草加蜜汁和粉调和制成的饼团,叫做“龙舌[米半]”,这是每年这一日的风俗,说是吃了可以治疗时气病,另还有用南烛木茎叶,捣碎后用其汁来浸渍大米,蒸出来的饭是绀色的,叫做“乌饭”,信佛的人家多喜做这个相互赠人或自己吃。

  另还有笋丝馒头、糖肉馒头、蜂糖饼和猪胰胡饼四样主食,七宝姜粥、五味肉粥两种粥,菜有六道,笋酢、糟瓜齑、盐荠、梅瓜酱菜、腌醋萝卜和玛瑙肉。

  燕七拣着素的、清口的混饱了肚子,饭后再来一盅冬瓜皮、荷叶、红豆和茯苓泡的利水消食果茶,看着时辰差不多了,这才穿衣梳头收拾起来。

  三月初三,对年轻的女孩子来说算得上是一年中最美好的一个节日,春暖花开,四海清平,举城上下不分贫贵高低,不论男女老幼,倾城而出,纵情游乐,最是展现自己的美丽与魅力的好时机,最是借着春意春情春心萌动勾搭成奸/基的好季节。

  胖星人也有爱美的权力啊。所以燕七今儿梳了个略繁复娇丽的百合髻,簪着用丝带和珠子堆叠出来的几可乱真的海棠花式小花冠,耳朵上一对式样简单利落的珍珠坠子,穿着对襟儿的齐胸褥裙,水红的衫子荼蘼白的裙儿,下摆处用各种深浅的红色晕染出一片似雾还真的海棠花,外头再着一件蝉翼纱的罩裙,倒还真有了一种海棠着雨的lomo式小清新感。

  可惜是个胖子。庄嬷嬷向着来给老太太进行出门报备的燕七行礼时暗中心道。

  再看人九少爷,天青色的刻丝长袍简简单单这么一穿,怎么看都是飘逸清朗,怎么看都是少年如玉。

  一母同胞的姐弟俩,体型的差距怎么就这么大呢?

  进了老太太的起居室时长房的几个孩子都已经在那儿了,虽然不是请安日,但出门前总得给长辈来打个招呼,老太太正问呢:“今儿我要同你们母亲和三婶去圣母山进香,不若你们也与我们同去罢……”

  “老祖宗——”一帮孩子大呼小叫地不依起来,老太太就哈哈哈地笑,当然是在逗孩子们了,这个日子哪个孩子肯同一帮已婚妇女跑山里烧香去啊。

  孩子们当然也知道大太太和三太太去圣母山是干什么的,由来上巳节也是求子节,圣母山因外形像个垂首妇人而得名,山上有个洞,只因这洞的位置正好处在圣母山的腹部,也就是大概子宫的位置,因而被人叫做了圣婴洞。洞内有钟乳石常年滴下石乳水,在洞中汇成一眼泉池,于是便有人在这洞中修了圣母与圣婴的神像,供奉起香火来,坊间都传说拜了圣母圣婴就能如愿得子,当然,没能得子的肯定是你心不诚,反正年年这个日子都有急切想要生儿子的妇人前来上香拜神,拜完之后再上些香火钱,就可以去那石乳泉里取上一壶泉水,回家和丈夫一起喝了它,然后你就高高兴兴准备着生儿子吧。

  这种求子之事对女人们来说还是有些羞于启齿的,所以孩子们自然不好跟着去凑热闹,老太太也都知道年轻人都等着这一天到外面狠狠游玩呢,当然也不会拦着,只管吩咐着个人的丫鬟乳母把一应东西全都准备妥当,务必要注意安全等语。

  燕五姑娘今日打扮得漂亮极了,梳了双环灵蛇髻,额心还贴了梅花样的花钿,胳膊上绕着用金银粉绘出花纹的薄纱罗,下头穿着华丽丽的凤尾裙,是用各色闪光绫裁剪了之后绣上花鸟纹,再镶了金边拼缀成裙的,裙摆下缀着彩色流苏和细小的铃铛,一动便轻吟吟地响。

  “今儿我就穿这个跳舞,”燕五姑娘得意地向着众人显摆她的裙子,“且看我怎么赢了霁月书院的人!”

  燕五姑娘是锦绣书院舞艺社的成员,舞艺社属于乐艺社下面的一个分支,同歌曲社、乐器社都属于乐艺社,不愧是宫中退役舞娘何先生教出来弟子,燕五姑娘竟能以新生的身份从众多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成为上巳湖上竞技的成员之一。

  “七妹,听说你们骑射社输给霁月书院了?”燕五姑娘挑眼儿故意笑着问燕七。

  “是啊。”虽说输了跟燕七没啥关系,但到底她也是社中挂名儿的人。

  “啧啧,骑射社真是一年不如一年啊……”燕五姑娘哂笑着,“今儿我替你们把面子挣回来,归墟湖上的竞技,你去不去看?”

  “去去去。”燕七道。

  “那你可得离近些——哎哟,我忘了,年年今日能租到的船只数量可都紧张得很,若不提前租的话只怕是租不上的,你可租下了?别到时候连湖都下不了。”燕五姑娘掩着嘴笑。

  还真……忘了。

  往年燕七和武玥陆藕她们顶多就是在水边玩玩儿罢了,湖上人多船多,她们都不爱去凑那个热闹,所以从没在上巳的时候去湖上玩过,哪里想得到得提前租船这回事啊。

  一见燕七坐地石化在那儿,燕五姑娘就料着怎么回事了,不由笑得花枝乱颤,正要说话,就听见一个声音伴着脚步声从门外进来,道:“什么事高兴成这样?说来我也听听。”

  “爹,您回来啦!”燕五姑娘和众人一并起身向着迈进门来的燕子恪行礼,见这位头上戴着个细柳圈,朝服都未及换。

  “皇上赏的。”见大家都看着自己的头顶,燕子恪便道,“文武百官,一人一个,免虿毒、避疠病。”

  “皇上天恩浩荡。”老太太念叨了一句。

  “爹!您看我这裙子漂不漂亮?”燕五姑娘原地转了个圈子,一阵细铃儿响,光闪闪明灿灿,晃瞎众人狗眼。

  “呵呵,漂亮。”燕子恪上下看了看闺女,又去打量其他几位自己的“犬子犬女”,见一个个人模人样的,也就不多关注,目光最后落向了临窗小炕上还在石化中的那尊小胖子。

  “有多漂亮?”燕五姑娘在后头撒着娇地追问。

  “杨柳丝丝弄轻柔,烟缕织成愁。海棠未雨,梨花先雪,一半春休。”燕子恪道。

  燕五姑娘高兴得又转了一圈,然后才反应过来:“这句子有些伤感,爹敷衍我!”

  不等燕子恪答话,却听得有人接了话:“而今往事难重省,归梦绕秦楼。相思只在,丁香枝上,豆蔻梢头。”接着便见何先生从门外进来,笑吟吟地,先向着燕老太太和燕子恪行礼,一众晚辈也忙着与她见礼。

  “师父,您今儿去看我跳舞么?”燕五姑娘笑问。

  “我倒是想去,只是苦于……无人为伴,也无船可乘。”何先生微微笑着,目光里满是遗憾。

  燕五姑娘感受到了这遗憾,愁得皱起眉来,“怎么才好呢,这会子临时去租船怕也是来不及了……”

  何先生目光流转,有意无意地往燕子恪那厢瞟了一眼,燕五姑娘受了启发似地忙道:“爹,您有没有法子帮我师父弄条船啊?”

  “我约了人喝酒。”燕子恪道。

  “七妹也没租到船呢。”燕四少爷插了一嘴。

  “恰好那人有船。”燕子恪道。

  一时皆大欢喜。

  燕子恪回房去换衣服回来,燕五姑娘已经逼完众人一个个地答应了去看她跳舞,时辰看着差不多了,一家子大大小小地就前后脚出了府。

  燕九少爷果然有自己的去处,燕七就把马车给了他用,崔晞的马车已经等在了府门外,燕家人都熟悉这车,一眼看见便纷纷冲着燕七若有所指地笑,全天下八卦党看绯闻主角时全都是这么一副嘴脸。

  “爹,我要先去书院同舞社的人会合,而后便直接往归墟湖去,您先带着我师父去湖边吧,到时候可要离我们的画舫近些啊!”燕五姑娘大大方方地把她爹推到了别的女人身边儿。

  几个少爷骑马的骑马乘车的乘车,一错眼就迫不及待地全跑光了,少言寡语的燕二姑娘向何先生笑道:“何先生不若同我一车吧,父亲许还要去寻他那朋友,不若我们先去归墟湖边等他。”

  何先生纵是不舍也不能如何,当下笑着应了,坐进了燕二姑娘的马车。

  府门外一时只剩下了燕子恪和燕七,燕子恪就问她:“想坐大船还是小船?”

  “你那朋友有什么船?”燕七问。

  “你想坐什么船我就找什么朋友。”燕子恪道。

  “……”

  “不若直接去锦绣书院的画舫上看,如何?”

  “……这是不是有点太直接了?”

  “那就去霁月书院的画舫上看。”

  “……”

  “到时你先去归墟湖南岸那株歪脖子柳树下等我。”

  “湖边柳树长啥样你都能记得啊。”

  “不记得。”

  “啊?”

  “我去时也找歪脖子的不就行了。”

  “……”

  结束了和她大伯莫名其妙的对话,燕七带着出门标配数的随从们走向崔晞的马车,崔晞倒是心细,开了两辆马车来,一辆专乘燕七带的几位女性下人及出门用物,只留煮雨跟着燕七坐另一辆车,崔晞自个儿带的全是小厮家丁,和燕七的男下人都骑着马护在马车周围。

  “去哪儿?”崔晞笑着伸手把燕七拉上车来。

  “金庭坊的牌坊下碰头。”燕七道。

  打马上路,拐上大街,满城春色尽扑面前。在古人的生活里,游春是最为重要的一项消闲活动,比之清明寒食,上巳这样的节日更有着阳光浪漫的意味在其中,因而影响面更大,娱乐性更高,说是举城出游、万人空巷也不为过。

  上巳节的风俗,古来大同小异,即是去往水边举行一种除灾求福的礼仪,称为“祓禊”,这一日无分官民,皆会前往流水之畔,秉兰草拂不祥,沐浴清洁,去除疾病。因而城中的几处湖河之地,每逢上巳这一天,都是人山人海喧闹沸腾,有人就把此情景形容为“相寻不见者,此地皆相逢”,可见上巳当真是一个全民性的节日。

  杜甫诗云: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所以不管你是男是女,往水边去是一准儿没错的。

第67章 上巳 三月上巳节,水边多贱人。

  同武玥在天姥坊碰了头,几人便乘车往归墟湖去,陆藕因要参加乐艺社与霁月书院之间的竞技,同燕五姑娘一样得先去学校,无法与燕七武玥同路前去。

  这一路走得并不顺畅——交通堵塞啊!除了游人还有做买卖想趁着过节大捞一把的,个个儿你挑着担我牵着马地往有河有湖的地方去,那卖浆饮的、卖糕饼的、卖糖果的、卖杂食零嘴的、卖彩线风筝的、卖兰草鲜花的、卖胭脂水粉的、卖帕子香囊的、卖野味轻炭的,甚至卖儿卖女的都跟着一并去凑热闹。

  武玥也坐到了崔晞的车上来,和燕七两个凑头在车窗前看热闹,崔晞就只看着她两个笑。

  离了住宅区,视野渐渐开阔起来,茵草如席,碧柳似幕,远有蓝天绿水,近有鸟语花香,三月盛景如画,画里少女霞衣彩妆,少男意气飞扬。然而上巳也不仅仅只是年轻人的节日,老者牵孙,夫妻把臂,笑语欢声,亦有一番热闹,更有富者携妓载乐,贫者两袖清风,照样徜徉山水,人于自然面前,永远无分贵贱高低。

  也有趁日去游览名胜佳地的,譬如燕家婆媳,去圣母山上烧香是一方面,顺带还可流连一番山间春景,也有赏桥的,观塔的,盘桓于丹楼玉宇的,甚而还有香会庙会,百戏杂耍尽在其中,又有朝廷拨款建造的佳园奇苑,中养珍禽异卉,悬字挂画,陈设古玩,平时只供达官贵人进出,今日却也对外开放许普通游人赏玩,但凡有此类去处,附近茶肆酒垆就在外头搭起棚架来,资人吃喝说笑,赏天谈地。

  京都这地理环境比较奇异,北山南野,西林东湖,那湖又与纵贯整片国土的蛰龙河交汇,使得南北水源皆经于此,就着这样的近便,又按着本朝的风水堪舆法设计,建造者将湖中之水引入城中,使得城内共有四条大河四汪大湖,另还由此引申出数条小的河道,在城中纵横阡陌,而有活水的地方就总不乏好景致,是以满城上下,无处不可成为游春寻欢之所。

  一路行来,处处可见踞地玩乐的游人,或坐于古树之下饮酒为乐,或聚于水堤之旁观鱼寻趣,有人不喜与旁人挤热闹,就扯朋拽友地霸占了一方草坪,铺下厚厚的毯子,或野饮,或打牌,或猜谜,或豪赌,另还有斗草的,斗花的,斗鸡的,斗鸭的,放鹰的,拔河的,蹴鞠的,摔跤的,博弈的,赛马的,射箭的,荡秋千的,放风筝的,听说书的,听唱曲的,看杂耍的,玩乐器的,等等等等,那样的热闹,实是笔墨无法尽述其一。

  当然,这里面还少不了上巳节最传统的游艺方式:曲水流觞。比起上回在崔晞家里大家玩儿的那一种做诗饮酒的玩法,大众玩的这一种就简单粗暴得多了,直接就是上游放酒杯下游捡着了就喝,还有往水里放煮熟了的禽蛋的,上游放了下游吃,这叫“曲水浮素卵”,也有放枣的,叫做“曲水浮绛枣”,总之就是吃吃喝喝,顺带男男女女们借此机会相互传递秋波,调个情逗个趣。

  距着归墟湖还有一段距离,这路上便已是热闹得几乎无法通行了,也不知哪家的土豪,出动了十数辆大型马车,用以将彩帛结起来,形成一座彩楼,车上有歌姬舞娘当众表演,还有管乐丝弦吹拉弹唱,车下围着大群看热闹的人,将路堵得水泄不通,全靠着前头的马儿使劲拉,后头众人七手八脚的推,才勉力在人流簇拥中缓缓前行,形成了一支浩大的春游队伍。

  好容易穿过重重障碍阻挡,终于远远地看见了归墟湖,马车已实在再难前行,燕七三个只得下得车来步行过去,由丫头小厮们拎着备用的各色用物,一行人穿过绿杨垂柳,踏过芳圃草坪,且说且笑地往湖岸边走过去。

  湖边草坪早早就被人占据了,有用油布搭成大幕帐在里头打滚玩闹的,多是些年轻男子,也有脱下红裙插挂起来形成一圈屏幄在其中野炊嬉笑的,那就都是些女孩子了,这是传自唐时的一种习俗,叫做“挂裙幄”,当然,女孩子们在这红裙子里头必然还穿着别的可以外穿的衣服,否则总不能光天化日之下人人光着两条大腿在这围帐里玩儿,那你朝女子们的思想也就太大条了。

  燕七三个沿着湖堤找歪脖子柳树,一伙年轻男子正在树边玩射柳,玩法也挺有趣,就是将鹁鸽放在葫芦里,然后挂在柳树上,远远站定,搭弓射那葫芦,要把里头的鸽子射得飞出来,以鸽子飞的高下来定胜负。

  会玩儿啊,古人真是太会玩儿了。

  “歪脖子柳树……”武玥无语地站在成行的树前,向着前面一指,“你告诉我哪棵柳树脖子不歪?”一棵棵歪得都特么快把头扎湖里去了好么!

  “这样吧,”燕七转向自家小厮们,“会叠罗汉吗?”

  小厮们应着“会”。

  燕七让煮雨从自己带的备用衣衫里抽出根桃花粉色的长绦来,递给其中一名小厮:“叠起罗汉来,最上面那个把这绦子缠到柳树枝条上去,缠成燕子的形状。”

  就跟一笔画个燕子一样,小厮先还有些为难,燕七在地上划拉了两下教了教他怎么缠,也就明白了,几个小厮扛扛踩踩地在树下叠起罗汉来,才刚叠好就听见附近有人喊:“快来看嘿!这边有百戏班拉场子耍杂技呢!”

  这厢众人:“……”

  上头系好了绦子,粉亮亮的颜色被绿柳衬着倒也显眼,这下就不急了,既是过上巳节来的,总得沾沾水响应一下习俗,武玥燕七同着崔晞就蹲去了岸边,拿着路上买来的兰草沾着很是清亮的湖水往身上意思意思地拂了几下。

  这三位娱乐精神虽然欠奉,旁边的人可就欢乐多了,三人左边一帮女孩子,右边一伙男孩子,两拨人先还老老实实地持草“洁身”,片刻后就不知怎么嘻嘻哈哈地搭上了,你撩我一下,我扫你一把,你来我往十几个回合,迅速戏闹在了一处,兰草也丢开了手,直接用手蒯水相互泼洒起来。

  这特么是上巳节不是泼水节!

  中间三个炮灰还特么拿兰草小心翼翼地沾水呢,早被左一捧右一把兜头罩脸地弄了个水湿。

  “这些人有意思吗?多大了还玩儿这个!”三人从岸边退得远远,武玥拿着帕子一厢擦脸上的水一厢抱怨。

  “醉翁之意不在酒。”崔晞笑呵呵地道。

  “果然是‘在乎山水之间也’啊!”武玥没找对重点地叹道。

  崔晞笑起来,也没再解释,三个人躲到远些的地方看了会儿两拨年轻男子玩摔跤,摔跤也是古人正经儿的娱乐和竞技项目,书院里也设有摔跤社,健体课上还要学,燕七她们下半学期就会学到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61页  当前第4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3/36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恰锦绣华年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