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恰锦绣华年_分节阅读_第56节
小说作者:灵犀阁主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2.01 MB   上传时间:2017-06-10 23:39:40

  然而可是,下午第四堂的社团活动就是从酉时整开始,燕七还没心宽体胖到敢去挑战武长戈的权威再次逃课。

  “傻啊,到时候借口如厕,我用轻功带你过来,一来一回用不了多少时候,武长戈要是问起,你就说你跑肚蹿稀不就得了。”元昶给燕七支招。

  这借口真特么色香味俱全。

  后来燕七就依计行事了,和元昶在武长戈视线扫不到之处碰头,然后元昶就挟着她一路轻功飞掠,直奔了酉初亭。

  到了酉初亭两人才想起来,四季不同,太阳在同一时刻的高度也不同啊,这个酉初究竟是指的哪个时节的酉时初刻呢?

  “既然来了就多等会儿好了。”元昶很干脆地道,“这会子太阳才刚开始西沉,我感觉不会等太久。”

  那就等吧,反正我正蹿稀呢。燕七向来从善如流,也就不着急了。

  随着日头偏移,光芒扫过高高矮矮横逸斜出的山石,有那么一束灿烂却并不耀眼的光,穿过山穿过亭,淡淡暖暖地洒在了石桌上。七面小镜接收了这光,并且将它温柔地折射了开去,顺着光柱,燕七同元昶的视线落在了红色亭柱用金粉书就的经文上。

  七枚小镜,照在不同亭柱的七个不同的字上。

  可这七个字的周围还有别的字,阳光西落的角度不同,光柱所指向的字必然也有不同,如何就能认定这七个字是小镜指向的真正目标呢?若再过一会儿,光柱挪开,指向的又会是另外七个字了,那时又要以哪七个字为准?

  为此两人又在亭内多待了一会儿,然后便打消了上面的疑问,原来柱上的经文字体安排,为了看起来美观,写时有大有小,有胖有瘦,而第一批被光照到的七个字,其大小正好能被方形的光斑含括在其中,而后面再照到的字,不是大了就是宽了,纵然这里面有着因光线角度而导致光斑大小也在变换的原因,但一个最有力的证据可以直接粉碎其它的可能,那就是除了第一批被光照住的七个字可以连接成句之外,其它的字皆无法读通。

  七个字分别为:乡,不,云,国,异,物,殊。

  “云物不殊乡国异。”燕七念道。

  “说人话。”元昶道。

  “杜甫的诗,诗题是《小至》,”燕七给三岁时的燕九少爷做诗词听写的时候,同他一起背过这诗,“诗的后四句是‘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云物这句的意思大致就是:我虽然身处异乡,但这里的景物与故乡的没有什么不同。”

  元昶看了看亭柱上那七个字,又转头看了看燕七,一脸“我裤子都脱了你就给我看这个”的神情:“然后呢?”

  “什么然后?”

  “就这么一句诗,然后呢?意图何在?”

  是啊,又是解难题又是蹿稀拉肚跑来等日落,然后就得出这么一句既不经典又不通俗的诗来,整这一套的人目的何在?

  “想不出来,我要回去训练了。”燕七道。

  两个人就很干脆地跑回训练场去了。

  燕七被武长戈罚了围腾飞场跑十圈。

  理由是拉了这么长时间肚子也没见你肚子瘪下去一点,你说你还好意思腆着脸不挨罚燃烧脂肪吗?

  回家的路上,燕七请教燕九少爷:“‘云物不殊乡国异’,单听这句诗,你能想到什么?”

  燕九少爷慢慢瞟她一眼:“猜诗谜么?”

  哦,诗谜,很有可能。

第83章 寻谜 谜中谜,解中解。

  “谜面要求射什么?”燕九少爷问。

  “不知道啊。”燕七摇头。

  “这句诗从何而来?”燕九少爷问。

  燕七将经过讲了一遍。

  燕九少爷托着腮,望向车窗外晚春花繁叶茂的街景,良久方慢吞吞地道:“九宫格起源于河图洛书,上古伏羲氏依河图推演八卦,后成为《周易》来源。而洛书上的图案恰好对应着从一到九九个数字,先人将之演化为九宫格……若此诗来源于那桌面上的九宫格,兴许覆射的谜底便是《周易》中的句子。‘云物不殊乡国异’,云物,意为景物、景色,景即为天;乡国,便是乡土,乡土即为地。因而这句诗若当真隐射的是《周易》中句的话,谜底应该是‘天一地二’这一句,‘云物不殊’,不殊就是单一,是为‘天一’,‘乡国异’,异就是不同,至少也要有两样事物相对比,才能有不同,所以‘乡国异’便是‘地二’。传说中的河图便起于《周易·系辞》中‘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这段文字。”

  卧槽这货是我亲生的吗牛逼成这样完全不给一母同胞靠微薄智商生存的空间分分钟逼人自惭形秽各种花样跪暴露出本质里一个大写的“傻”字这尼玛人干事?!

  “然后呢?”燕七问了元昶问过的问题。

  “什么然后?”燕九少爷反问了她反问过的话。

  “得出了‘天一地二’的答案,然后呢?意图何在?”燕七问。

  燕九少爷看了他姐半晌,慢吞吞问:“书院的藏书阁你从来不去的么?”

  “我对书院还不大熟……”

  “……藏书阁共分十馆,馆名即按《周易·系辞》中那一段所载,依次分为‘天一馆’、‘地二馆’、‘天三馆’、‘地四馆’……至‘天九馆’、‘地十馆’,”燕九少爷语速慢慢的,数到十的时候马车都已经过了两条街,“这十馆,每馆按东西南北四向各有十排书架。‘天一地二’,大约就是指藏书阁里的‘天一馆’和‘地二馆’了。《周易》云:天一生壬水,地二生丁火。水属北,火属南,‘壬’位于十天干中的第九位,‘丁’位于十天干中的第四位,因此,‘天一地二’这一句,许是指‘天一馆’北面十排书架的第九排和‘地二馆’南面十排书架的第四排。”

  燕七已经彻底给跪了。

  燕九少爷似是嫌他姐跪得不够好看,又继续补充了几句:“而每排书架计高十层,则按《周易》中‘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所言,当是指‘天一馆’北面第九排书架的第六层,和‘地二馆’南面第四排书架的第七层。”

  ……这回真的跪好了,跪得可漂亮了呢。

  晚饭燕七依旧因为训练疲劳过度没有食欲,收拾完就早早上床睡了,晚春的夜里风亦是暖的,轩窗半启,花香暗送,明月待圆未圆,流云似有还无。一只夜鸟走了困,展翅乘风掠出墙去,穿过幽意森森的竹林,划过月光粼粼的湖面,倏而冲入云端惬意地翻个身,倏而俯入花篱精彩地拂过叶,前面便是曲回虬峭叠云山,六角飞檐瞧月亭,亭内有人春衫一领酒一壶,与明月清风共坐,伴花香水影独酌。

  落在亭檐上拍拍翅膀,亭下轻语声隐隐约约传来:“……七……又不曾吃……就睡……”

  次日又是请安日,早饭桌上多了好几样吃食:蟹肉馒头、五味肉粥、酱烹鸭脯、鲤鱼鲊和油肉酿茄,燕老太太看得直皱眉,便问管事的婆子:“大早起的谁吃得了这些个油腻腻的东西?哪个让添上的?”说着还用不满的眼神瞥了燕大太太一眼,燕大太太主持中馈,早饭菜色的添减,可不都得先经了她的同意?

  燕大太太视若未见,管事的婆子连忙答道:“是大老爷让添的,也没说为的什么……”

  燕五姑娘听了,在旁边抱怨:“爹真是的,昨儿我才同他说了要清减清减,他今儿就让厨房做了这些东西来馋我!定是故意的!”

  燕老太太一听是儿子的意思,便笑开了,和燕五姑娘道:“你爹这是心疼你,怕你这不吃那不吃,饿瘦了怪可怜见儿的。吃吧,吃吧,都吃,这个油肉酿茄可是费些功夫的东西,是怎么做的来着?”

  那婆子十分伶俐地答道:“先将十个茄子去了蒂,将茄顶切开,挖去内瓤;另再用三个茄子,用刀切碎,与挖空的茄子一同上笼蒸熟,蒸熟之后,先将空茄放入油锅炸,再把碎茄子捣成泥,另用精羊肉馅、松子、葱、桔丝、生姜,入锅炒熟,与茄泥拌匀、调味,再将茄泥盛入炸好的空茄内,便成了。”

  燕五姑娘听了,不由高兴起来,得意地道:“爹也是太费心了,那我就明儿再减吧。”

  这话说得众人一起笑,一顿早饭吃的皆大欢喜。

  上了马车,燕九少爷似有意似无意地道了一句:“大伯好几日没去坐夏居了。”

  那位平日隔三差五总要去坐夏居混一顿饭吃的。

  “哦。”燕七望向车窗外。

  隔着窗,春晨如画,乳雾郁弥。远远的光雾迭绕中,隐约似能看见巍峨皇宫的殿顶飞檐,那檐下是另外一个世界,复杂多变,凶险诡谲,世人千千万万,能立于那檐下的不过区区数十,若无扛三山擎五岳之能,何以有心泰然笑自若之姿?

  每一个熙攘的清晨都是如此鲜活,你于霄寒凌立,我在人间穿行,取次花丛,无需回顾,眼前是天宽地纵,身畔是樱笋年光。

  岁月和人,都要好好珍惜。

  ……

  中午吃过饭,燕七就和元昶去了书院的藏书阁。

  “燕九说的到底有没有准儿?”元昶鼻子里嗤道。

  “你问他啊。”燕七一指前面,见藏书阁的门口,燕九少爷正拾阶而上往门里进,这货今儿也没回家吃午饭。

  “他来做什么!”元昶不大高兴。

  “你问他啊。”燕七道。

  “我才懒得理他。”元昶一时忘了身边这位可是人家亲姐。

  两人进了门,见燕九少爷正在柜台那里还书,这藏书馆就类似学校图书馆,馆中的书可以借阅,也可以在馆中现看,燕九少爷显然是此地的常客,还了书便往楼梯处走,看样子是要去借新的书。

  “燕九!”元昶喝了一声,引来柜台后的“图书馆管理员”一记瞪视:“勿喧哗!”

  元昶回瞪了这人一眼,倒也果然不再高声,前头燕九少爷慢慢转过身来看着这厢,脸上没有什么表情。

  “你干嘛?不会也是跑来印证你的推断的吧?”元昶歪着嘴语带嘲讽地问。

  燕九少爷仿若没听见,又慢慢转回身子去,继续往楼上走,元昶冷哼了一声,拽着燕七腾腾腾地超过燕九少爷直奔二楼,天一馆在最左边的第一间,推门进去,找北面第九排书架,第六层书格子里码的都是些墨家论著,两个人随便抽出来翻了几本,一时毫无头绪。

  “就说燕九扯的狗屁不通!”元昶把书随意塞回书格里。

  燕七仰着脸看,第六层书格子上面那层横板的截面上,银粉描着一串数字:零壹肆零玖零陆(零一四零九零六)。这是什么意思呢?

  “‘零一’,是天一馆的码数,”后面幽幽慢慢地响起燕九少爷的声音,见他不知几时也进了天一馆,“从天一到地十,码数分别为零一,零二,零三……零九,一拾;‘肆’代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里的北,东是一,南是二,西是三,北是四;‘零九’代表第九排书架,‘零六’代表第六层。”

  “所以地二馆里那层书架的代码就是‘零二二零四零七’了,”燕七转头看着燕九少爷,“然后呢?”

  “……自己想吧。”燕九少爷转身要走,却被旁边元昶伸手扯住:“往哪儿去?你给我们扯了这么一堆,若是错的,岂不白耽误我们时间?”

  “我又未逼你听我的。”燕九少爷淡淡道。

  “我们现在已经听了,你就得负责到底。”元昶拿出了熊孩子的霸道不讲理。

  “别吵啊,我想到了一种可能。”燕七的声音也幽幽慢慢地传过来,燕九少爷同元昶转过脸看她,“小九,藏书阁的书,有没有对应的编号?”

  “有。”燕九少爷不易察觉地翘了翘唇角,“在大厅柜台可查。”

  于是元昶便强行挟着燕九少爷同燕七一起又去了一楼大厅。

  “藏书目录请给我们看一下。”燕七和那“图书管理员”道。

  “你谁啊?”图书管理员白眼翻着燕七,“你以为这东西是个人都能看吗?我告诉你……”

  “少废话!拿来!”元昶胳膊一伸,一把将他拽着衣领从柜台后的椅子上扯起了身,拳头就在眼前比划着,“不然老子一拳揍晕你照样拿得了!”

  “你——你们——竟然敢违反书院规定,还、还敢威胁——呃!”管理员话未说完,元昶已经一拳捣过去直接让他强行关机了。

  “啰嗦。”元昶哼着,一把将这人软塌塌的身体又推回椅子上,而后纵身跃进柜台,在柜台下面的格子里翻找书目册子,“这么多,哪个是?”

  “黑皮的。”燕九少爷慢吞吞道。

  元昶把黑皮子的本子抱出来放在柜台上,一摞又一摞,足有十几摞:“这么多怎么找?”

  “藏书阁中有数十万册书,每一本书目册上有一万个书名,”燕九少爷道,“书皮上有编号,找写有‘壹肆’和‘贰贰’两个号数的便是。”

  于是很快找到这两本书目册子,再按编号查到了“零一四零九零六”和“零二二零四零七”两个编号对应的书名。

  《双石记》、《鹿影迷踪》。

  “嘁,怎么样,查到这一步,完全不通了吧!”元昶瞪向燕九少爷,“你倒说说看,这个《双石记》又要怎么解?”

  “白居易有一首咏双石的诗,”燕九少爷不紧不慢地道,“说的是有两块石头,因相貌丑陋,被人嫌弃而不用,有一日落入白居易手中,便将之清洗去泥垢,见这两块石头‘孔黑烟痕深,罅青苔色厚。老蛟蟠作足,古剑插为首。忽疑天上落,不似人间有’,于是一块用来支琴,一块用来贮酒。白居易因云:每个人都有自己所好,每一物都希望自己能有一个伴,感叹自己垂垂老矣,恐愈来愈无法与那些正值青春飞扬的人相与,便回头问这两块石头可愿与他相伴,诗的最后一句便写道‘石虽不能言,许我为三友’。而据锦绣书院的院志所载,在书院的后山,有一处天然山洞,洞内钟乳奇秀,其中最大的三块仿如人形,勾肩搭背连成一体,因而得名‘三友洞’,只不过后来因山体塌方,掩了洞口,再经数年藤草生长遮盖,如今已很难寻得那洞口所在了。”

  “《鹿影迷踪》又作何解?”元昶继续追问。

  “不知。”燕九少爷看了燕七一眼道。

  知弟莫若姐,燕九少爷这声不知,是当真不知了,燕七只好自己动脑,对着那书目簿子发呆,不知觉后面排了好几个人,都在那里问:“掌书怎么睡了?叫醒他叫醒他,等着还书呢!”掌书就是那位图书管理员,这会子还在椅子上昏着。

  元昶将书目簿子放回原处,在那掌书身上戳了两指,待掌书悠悠醒转时,这三人已经离了藏书阁好大一段路了。

  “甭想了,”元昶将手一挥和燕七道,“那什么三友洞都已经被堵了,你就算想出了答案,咱们也进不了那洞,索性作罢,咱们再去钻洞玩!燕九你可以走了。”

  “钻洞啊,”燕七抬眼看向元昶,“记不记得此前在假山上见过的洞,其中有一个的洞口形状你说像鹿来着?”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61页  当前第5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6/36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恰锦绣华年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