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炮灰奋斗史[清]_分节阅读_第268节
小说作者:玄北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39 MB   上传时间:2018-03-14 16:14:23

  朝鲜跟大清的边界线就有不少百姓抛弃土地偷渡到大清来,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朝鲜边界的士兵有时候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实在是朝鲜的百姓生活太苦了,饿的都快成排骨,还不如放这些人进入大清的边界,最起码还能够有活命的机会。

  有一些人伢子专门等在边界线挑人。

  如今人伢子,可不做人口买卖了,而是改行做中介,介绍一定的人到工厂里就能够拿到提成。

  相比较做人口买卖这种黑心肠下地狱的生意,给工厂介绍工人,人伢子更愿意接受这种转变。

  有些人伢子更是目光长远,将目光盯向了周围的小国,还形成了分工明确的组织以介绍工作为由,将人带到大清来。

  倭国这是其中之一。

  倭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的国家,地震更是家常便饭。

  所以就导致了整个国家鼓励人口生育,毕竟一场地震海啸过来死人都是死一批一批的。

  而大清来的人伢子介绍倭国平民到大清去做工,不仅能够填饱肚子,也不用担心自己的人身安全,对于这些压迫在底层的平民来说,简直就是梦寐以求的事。

  不少平民更是拖家带口喜气洋洋的跟随人伢子上了船。

  人口已流失,自然就引起了上层贵族的注意。

  毕竟底层的人跑光了,没人种地,没人来伺候他们这些贵族了。倭国甚至出台了政策,轻易不许老百姓出海,甚至跑掉一个人会迁怒到一整个村子。

  倭国这边的人口生意收到了官方的阻断,自然某些工厂就少了物美价廉的工人,人伢子那边也是少了一层收入,这些人恨不得都装成海盗去倭国沿海的村落抢人。

  倭国四面临海,想护也护不来。

  大清的商人胆子大的可不少,做这种无本买卖顺手的很,反正也只是船靠岸的事情。

  有些沿海的村落,甚至看到大清船只靠岸之后,举村高兴。

  做的多了,难免跟倭国的军队发生摩擦。

  摩擦一多,事件就升级了,这才发生了德川家族的人杀死大清商人的事情。

  再加上那死的大清商人家族,在当地有一定势力,不依不饶要要自裁小小倭国。

  这事传到京城之后,朝廷反应迅速,直接派特使命倭国交出凶手。

  实际上这里面原本就有朝廷的痕迹,就是不知道有没有跟那个商人家族达成协议,不过对于死去的那个人来说,也算是死得有价值。

  毕竟为了他,大清可是要跟倭国干起来了,将来未必不能够青史留名。

  倭国这一次开口送人,也是放低了身份想要尽快将这件事给遮掩过去。

  李卫打算将人吃下,将炮弹再扔回去。

  “倭国要是愿意派遣一批人前往大清做工,我自然是欢迎的,不过这跟德川新之助的事不同,两者毫无关系。”

  德川新之助,就是错手杀了大清商人的人。

  这一位在德川家族的地位颇高,甚至是德川大将军的继承人之一。

  正是因为地位太高,所以不管说什么,德川家族都要将人保住。

  李卫属于朝廷的官方人员,而朱衍便是跟随他身边的军师,两人也算是配合默契,李卫是一个精明的人,粗中有细,眼界看得比较长远,不然也不会受到四爷的赏识。

  而朱衍属于智慧型人才,拥有大局观,属于那种走一步看三步,可以帮助李卫填充一些漏洞的人。

  两人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便了解对方是什么人了。

  李卫虽然识的字不多,但是却聪明,三教九流都能够交上朋友,可以说这世上就没有他交不上的朋友。

  在朱衍有意无意的配合下,时日一长两人关系也好了起来。

  李卫得知朱衍身体不好,更是时常带他一起去泡温泉。

  大概倭国这边的温泉确实有奇效,朱衍自打来到这里之后,每日里的咳嗽也少了许多。

  “我看倭国是拿定主意,想要保住这位德川新之助了,只是不知道这位的身份有何不凡,为何让德川家族这么费心思。”朱衍给李卫倒了一杯茶,放下茶壶之后,端起自己面前的茶喝了一口,开口询问。

  李卫这段时间可不止是跟倭国的人打交道,更是在江户走动过一段时间。

  加上大清跟倭国的贸易日益增加,别说江户,随便找一个繁华一点的城市都能看到大清的商人。

  这是因为有这些商人,套了一番交情之后,就将德川家族的事情给摸清楚了。

  “德川家族这几代大将军更迭频繁,如今的大将军德川家宣只是一个不到五岁的小儿,一个被推到台面上的傀儡。下面几个继承人都斗得厉害,德川新之助属于纪伊藩藩主德川光贞第四子,历来不少德川大将军都出自纪伊德川,这一位赢面较大,想一想未来的德川大将军,怎么可能交给大清来抵一个普通商人的命?”李卫将知道的事情说出来。

  朱衍听着听着眉头皱了起来,没想到德川家族争斗倒是挺厉害。

  随后像是想到什么,他眉头舒展起来,“既然如此,不如我们顺水推舟帮德川新之助一把。”

  要是未来的大将军真的落在德川新之助身上,那么要是控制住了德川新之助,岂不就是将整个倭国控制在手中?

  如今的天皇虽然传承了上千年,但也只是千年来的傀儡而已。

  实际上整个倭国都掌握在各个幕府将军手中,前些年是丰臣秀吉,随后是德川家康,说到底如今德川家族才是倭国幕后的掌控者。

  要是真掌握了德川新之助,再将他送到大将军的位置上,那么还真能借由他的手掌控整个倭国。

  只是得想个办法控制住德川新之助,使他不得不听从大清的。

  李卫听了他的话,瞪大眼睛看着他。

  朱衍手指敲打在桌子沉吟了一会儿。

  李卫是知道朱衍思考的时候有敲打桌子的习惯,也不打断他,直接耐心等待。

  理清了思绪之后,朱衍才抬头跟李卫说,“我已经想到办法了,只是实行还需要上面的配合,这样我写一封信呈上去,要是上面同意我们这个法子,我们再行动。”

  李卫听了到底是什么主意之后,眼睛一亮,“果然是读过书的人,脑子里的阴谋诡计是一出一出的,就听你的,写好信之后,我帮你传!”

  可惜,朱衍并不喜欢他这种夸赞。

  直亲王巡视了一下通州水边临时搭的营子,这里有从民间刚招来的新兵。

  绝大部分都熟悉水性,组建水军自然要条件熟悉水性的人来招收。

  更甭提新建水军的待遇非常好,三年就准退伍,还包了退伍士兵未来的工作。

  光是这两点就能够吸引不少的年轻人来投军。

  如今的年轻人都不愿意在工厂里待,工厂里枯燥乏味的生活并不能吸引这些年轻人,一般出来做个几年之后赚了些银子就会离开工厂,自己找一份营生。

  当然等没银子的时候,或许还会回到工厂里。

  但是眼前这些小伙子不一样,他们都是在船上工作过的,熟悉新式船的用法。

  甚至……还熟悉火器。

  直亲王早就察觉到这其中的不对之处,这哪里是新兵蛋子?

  简直比八旗士兵,还有当兵的架势。

  有几位他看重的身上竟然还染上了杀气,直亲王领过兵,杀过敌人,自然知道染上这些杀气的都是亲手杀过人的。

  直亲王在心里寻思着,是不是老四手下还有一批人,专门在暗处训练,这回才借着他的手,让这些人由暗转明。

  直亲王心里有了怀疑,便警惕了起来。

  更加认真的严查这些新兵,当发现这些新兵训练法子自成一体后,直亲王就更加肯定了心中的猜测。

  更加让他见猎心喜的是,这些训练方法远比如今大清现有的训兵法子要高明许多。

  一般一眼,都有规制,甚至连被子牙刷,都有固定的折叠和摆放方式。

  据被调过来的培训教官说,从这些细节着手,可以培养士兵的服从性、整个军队一体的团结性,使得整个军队做到臂之使指。

  即使是从八旗那边挑选过来有些油滑的兵丁,融入到这个整体以后,经过一个多月的打磨,无论精神还是面貌都是大为改观。

  直亲王觉得这才是他心目当中的军队,要是整个八旗全都这样改制,那么绝对可以扫荡一切反叛。

  直亲王误以为这些人是四爷手里的私兵,而四爷并没有将水军放在心上,在他看来,没有十年,水军就不可能形成一定的规模。

  只要有那么一万水军,人手一把枪,绝对能够荡平倭国。

  所以四爷对于水军的关注也不多,交给大哥后就没有多管了。

  这就给了敏宁可以钻漏子的机会,这些训练表现出色的新兵,以及教官全都是她安排进来的。

  这些人都是未来水军的中流砥柱,在水军建立之初就进来,安插进来,绝对能够往上升,再加上有敏宁在,就能够保证未来水军脱不出她的手。

  她还想建三大水军,未来哪里有大清的船只,哪里就有大清水军的影子,她绝对不会将海洋拱手让人。

  今日如同往常一样,新招来的兵员,跟随新兵训练,之所以选在通州训练,是因为还有一部分新兵并不识水性,只能够在有的地方先训练。

  等待学会游泳,学会闭气之后再换到海边。

  距离京城最靠近海的地方就是天津,天津那边的开销要比通州贵的多,所以嘛,咳咳,为了省一些军费,就改成了在通州驻扎一段时间,形成陆地上以及游泳的训练。

  除了天津消费高这一点,还有一点,就是为海军准备的军船,还未造好。

  对于海军来说,军船才属于他们的营帐,没有军船,去海边也没用。

  还不如在通州,先磨合一下整个新兵团队。

  虽然说这个新成立的海军属于直亲王管,但是直亲王知道,自己这是名义上掌管。

  军队已经自成体系,分成好几个等级,其中还有一些文职,别看这些文职不参与作战,但是跟军官一样,也分成几级,管理军队的一些杂物,甚至还对每一个士兵的情况了如指掌。

  直亲王确实知道这些文职的厉害,和他们在,能够保证整个军队不脱离掌控,不怕糊里糊涂跟随上级造反。

  而且军队里的文职体系根本不归武官官,也就不怕武官为安插自己的人插手文职的工作。

  这个体系要是推广到整个大清去后,所有军队只认皇帝,再也不认上面是谁是将军谁是元帅。

  也就是说,只要有这些人在,就算最上面领兵之人被调走,也不会影响整个军队的作战能力。

  这才是铁打的军队流水的将军。

  直亲王有些叹服,也不知道是哪个男人设计了这种军队体系,老四要是真的有决心将这种体系推广到整个大清的军队当中,那么就再也不怕武官造反了。

  完成了今日的工作,直亲王便回到营房中,坐下来书写每日所见所闻。

  建设水军,不仅是大清最初的尝试,也是整个中原历朝历代的初尝试,唯一有参照的也只有前朝的郑和。

  当年郑和三下西洋,可是带着军队打服了不少国家,这些国家甚至带着贡品前来臣服。

  可惜的是明朝的人看不见航海贸易所以带来的庞大财富,等郑和一死便烧了宝船,再也不提下西洋。

  直亲王有些得意,还是他大清高一筹,知道海外贸易可以带来庞大的财富。这不,因为这笔财富太大,大清不得不建造水军来护送这些财富回到中土。

  自己国家强大总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情。

  话又转回来,大清是在马背上得的天下,对于建水军可以说是非常陌生。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82页  当前第26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68/38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炮灰奋斗史[清]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