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炮灰奋斗史[清]_分节阅读_第284节
小说作者:玄北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39 MB   上传时间:2018-03-14 16:14:23

  总之,生怕错过时间的人,能尽量全都尽量的提前赶了过来。

  到了四月二十日,这一次可真是个好天气,阳光洒在大地上,祛除了寒意,带来了一丝丝暖意。

  皇庄外,已经是等候了不少人,这些人都穿着薄夹袄,帽子还微微有些湿,一看就知道天未亮时就开始等候了,不然帽子上也不会沾上露水。

  太阳升起来后,庄子外面已经等候了起码有上百人,这上百人当中有老农有平民有商贾还有各家报纸的记者。

  对,敏宁连各家报纸都给了一张请帖,每张请帖只能来一位,这样算起来,商贾也只是占了一小数目。

  大概是人以群分,商贾们自动站在一起寒暄起来,相比较其他阶级,作为商人面上习惯性的戴上一层面具热情的拉关系。

  等太阳斜挂上空,有人掏出了怀中的怀表,一看已经八点钟了,还以为会继续等下去,没想到皇庄那边就开了大门,将他们邀请进去。

  一伙人陆陆续续的往皇庄里走,所有人都不再说话,神情肃穆起来。

  皇庄居然只是一个庄子,但也带着皇字,只要带着皇字由不得人不尊敬。

  这一次皇帝下了邀请帖给他们,不少人是受宠若惊,这说明自己大小也是一个人物,竟然能够入到皇帝眼中,就算传出去也是一件非常值得炫耀的事情。

  等激动劲过去之后,不少人便忐忑起来。

  皇帝叫他们过来做什么?

  不少人回过神来,开始发动自己的渠道去探问原由,然而这件事情皇帝根本就没有跟朝中大臣商量过,导致一些大臣也被瞒在鼓里。

  这回的事情闹出来不少人就抓瞎了。

  而没有得到消息的商人也开始忐忑起来,莫非皇帝是想要将他们聚在一起,夺取他们家财。

  这也不怪这些商人胡思乱想,整个中原的商人都是畸形的,历朝历代的商人,就算累积到庞大的财富,做到富可敌国的地步,就如沈万三。

  但是朝廷想要将主意打到谁头上,就算你是沈万三,也得将家财拱手让出来。

  不得不说,这是千百年以来的世人对于商贾的鄙夷,认为他们不是事作,是钻着庞大帝国的空子。

  这种一转手就能翻几倍的利润,自然惹来不少人的侧目。

  所以,自古以来商贾跟官员的关系就密不可分。

  商贾给官员提供钱财,而官员则给商贾提供保护,已经成了一种常态。

  没有官方保护的商贾很难在市场上扩大。

  有时候官府随意找个理由,就能够将一个商贾整的家破人亡。

  若是一个皇帝看上了这笔庞大的财富,那就更了不得了,沈万三是怎么死的,而不是因为他太有钱。

  钱财聚的太多,那也得有命花才行。

  商家们迫不及待的聚在一起,也是交换消息,可惜的是不管是哪一方都没有得到确切的消息,一时间行走在皇庄里,商贾们都有些惴惴不安。

  行走进皇庄,这些人很快被引到一个食堂内,食堂里已经准备好了热腾腾的吃食。

  不少人一大早就等候在皇庄前,此时已经腹内空空,闻到食物的香气之后,他们的胃就如同苏醒了过来,发出了咕噜声。

  等反应过来有些脸红,不过看旁边的人同样如此,又觉得自在起来。

  那领路的人指着窗口说,“各位先排队吃饭,趁着御驾还未过来,大家可以先行用膳。”

  这话一说,不少人就放松起来,一早就绷起的神经,遇到了美食,也松懈了下来,特别是看着那冒着白色水汽的窗口。

  一大早上喝上一碗粥,那可是最好不过的享受,窗口上不仅有一笼笼包子,还有现炸的馃子,还有豆花跟豆浆可挑选。

  看到这么丰盛的早膳,这些人就自觉排起了队,拿了盘子从窗口领了早上。

  四爷一早就从圆明园出发,结果却被守在圆明园外的大臣子们给逮住了。

  这群人,竟然没有先一步前往皇庄,而是在圆明园外等待圣驾一同前往。

  这时间一耽搁,太阳可不就升高了,四爷看着外面等候的一大群臣子,有请帖的,也有没有请帖的,这群人都摆着一副一定要跟随圣驾的样子。

  四爷就明白了这些人的打算,得了,想要跟着就跟着呗。

  既然多带了这么多人,四爷干脆将太上皇也一同请上,顺便将叫来了两个儿子,这一下队伍可就越发大了。

  等跟太上皇的御辇会合之后,一大伙人才浩浩荡荡的前往京郊皇庄。

  为了方便,四爷选中的皇庄就位于北城外,从圆明园走过去,也花不了几个时间。

  然而这个队伍实在是太庞大了,慢慢的挪到皇庄时已经日上三竿。

  与此同时,庄子里的人已经吃完了饭,被请到庄子上的地头等候。

  而地头上已经搭起了一个个棚子,这些棚子连成一条线,上百个人挤进去,一点也不显得拥挤。

  每个棚子里都放了四方桌并四条板凳,大家伙闲坐在凳子上,喝着茶闲聊起来。

  这种感觉就跟不是在皇庄里,而是聚在自家的庄子一样。

  原以为皇庄跟别的庄子不同,可这样一看,也就多了一个皇字,跟自家的庄子没什么两样。

  也对,到底只是一个庄子,又不是皇宫内院。

  就在众人放松的时候,一个轰隆声从远处传过来,远远听着像是瀑布的声音。

  不少人面露惊讶,这个皇庄可是四面平原,哪里来的瀑布?

  声音越传越大,众人就看到一个人手持着一个怪模怪样的器械,声响正是从那器械里传出,器械有个大头,大头正冒着白色烟气,这使得不少人咽了咽口水,瞪大了眼睛。

  可以说所有人当中,反应最快的莫过于记者,这些记者已经练出反射性动作,刚一看到那大器械,就飞快的拿起了笔在手中的纸上记录了起来。

  若是旁人侧目看的话,根本认不出记者写的是什么东西,就看见那纸上起伏不定的曲线,这些是记者常年练出的快记法,有些字已经简略,简略到只有记者才知道自己写了什么。

  机器越来越近,等走到地头上,众人才看到,那发出声响的器械竟然是自己在走,后面跟着的那个人不过是手扶着器械保持平衡。

  车子停在了地头,那人熄了火,器械的声音渐渐小了起来,然后消失。

  那人才慢慢松开手,器械前头的支架落地。

  棚子里的人才反应过来,一时之间声音大噪,讨论起这器械了。

  这要是在旁的地方这些人早就不管不问围了上去,即使心中涌现了太多的疑问,可好歹还记着这里是皇庄,不是容他们放肆的地方,这些人也只在棚子下方自己讨论。

  不过此时所有人都有了一致的共识,这东西大概就是皇帝邀请他们过来的理由。

  不少人已经迫不及待御驾快点降临,之前的一点担心早就抛到了九霄云外。

  就在棚子里人讨论的时候,又有两个人推着一辆板车过来,板车上放了一个深耕犁和一个耙子。

  只是这个耙子不是平日所见到的模样,而是成一个长方形,约六尺长,两尺宽,四边用木头固定着。木头朝上的一面非常光滑,朝下的一面则是密密麻麻的铁钉,均是一尺来长,模样跟耙子差不多,只是更大,根本不是人力可以拖得动,就算是牛也得费上几分力。

  不少人若有所思起来,若是单独一个器械,他们还不知道有什么作用,可要配上这两个农具,独具慧眼的人可不在少数。

  这三样东西,立时引起了棚子里的人喧嚣。

  商人从中看到了商机,农人从中看到了跟新式农具,而一些大地主则若有所思起来,这东西可不像牛那样难伺候,要是日夜不停的在田地里耕作,那么栽种的时间可就大大缩短了。

  现如今不少老百姓已经不稀罕种地,而是跑到工厂里打工,那工厂里包吃包喝,还发银子,不需要交田赋,可比种地划算多了。

  刚开始流失了不少佃户,大地主还没有放在心上,反正这个地是不愁没人种,没了张屠夫,还有王屠夫,这地总是会有人租的。

  然后没有想到的是,这些佃户越跑越多,如今凡是手中没有地的,能跑的全都跑到了工厂里。

  再加上朝廷有了粮食保护政策,价格只能够按照朝廷指定的范围内浮多,这粮食就再也卖不上高价。对于百姓来说,只要有钱就能买粮,也就无所谓种不种地了。

  加上海运的扩大使用,广东海南一带,一年三熟的粮食只需要一个月就能够运到京城,大量的外地粮食涌入了京城,就冲击到江南一带的粮食价格。

  毕竟以往京城的粮食都是从江南一带运过去,江南的粮食价格可不能跟一年三熟的地方相比,这样情况下,粮食价格大减,要不是朝廷出了粮价保护政策,这些粮商还得亏的更多。

  朝廷的粮价保护政策,让大半的粮商免得一死,然而刚缓过神来,这些粮商不知道是该感谢朝廷还是该恨朝廷。

  毕竟粮食虽然制定了最低价,但也制定了最高价,以后只能够在这个范围内活动。

  想要趁着一些灾难发灾难钱,已经成了不可能的事。

  这种粮食价格已经变成寻常百姓都能够接受,再也没有发生那种新粮底价卖出,结果买粮的时候发现还得花几倍的价钱买陈粮这种荒唐事发生。

  粮食价格的保护政策,给了百姓们一定信心,认定了只要有钱就能够买到粮。

  在此等基础下,不少工厂就拿着朝廷的这个政策,大肆的招人,还真有不少人被招了去。

  转到第二年,见这些最开始吃螃蟹的人都有了钱,白米白面跟不要钱的往家里搬,不少人跟着动了心,就这样一村一村的人集体进工厂。

  不少村庄都空旷了许多,只留下看家的老人跟妇孺。

  若是说其他人都从这三样器械当中看到了前景,那么最没有感触的就是读书人了。

  这些读书人一个个心比天高,自然看不上这些奇淫技巧的玩意,甚至在心里腹诽皇帝玩物丧志,有些楞头青还打算等会向皇帝谏言。

  不管怎么说,求财求名求利,这一次全都聚齐了。

  皇帝跟太上皇的御辇一进入皇庄,整个皇庄就如同一个精密的机器运转起来。

  就连地头等候的人也听到了敲锣的声音,这是在清道的声音,御驾前行,前方就不得有人拦路。

  等候在地头的人纷纷起身,伸长了脖子往皇庄方向看。

  他们所在的地位于皇庄后方,所以御驾过来也应该是从皇庄方向过来。

  怀表的秒针大概走了一圈,终于看见了御驾的身影。

  地头上的人深吸了一口气,难怪耽误了这么长时间,这御驾也太过庞大了。

  等到御驾来到地头,那后面的还没有出皇庄。

  两辆绣着五爪金龙的御辇就停在了地头,棚子下面的人全都跪地伏身。

  两辆御辇,那只能一个原由,就是太上皇跟皇上一通过来了。

  要是原先还有些心思,那么此时见到两辆御辇,这些人什么心思都没有了,敬畏的伏地跪下,表示自己臣服。

  四爷下了御辇,就看见前方跪着的人,不过他没有顾及,而是先来到另一辆御辇旁,将太上皇给扶了下来。

  两个儿子适时来到他们的身边。

  太上皇下了御辇,看着前方点了点头,“就是此物?”太上皇看着御辇前面停着的怪模怪样的大铁疙瘩,想必这就是老四口中所说的拖拉机。

  四爷笑着点头,“回汗阿玛的话,确实就是此物。”

  随后,他扶着太上皇上前,并一甩袖子让旁边棚子下面的人起身。

  棚子下的人高呼,“谢主隆恩。”随后陆陆续续起身。

  四爷却没有顾得上这些人,直接扶着太上皇来到了拖拉机旁。

  太上皇摸了摸把手,又绕着前面机头看了一圈,这才对四爷说,“行了,跑一趟让朕看看。”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82页  当前第28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84/38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炮灰奋斗史[清]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