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炮灰奋斗史[清]_分节阅读_第307节
小说作者:玄北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39 MB   上传时间:2018-03-14 16:14:23

  六位内阁大臣起身跪道:“臣遵旨。”

  “行了起身吧。”等人起身之后,四爷又继续说,“这一次让你们过来,还有一事需要跟你们商议。”

  “现如今大清工厂杂乱,只要有人在衙门登记便可以开办工厂,工厂虽然遍地开,但却良秀不齐,这导致这些工厂欺压工人,许多工人干了一年,结果等到过年连工钱都领不到,是以朕觉得应该再设立一个衙门,专门制约这些工厂,为这些工人做主。”

  几位内阁大臣相互看一看,大概明白皇帝这是打算朝各地的工厂主下手。

  这些年整个大清已经出现了一种现象,就是凡是开工厂的就没有不赚钱的。

  然后工厂赚钱不代表工厂内的工人也跟着赚钱,正规的有名气的大工厂,还好一些不会拖欠工人的工资。

  怕的就是那些小厂,开在各个县城,原本就是县城里的一霸,靠着本身有关系,招来工人做工之后,给极低的工钱,连日常生活都不能满足。

  甚至有些工人累死在工厂里,都无人去管。

  当然这种事上下打点自然而然就隐瞒下了,却瞒不过敏宁手中那些工厂的工人,消息很快就传到了敏宁耳中,敏宁就跟四爷提了。

  她开办的那些工厂对工人的待遇自然是很好,一开始签的就是合同,而不是卖身契,那时候所有人都在看这些工厂的笑话,觉得这样留不住人。

  然后再过十年看,这项举措看起来却聪明之极,因为朝廷一下子废除了奴籍。

  这就导致大量拥有卖身契的工人一下子成了自由身,这个工厂主在也管不了他们了,原本受到压迫没有工钱,一日三餐都不能够吃饱的工人一下子反抗了,不是跑回乡,就是应聘到其他工厂去。

  反倒是敏宁手下的那些工厂一如往常,还趁机吸收了不少刚废除奴籍的工人,缓解了用工荒。

  以前的那些工厂只能出大价钱挽留住了一部分工人,而绝大部分人都跑掉了,只能够再高价从市面上招人。

  但是这些只是小数,在大城市可行,这个小地方那些工厂主就是当地的土皇帝,就算废除了,如今那些工人又能跑到哪?跑不出城,又被工厂主派人给拿回来了,打死往路边一埋,可是谁又能知道?

  所以针对这些乱象,四爷觉得也得制定健全的律法保证工人的权益制约工厂。

  四爷这话一提出来,内阁大臣就纷纷成了哑巴。

  也不怪他们,之前皇帝发行规律法,不允许内阁大臣自身经商,但是却允许其家眷亲人经商。

  航海贸易一起,工厂一个个全都成了下金蛋的母鸡,这些大臣谁没有三五个亲戚,虽然无法保证这些亲戚没有开工厂。

  眼下四爷提出要制定法律保障工人,这些大臣自然有些为难,毕竟是伤害了他们的权益。

  四爷都明明白白看在眼里,所以他先说出了自己的要求,便是规定,工人每日工作几小时,每年各个城市宣布其城市的最低工资,不管是工人还是店铺里的店小二,只要是被雇佣的,每月薪资全都不低于当前城市的最低薪资。

  一听不仅涉及到工厂,而是涉及到整个商业,那个大臣纷纷严肃起来,更何况这两点要求也不过分。他们自认自家虽然开了工厂,但是却没有过多的剥削工人,毕竟传出去有损自家的名声。

  一想明白之后,大臣们便踊跃的提出自己的看法。

  一时之间整个屋子里就有些乱糟糟的,四爷认真的听着,但最后一个人说完之后,四爷才开口说:“眼下我大清各项律法,都得一一补全,所以急需要法学家的帮助。朕召集天下的法学家为我大清补全律法,众位爱卿有何看法?”

  马齐想到了这段时间持续加班,连小妾屋子都没时间进去,便拱手对四爷道:“万岁爷英明。”

  其他内阁大臣纷纷附和。

  四爷笑着说:“既然如此,朕就发皇榜求才,等到来年三月广聚天下英豪重拟定大清律法,未来可开设一家法学院,专门培养出专职法学的学子,也可补全国大清律法的漏洞。”

  众位内阁大臣一下子明白过来,感情皇帝这是打算培养后手,召集过来的法学家不仅用一次,还打算为朝廷培养自己的人才。

  不过这个提议他们喜欢,免得他们自己费尽脑汁为了补全律法,不停的翻阅各朝的律法。

  隔天就张贴了皇榜,随后被各家报纸报道了出来。

  皇榜上总共有两件事,一件便是盐法,一件便是招集天下法学家,来年三月前往京城一同补拟定大清律法。

  听说这一次有可能取消凌迟等不人道的刑法,这就引来了不少人的兴趣,距离京城比较近的法学家甚至打算这个新年就在京城过。

  现如今张贴皇榜需要全国各地的张贴,张贴皇榜的意义也只是做个样子,真正的皇榜的内容,早通过报纸传递到大清各地。

  一时之间,不仅盐法传遍了全国各地,就连朝廷想要招精通法学的英才同样传遍了各地。

  先说前者,盐引也改成了盐票,允许私人贩盐,取消了地域限制。

  也就是说,人人都可去贩盐,还没有地域限制,一时间众多小商贩打算趁着过年前这段时间,背着箩筐去购盐。

  只要拿着盐票就能够一名路途当中附加的课税,这样的盐一到官盐价格比较高的地方就引来了哄抢。

  此时正是准备年货的时节,盐每家都少不了,再加上得腌制大量的咸菜咸肉,这就导致盐成了稀缺品,私盐又被打压,官盐居高不下,这些背着盐过来卖的盐贩一下子赚的盆满钵满。

  见有利益可赚,不少行商直接兼职盐贩,再加上这次朝廷支持的,盐商也不敢明目张胆的打压,这股洪流越来越大,一下子就打破了以往盐商设立的禁锢,变成了人人可卖盐,整个江南乃至整个大清的盐价一降再降,等到新年时,盐价已经回到十年前的价格。

  盐法让百姓都吃得起盐,一下子就令百姓人人叫好。

  盐法的施行,也使得隐藏在民间的法学家有些心动,有些人原本不想为鞑子皇帝效力,可如今鞑子皇帝却召集天下法学家重新拟定律法,那么照这样说来,原来拟定的法律也有他们一份?

  有些人开始心动,就算是鞑子做皇帝又如何?这律法还得靠他们汉人,自然可以在律法当中倾向于他们汉人,就算不能倾向,最起码也能够让律法公平的对待汉人。

  而这一点才是最吸引一心为民的人。

  这样一传十,十传百,不少人开始呼朋唤友,交换彼此的意见,鞑子皇帝这个诏令,他们是接还是不接?

  四爷可不管别人的烦恼,年前那会儿国孝一除,朝堂上果然有有人提出选秀一事。

  按理说这一回应该晚了,选秀的时间原本就不是固定的,一般都是看皇帝的安排。

  四爷也懒得再朝堂上跟这些无所事事的官员扯嘴皮子,直接同意了。

  不过选秀得安排到新年之后,最起码也是元宵节之后。

  这一回,京城里各家适龄待选的秀女,便给儿子女儿相看了起来。

  虽然朝廷现如今没有明文规定官员子嗣不准纳妾,不过却已经在官员中开始施行。

  京城内不少官员府邸都被清除了不少妾室,这使得后院女主人一个个心花怒放起来。

  不过转眼就高兴不起来了,这不准纳妾不止是自己的丈夫还有儿子,否则就耽误了儿子的前程。轮到自己儿子身上,这些女人就不高兴了。

  不过不能够纳妾,不代表不能够娶媳妇,原本还想要有个功名再娶亲的人家,便打算早点娶妻先留个后代。

  这已经不比以往可以纳妾,孩子随意生,现在只能有一个女人了,自然是先有个子嗣保险。

  特别是这一次皇帝已经暗示各家可以相看,他没有打算在这一届挑秀女,这个消息一传出,不少有心攀附的家族便知道这次不成了,转而又有不少人家开始带着儿女相看起来。

  过完了年弘暻也十八岁了,今年看完之后可以定下来,过个几年再成亲。

  敏宁算一算这个年纪也适合,便同意了四爷的提议。

  弘暻在外历练了大半年,脸黑了皮肤粗糙了,整个身体也健壮了起来,看得出来人更沉稳了。

  敏宁和四爷都很满意,不过四爷有些心疼自己儿子,弘暻回京之后,赐了他不少东西,又将小汤山一座温泉庄子赐给他,潜意思里是让他泡温泉好好保养。

  弘暻倒是挺机灵,不仅自己去,还将太上皇一同给请了过去,因为隐瞒身份,旁人倒不知道太上皇跑去了小汤山。自然无人打扰,太上皇过上了摘菜泡温泉的悠闲日子,觉得骨头里的那股冷劲都消失了,一拖再拖足足拖到年二十九才回京。

  新年时各项宴会完了之后,敏宁并告知弘暻,今年要给他说亲事。

  弘暻听了之后,便害羞了起来。

  敏宁没想到自己儿子还有这一面,便调侃他,“你想要个什么样的媳妇?”

  弘暻显得有些羞涩,“儿子任由额娘做主。”

  敏宁却笑了笑说,“这是给你找媳妇,自然要找个得你心意的,往后你们这些皇子得以身作则不得纳妾,所以自然得找一个你喜欢的,能陪你白头到老的。”

  弘暻有些畅想,他也是读过纳兰容若的诗,既然知道想要得到一心一意的人有多难?

  这是因为难,他才没有将过多的儿女私情放在这上。

  弘暻脸上的羞涩之色慢慢淡去,他一脸正经的看着敏宁说,“额娘,儿子只需要一个能够负担起重责的女子。”他志向远大,顾不得什么儿女私情,而作为他的妻子自然也要能够坚强。

  敏宁明白了他的意思,她这一辈子一直斤斤计较着一个妾字,即使如今贵为贵妃,也居于皇后之下。

  婚姻大概是她最遗憾的事。

  所以她希望自己儿子能得一个一心人,要是没有意外,弘暻势必坐上那个位置成为孤家寡人。她希望仅有的家庭,能给他带来一份温暖。

  “元宵节我准备在圆明园举办一次宴会,邀请各家适龄女子,到时候你也过去看看。”

  弘暻刚想要摇头,敏宁抢在他前面开口,“这一次不仅有你,还有你二哥,弘时,你几个小叔叔和叔叔伯伯的那些儿子。你也别想逃,这一次要是没看上合心意的明年再看,往后我打算每年都会举办一次,直到碰到你能看得上眼的!”

第168章 那些清穿的日子(168)

  元宵节还没到,四爷便被太上皇给叫去了。

  太上皇一脸阴沉,“老四,我听说你下了令,不准宗室和官员纳妾?这不是胡闹吗?”

  四爷心想坏了,这是哪个棒槌捅到太上皇这边来了?

  随后他思绪飞转,想要将这事给圆过去。

  可惜的是他还没有找到理由,太上皇便迫不及待怒斥他,“说!到底是哪个人在你面前谣言惑众?当你下了一道如此荒谬的旨意?纳妾是为了开枝散叶,满人的人口远远少于汉人,要是不努力生,如何才能够扩大满人?你下这道令简直就是想要断了我满人的前程!”

  四爷低下头,“阿汗玛您听我说……”

  太上皇砰的一声将拍了一下桌子,“还有什么好说的?不准纳妾!你怎么不把你的后宫给解散了?传这道令,我看你是昏了头!”

  四爷露出一个苦笑,开口说:“汗阿玛,还请听儿子一言。儿子没说不准纳妾,只是说纳妾需要交税,未来挑选官员优先选取没有妾室的官员,家庭简单一点,不养那么多人,也就不需要那么多开销,也不会逼得一些官员走上贪这一条道。”

  太上皇听到这里脸色和缓了些,随后语重心长道:“老四啊,这个世界上没那么多圣人。”

  四爷低头认错,“儿子知道只是想尽量减少官员犯错的机率。”

  太上皇手点了点桌子,最终对四爷说:“既然你那道圣旨只是透露了口风,还没有发出去,正好就取消吧。”

  四爷急切的摆手,“汗阿玛,不可!”

  太上皇的脸色难看了起来,“怎么?朕现在说话都不管用了?”

  四爷忙上前跪地道:“汗阿玛?儿子自然不敢,只是儿子发出这道旨意是有大用意。”

  太上皇盯着他,忍不住开口问,“你给朕说说,要是不能够说服朕,那可别怪朕不给你这个脸。”别看太上皇现如今不怎么管事了,可要是出去就没有一个人敢忽略他,五十多年的执政生涯不是白来的。

  相对于眼下的皇帝,不管朝臣还是百姓实际上更服太上皇。

  不然这一回也不会有人悄悄的告到太上皇这里。

  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让太上皇给皇帝施压,取消掉那条不靠谱的命令吗?

  四爷知道这一次惊险了,要是不说个明明白白,肯定过不了太上皇这一关。

  四爷低下头盯着下面地板的纹路,开口,“汗阿玛,儿子宣告,这一条命令主要针对的是民间。取消妾制,正是想要多上成对的夫妻,以此来增加人口。”

  太上皇却觉得这条理由不过关,然后问他:“难道多纳几个妾就不能多生几个孩子?”

  四爷摇了摇头说:“儿臣已经派人寻摸了,民间现如今一对夫妻最起码可以生三个孩子。可这些女人要是成了妾室,绝大部分都没有孩子,少量也顶多只有一两个,还有一部分夭折在内宅中,经过排查之后儿子发现取消纳妾制反而能够解放出更多的女性,也能够解决掉许多请不到媳妇的光棍。”

  太上皇“哼”了一声,“你举个例子只是个例,不具有代表性。”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82页  当前第30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07/38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炮灰奋斗史[清]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