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在八十年代围观军婚的日子_分节阅读_第38节
小说作者:雨落窗帘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336 KB   上传时间:2018-03-30 17:01:39

  他们来的早, 街上的摊子才刚刚摆起来, 路旁有许多早点摊子, 食物特有的香味儿一阵阵的传来,林郑娟的肚子咕咕叫。

  为了吃一口子街上的米线,林郑娟他们早上起来饭都没有吃, 就为了来街上吃一口好吃的, 要是平时钟玉兰是绝对舍不得的,但斌子和娟子在家也待不了几天了, 总不能回来一次连馆子都不下一次吧?

  钟玉兰四处打量,找了一家相对干净卫生人多的摊子坐下,问老板要了五碗加肉的米线。

  老板应了一声, 伸手在锅台旁的大铁盆里抓一把泡软的米线进漏勺里放在打锅里烫, 两分钟以后倒在餐桌上的大碗里,老板娘从炉灶上的打铁锅里打出一勺子用豌豆和大骨头炖的汤,加上一勺炒的很嫩的猪肉。

  西南这边吃饭佐料是自己放的,小葱香菜是必备除此之外还有切碎的水腌菜, 烫过的韭菜和圆白菜, 花椒油酱醋辣椒油也是要有的。

  这些佐料都是不花钱的,想要多少盛多少,林郑娟每样盛了一大勺,这样以来,原本只有大半碗的米线就成了满满的一碗,加上一勺火红火红辣椒油整个汤汁都成了红色的了。

  西南的辣椒又香有辣,林郑娟吃完已是满头大汗, 嘴唇因吃了辣椒有些红有些肿,惹得顾仲斌频频看向她。

  因为加了肉,一碗米线是一毛五,五碗下来就花了七毛五,钟玉兰给钱的时候肉都是痛的。

  吃完饭出了早餐店,外面的摊子已经支起来了大部分了,钟玉兰这次从家背了鸡蛋来卖,怕找不着好摊子,和林郑娟他们说了一生便急匆匆的走了,顾伯军和刘云朵今天也是呆着任务来的,家中缺了的东西都交给了他们来采购,林郑娟和顾仲斌主要是来来些香烛纸钱的。于是大家分道走。

  顾仲斌拉着林郑娟的手从街头走到街尾,在街尾一家杂货店里将香烛纸钱都买齐全了,往旁边的邮局走去,邮局里人多,顾仲斌没让林郑娟进去挤,把背篓卸下来放在走廊上,让林郑娟看着,他独自进去。问清楚自家包裹后,顾仲斌将自家户口本给工作人员一看,不大会儿便取出来两个巨大的包裹。

  他提着出来,林郑娟坐在邮局门口的楼梯上笑着看对面,顾仲斌随着她的视线看过去,那边的草地上用竹子围了一个圆圈,圆圈里有两只一白一红的大公鸡在互相围绕着悠闲的行走,两只鸡警惕极了,小眼睛狠狠地盯着对方,其中更胖一些的鸡一张翅膀便向着另外一只扑去,其中一只也好不示弱,迎头便上,两只鸡斗得难舍难分,旁边一群大人在叫好。

  斗鸡是本地最受人喜爱的一种娱乐活动,农闲时期的集上专门会有斗鸡的人来表演,次次都围满了许多人,有些男人甚至可以看斗鸡看一天还乐此不疲。

  顾仲斌把小一点的包裹塞进背篓里,另外一个放在背篓旁边,他问林郑娟:“要不要过去看看?”

  “不去了,走吧,去找大妈去,看看她的鸡蛋卖出去没。”看个稀奇就行了,专门过去看就没必要了。

  “行,走吧。”

  两人找到钟玉兰时,钟玉兰正和旁边卖大豆的妇女聊的正欢,面前谷糠里的鸡蛋没少多少,顾仲斌将东西往钟玉兰旁边一放便走了,和钟玉兰说的时候钟玉兰都没时间搭理她们,只对他们挥挥手。

  林郑娟和顾仲斌去了她们读书的中学,此时正值暑假,学校除了一个值班老师以后再没有一个人,学校大门紧闭。

  两人站在大门口望进去,只能看到学校的操场以及操场后面的教学楼,林郑娟对顾仲斌道:“没想到咱们中学也建教学楼了,当年我在这里读书的时候,学校还是大瓦房呢。”林郑娟的语气带着怀念。

  “你们这届学生比我们可好多了,当年我在这里读书的时候操场都还没夯实呢。”

  两人相视一笑,时代在发展,家乡在进步,没有比这更好的了。

  在门口站着说了会儿话便转身回去了,找到钟玉兰时,她正好卖完最后几个鸡蛋,正收拾东西,而她旁边和她说着话的那个妇女面前的大豆还剩下大半。

  “大姐,你这儿子儿媳妇儿长得可真好,般配!”那个妇女对钟玉兰竖起大拇指,刚刚林郑娟他们来那一趟她就想夸了,可是当时说话正说到最精彩的地方呢,让她就那么停下她还真舍不得。

  钟玉兰笑得鱼尾纹都出来了,她对那个妇女道:“他俩刚刚谈,要结婚还有得等,我们家娟子过了九月得上大学呢。”

  那个妇女闻言把林郑娟上下了一眼,惊奇不已,这年头大学生可值钱着呢,妇女更加羡慕钟玉兰了,“大姐,你儿媳妇上了什么大学啊?”

  钟玉兰不自觉地挺挺胸:“北京大学。”

  周围的人倒吸一口凉气,北京大学谁不清楚啊,在他们看来啊,这考上大学已经是祖坟上冒青烟了,考上北京大学,哎哟,那不就是文曲星下凡了吗?

  顿时和钟玉兰说过话的男人女人都朝钟玉兰道恭喜,听着大家羡慕的声音钟玉兰觉得自己浑身是劲儿。

  这时顾伯军夫妇也来了,顾仲斌背起背篓,林郑娟帮刘云朵提东西大家一起往街头走,一边走钟玉兰还和那妇女约定好下个赶集日再在这里一起摆摊。

  他们找到村上的拖拉机跟前时,村里人已经来了大部分了,大家或蹲或站,见到钟玉兰他们一家过来,和顾家相熟的人张嘴招呼他们过去。

  钟玉兰猜测应该是和顾国胜摔跤有关,将背篓里的东西放在拖拉机上后她才慢吞吞的走过去,林郑娟几人没跟着,直接上了拖拉机,占了几个极好的位置。

  钟玉兰一过去就被抓住了手腕:“冀中家的,你婆婆侄子现在还在医院呢,你怎么不去看看啊?”

  钟玉兰故作惊讶:“他们怎么去医院去了?早上不是还好好的吗?”

  几个妇女互相交换了一个眼神,拉着她手腕的那个女人继续问:“你真不知道啊?你侄子今天早上从车上摔下来了,听说腿脚动不了了呢,这不,满强跟着上医院了还没回来呢。在国胜摔跤的时候我还见到娟子和斌子了呢,他们没和你说啊?”

  钟玉兰摇摇头:“没说呢,我们上了街就分开了,斌子和娟子上邮局去东西呢。”

  女人下意识的朝车上看去,林郑娟坐在一个大包裹上背对着他们在和顾伯军等人说话。

  目测了一下那个包裹的大小,另外一个女人不无羡慕地说道:“这次娟子又给你们买什么东西了?”

  “娟子没说,还不知道呢。”于是话题便这么跑偏了

  村长从医院来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了,他背着顾国胜,陈大花跟在他身边。

  见到钟玉兰等人,陈大花直接炸了,不等顾国胜上车她直接指责道:“老二家的,你怎么那么狠的心,你侄子躺在地上你不知道?啊?”

  钟玉兰等人说话的说话,聊天的聊天,谁也不搭理她。

  钟玉兰在心里呸了一声,说到狠心,谁比得上她陈大花?顾国胜这才哪里到哪里,当年她家伯军发烧,她和顾冀中抱着上镇上来看,那时候手里没粮没票,他们去问村长借,回来时遇到陈大花和顾冀东,大老远的就说见到他们晦气,那时候陈大花咋没说这句话?

  村长的儿子在村民的帮助下把顾国胜放进车里,转身对厉声对陈大花道:“你要回去就上车,不回去你就自己待在这里骂个够。”

  村长的儿子觉得自己到头透顶了,怎么今天就遇上陈大花这对祖孙,上医院钱不够,他垫付的,中午肚子饿,荞麦粑粑不吃,非要吃一毛五的米线,村长儿子跑上跑下的买,买回来还埋怨辣椒不够辣,村长儿子鼻子都气歪了。

  陈大花赶紧闭上嘴巴爬上车。

  在车上陈大花还不满意,嘴上一直扒拉扒拉的说着,谁也不愿意搭理她,顾国胜嫌弃她丢脸,呵斥她了她才闭上嘴。

  从集上回来林郑娟他们便忙了起来,林耀华的祭日就要到了,这是林郑娟第一次回来给他扫墓,必须要慎重。

  家里的母鸡杀了一只,整只下锅煮,煮熟后捞出来放在盘子里,糯米饭用黄饭花的水浸泡过后蒸熟,水酒肉菜也提前炒好。

  在林耀华祭日这一天,顾冀中没去放牛,吃过早饭以后,顾仲斌跟着林郑娟一起上山去祭拜林耀华,顾冀中扛着锄头跟在他们身后。

  林耀华埋在村子右边的杨树坡上,杨树坡是来苍村的埋骨地,从杨树坡往上看去,大大小小的全是坟包。

  林耀华的坟冢就在杨树坡的中央,林郑娟把背来的祭品一点点的摆在墓碑前的石头上,又点上蜡烛。

  顾仲斌拿着锄头清理坟头草,顾冀中在坟前的空地上挖出一个原型的坑,把纸钱点燃在里面烧着。

  一边烧一边念叨,林郑娟心里难过,一直坐着不说话,等纸钱烧完了,林郑娟她们也该回去了,将祭品放进背篓,临走前林郑娟回头留恋地看了一眼,在顾冀中的招呼下,往坡下走去。

  作者有话要说:  给我闺女调作息,十点睡觉四点就起,把我累的没治没治的,又困又累,更新晚了,抱歉。

第53章 【第053章】

  从杨树坡回来, 林郑娟消沉了两日才缓过来, 顾仲斌这几日也忙得很, 眼看着归队的日子越来越近,家中里里外外的活计他都抢着做,家里人都知道他的心思, 他想做就让给他了。

  一转眼, 他们就要走了,在他们走的前一天晚上钟玉兰翻来覆去睡不着, 估摸着也有两三点了,她就起来去厨房忙活着给林郑娟他们做在路上吃的饭。

  糯米粉温水和面,和好以后捏成小团上锅蒸熟, 放凉后在糯米团中间塞入各种剁碎的馅料, 有腊肉馅的,有红豆馅的,还有花生馅的和芝麻馅的,这些馅料都是白天弄好的。

  糯米糍放得住, 钟玉兰就做得格外多了些, 等最后一个糯米糍出锅,钟玉兰烧了一大锅水,坐在灶台前发呆。

  儿子就要远行了,她这个做妈的觉得心里酸疼酸疼的,就像多年前她说的一样,雏鹰要离开妈妈了。

  顾冀中也睡不好,他披了件衣裳走到厨房, 手里拿着他的烟枪。烟枪劲儿大,顾冀中不常抽。

  “都做好了?”

  “做好了。”

  两口子一人坐着,一人蹲着,在厨房里默默无言。

  许久,钟玉兰说:“当初就不该答应他去当兵,五年了才能回来一次,在家里都待不了半个月。”钟玉兰说完,用手抹去掉出来的眼泪。

  顾冀中吧嗒吧嗒地抽了两口,烟雾将他的脸色照的朦朦胧胧的:“孩子有志向是个好事,一辈子当老农民有什么出息?”

  早些年国家说工农最光荣,他们这些农民却连饭也吃不饱,他和妻子最大的愿望就是让家里的三个孩子跳出农门,成为城里人,最起码不用那么辛苦。

  “好好读书不也有出息吗国家包分配,到时候分配到家里这边,离家近,想什么时候就什么时候回来。”一想到顾仲斌这一归队没个三五年的都回不来,钟玉兰心更酸了。

  顾冀中不说话了,他何曾不是这么想的呢?他儿子当年学习成绩好,十里八村的没一个比得上的,谁不说他是上大学的坯子,结果呢?哎。

  一直在墙外听着父母谈话的顾仲斌轻手轻脚地回了房间,离天亮还有两个小时,顾仲斌怎么也睡不着了,睁着眼睛就到了天亮。

  第二天顾叔珍来敲门了他才起来,穿好衣服出门,林郑娟洗漱完毕回来,她的脸上没了笑容,知道她是舍不得走,他又何尝不是呢?

  今天钟玉兰做的早餐格外慢,刘云朵知道婆婆是什么意思没凑上去帮忙,而是抢了顾叔珍的活,喂猪喂鸡忙得不亦乐乎。

  顾叔珍撅着嘴巴做在火塘边,一动不动。

  趁着还没吃早饭的这个功夫,林郑娟回了一趟自己家,没要顾仲斌跟着。她隔两天就回来打扫一下屋子,屋子很干净,客厅房间都用香薰过因此没了那份霉味,鼻子问到的都是淡淡的香。

  屋里的东西她一样没动,去给林耀华的牌位上了柱香后她给堂屋门落了锁,把院墙缝隙中长出来的小草拔出来扔掉,林郑娟缓缓关掉院子门。

  眼窝酸得她直想哭,她想,要是她爸爸没走,她考上大学了,他得有多高兴啊?估计都得请村里吃流水席了。想着林耀华的反应,抬头望天。

  回到顾家,顾家已经做好了饭菜,今天吃的是饵块丝,除了放青菜油渣的,还有一锅放了糖的,林郑娟吃了一碗放了糖的,感觉心里总算没有那么苦了。

  吃了饭,靳冬兵两口子来了,靳大婶手里拿着一个包,是五色糯米饭,红色,紫色,黄色,黑色白色拼在一起,漂亮极了。

  靳冬兵今天换上了新衣服,早几天他就说好了,今天他要送林郑娟和顾仲斌去县里搭车。

  “他叔他婶,吃饭了没啊?没吃在这儿吃点,煮了好多呢。”钟玉兰赶紧起来招呼他们。

  靳大婶爽朗的道:“吃了吃了,一早就吃了。”

  林郑娟她们这些小辈立马站起来打招呼。

  早饭过后,林郑娟他们该走了,林郑娟他们走时带的东西比来时多的多,特产没多少,全是吃食,顾家人包括顾云航都去送他们了。

  钟玉兰一路上拉着林郑娟的手,和林郑娟一路说着话,说着说着眼泪就止不住了,弄得林郑娟也跟着抹了起来。

  林郑娟劝了又劝钟玉兰才止住眼泪。

  顾仲斌走在林郑娟他们后面,四个男人低声说着话,两波人走到村口。

  村口停着村长家的那台拖拉机,早在前几天,顾冀中便去和村长家说了情,请村长的儿子今天帮着送送林郑娟她们。

  顾伯军和顾仲斌他们一起走,他想去县城进点货,下个街天便跟着赶场了,农闲时做点小生意,哪怕不赚钱也赔不了本。

  上了车,顾冀东等人看着载着林郑娟他们的拖拉机开没影儿了才回去。

  从镇上坐车到县里,林郑娟也没歇着,直接就买了当天夜里的车去了市里,第二天坐上了到省城的火车,在省城搭上北上的列车。

  这次做火车和上次一样无聊,林郑娟都是睡过去了,睡过去后感觉时间过挺快的。

  在市里上火车之前,林郑娟给郑又荣打了电话,他们下车时刚出火车站便见到了等在车站的郑又荣和袁向媛,袁国庆最近很忙,忙得回家的时间都没有。

  一见林郑娟,袁向媛就给了她一个大大的拥抱,郑又荣也笑容满面,把林郑娟的小包提在手里,顾仲斌在她们说了好一会儿话了才提着行李从出站口出来。

  见两个多日不见的小姐妹聊得开心,郑又荣便和顾仲斌说话:“你爸妈身体还好吗?”

  对待未来的丈母娘,顾仲斌的态度好得不得了,他笑着回答:“他们身体好着呢,他们也让我问你好。”

  这话听听就得了,郑又荣并不相信,钟玉兰什么样子,郑又荣是相当清楚的,不骂她祖宗十八代就是好的了,还问她好?天上下红雨了吧?

  顾仲斌和未来丈母娘相聊甚欢,林郑娟和袁向媛也越聊越起劲儿。

  她回家这一个月家里发生的事儿可多了,袁向前苦逼的还在暗恋进行时,有事儿没事儿就往清河跑,骆俊生没事儿就跑到部队大院来玩,说是来找袁向前玩儿的,其实醉翁之意不在酒。还有就是安婉婉了,她也爱往袁家跑,袁向媛总不能把她打出去吧,于是就这么一直往来了,还有后院的龙三婶儿,一天要扭着屁股从袁家门口路过五六次,生怕别人不知道她的意思似的。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7页  当前第3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8/6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在八十年代围观军婚的日子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