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民国女医[空间]_分节阅读_第72节
小说作者:兀兀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758 KB   上传时间:2018-05-29 18:19:41

  明香扫了她一眼,“嗯,别人觉得我是烂命一条,我自己不能这么想啊,谁还不想多活两天了?”

  “那姓薛的怎么说?”老鸨子下午在自己楼里扒拉了一遍,愣是没有选出来一个能取代明香的,“明香,只要能治好你的病,把妈妈的命拿去我也愿意啊。”

  “哼,顾少爷都说了,两千大洋,他带咱们去京都求顾神医,妈妈,这些年我给暖香楼挣的,没有十万也有八万了吧?可我在你的眼里,不值两千啊,”

  明香随手打开自己的柜子,却发现里头的衣裳少了许多,“我的衣裳呢?”

  “咳,那个,你这阵子不是瘦了么,那些衣裳也不合身了,我今天过来挑了挑,拿去给兰香她们穿去了,明香啊,你这一病,这上下几十张嘴,妈妈都不知道怎么办了?”老鸨子开始抹眼泪。

  “可有人愿意赎我,你不还舍不得卖嘛,我自赎呢,你又狮子大张口,”明香随手拿了条裙子换了,“我累了,妈妈出去吧。”

  老鸨子看着躺在床上,薄的跟层纸一样的明香,这小半月她肉眼可见的瘦下去了,那碗子细的都快挂不住镯子了,要真是死在暖香楼,自己真的是连一百大洋都落不住,还得赔上一副棺材,“关键是顾公子说的数太少了,你是什么人?汴城最红的姑娘,赎身钱太少了,丢人啊!”

  “我连命都没有了,还怕丢人?一个将死之人,一块大洋你都舍不得出吧?随便你,对我来说,死在哪儿都无所谓,出去吧,让我睡一会儿。”

  ……

  没两天,薛琰在教妇产科的学员们打结的时候,就听消息灵通的接生婆们八卦暖香楼的最新消息。

  头牌姑娘明香在招待李局长的时候,因为当场昏了过去,还把桌上的汤砸到了李局长身上,彻底激怒了李局长,他扬言暖香楼藏了乱党,要将那里封上三个月,仔细检查!

  “这下好了,死老鸨顶不住了,”薛琰高兴的指导着大家如何“持线”、“挑线”、“钩线”,一边跟她们聊天。

  薛琰被请到暖香楼给明香看病,结果没收到出诊费还被赶出来的事大家也都听说了,“那明香来汴城七八年了吧?石头也捂热了,怎么那么不是人呢?你不给人治病,就放人走啊!”

  “薛先生,明香姑娘真的没救了?你也救不了?”

  薛琰叹了口气,“她的瘤子但凡换个地方,我都敢试一试,但长在脑子里,你们说吧,那头颅骨怎么开?”

  “唉,可怜啊!”

  “薛先生,我还听说,暖香楼的老鸨子去找顾少爷了,”那位京都来的顾公子爱往福音堂医院跑,长眼睛的都看到了,本以为薛琰攀上了京都顾家,肯定会飞上枝头呢,可没想到半路杀出个明香。

  “我听说了,这是准备降价了,”薛琰冷笑一声。

  “可不嘛,顾少爷说五百他都不掏,真把人当憨子呢,就算是再漂亮的人儿,也是将死的,谁五百大洋买个尸首回去?”

  顾乐棠不肯接手,暖香楼又一直不能开张,最后明香三百大洋自赎自身,拿着自己的身契,走了,说是寻一个离自己家乡近一些的地方,安静等死。

  当然,这些是汴城人不知道的,她们只看见存仁堂的少爷又开始往福音堂医院跑了,不过没两天,顾少爷就离开了汴城。

  顾乐棠一走,大家倒是松了口气,汴城有这么一位会看病还收钱少的大夫,大家发自内心的不希望她跟着顾家少爷去京都。

  再后来,又有消息传来,说有人去南边做贩货的时候,在一座小镇上看见过明香,她已经头发掉光,两只眼睛几乎都看不清楚人了,由一个小丫鬟照顾着,每天靠在墙角晒太阳,看来是没有几天活头儿了。

  ……

  “唉,曾经红极一时的花魁,却落的这么个下场,”娄可怡听着大家讲她们“听说”的消息,叹了口气,“太可怜了。”

  “是啊,没办法掌握自己命运的女人,最可怜不过了,不过明香还算幸运,起码生命的最后几天,能安静的过自己想过的日子。”

  薛琰微微一笑,她已经收到洛平的电报,钱伯从郑原接回了许家嫁到郑原的远房亲戚薛琬,姜老太太一见十分喜欢,就留在许家给她们做伴儿了。

  以后娄可怡她们在京都见到薛琬,恐怕也不可能想到,她就是让她们叹息遗憾的明香姑娘。

  ……

  薛琰的妇产科学校,也已经开课两个多月了,陆续有学员上满了十节课,而秀英跟三妞的预产期也日渐临近。

  秀英运气很好,经过两个多月的调整,胎位已经正了,这两个多月接生婆们已经见过多次薛琰为难产产妇接生,对秀英生产已经不再好奇,大家的注意力都落在了三妞身上。

  虽然三妞一直在积极配合薛琰,可是最终她的胎位也没有调整成头先露,薛琰心里着急,面上却不能表现出来,除了自己拿出钱来给三妞加强营养,让她注意锻炼身体之外,自己则悄悄开始布置手术室。

  对于横位生产,还是剖腹产更安全一些。

  薛琰还亲自跑了趟郑原圣约翰医院,想请那里的外科大夫过来帮忙,虽然在西方剖宫产术已经开始有人在实施,但在郑原,却从来没有过一例,没有人相信她可以独立完成剖腹产手术。

  薛琰退了一步,要请圣约翰的大夫到汴城来,也被拒绝了,不论薛琰怎么说,他们都固执的认为,汴城一家福音堂医院的条件,不可能完成这么大的手术。

第75章

  如果把三妞送到郑原,且不说这么一大笔费用是不是三妞家能支付的起的,薛琰也不相信这会儿的外科大夫能力比她强,而且把三妞交到他们手里,后期的用药薛琰都无法做主。

  无奈之下,薛琰把目光投向库斯非神父跟玛丽修女身上,由库斯非神父做她的第一助手,玛丽修女跟方丽珠配合,她也照样能把这台手术给拿下来!

  打定了主意,薛琰直接找库斯非神父去了,除了是个宗教人士之外,库斯非神父还是一个医者,她相信自己能说服他,毕竟她能在福音堂医院里混得如鱼得水,跟库斯非神父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听完薛琰的话,库斯非神父并没有推辞,他知道薛琰一毕业,就会离开汴城,离开这间小小的医院,这些日子,库斯非神父只要有空,就会过来跟着薛琰学习,他完全不去质疑薛琰的医术从何而来,而是让玛丽修女带着其他几个修女,一起跟着薛琰,在她离开之前,尽可能多的从她的身上多学习一些有用的知识。

  而这次手术,等于是又给库斯非神父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何况薛琰还说会全力教他,当然,只教他还不足够,库斯非神父的条件就是不管参加这次手术的人有几个,福音堂里的医护人员,都要跟着薛琰学习。

  这个薛琰当然不反对,她从来没有什么“祖传”“家传”的思想,她甚至恨不得可以把自己会的一切都直接提制粘贴在那些学员的脑子里,之后的每天晚上,福音堂医院的术前培训班儿又开课了!

  妇产学校的学员们也听说了三妞要由薛琰来亲自做手术的事情,不过大家对这件事并没有想像中的大惊小怪,就连三妞的家人,也都表示可以接受,这几个月相处下来,大家对薛琰的医术非常有信心,而且三妞的胎位不正,如果顺产的危险性极大也是所有接生婆跟大夫们公认的事实。

  真到了手术的那天,薛琰把库斯非神父,玛丽修女,方丽珠领进了她一早就布置好的手术室,所有的流程都是事先排演过多次的,大家都没说话,安静的照着之前练好的步骤换衣裳消毒,随着薛琰走进了手术室。

  手术床上的三妞已经做好了麻醉,正安静的躺在那里,薛琰看着她高耸的腹部,深吸一口气,走到她的身边,“我们就要开始了,别担心,一定会母子平安!”

  手术室外也是静悄悄的,今天没有活儿的接生婆都聚在妇产科学校的院子里,甚至周围听到薛大夫要给产妇开腹取子消息的百姓,也都等在了墙外,可这可百年未遇的事情,虽然不懂,但大家都希望三妞能顺利的活着出来!

  因为考虑到三妞将来肯定会生二胎,薛琰选择了横切,她手上不闲着,在三妞的肚子上切了个弧开切口,然后依次分层切开皮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及筋膜,“这个时候,遇有血管应避开或做双重结扎,”

  “把子宫拉出来,得检查有无破裂跟粘连的情况,”薛琰开始切开子宫……

  因为没有条件给三妞输血,薛琰尽量缩短手术时间,她把胎儿拉出子宫之后交给一旁的方丽珠,“孩子你来负责,”

  之后又领着库斯非神父剥离胎衣,做最后的缝合……

  方丽珠这阵子只要有产婆接生,她就主动请缨去给人当助手,反正她是女师的学生,一看就是有钱家的小姐,产婆们都知道她以后不可能跟自己抢饭碗,教她的时候也十分用心,现在她剪脐带,为新生儿做初步检查,都已经十分的熟练。

  “出来了,”等方丽珠抱着用雪白的细棉小包被出来的时候,院子里的人立马迎了过来,“怎么样?三妞呢?”

  对于接生婆们来说,让孩子平安容易,保住产妇要难的多了,尤其是薛琰还承诺保住三妞再生的能力。

  方丽珠把孩子交给三妞的婆婆,“孩子挺好,五斤四两,你喂他点水喝,这些天三妞不能给孩子喂奶,你不是找好奶妈了?”

  “找好了,放心,我闺女正奶着娃呢,”看到胖乎乎的孙子,三妞婆婆笑的见牙不见眼,“我媳妇真的没事?”

  “手术很顺利的,不过三妞嫂子得在我们这儿住满七天,你们得留个人伺候着,”方丽珠看着在一旁伸着脖子扎着手的三妞男人,“就是孩子爹在这儿吧,他力气大,这几天三妞嫂子下不了床呢!”

  手术前薛琰已经把手术过程,会遇到的问题跟之后的情况都仔细跟三妞家人说了,“好,我们都说好了,我跟他姐管带孩子做饭,叫栓柱照顾好她媳妇!”

  ……

  “出来了,出来了,”

  大家看到薛琰出来,立马围了过去,“薛先生,怎么样?”

  “手术很顺利,人已经下手术台了,”薛琰摘下口罩,看着乌泱泱的人,“三妞挺好的,你们明天再过来看她吧,”

  在福音堂医院做手术的机会太少了,薛琰也没打算留着这间手术室,所以直接就让三妞里面养病了。

  这么多人就是轮着去,三妞也别想休息了。

  她一指抱着孩子的家属,“你们进去吧,玛丽修女在呢,要做怎么,听她的安排。”

  薛琰发话叫接生婆们明天才可以进去看产妇,但她们谁也没走,一直等到三妞婆婆看完三妞出来,“怎么样?你媳妇如何?”

  三妞婆婆激动的抹着眼泪,“好得很,都跟我说话呢,”

  她在自己肚子上指了指,“就在这儿割的,不过包着呢,看不见!”

  看来是真割了,“疼不疼?”

  薛琰说过了,手术前会“麻醉”,但没几个人相信在肚子上割个口子把孩子拿出来,还能不疼?

  三妞婆婆摇摇头,“说是不疼,不过薛大夫说了,麻药劲儿过了就会疼的。”

  那就对了,这把肚子上开了一条口子,能不疼嘛?大家听到三妞婆婆这么说,才觉得真的是信了刚才那一个时辰里,薛琰真的是把一个女人的肚子剖开,从里面掏出一个孩子。

  “孩子再叫我们看看?”

  ……

  妇产科学校里打开肚子生了个孩子的事没几天就传遍了整个汴城,对着每天都会蜂拥而来的百姓,薛琰也是一头汗,没办法,她干脆在福音堂医院跟产科学校门前都张贴了告示,详细的跟大家阐明了为什么要做剖腹手术,剖腹术的危险性,跟目前汴城大夫的水平,她可不希望因为自己这第一例手术的成功,引得有些胆大之人效仿。

  薛琰自问,如果没有空间小楼的存在,没有奶奶留下的妇科器械,她是绝不敢拿产妇的生命去冒险的。

  等她看到抱着相机冲着自己的记者时,薛琰直接一个头两个大了,“别别别,我不接受采访,更不会在平南推广剖宫产术,你们还是回去吧。”

  两个记者已经先行采访了三妞一家,见过了已经出院的三妞,跟长的胖嘟嘟,健康可爱的孩子,现在只剩下薛琰这个三妞一家口里的神医了。

  而且他们也是做足了功课的,知道薛琰不但在汴城开了妇产科学校,甚至在这之前,她还替西北军办过军医学校,而且再往深里挖,这们“薛大夫”,竟然是西北军少帅的爱宠?

  这下子两个记者就更有兴趣了,他们进不去汴城女师,干脆就抱着相机守在福音堂医院门口,一直到薛琰出现为止!

  “薛小姐,您不能这样,我们打听了,您是汴城女师的学生,那许多道理就不用我跟您多说了,”因为知道薛琰最“隐秘”的身份,两个记者说话还算客气,“你的剖腹产术如果推广开来,能救多少产妇?这个数字恐怕连您自己都猜不到吧?”

  薛琰看着面前的一男一女,一指福音堂医院门口的告示,“为什么不推广剖腹产术,我上头已经说的很清楚了,如果还不理解,你们也可以采访一下圣约翰医院的外国大夫,技术水平达不到的情况贸然为人开腹,那不是在救人,而是在害人!”

  男记者不以为然的笑了笑,他才不相信呢,一个年纪轻轻的小姑娘能做到的事,别人就做不到了?不就是女人生孩子嘛,“所以我们才想让您借助我们的平南时报,来详细介绍一下您的这项技术,这样不就可以更好的为产妇们服务?”

  他可是从那些在福音堂医院看过病的患者们口里,听说薛琰最爱讲的就是“为病人服务”了,一个堂堂的大夫为人服务?

  小姑娘年纪不大,就是沽名钓誉之徒了,不过也正好,他就给她一个机会,让她彻底成名,他举起相机冲着薛琰“咔嚓咔嚓”就是几下,老式镁光灯“扑扑”的声音把薛琰吓了一跳,“你干什么?我同意你拍照了?你是哪儿的记者?证件呢?”

  “我是平南时报的,你有什么资格,哎哎,你干什么?”

  男记者还没反应过来,手里相机已经被薛琰给抢了过来,“你干什么?会曝光的,哎……”

  薛琰从相机里拉出胶管,“我当然知道会曝光,不然我还不抢呢,”

  她冷笑一声,“别在我这儿摆无冕之王的架子,你不经本人允许就拍照,我当然有权删了你这些东西!”

  上辈子薛琰没少跟记者打交道,对这种没有充分了解,就先入为主心怀他念的记者,她一向没有好脸色,她把相机还给男记者,“行了,你们走吧,我不接受采访。”

  戴眼镜的女记者没想到她头次跟着老师出来就遇到这样的事,“薛大夫,不,应该称呼您为许小姐才更合适些,我们特地从郑原过来,也是本着一颗为民之心,如今国事艰难,百姓贫苦,你这种技术可以救活多少母亲?”

  国事艰难,百姓贫苦,还跟她谈上大道理了,“不管你们是来采访薛大夫,还是采访许小姐,我都不接受,”

  薛琰的好心情全叫这两个愣头青给弄坏了,“你们真要有报国之心,就去做些真正的国事艰难百姓贫苦的调查采访,而不是对这些你们一知半解的医疗技术按自己的意愿随意评价。”

  薛琰转身就往医院里走,如果他们是真的有心,自然会看到门口贴的告示,会对告示里的说明提出疑问,而不是张嘴闭嘴的推广,扬名,甚至在她不配合的时候翻出她的私事要挟。

  有跟这些人拌嘴的功夫,她不如多做几个产检来的实在。

  “你们这些特权阶层,从来不考虑民生疾苦,端着高高在上的优越感,从来不肯真正的为百姓做一点儿事,剖腹产术明明可以造福于民,你却敝帚自珍,当成给自己添光加彩的工具,许静昭,同为女人,但我以你为耻!”

  女记者见薛琰要走,跟在她身后大声道。

  薛琰转头冲女记者翻了个白眼,“明明是你们刚才跟我说,接受了你们的采访,我就可以成为整个平南都知道的名医,我不为所动,你翻脸就怪我把医术当成给自己添光加彩的工具,这脑回路,你不应该当记者,而是去写小说,可以造福于民的东西很多,但使用不当,同样也会为祸人间,”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45页  当前第7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2/14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民国女医[空间]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