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在1967年的生活_分节阅读_第16节
小说作者:香芋酥皮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239 KB   上传时间:2018-06-20 20:13:12

  “这东西好,”王二狗听了眼前一亮,对着赵麻子说:“赵哥,你真不愧是我的好兄弟。”

  赵麻子说:“那当然,不过这东西我也是出了钱才弄来的,作为好兄弟,你就出个本钱算了,一块钱一份。”

  “啊?还要一块钱啊?”王二狗听见要一块钱,有些犹豫,毕竟他家可是他娘当家,他身上可没有多少钱。

  牌子上的其他人原本也对赵麻子说的东西感兴趣,不过等听见要一块钱,就纷纷不说话了。

  本来这群人就是整天游手好闲的人,吃饭都得靠着家里,至于钱,能有几分几毛钱就算好的了,谁身上会有一块钱啊。

  再说,一块钱差不多都能买上一斤半的猪肉了,要是真有那钱,他们情愿去买肉,也不要买赵麻子说的好东西。

  反正他们又不是王二狗,就是没有那东西,也能上家里婆娘的床。

  赵麻子见王二狗不乐意,也有些不高兴,他说:“二狗子,你别觉得贵,现在这东西可不好找,我也是花了大力气的,收你一块真的是良心价了。”

  当然这东西其实是赵麻子一个曾经当过女支女的相好拿来两人助兴的,赵麻子没花一分钱。

  王二狗最后还是忍痛买了,他也怕到时候季明珠会反抗,大喊大叫惊动人就不好了。

  用了药的话,就像赵麻子说的季明珠会变成ying娃dang妇,那到时候她不仅不会反抗,还会任由自己摆弄,想想就觉得很shuang。

  ……

  时间过得很快,渐渐的到了年尾。

  俗语说:小子小子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沥沥拉拉二十三;二十三,祭灶神;二十四,扫房子……

  今年安山大队因为养猪多了一份收入,所以到过年时,大家也比以前舍得,腊八的时候家家户户就飘起了腊八粥香。

  季明珠也随波逐流,用米,小米,红枣,核桃,板栗,花生,豆子,香菇等八种材料煮了咸腊八粥。

  二十三,祭灶神是属于封建迷信,破四旧,是不允许的,每到这天,上面的人就会要求大队组织人手,挨家挨户的查。

  不过再怎么阻拦,大队还是有不少人偷偷祭灶神,只求来年合家平安,当然大家也不会明着反抗,而是把祭灶神的时间选在深夜,连灯都不点,摸黑着祭灶神。

  大队的人也知道这个情况,他们也就是做个样子给上面看,谁也不会真的抓人。

  到了第二天后,勤快的人们就会早早起来,把家里里里外外上上下下全部打扫的干干净净,除旧迎新年。

  之后几天,大队里的欢声会越来越多,因为过年是个大日子,再抠的人家也会在这段时间做上好吃的。

  富裕点的人家会选择蒸白面馒头,鸡吃不起,肉怎么也要买一些。

  至于穷点的人家也会选择蒸三合面馒头或者高粱馒头,肉吃不上猪下水也要买点回来。

  大年三十,年夜饭就是最重要的。

  季明珠从早上起来,就开始准备年夜饭。

  在蜀地,年夜饭必不可少的是年糕,寓意一年更比一年高;第二就是鱼,‘鱼’谐音‘余’,寓意年年有余;第三就是鸡,象征着全家有福。

  当然,只有家里有条件,还可以多准备一些菜,季明珠今年就从公社抢了两斤羊骨,所以季家的年夜饭又多了一道羊骨汤。

  季明珠忙着做年夜饭,季明宇也没闲着,早早的他就跑去红阳公社的供销社里买上主席像,拿回家来贴在堂屋中央。

  这也是这个年代的特色,以前过年都是贴上玉皇大帝,观音菩萨等神仙的画像,现在因为破四旧不允许贴了,大家就改成贴主席画像,因为主席现在就是人们的信仰,在人们心中就是最值得尊敬,爱戴的人。

  到了傍晚,季家的桌子上就慢慢的摆上了羊骨萝卜汤,红烧鸡,酸菜鱼,炒年糕,麻婆豆腐,酥肉丸子。

  这些菜在安山大队绝对是头一份了,季明宇季明安两人看到了,直呼道:“过年真好,要是天天能过年就更好了。”

  季明珠笑着说:“会的,我们会越来越好,以后天天像过年。”

  现在是文革期间,不许祭祖,也不许给祖先烧纸,连放鞭炮也不行,所以年夜饭做好后就可以吃了。

  不过在吃之前,季明珠他们三人还要在主席像下背一次红宝书,要“坚决遵从主席的思想,贯彻落实主席的方针。”

  吃过年夜饭后,剩下的就是守夜,现在也没啥娱乐活动,季明珠想着,干脆和季明宇他们说:“明宇,干坐着太无聊了,不如咱们来做灯笼。”

  季明宇两兄弟听了都很感兴趣,不过季明宇还是说:“姐,我们不会做啊!”

  “没事,姐会,”季明珠大手一挥,表示做灯笼很简单。

  当然,季明珠会做灯笼,也是上辈子在孤儿院学的,那时候孤儿院经费紧张,为了让孩子们能吃饱,孤儿院就会去领一些像糊灯笼,串珠子,穿花朵等手工来让小孩子们做。

  那时候做的好的小孩子还能得到食物奖励,季明珠为了食物,没少在这种小手工上花心思。

  做传统灯笼需要把竹子劈成细条做支架,劈竹子这种事情不用季明珠做,季明宇就能搞定。

  竹子劈成小细条后,季明珠就开始动手了,季明珠手很巧,很快,一个圆形的灯笼就在她手里慢慢形成。

  季明珠做时季明宇和季明安也跟着做,季明宇手也比较巧,第一遍还有些歪歪扭扭的,第二遍他就熟悉了,做出的灯笼也是有模有样的了。

  季明安就不行了,可能是因为他人小手短,明明是圆形的灯笼却被他给做成了椭圆形,特别像南瓜。

  看着自己的灯笼,季明安瘪瘪嘴,有些嫌弃,不过脸上嫌弃,季明安却依旧小心对待自己做的丑灯笼,季明珠说要拆了从做时,他也不答应。

  灯笼支架做好了,就要糊纸了,家里没有胶水,季明珠就用面粉搅糊糊来当胶水。

  灯笼纸也是选用红纸,过年嘛,正好红红火火的。

  灯笼做好后,原本要在里面点上蜡烛,不过季明宇舍不得,蜡烛可比煤油贵多了。

  于是他干脆用竹子砍了几个竹碗,在里面倒上煤油,再搓根棉花做灯芯。

  灯笼做好后,季明宇和季明安俩个人就兴致勃勃的要把灯笼挂在大门上,拦都拦不住。

  季明珠无奈,只能和季明安小心的扶着梯子,让季明宇上去挂。

  三十晚上是要守夜到十二点的,不过家里没有钟表,不知道时间,所以季明珠只能估计时间到了,就给季明宇两人一人发了六分钱的红包,希望来年六六大顺,然后让他们去睡了。

  大年初一要起早,早早起来洗漱过后,季明珠们就要去拜年了。

  大队里拜年是小辈给长辈拜年,季明珠三兄妹是小辈,所以不用再留人在家里等人拜年。

  出了门,就可以看见不少人,以前大家见面都会说“恭喜发财”等祝福语,而现在就是说“祝你今年见到主席。”

  因为对于现在的人来说,能见到主席就是最大的荣耀,比升官发财还要重要 。

  出去拜一圈年回来,季明珠们的衣服兜就全部变得鼓鼓的,里面装满了南瓜子,瓜子,花生等,糖果也有,不过很少,一个人就只有几颗糖,还全部是农家人自制的麦芽糖。

  蜀地大年初一还要吃饺子,因为饺子像元宝,人们吃饺子就希望来年“招财进宝。”

  饺子都是昨天包好的,季明珠只要烧水煮就行,饺子一年也难得吃一次,所以季明宇两兄弟吃得很急。

  季明珠看了,赶紧说:“你们两个吃慢点,昨天包饺子时,我还在饺子里放了五分硬币,吃得太快的话当心硌到牙。”

  结果,季明珠刚说完,就听见季明安那里“咔嚓”一声,明显是咬到硬币了。

  捂着嘴,季明安疼得眸子水汪汪的,却还是依旧笑着说:“姐,我先吃到了。”

  季明珠也笑着说:“是是是,明安运气好,今年一定发大财。”

  季明宇看了姐姐弟弟高兴的样子,嘴角也露出了弧度,但他更加快了吃饺子的速度。

  季明珠和季明安刚开始没发现,后来饺子渐渐少了,季明宇面前的硬币渐渐多了,两人就发现了季明宇的奸诈。

  一看这样季明安也急了,他一大口吞下了一个饺子,鼓着嘴角说:“哥你实在太坏了。”偷偷的吃了好多饺子。

  季明宇也一口塞下了两个饺子,然后说:“谁叫你嘴太小了。”

  季明安:“……”不服气。

  哼!嘴大了不起嘛!

  吃完饺子,季明安一抹嘴,然后有些着急的说:“姐,咱们快去公社吧!去晚了说不定就没位置了。”

  红阳公社每年过年都会放电影,季明安以前因为身体原因,从来没有看过。

  这次他的身体终于好了,终于可以去看电影了,也难怪他这么着急。

  季明珠以前也去看过电影,知道去晚了绝对占不到好位置,所以季明安一说她也就同意了。

  去看电影还要带着板凳,因为公社可没有凳子给你坐,不带的话,那就只有站一天了。

  季明安还把他的灯笼带上了,电影要傍晚才开始放,放完天已经黑了,所以去看电影的人总要带上照明的东西,当然带灯笼的比较少,大部分的人都会带火把。

  也有人会选择带电筒,不过现在电筒可不好买,光电筒钱就要十几块,还要工业票才能。

  工业票只有吃商品粮的才有,老农民要弄上一张很难,所以谁家要是有根电筒,那绝对会成为众人羡慕的对象。

  红阳公社看着比安山大队好多了,安山大队基本就只有土胚房,木头房,红阳公社却有好几座砖瓦房。

  现在的电影都是露天电影,一般都会选择在公社晒场放映。

  到了放映电影的地方时,果然已经有不少人在了,前几排都被占满了。

  季明安赶紧跑过去在后面的地方选上一个位置好的,然后叫季明珠赶紧把凳子放上。

  现在离放映还有段时间,季明珠干脆就叫季明宇他们俩去玩,她在这里守着就行。

  在凳子上坐着比较无聊,幸好旁边有几个中年妇女在聊天,从东家长说到西家短,哪家今年买了肉,哪家汉子偷了寡妇,哪家姑娘又和谁好上了,他们都知道得清清楚楚。

  季明珠磕着瓜子,听得津津有味,有时她都怀疑这群妇女是不是有千里眼顺风耳,要不然怎么公社里的滴滴点点她们都知道。

  时间渐渐到了傍晚,电影要开始了,而整个放电影的地方也全被人们包围了,可以用人山人海来形容。

  六十年代,其实好电影也不少,不过因为运输不便或者发行量少等原因,使得偏远山区能看的电影很少。

  像红阳公社,即使前几年都在放电影,可每年放的都是同样的片子即《刘三姐》,大部分的人看的次数多了,连里面的歌都能背完了。

  可即使这样,每年再次放映时人们依旧会来看,好像一点也不会腻。

  不过今年,公社终于又有新片子了。

  现在的人们最痛恨的就是日本人,最喜欢看的就是抗日战争片,而今年红阳公社就放了著名的《铁道游击队》。

  现在的科技还不发达,电影即使在晚上放映也比较模糊,可即使这样,社员们也是大声叫好。

  很多人看电影时都把自己想象成了主人公,把敌人得了落花流水,所以季明珠总能听见不少“打得好……打死他们……再来一枪”等声音。

  电影放完之后,社员们皆意犹未尽,季明宇更是难得显出活泼的一面,不仅学着电影里主人公打木仓的动作,还说自己以后也想去当兵。

  季明珠听了季明宇的愿望就笑笑不说话,小孩子有个愿望很正常,可等到长大后能实现的又有几人?

  不过以后的事,谁又能说得清呢?

第19章

  新年渐渐过去, 在正月十二的时候, 季明丰和季明收结婚了。

  季明丰是长子,原本是要先办他的婚礼, 不过季明收比较能耐, 不用媒人就自己找了个媳妇。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9页  当前第1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6/5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在1967年的生活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