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家有四宝_分节阅读_第19节
小说作者:穆幕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589 KB   上传时间:2018-07-15 21:01:29

  同样的一起的还有几株稍小一些的,虽然品相不如大的,但是也能一眼就看出不凡来。

  这些东西论生长环境必定是现在的人类难以到达的地方,难怪梅花这么得瑟了。

  “一直没问,元元之前感觉如何?”兄妹四人安静了一会儿后,阿珏出声询问,如果不是两只飞禽给的报酬过于让人震惊,也不会让他们琢磨了许久,以至于忽略了元元之前使用能力的问题。

  “还好吧,疼还是有点,但是感觉不大。”元元回忆了一下,“和之前几次完全不可同日而语,一百倍的差别吧。”

  “这么说动物和人类是有很大区别的?”阿珏点了点头,心下也松了口气,“元元以后还是能不用就不要用,特别是对人。”

  “嗯!”元元答应地不要太快,那种痛苦她可不敢轻易尝试,之前是不知道,现在知道了但凡不危及生命她是不会使用的,而且若是旁人她情愿给钱让人看大夫慢慢养也不要为别人承担痛苦。

  兄妹四人是踩着城门关闭前进得县城,回到家的时候雪氏已经带着小儿子阿珞睡了,倒是董湛还等着。

  见到四个孩子平安归来松口气的同时又有些恼怒,如果不是有暗卫随行,他这个做父亲的都要坐不住了,实在是那次绑架事件给了他太大的心理阴影。

  只是看着四个孩子董湛又叹了口气,也不知道他的教育哪里出了错,这四个孩子让他都有些无所适从,你要说他们乖吧,他们确实乖,他在外面听说过的那些不孝子的事情他们家一样没有,不说两个儿子文武双全就是两个女儿也是均有涉猎,简直不能更好。

  但是你要说多好吧……董湛总觉得自己这个做父亲的很变扭,比如说四个孩子主意大得很,从小大到他都没有体现一下作为大家长威严的时候,特别是有大儿子在那里,感觉他这个爹就跟路边捡的一样。

  比如说大儿子说什么另外三个小的基本点头都不带犹豫的,要是他说一句什么,兄妹四人都会犹豫半天,有时候甚至还要私下讨论一下才决定要不要听他的。

  特么到底谁是老子?

  哪家的老子当成他这样的?

  连苍先生总是训他矫情,这能算矫情么?这明明是人之常情好不好!

  算了不想了,越想越憋屈,还好有可爱顽皮的小儿子慰藉慰藉他的一番为人父的情怀,不然绝对得憋死。

  不过这么晚回来实在太过胡闹,当老子的该训还是得训,只是当大儿子把一包东西放到他面前的时候,他哪里还记得要训孩子,等他回过神来已经月上中天,抬手灌了一口冷茶冷静了一下,觉得之前那股闷气统统消散了。

  看看,这四个孩子果然还是想着他的,有了这种好东西第一时间就送到他这里,说全权交给他处理。

  董湛摆弄着一株人参和一株灵芝,啧啧有声,果然作为老子他还是很有大家长的威严的。

  梅花:呜呜呜呜……

  时间犹如流水哗啦啦往前飞奔不再回头,兄妹四人一天天长大,阿珏和阿璋依然在一起读书,但是阿璋是奋斗在各种科举题目中为考举人做准备,阿珏是为了以后融入京都勋贵圈子做准备。

  终于元元也开始了更精细的礼仪课,秀秀则开始了妆容衣饰的课程。

  帝王时代等级严明,什么人穿什么质料什么颜色什么款式都有很大的讲究,佩戴的饰品花纹材质也不能轻忽,怎么样才能在自己能穿戴种选择最合适自己的装扮,什么样的妆容和衣着配合什么样的场合一点都不能出差错。

  好在永国公府已经是金字塔的顶尖,所以不能穿的,忌讳的已经很少了,这给了姐妹俩最大的选择,只是元元却越长越让教导礼仪的先生和麽麽发愁,原因无他,不过是小姑娘五官越来越艳,虽然眼神清明神情也毫无媚态,但是那种浑然天成的尤物气息已经挡不住了,更甚者,这种即纯且媚才是大杀器。

  雪氏也是发愁,小女儿长得像她,但是她小时候没有张开之前也没有这么让人瞩目,就是稍稍好一些,但是小女儿才不过刚刚要十一岁,但是脸上的容光已经犹如盛放的芍药,媚地带上了妖气。

  如今这个世道,就算小女儿出身永国公府,那些大家族也绝对不会要这样一个当家主母的。

  大人的思绪元元是不知道的,她只是每天照镜子都觉得被自己撩了,没想到这辈子自己是这样一个妖孽,这还是没长大,要是长大了那还得了。

  喜滋滋的元元没多久就等来了晴天霹雳,因为他家美人爹终于要离开这个穷地方了,而且二哥哥阿璋要回祖籍考举人,所以大哥哥也一起,顺道路上还要回京都一趟见见永国公府的人,秀秀长大了也要回京都让长辈和圈子里的人看一看,虽然说贵族的女子成亲比较晚,但是十四岁也是该相看起来了。

  而只有十一岁,年龄尴尬的元元要跟着父母一起前往新的就任地点,,虽然哥哥姐姐们保证最多一年保证回来,但是想到要和哥哥姐姐们分开将近一年,元元还是非常不开心。

  只不过元元也知道这些行程安排是必要的,但是当离别来临时还是很难过,整整十年朝夕相处的哥哥姐姐们就要走了,虽然说了很快就会回来元元还是难免哭得稀里哗啦,就像真的十一岁的女童。

  该叮嘱的都已经反复叮嘱过了,离别时兄妹四个也只是挨个抱着自家的小妹妹,反复安慰他们很快就会回来,

  这个场面一开始还是很感人的,但是很快就让董湛和雪氏哭笑不得,知道的说他们兄妹手足情深,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这亲生爹娘怎么虐待小女儿呢,让另外几个孩子怎么都不放心的。

  “快滚,那是老子的闺女,在亲爹娘身边要你们几个小兔崽子不放心啥?”董湛气得跳脚,利索地把两个儿子和大女儿赶上马车才算罢休。

  元元看着美人爹这个样子突然也没有什么感伤的念头了,调令已经来了,哥哥姐姐们离开之后他们也开始收拾家当准备上路。

  香草带着小丫头,李麽麽亲自掌眼,又让元元看在一旁,才开始把整个东院收拾起来。

  雪氏也开始放手把管家的事情交给元元,毕竟元元的年纪也到了,不过比起秀秀来,元元就稍微软和了一些,不过因为常年跟在秀秀身边,家里的事情上手非常快,不过加上她原本的课程就变得很忙碌了。

  这样一来想念哥哥姐姐们的时间也变得少了起来,半个月后元元一家子也拖家带口启程了。

  目的地据说在整个大启的东南方向,虽然不是什么特别繁荣的城都,但是比起清凉县城还是要好很多了,自家美人爹也依然是县令,品级却往上跳了一阶,从从七品变成正七品,升官总是可喜可贺的。

第31章

  一年的时间说快也快,说慢也慢,元元忙碌中和哥哥姐姐们也书信不断,来到东南沿海最高兴的是有很多海鲜可以吃,非常非常便宜,但是最难过的也是因为海鲜太过便宜,所以这里很穷。

  事实上东西是好东西,但是无论是运输问题还是保鲜问题都局限了东南沿海将海鲜运往内地的辐射度。

  在内地,别说活得海鲜贵如黄金,就是晒干的价格也一向是居高不下,但是东西再好,没有买家也没有办法。

  古时候早已经有了硝石制冰的法子,但是这个流传度实在是很受局限,最起码无论是被扔到这个穷地方的读书人还是本地苦哈哈拿着命出海的渔民都是不知道,但是作为永国公府的世子,董湛知道啊!

  当然办法是知道,但也仅仅限于知道而已,从来没有试验过,不过知道了方法,又是那么简单的,琢磨了两回就有了。

  于是因为董湛的到来,这一片的海鲜运输迅速往内地辐射过去,虽然一开始还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有些乱套,但总体来说都是照着好的方向发展的。

  但是这个欣欣向荣的景象却戳痛了别人的肺管子。

  为什么?

  因为有人收不到便宜的海鲜了!

  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啊!这还得了?

  无论多穷的地方都有富裕的人,这别是海鲜这一块,只要想办法把海鲜运往内地那就是暴利,制冰之法不过是接触不到的人不知道,对于眼界宽广又有资源的来说,根本不是什么秘密,所以用低廉的价格收各种海鲜,然后运往内地一直是一只会下金蛋的母鸡。

  董湛一来直接把人家母鸡宰了,这就捅了马蜂窝。

  一打听,哟,永国公府的世子?很牛逼么?开国功勋必须牛逼啊,就算在京都,能让董家礼让的也算不出一只手,但是他们怕么?

  开玩笑,所谓天高皇帝远,谁管你在京都是那个牌面上的人,知道到了这一块地方,那么是老虎也得趴着,是龙也得盘着。

  董湛从来不知道就这一个制冰的法子就让他一群人的靶子,先是衙门的事物开始不顺,无论做什么都束手束脚,憋屈又难受。

  董湛又不是愣青头,都做了快十年的县令,,下面人的手段就算不是一清二楚,七*八分还是知道的,立刻就明白有人给他使绊子了。

  但是董湛不明白啊,他干什么了,就让人给他找茬了?

  还是一个老书吏偷偷塞了一张纸条给董湛,董湛才知道问题出在哪儿。

  纸条上就一个字【冰】。

  顺着这个冰字捋一捋还有什么不明白?

  董湛气得差点掀桌子,来来回回踱步子,就差把书房的地儿都走凹下去一圈,不过却依然不知道该想什么办法。

  说到底就是他初来乍到,要啥没啥,现在也就知道有人因为制冰的法子为难他,,连到底是什么人都不知道,不过这个董湛不急,只要看谁往年大量收海鲜往外运,这些人就在这些人里面跑不掉的。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熙熙皆为利往。

  只有有了利益冲突,别人才会费心思对付他要不让他一个任满三年就搬家的县令,大家供着就行了,谁费那个心思吃力不讨好?

  元元端了清火的花茶过来就看到自家美人爹仰着头瘫在椅子上装死,嘴角抽了抽,自家爹对于形象是越来越不讲究了,自从看过阿璋一次葛优瘫,就迷上了这种懒洋洋的姿势,甚至还自己创新,不拘贵妃榻上,椅子上还是圆凳上,凡是能坐能靠的地方,他都能找到最舒服的姿势瘫着。

  这是一个被世子之位耽误了的喜剧演员!

  元元端着茶碗进去,董湛听到声音立刻做好,看到来认识小女儿,整个人一松又瘫了回去。

  “爹爹是怎么了?这幅没精打采的样子?”元元把茶碗放到董湛面前,“前阵子不是还挺好的么?”

  “诶——”董湛也想起自己前段时间,那可真是春风得意,走哪儿都有老百姓朝他感谢,海边渔村那里没有他的长生排位,可是现在,渔民们依旧对他感恩戴德,但是他没有忘记自己的本职工作还有衙门公务。

  现在功绩是有了,但是衙门内务却一团乱麻,简直愁死了。

  大约是董湛确实需要一个倾听的对象,当然也是因为元元是一直跟着连苍先生学习,如今更是管着整个家所以家里很多大事都会参与,所以董湛把自己郁闷好多日的事情叽叽咕咕都倾倒给了元元。

  元元听完后眨了眨眼睛:“就这事儿?”

  “什么叫就这事儿?”董湛气得瞪眼睛,想了想自己跟小女儿生什么气,立刻摆摆手,“算了算了,我跟你说什么,你也不懂。”

  “谁说我不懂?”元元翻了个白眼,“不就是你公开制冰的法子抬高了他们的本钱嘛!”

  “听你这说法,这事儿还很简单?”董湛都气乐了,他就不信他苦恼多日的事情小女儿能转瞬之间想出办法。

  “是很简单啊。”元元也不站着了,自己拖了一张凳子做好,眯了一口茶水,慢条斯理地舒口气才道,“爹爹你为什么要自己和他们较劲儿?”

  “那要不然怎么办?”董湛也坐端正了,然后发现,原来小女儿端着茶杯过来不是给他送茶水的,而是自己喝的……

  嗨——这孩子!简直了!

  “告状啊!打小报告啊!”元元伸手撑住自己的小下巴,“爹,你是永国公府的世子啊,你不是没有靠山的穷当官啊,有啥事儿不会找老子?直接一封折子放到皇帝的案桌上,还有什么不能解决的?什么强龙不压地头蛇,只不过是龙还不够强而已!”

  “告状?这……”董湛觉得有点丢人。

  “爹你想啊,你将来是要继承爵位的,现在出来做官说白了就是体验体验生活,做成怎么样都无所谓,反正以后是要做国公的,但是我们永国公府享受了皇家的恩惠,你又有这个机会你自然是要将我们陛下的恩德传播给治下所有的百姓的。”元元说到这里还像模像样的往北方抱了抱拳,看得董湛直想笑,“现在你为了百姓能知道笔下是怎么样的明君,怎么关心治下的百姓,所以想尽办法让百姓富裕起来,百姓富裕起来了,国家税收就高了,税收高了就可以用更多的钱来养兵马,自然是兵强马壮天下来朝。 ”

  董湛点头,这个还真的说得通。

  “但是一些人为了自己私欲,阻碍你,这不就是阻碍陛下关心百姓,让百姓对陛下误解不关心他们么?长此以往如果再有有心人挑唆,官逼民反也不是不可能……”元元说到这里董湛眼睛都瞪起来了,他没想到他家小女儿这么能扯,就听接着说,“爹说这些人是不是居心叵测?妨碍国家安定和陛下的统治,这是谋逆造反啊!”

  元元上辈子在网络小说中历经千帆,什么文没有看过,在男主文中特爱那种大忽悠,什么事情一张嘴死的都能说成活的,一件小事都能扯出忠君爱国来,那才是真的人才。

  事实上在上辈子那个信息爆炸时代生活二十多年的人,看多了同一件事情能不扭曲本质折腾出几个十几个版本还都有理这种事情,不就是深入挖掘然后各种映射捆绑嘛,在上辈子谁一直站在道德制高点谁就赢了,这个世界也差不多,甚至还多了一个忠君爱国可以站位,更便利了不是?谁还不能说出个一二三来?

  “停停停……”董湛立刻叫停,额角隐隐渗出冷汗,看小女儿一副风轻云淡的样子,不由捂脸,“你怎么这么大胆,什么话都敢说?”

  元元微微一笑:“说说怎么了?他们都敢这么挖陛下墙角了,我还不能说说?爹啊,我可是贵女啊,为什么贵?因为有钱有势,那么这个钱和势是哪里来的?还不是皇室给的,陛下给的?我们自然要为陛下鞠躬尽瘁的,这种破坏天下和平,百姓安居乐业的毒瘤,留着干什么?过年么?”

  这是越说越来事儿了!

  “行了行了你走吧,你走吧……”董湛起身就把小女儿拎出去,结果元元不干了:“我还没说完呢,我还没说完呢!”

  “去去去……”就这样子已经让他心惊肉跳了再说下去还得了。

  这小女儿以前有三个大的在前面,倒是没看出来有什么地方不一样的,现在单独一个人了,这性子,哎哟真是要吓死老子了!

  元元啧啧两声:你不听,我可以找听的人啊!

  元元愉快的奔回房间,招呼大香磨墨开始写信,写了厚厚一叠,等晾干了就塞进信封,扔了重金让身边的暗卫快快送去京都到阿珏手里。

  完了就该干嘛干嘛,之前的一番话对她完全没有影响,因为她对于皇权缺少具体认知,所以没有那种本土人天生的敬畏,甚至有了上辈子二十多年的经历,除了生死,几乎没有什么可以让她敬畏的了。

  董湛被小女儿说得辗转反侧,琢磨了一番后自觉小女儿的话虽然大胆,到最后更是无中生有,硬往人头上按谋逆的大罪什么的有些过了,但是方法确实可以借鉴的。

  于是出去多年一直没有动用过永国公府这个靠山的董湛,提笔先写折子,然后再写信,决定听小女儿的话去跟老子告状了。

  你儿子给你老板办事被人欺负了,老子快去告诉老板给你儿子做主!

  东西送出了,但是董湛总觉得……略羞耻!

  董湛还不知道,元元的信要比他的信和折子快很多,所以等到董湛的信和折子来到京都的时候,京都很多人都知道永国公世子把制冰之法教授给了海边渔民,这样一来,不但渔民富裕了,内陆也能吃到更多的海鲜。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8页  当前第1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9/10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家有四宝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