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长子嫡孙(科举)_分节阅读_第42节
小说作者:成白社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237 KB   上传时间:2018-07-27 19:13:00

  就是让懒惰懈怠的人振作起精神来办事,再鼓励精明能干的人们更加勤奋起来。

  何为“实政”?

  便是“立纪纲,饰法度”。

  就是要建立规章制度,整顿法治,建立以法治国的观念。

  并且主张将“立实心”与“举实政”结合起来,便是“以实心行实政,因以实政致弘勋”了。

  谢珝比旁人动笔都晚,但开始之后,便如文思泉涌,笔下毫无停滞。

  上面几位大人们自然也注意到了他。

  薛士霖薛首辅垂着眼皮,老神在在,好像是在看他,又不像是在看他。

  谢阁老神色淡然,仿佛底下答卷的人中跟他并没有什么关系一般。

  崔阁老却也是嘴角噙着一抹笑意,看似十分满意,不过其他人想也知道,他满意的定然是自己的孙子。

  因为谢阁老与崔阁老二人的孙子都在此次科考之中,所以这两位大学士这一回只充当殿试的监考官,后面的评卷自然就不能参加了,皇帝先前就点了另外两人替他们。

  所以他们这会儿,是真·看热闹。

  时至半日,金吾卫们提着饭食进殿,谢珝第一个放下了笔。

  他虽是提笔晚,但却是头一个答完的,准备用完饭食再行誊写。

  第二个是崔知著。

  第三个是秦微明。

  谢珝在余光里清清楚楚,对这个结果,他也毫不意外。

  第四……

  第五……

  随后有更多的考生答完,放下手中的笔。

  饭食有点简陋,肉饼,米饭和清汤,难以让人想象,这样的饭食是出自御膳房。

  谢珝神色淡淡地用完了饭,擦过手之后往四下扫了一眼,吃饭的人倒也不多,大多数人还在奋笔疾书。

  于是他也重新拿起了笔,对草稿纸上的策论稍作润色修改,便将其誊写至答题卷上。

  两个时辰过后,殿中已有大半数考生已经答完。

  谢臻预想中的皇帝亲问并没有发生,不知是不是皇帝身体不适,在殿试进行到一半的时候,谢珝就听见上方的龙椅处传来声响,好似是众人陪着皇帝离开了。

  没有当场考问,难说到底符不符合规矩。

  谢珝也说不清自己心里是什么感受。

  总之交卷的时辰终究到了,众人又像来时一样,由人领着出了奉先殿,然后出了宫门。

  不远处落日的余晖罩着谢府的马车,谢珝缓缓抬步走了过去。

  苦读数年,结果将出,他此时的心境竟然十分平和。

作者有话要说:  题目“问帝王之心与帝王之政”——万历二十六年(公元1598年)殿试题目

解题改写选自——明朝赵秉忠状元卷

哎呀,考完就快能成亲啦~=v=

  ☆、三鼎甲

  六十六、三鼎甲

  更深夜漏,读卷官们依然还在熬夜审阅殿试考卷。

  三百多份, 任务量极大。

  他们不仅要将这些考卷全部评定等级, 还要将里面最好的十份挑出来交到皇帝手中。

  未来的一甲三人与二甲传胪, 就应当是从这十份考卷里面出了。

  同往年不同, 少了谢阁老与崔阁老在这儿,只有礼部尚书还有两位都察院的左右都御史在上面坐镇,择优的速度反倒比以往快了许多。

  灯火摇曳着,一位读卷官终于擦了擦头上的汗,手中拿着他们最后评定出来的十份考卷站起身来,走到那三位大人面前,将考卷呈了上去, 随即开口道:“几位大人请阅。”

  礼部尚书看了看都察院的两位, 没有先接过来, 反倒捋着胡子笑了笑,说道:“黄大人,杨大人先请?”

  大家都是正二品,谁也没大过谁去, 黄武被皇帝点在都察院待了数年, 一直就是个火爆脾气,礼部尚书李何是崔阁老那边儿的人,他一向看不惯他们这副口蜜腹剑的样子,此时听了李何这话就哼了一声,一点儿没给他面子,直接就将下面读卷官手中的考卷给接了过来。

  口中还道:“李大人盛情难却, 黄某就却之不恭了。”

  说罢就不再管旁边两人,直接低下头去翻看考卷了。

  礼部尚书好悬没被他给气个倒仰。

  最后也不想跟这个爆炭在这儿吵起来,索性“哼”了一声就不管了。

  他们两个在这儿置气,右都御史杨罗成却是好似见惯了一般,看着他们呵呵笑了,倒也不说话。

  底下那读卷官感受到这三个精神矍铄的老大人之间略诡异的气氛,索性将头低得更低了。

  别看左都御史黄武虽然一副跟礼部尚书对着干的模样,实则他是个实打实的中立派,自然不属于崔阁老一系,也不属于谢阁老一系。

  反而此时一言不发的右都御史杨罗成是谢阁老一系的。

  #今天的谢派也是一如既往的温和呢#

  黄武凝目看着读卷官送上来的这十份考卷,渐渐的眉头也松开了,不经意间还点了点头,看样子应当是看到令他满意的了。

  ↓

  别看黄大人脾气火爆,人家也是正经的两榜进士出身呢,学问非常扎实。

  满意地看完之后,黄武就将这些考卷又交给了身边的杨罗成,不过这一个动作可又把一边儿的礼部尚书给气坏了。

  杨罗成:=。=

  其实黄大人只是个下意识的动作而已,毕竟杨大人跟他共事了许多年,有些动作已经成了习惯了。

  杨罗成接过考卷也没客气,就这么仔细地看了起来,直到他看到某份言之有物,文风还有些熟悉的考卷之时,他的目光闪烁了一下,随后姿态便放松了些许。

  李何是最后拿到考卷的,但黄武和杨罗成对此都没什么异议,他刚想说点儿什么,黄武就一副“你要是敢搞事情我就跟你没完”的模样,也不由得吹胡子瞪眼地偃旗息鼓了。

  由此,最终择优录取的十份殿试考卷,就这么原原本本地呈到了皇帝面前。

  ……

  四日后,盛京皇城奉先殿外,传胪大典开始。

  三百名身穿青衫书生服的贡士排队站在外面,依次入殿听宣。

  殿内,天子高坐龙椅之上,一身明黄龙袍衬得他面容愈发威严,气势凛然,丝毫看不出传言中的多病之相。

  进殿的贡士们都被此时的气氛压得紧张起来。

  谢珝也不例外。

  只见一片沉闷之中,皇帝微抬了抬手,他身旁候着的内监便会意,随即往前一步,朗声道:

  “奉天承运,天子赦,赐今科贡士谢珝进士及第,钦点状元,授翰林院修撰,赐银带朝服。”

  谢珝闻言,面色动也未动。

  自幼年苦读至今,这个结果出来,便是尘埃落定了。意料之外,又在意料之中,他心中虽不像面上这般平静,倒也还稳得住。

  其他考生对于这个结果似乎也都不怎么意外。

  谢珝早已才名在外,夺得状元也是应当。

  接下来,他们继续集中精神往下听去。

  那名内监的声音依旧不小:

  “赐今科贡士秦微明进士及第,钦点榜眼,授翰林院编修,赐银带朝服。”

  秦微明此人,便是当初崔党亲点的寒门出身的盛京乡试解元。

  虽然当初谢珝没了头名之时沉寂了一会儿,不过后来他还是去找了秦微明的考卷来看,这一看,他便知这人的才学也是匹配得上解元这个名头的,文采斐然,其中又有见解独到之处。

  输给这么一个人,倒也不亏。

  两世为人的谢珝个别时候其实还是很大度的来着,也就是说大多数情况还是很小心眼的。

  但秦微明这件事就是个例外。

  ——因为后来他们就成为好友了。

  崔党:???

  如今谢珝听到榜眼是秦微明,唇角不由得微微勾起了个愉悦的弧度,他也是真心为这个出身寒门虽不卑微,谈笑间足见性子洒脱的好友高兴的。

  可旁人就不是这般了。

  有的人闻声之后反而愣了神。

  秦微明?

  怎么榜眼是这个人?

  想着想着,他们就不由得猜测起来,难道皇上是要给崔阁老的孙子一个探花郎吗?

  果不其然,内监下一次开口,便道:

  “赐今科贡士崔知著进士及第,钦点探花,授翰林院编修,赐银带朝服。”

  至此,三鼎甲皆已公布。

  一甲三人不用再考庶吉士,直接入翰林院,因此皇帝干脆在这会儿顺便就把他们将来的官职也任命了。

  其他人也是眼含羡慕。

  毕竟非翰林不得入内阁,已经成了朝中的惯例,他们这三人已经入了翰林院,也就是踏出了平步青云的第一步。

  ……

  谢珝忽然很想看看这会儿崔知著个是什么样的表情,他有了这个想法,也就这么做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9页  当前第4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2/5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长子嫡孙(科举)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