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幸福的小神棍_分节阅读_第118节
小说作者:兮知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682 KB   上传时间:2018-08-07 18:43:58

  隔壁马车里,沈松泉靠着车壁,竖起耳朵听得很是认真,雨声太大,胖丫头哼的声又小,听不太真切,使出吃奶的劲儿才听到一点点,就这一点点,落在心坎里,整个人都变得无比柔软,眼角眉梢全是笑。

  “这傻小子。”熊地主嘀咕了句,笑了,倒也没使坏打忧他。

  柳叔满眼欣慰,少爷总算有点儿开窍了。他要时刻注意着,多给少爷制造点机会。

  小六六窝在姐姐的怀里,很快便呼呼大睡,施小小没急着松手,这孩子有点被惊着了,又在他眉间画了道安神符,符成的瞬间,沉睡的小六六嘴角上扬,露出个天真无邪的浅笑。

  施小小低头,在弟弟额头亲了口,又摸了摸他的脑袋,才把他放到了马车上。“还不睡呢?”问的是对面的小师弟。

  “明天怎么办?”福宝低声问着。

  施小小也不知道,这事儿,真的不好管,不好管还是其次,就是管了也讨不着好。“再看看吧,咱们先睡。”

  “嗯。”福宝点点头,等师弟躺下后,他便熄了油灯。

  隔壁马车熄了油灯,熊地主对着傻小子道。“还不睡呢?”打了个哈欠,含含糊糊的道。“老柳,你有没有觉得,这雨好像又变大了?感觉雨声比刚刚要见急促,幸好有小丫头的阵法把雨给挡外面了,否则,今晚还真睡不好。”

  “雨势确实变大了点,咱们傍晚呆的地方,河水八成就到了跟前。”柳叔想着下面的两个村子,有点忧心忡忡。“两个村子加起来,怕也得有千把口人吧,看着不大,老老少少的,也是有点人。”

  熊地主清楚他的想法,边躺边说话。“看小丫头怎么说吧。”

  想想也是,柳叔见少爷躺下了,便熄了油灯。

  次日清晨,熊地主恍恍惚惚的睁开眼睛,人还迷澄着就起了身,右边撩起马窗的帘子,眯着眼睛往外瞧,这一瞧,整个人顿时就清醒了。“老柳,老柳,雨停了,我就说,睡着有点不得劲,果然是雨停了。”

  他一宿就没睡踏实,便是有阵法隔了雨,依旧有雨声阵阵钻进耳朵里,伴随着雨声他睡到清晨,感觉耳边好像少了点什么,迷迷澄澄起来一看,哟,真给猜着了。

  “还真停了。”柳叔从马车里钻了出来,站到了块大石头上,朝着下面看去,倒了口凉气。“昨儿夜里的雨,可真猛,河水都淹到路边了。”

  熊地主跑了过来。“我看看。幸好咱们连夜赶进了山里,昨天呆的地方果然淹了。”

  “小小昨天怎么说来着?”柳叔问。

  “什么?”

  “我记得,小小算出来的是,这几天都有雨?”一早起来没雨,柳叔又有点不太确定,想确实下,如果真有雨,就这架势,他们想去通知下面的两个村子,恐怕都有点来不及。

  熊地主很快反应过来。“小小算出来的确实是这几天都有雨。”他拍着脑袋。“小丫头,你快醒醒,再算算,这雨到底还有没有,如果真有,咱们得趁着没雨,赶紧赶路,眼看就要把路面给淹了。”

  施小小人没出来,声音先响起。“有雨,你们快进来,雨很快会接着下。”

  话才落音,就有豆大滴的雨接二连三的往下落,速度越来越快越来越急。

  砸在柳叔和熊地主身上,把俩人给砸懵了,慌手慌脚的钻进了马车里。“咋说下就下了。”

  “咱们还赶不赶路?”柳叔撩起车窗的帘子问隔壁马车。

  施小小看着这雨,又看了看下面,路面很快会被淹没,这会儿,已经坑坑洼洼,一夜过去,小河已经变成大河,一眼望去都望不到边,河水浑浊河面飘着各种浮木树叶等,甚至还能看见有鱼,时不时的跃出水面。

  “赶路,往村子去!”

  到底还得不落忍,便是讨不着好也罢,总归得去提醒声,大不了,被困山上一阵子,马车里的物资很齐全,支撑个十天半个月完全没问题。

  作出决定后,不仅仅是施小小松了口气,其余人也松了口气。

  该出手时就出手,不图其它,只图心安。

  大白小白仿佛知道主人的焦急,拼着劲的在雨中奔跑着,朝着之前路过的两个小村子走去。

  马儿跑得快,马车难免有些颠波,施小小把弟弟抱在怀里,亲亲他的额头,冲着他露出个明媚的笑。

第172章

  两个村子挨得近, 远远看去,像是一个村子,其实不然, 确实是两个村子。

  李家村, 三姓屯。

  施小小他们的马车停在了李家村村口的一家农户屋前。

  熊地主撑着油纸伞, 笑的一团和气, 冲着坐在屋檐下的老汉说话。“老大哥, 这雨太大,委实不好赶路,借老大哥家歇个脚可行?”

  抽旱烟的老汉, 掀掀眼皮子,瞅了瞅熊地主, 吐了嘴里的烟,翁声翁气的道。“进来吧。”接着,他往屋里喊了句。“老伴,家里来人了。”说完, 继续吞吐烟雾。

  “哪个啊?这么大的雨。”屋里传出道声, 紧接着,一个老婆婆扶着墙出现在门口, 眯着眼睛往外瞅。“外头来的?”好像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絮絮叨叨的念着。“这雨大的着哩, 咋挑了这天赶路,这马车也不好搁外面淋着,这样吧, 往堂屋里去,堂屋里宽敞,先进去再说。”

  大白小白颇有灵性,指挥起来比较容易,顺顺畅畅的就进了堂屋,都没闹什么动静。

  抽着旱烟的老汉,咧着嘴笑了笑。“这马儿养得好!”夸了句。

  “来,喝口热水暖暖身子,有点烫,当心些。”老婆婆端了几杯茶过来,见着小六六和福宝愣了下。“还有俩娃儿呢,这天赶路,太遭罪了,来这边屋里坐吧。”

  隔壁屋里比堂屋要小一半,里面是间厨房,一眼望去可以看到屋后,大雨瓢泼,周边景色如雾里看花瞧不真切。

  “坐啊。”老婆婆搬了几张矮凳,侧头笑着问。“听着说话不太像本地口音,打外地来的呢?”

  熊地主点点头,很是无奈的回。“去前面的县城投奔亲戚,没想成会遇着大雨。”说着,露出个苦笑。“吃早饭那会,还没下雨呢,想着也没差多少路程,早点到了县城心里总归要踏实点,哪成想,才出发没多久,便又开始下起雨,雨越下越大,眼瞅实在没法赶路,恰巧看见了村庄,就过来暂借歇会儿。”

  “昨儿下了一整宿呢,河水一夜暴涨,路面全是坑坑洼洼,你们今个就不该赶路,多不安全呐。”老婆婆碎碎念着。

  “当时就是心急了些,哪成想,昨儿下了整宿的雨,今个稍稍停歇又开始下。”望着屋外的大雨,熊地主拧紧了眉头,很是担忧。“也不知道这雨会下多久,可得停上个把时辰才行。”

  “不稳当,不稳当啊!”老婆婆摇着头,像是长辈看犯错的小辈般,带着善意的责备。“看你这年纪,活了半辈子,还是带着儿女呢,出门在外,怎么还这么不稳当,不念着旁的,也得多念念这几个孩子,做事儿万万不能存侥幸心理,必须要很有把握。”

  她把沈松泉施小小也看成了熊地主的孩子,以为柳叔是老仆。

  熊地主憨憨的笑着,很是不好意思。“我这也是头回出远门,以前啊,最远就去过镇里,确实是想的不周到,幸好没出什么事。”他狠狠的松了口气。“就是这雨,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停,若一直不见停,今个怕是得多多叨扰老大哥老大姐。”

  “这有啥,我家里还算宽敞,睡觉是完全没有问题的。”老婆婆很和气的回了句。

  老汉拎了条凳子走进屋里,随手将烟旱挂到了墙面上,翁声翁气的说了句。“这雨越下越大了。”

  “它下就让它下,咱们这屋子前阵你刚刚拾掇过,不用担心漏雨。”老婆婆很镇定,从从容容的纳着鞋子,拿针尖刮了两下头皮。“就是屋后的菜地,鸡圈驴棚你得去瞅两眼。”

  “嗯。就去。”老汉往厨房走。

  柳叔起身道。“老大哥我跟你一道,我干活也是很利落的。”

  “戴斗笠穿蓑衣,这天有点寒,可不能沾雨水。”老婆婆搁了手里的活,起身帮着拿斗笠蓑衣,絮絮叨叨的叮嘱着。“就去看两眼,没甚事儿,赶紧回来,我给烧点姜汤喝喝。”又冲着柳叔笑了笑。“当心点啊。”

  “要煮姜汤呢?我也会,老大姐我来帮你生火。”熊地主赶紧凑了过去,生火这事他麻溜的很,随后,不经意的问了句。“大姐,这么大的雨,进村时,我看见前面不远处有条河,雨下得这么急,要是多下两天,河水估摸会涨到村里来,到时候可咋办?村里就不打算趁着还早,做点儿准备?”

  老婆婆拿刀拍着老姜,连头都没有抬。“不碍事,十几年前也有过几天几夜的大雨,河水眼看就要到村口了,不也一样没事。这才哪儿到哪儿,早着呢。”倒是安心的很。

  “十几年前也有过?”熊地主瞄了眼旁边的施小小,诧异的问着。“雨也是下的这么大?”

  “可不就是,当时可把村里吓坏了,慌里急里的收拾着家当,深一脚浅一脚的往山里去,结果呢,压根就没事!”说起这事,老婆婆就来气。“也不知道是哪个挨千刀的,趁着大伙都往山里逃,把村里偷了个遍,幸好没有大损失。后面啊,又遇着过几回下雨,眼看河水暴涨,大伙儿也不着急了,啥时候到了跟前再说吧,结果啊,愣是没事呢!”

  熊地主乐呵呵的赞了句。“村里福气足呢。”

  “那是自然。”老婆婆很是骄傲。“除了下雨这事儿,还遇着过一回土匪呢,也是看着凶险,其实没什么事儿。”

  说着话,老汉和柳叔一前一后进了厨房。

  老婆婆赶紧盛了两碗姜汤出来,“得趁热喝,慢慢喝,别着急。”又问着熊地主。“你们几个要不要喝点儿?这天啊,甭管有没有淋雨,姜汤喝点儿都是好事,身上热乎。”

  “我不要。”小六六把脑袋摇得跟拨浪鼓似的,脸上写满了拒绝。“奶奶,我不要,我不冷,我热乎着呢。”还伸出自个胖胖的小手,摸了把老婆婆的手掌,咧着嘴冲着她笑,笑得满脸天真无邪。

  老婆婆的一颗心哟,瞬间软的一塌糊涂,摸摸他的脑瓜儿,眉眼慈祥话里透着浓浓的和蔼。“嗳,乖娃儿,咱不喝,不喝。”

  “他打小就闻不得老姜的气味,不过,菜里放了姜,他还是吃的。”施小小柔声说着,接过老婆婆递来的半碗姜汤。

  “姜汤气味确实冲,小娃儿没淋雨,身上暖呼呼的倒也用不着。”老婆婆看着小六六,眼里堆满了喜爱。“这娃儿长得可真好,要说啊,你们几个娃儿,都得顶个的好,我啊,活了大半辈子,也是头回见着这么标致的孩子呢。”

  等着屋里几人喝完姜汤,就发现这一老一少聊得热络,净是些家长里短的琐碎。

  男女是真的很有区别,年纪大或年纪轻,还没这么明显。

  “村里前些日子也死了个人呢。”老婆婆话里带着叹息。“可惜啊。”

  施小小就问。“难道也是被冤枉?”

  她刚才特意把话题往这边方面带,一点点的带,总算带到了正题上。

  老汉听到这话,重重的哼了声。“都是些黑心肝的玩意!”拎着凳子坐到了堂屋去了。

  施小小他们几个面面相觑的看了眼,别人不知道,反正她这神态是装出来的。

  疑惑归疑惑,他们也没开口问,这事儿吧,可不好问。

  刚还一团和气温馨热络的气氛,忽得有点沉闷冷清。屋外哗哗作响的雨声,显得有点刺耳。

  “作孽哟。”半响,老婆婆停下手里的活,重重的叹了口气,拧紧着眉头。“这是要遭报应的呢!”似是气愤又似是悲哀。

  火候差不多,施小小细细声,好奇的问。“奶奶,到底是咋回事?”

  “还不是为着钱,这些人,为了钱,良心都让狗给啃光了,不是东西啊,太不是东西了。”老婆婆骂了两句。“要说村里,打我懂事起,乡邻间还算和气,大面儿上都过得去,也就是去年,早几十年就搬到了县城的李二柱那支,可能是在外面混不下去,一大家子拉拉杂杂三十多口人又搬回了村里。”

  事情说起来,就比较复杂了。

  李二柱有个亲哥哥叫李大桩,和老婆婆年纪相当,不过,这俩人都死了,估摸着就剩把骨头。

  李二柱李大桩兄弟俩感情好,李二柱娶了个镇里姑娘,成亲后,就打算去镇里生活,可这是娶媳妇不是当上门女婿,去镇里生活也拿出点底气来。李二柱当时说得好听,他先去镇里发展,有了出息再把大哥也拉起来,接着爹娘一道去镇里过好日子。

  其父其母琢磨着这话儿挺在理,李大桩这个当哥哥也是分外赞同,事儿便这么说定了!拿出家里全部的积蓄,只留下一点点家用,都交给李二柱,让他去镇里发展。

  李二柱脑子还是有的,短短不过五年,就在镇里拥有了两间铺子,他也牢记当时的话,手头宽松就时不时的拿些钱财接济乡下的大哥一家,对仍在世的爹娘也很是上心。

  李大桩手里有了钱,瞧着有田地,就麻溜儿的买下,一亩两亩五亩十亩,他都不挑,只要是良田好地,都买,反正他有钱!

  手里有田,还建了敞亮的大宅子,算是村里的头一份,把隔壁三姓屯的刘家都给比下去了。

  后来,李二柱觉得镇里还是太小,他准备前往县城发展,临走前,特意回乡下看望爹娘和大哥,问他们愿不愿意跟着一道走。

  李大桩日子过的很着呢,家里都请了长工,再者,老人年纪大,不爱挪地儿,便没有跟着一道去。

  李二柱这一去啊,就很少有消息传回来,主要是,县城离这太远,不太方便,爹娘在时,一年回来一趟,爹娘去世后,就好几年都不见回来。

  说是亲兄弟,因离得远,两家的小辈倒是没怎么往来,甚至连名儿叫甚都不太清楚。

  李大桩一辈子就得了个儿子,取名叫李善喜,生得晚,他五十岁的时候,儿子才十六,身子骨还不咋利落,病蔫蔫地。

  担心儿子出啥意外,李家没了后,早早的就给娶了个媳妇,是隔壁三姓屯刘家的。刘家有好几支,这姑娘是刘家最最贫穷的一支,子嗣单薄,穷是穷了点,却是个厚道本分的人家,用乡邻的话来打趣就是刘家歹笋出好竹。

  小姑娘福气不错,才进门,不出半年就怀上了,李善喜娶了她后,身子骨也一点点的好起来了,都说这俩人八字配是天生的一对儿。小姑娘是个特别心善的,平时吧,能搭把手就绝不会有二话,碰着钱财上需要帮帮忙的,她也绝不含糊,像村里的桥啊,路啊,大水过来,就烂得不成样子,全是她一手一脚带着乡亲给张罗的,有不乐意的做这事的,她也不勉强,有愿意搭把手,她就笑盈盈的分配,还管吃管喝。

  李家因为这小姑娘很旺丈夫,就算她有点儿败家,反正家里钱也够,就睁只眼闭不眼,权当没看见。

  李大桩夫妻俩死后,没两年李善喜也死了,小姑娘生了两个儿子,儿子一个十岁,一个八岁,她也没改嫁,就带着俩孩子过日子。

  去年,李二柱的后人,带着子子孙孙突然回来,都好几十年没回来过,哪还有住的地方,和他们最亲的,也就是李大桩这支的后人。

  好在宅子宽敞,拉拉杂杂三十多口人,倒也住下了,就是有点拥挤。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48页  当前第11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18/14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幸福的小神棍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