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幸福的小神棍_分节阅读_第7节
小说作者:兮知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682 KB   上传时间:2018-08-07 18:43:58

  得知吕氏和小吕氏的来意,王老头笑了笑,语气温和的提出自己的想法。“读书不比别的事,端得看自己愿不愿学,用心学才能学有所成,倘若没那心思,便是再如何也是无用的。我既然教了小小和善哥儿,立安立平想学,也可以过来。只有一个要求,我年岁大,精力不足,跟着我读书,须得自己足够用心,老话曾说,师傅领进门,修行看个人。”

  “王太爷放心,立安立平跟着您读书,肯定会非常的认真努力,那我明儿就送他们过来?”小吕氏很是惊喜,万万没想到,王太爷会这般轻松的就同意,一颗心呐,总算是落回了肚里。

  吕氏和小吕氏的反应恰恰相反,她秀眉轻蹙,暗暗的思索着王叔的话,总觉得,这里头藏着话,越琢磨她越觉的,王叔这说词,怎么隐隐有种不太乐意教立安立平的意思?似乎也不能这么说,就是有点怪异了,善哥儿过来时,可没这些话呢。

  在门口偷听的施琪,恨不得冲进去嚷两句。就立安立平那俩小子,哪里是读书的料,成天就想着玩儿,连家里的各种活计都不会搭把手,真送过来读书,别说呆一天,就是一个时辰,都艰难的很,王太爷年岁大,哪有精力管着拘着,再说,那俩小子连自个的爹娘都管不住。

  “要是他们想学,就是下午就过来也行,看能不能适应,先学几天,看着差不多,再去镇里置办笔墨纸砚。”王老头稍提点了句。他是见过立安立平兄弟俩的,天天从屋前经过,跟着村里的孩子们,玩闹得特别疯狂,就连农忙的时候,也能看见他们在外面耍。他想,这兄弟俩,怕不是读书的料。

  小吕氏连连点头,眉开眼笑的道。“王太爷说得是,那下午我亲自送他们哥俩过来,这笔墨纸砚还是要买的,读书没笔墨纸砚哪里像话,下午我让孩他爹进镇一趟,先买点回来,这些都挺烧钱的,我家又是俩个,可不能太麻烦王太爷。”

  吕氏觉得王叔说话有点怪异,这会听着,她一下就通透了,王叔这意思,是不是觉得立安立平不是读书的料?又不好直接拒绝,才会这般委婉?仔细想想也对,这兄弟俩,别看已经八岁,家里的活儿是半点不沾的,成天就想着去哪玩,寻些什么好玩的乐子。

  在施家孩子满十岁,就得帮着干活,这是强制性的。未满十岁,多少也会搭把手,帮着家里干点轻省的活儿,农门小户,差不多都是这样儿,要吃饭就得干活。施大志俩口子,因着大儿子施可进,是个懂事的,小小年纪已经能算得上个g ren劳力,故而,施立安施立平兄弟俩,才能这般轻松。

  “王叔怎么说咱们就怎么做,下午把立安立平兄弟俩送过来,看他们能不能坐得住,是不是读书的料,如果身上有灵气,是个好苗子,再去镇里置办笔墨纸砚。”吕氏这话说得有点直白,二儿媳这会儿满心满眼的全是俩个儿子可以读书的事,压根就没有想其它,话还得说直白些,让她清醒清醒。

  王老头乐呵呵的笑着。“就这么着吧,你们先家去,下午送人过来就好。到了时辰,我得去看看那俩孩子。”

  “王叔,叨扰你了。”吕氏起身说着,有点不太好意思,却是她们没想周全,想到了王叔想到了婆婆,偏偏落下了最关键的立安立平,她觉得,这趟呀,怕是要白来了。王叔话说到这份上,应该是清楚些事情的,比如,这兄弟俩爱玩爱闹没个定性。

  王老头没应声,笑着摆了摆手往书屋走去。

  王婆子招呼着屋里的俩人。“坐会儿说说话?”王家啊,除了俩个孩子,已经许久没人过来走动了。

  “这会儿家里还有事,下午空闲些,再过来窜门与王婶唠唠家常。”吕氏看了眼二儿媳,不知道在想着什么美事,笑得别提有多春风,她看在眼里也笑了起来,却是有些无奈。

  回到施家,小吕氏就乐滋滋的往喻氏跟前去,跟她嘀咕着读书的事儿,问些经验。吕氏都没法插上嘴,想要提醒一二,话到了嘴边,又咽回了肚里。算了,且先让她高兴着,摔了这跟头,往后做事就更稳妥些了。

  放下心思的吕氏,兴致勃勃的跟着俩儿媳说叨起来,扬氏听了会儿,没甚意思,就回了自个的屋里。

  二房这边,于氏暗搓搓的盯着隔壁屋里,等着施旺家离开后,她按捺着没动,过了会,就见柳氏打开了屋门,靠着门框,欢天喜地的打着络子。夫妻俩商量着,待傍晚再寻个时间去跟奶奶说话,这会是不行的,要往地里忙活。

  “五嫂我有个事想跟你商量商量。”于氏扭着细腰,走得悠悠缓缓,人没到跟前,话就已经说出了口。

  柳氏心情格外的好,又见这妯娌难得好言好语的跟她说话,就给了点好脸色,问了声。“什么事?”

  “是这样的。”于氏见她上钓,眼角略略透了些得意,她随手拎了把椅子,亲亲呢呢的坐到了柳氏身边,挨得特近,刻意压低着声音道。“五嫂啊,我在想着,去趟大房找四嫂,让她帮帮忙,把小妹也送到王家读书去。一笔写不出俩个施字来,四嫂既然能让善哥儿进王家读书,怎么着,也得顾顾咱们二房对吧。”

  话说一半,于氏有点扭捏,支支吾吾,透了些尴尬。“只是,前儿我刚和四嫂吵了架,这会儿过去求她,怕是不好说话,五嫂我看你家文成,正是读书的好年纪呢,要不要一道送去?如果你也想,那咱们就一起去找四嫂。四嫂要是不答应,咱们就捅到奶奶跟前去。这事儿,她不占理,五嫂你说是吧。”

  柳氏原是有些猜疑的,怎么就这般巧合,她与丈夫才说完此事,于氏就来寻她说话,这里头定有猫腻,可听着下文,她又有些不确定,再看看于氏的神态表情,怎么看,都好像只是巧合而已。

  再者,于氏说得话,她是有些心动的。先去找四嫂说读书的事,是要更好些,善哥儿不就是因着施小小才进的王家读书。还有一个原因,真按着于氏的想法来,就能省事送给奶奶的礼,都是钱呢,能省自然就要省,往后文成读书,烧钱的地方多着。

  “现在就去?”沉默了会,柳氏决定先去看看。

  于氏开心的应着。“自然是越快越好,早点把这事说着,早点让俩孩子去王家读书。”

  柳氏和于氏过来时,吕氏婆媳三人正说得高兴,话题已经不再是围着读书打转,而是扯到了家长里短上。

  “大伯娘你们在说什么呢,老远就听着一阵阵的笑声。”柳氏未进屋,先开口说话,声音轻轻软软,带了点羡慕。这情绪不作假,她有时候是真羡慕大房,哪像二房,公公不管着家里也就罢了,婆婆也是个不撑事的,只埋头管着自个的一亩三分地,也不想想,她现在可是当婆婆的,还只当自己是个儿媳和媳妇呢。

  吕氏心里头纳闷,这俩妯娌怎么过来了?还是和和气气的模样,真是天要下红雨呢。“还能说什么,就是道些日常琐碎。你俩怎么有空过来了?”她是长辈,说这话倒也没什么。

  喻氏倒了两杯凉茶递过去,抿着嘴笑笑。

  “你俩坐啊,瞅着满面春光,是不是有什么喜事儿?”小吕氏笑吟吟的说着话。

  于氏接了句。“我看呐,二嫂有喜事倒是真的,难得见你这般高兴呢。”

  “小妹娘这话说得,我哪天不高兴了?我是天天都高兴,碰着了个好婆婆,把我当闺女似的疼着。”大房和二房不太对付,小吕氏自来清楚,便是真有什么事,她也不会嚷嚷出来。

  于氏和柳氏这个点儿过来,八成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不知道打着什么主意呢。

  一句话,委实把俩人刺了个够呛,跟吕氏比起来,同样是当婆婆的马氏,可就真真是不够看的。二房的三个儿媳,就没一个是不嫌弃自个婆婆的,真是顶不了半点用。

  气氛有点不太好,表面的和气,仅仅只是表面。

  柳氏想了想就直接开了口,她底气足,说得理直气壮。“四嫂,今个我和小妹娘过来,就是想找你商量着,让家里的孩子也去王家读书的事儿,现在还没分家呢,还是一家子,善哥儿能进王家读书,我家文成自然也是可以的。”

  “四嫂,还有我家小妹呢,我也不图她多有出息,能识点字就行,沾沾灵气。”于氏笑笑嘻嘻的,满眼的欢喜。“将来嫁人呀,也能寻个好点的夫家。四嫂你说是吧?施家也就咱们这俩闺女,应该要相互照应着的。”

  喻氏没成想,这俩人过来是为着这事。“文成娘,小妹娘,这事,我还真没法作主,得问过王太爷才行。”

  “怎么就没法作主了,善哥儿说去读书就往王家去了,事情可轻巧的很呐,四嫂一个屋檐下住着,你就甭跟我们打马虎眼,就说吧,你愿不愿意帮这个忙,是不是看我们是二房的?”柳氏心焦着儿子读书的事,见喻氏这般说话,火气压都压不住。也是知道喻氏性子软,木讷少言,才敢呛声。

  于氏连忙点火,她巴不得事情越闹越大呢,扯着嗓子就开始嚎。“四嫂,咱们施家可还没有分家呢!爷爷奶奶都还在着呢,身子骨硬朗的很,你就开始分着大房和二房,也太诛心的些,什么叫你没法作主,我看呐,你就是心里压根没有二房,没把二房当亲人看待,连一点子动动嘴皮子的小事情都左右推脱着,四嫂你这态度,不仅寒了二房的心,更是寒了爷爷奶奶的心,你让他们怎么想?大伯娘你可得管管你这儿媳,也太不像话了!”

第12章

  “也确实忒不像话!”吕氏蹙着双秀眉,话里透着嫌弃的意味,语速不紧不慢,轻柔柔细声细气的,委实不像个生气的样子。“安平媳妇,你好歹也是当娘的人了,说话行事能不能有个样子?当着长辈的面,就扯着嗓子干嚎,一点教养都没有。”

  顿了下,吕氏继续说话。“再者,丰年媳妇说得也没错儿,王叔又不是她亲爹,就算是亲爹,也没道理听闺女的话,何况只是个邻居,平素还不怎么打交道,你说得轻巧,上下嘴皮子碰两下,就想让丰年媳妇出面帮你把事说定。安平媳妇,这人呐,没脸没皮也得有个度,分明是自个的事,不努力的想法子,想请别人帮忙也就罢了,态度总该拿出来吧?就你这态度?别说一家子血亲,你拿这态度回去冲你爹娘说话,给你俩耳刮子算是轻巧的。”

  怼完煽风点火的于氏,吕氏把目光落到了柳氏身上。“旺家媳妇,你刚刚说的话,我都清清楚楚的记着,一字不落,我也不说你什么,咱们就到你们奶奶跟前去,把事把话一五一十道给她听。你们奶奶是什么心思,这么多年我想你们也明白的很,她最最痛恨的就是,家里的人动那上不得台面的心思,左右寻思着分家的事儿,旺家媳妇我看你心思不小呀,平日里没事净琢磨着吧,甭管什么事都想着往分家的方向扯,动不动就将大房二房分别对待,老话常说,一颗老鼠屎坏了碗好粥,我算是知道老鼠屎长什么样了。”

  “还有你安平媳妇,闹到了你们奶奶跟前去,我想,你心里头该笑得合不拢嘴了。今个儿我这当大伯娘的,就顺你们一回意,省你们总说,我这大伯娘呀,没把你们这些侄媳妇搁心里放着。”吕氏给自个的三个儿媳使了个眼色。“走吧,可不能让安平媳妇那一嗓子白嚎了,现在天热,最是容易上火,尤其是嗓子。”

  于氏慌了,彻底的慌了,她完全没有想到,大伯娘竟然知道她是怎么想的。怎么办,就现在这局面,真要去了奶奶跟前,吃亏挨骂的肯定是她和五嫂,都怪她,着急了些,就该趁着大伯娘不在的时候过来说话的!

  好好的一招棋就这样被她走坏了,想想真是不甘心。于氏咬着后糟牙,双手握紧成拳头,挣扎了会,到底是有些畏惧施婆子,腆着脸笑嘻嘻的走了两步,把正要跨出屋的吕氏拉住。“大伯娘,我,我这性子你也是知道的,就是太急了些,我刚刚呀,也是有些慌了,才口不择言的,我就是就是急了些,小小现在不仅会念书还会写字,可我家小妹,却是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我急啊,这不,我想,小小娘应该是能理解的,换成是她,她肯定也会着急,都想着自个的姑娘好是吧。”

  “我便是再着急,我定然不会做出六妯娌这样的事来。”喻氏难得表露出自己的情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话看着温和却带着刺。

  于氏没梯子可下,又要压住翻腾的怨气怒火,她这人吧,有点小聪明,也有点点精明,说到底,却也是个蠢人,自作聪明的蠢人,连情绪都掩饰不好,这会儿,一张原还算俊俏的脸扭曲的有些可怕,偏她不自知,还硬是挤出个自认为很好的微笑来。“如今小小会念书会写字,还得了王太爷的喜欢,四嫂自然能说出这般轻飘飘的话来,四嫂莫不是怨我呢?原先四嫂可不是这样的,现在是自觉腰杆儿硬了?说话也不同了些。”

  一股子酸味,都快把屋子熏酸了。就连神经最大条的扬氏也听出不对劲来,她看看丰年媳妇,又看看对面的安平媳妇,琢磨着回头把这事跟自家丈夫说叨说叨。

  和于氏的反应恰恰相板的柳氏,可是半点不觉得理亏,听着大伯娘说要去奶奶跟前说话,她立即就挺了挺腰杆子,这正合她的意思!“我说得又没错,凭什么你们大房的孩子能读书?二房的就不能?这事闹到奶奶跟前正正好,我正想要个da an!施家还没分家呢,一笔写不出俩个施字来,就该一碗水端平,没道理好事都归你们大房,二房连口汤都喝不上。”

  “既然旺家媳妇这般想,那就去吧,一道往你们奶奶跟前把事摊开来细细说叨说叨,看是不是这么个理儿!”吕氏甩开了于氏的手,冷冷的瞥了她眼,抬脚就出了屋子,动作利索的很。

  她早就想收拾二房的六侄媳,只是苦于没有机会而已,成天上跳下窜,折腾二房不算,还要来闹大房,都说上梁不正下梁歪,这话放在她们母女身上适当的很,当娘的闹大房,当闺女就闹她小孙女,幸好小小不是个软性子,回回都能压住施小妹,但凡碰着个稍弱些的,指不定被欺负成什么样,小小年纪,也不知道从哪学来的,心思歹毒阴险的很,个上不得台面的东西。

  小吕氏很紧张,惴惴不安的绞着双手,额头沁了层薄薄的汗,心里恨死了六妯娌于氏,恨不得一脚把她踢到天边去。她儿子下午就要送去王家读书了,在这节骨眼上,她偏要过来闹事!看这情况,下午儿子怕是不能过去王家了,也不知最后会落个什么结局。

  王太爷年岁大着呢,精力有限的很,教着小小和善哥儿,再加上她的俩个儿子,就是足有四个孩子,如果二房的也要加进去,王太爷的精力肯定会不够,说不得还能累出病来,王太爷真有个什么岔子,她的俩个儿子怎么办?小吕氏忧心忡忡,她想,绝对不能让二房的孩子进王家读书!

  “二嫂你当心些。”跨门槛呢,家里的门槛很高的,喻氏见二妯娌明显不对劲,连忙扶了把,顺便提醒了句。已经进屋了,赶紧回神吧。

  幺孙到王家读书去了,焦氏这边就清闲了,就自个寻了点轻省的活,打发打发时间,眼神儿不好使,能干嘛呢,想了想,她就张罗起做布鞋的事,给小孙孙做,读书人,得穿得精细些,才有个样子。

  做布鞋,眼神儿不好使关系不大,慢慢来,不着急,有手感在呢,活了大半辈子,做出的布鞋数都数不清,大多数啊,都拿镇里换了钱,家里人很少穿,庄户人家,穿个布鞋

  会被人笑话的,充面儿也不是这般充的。

  “娘。”这里头就数吕氏辈份大,她先进屋,轻柔柔的喊了声,走过去,很自然的接过婆婆手里的活,帮着刷浆子。

  平时焦氏是很显平和的,像个很慈祥的老太太,尤其是对待喜欢的小辈,她更显温和。“难得见你带这么帮子人过来,有什么事说吧。”她人是老了,可也没老糊涂,眼神不好使,耳朵还好着呢,刚刚那点子动静,听了个五六成。

  “奶奶,你来评评理,凭什么大房的孩子可以去王家读书,到二房就行了?”柳氏进屋后就寻着机会说话,见奶奶问起话,趁着大伯娘发愣时,她率先抢了个头,自觉占了个上风。“奶奶,文成那孩子你也是知道的,打小就聪明伶俐,我想着送他到王家去读书,想着大房跟王家熟悉些,就过去寻些帮忙,哪里晓得,小小娘干净利落的给拒绝了,奶奶,你说这算个什么事儿?她闺女就读书?换成我儿子就不行了?这理往哪里说也是说不通的。”

  大抵是刚听了大伯娘的话,柳氏这会儿机灵了点,没怎么扯着大房二房说事,就怕把刺激到奶奶,回头事儿没成,还得被骂个狗血淋头。

  “奶奶,五嫂也是委屈呢,这也不怪她,我还从来没有听说过闺女可以读书的,学堂里从来都只收男娃的,到了王太爷这边,他不是夫子,没开学堂,就依着自个的情性来也能理解,既然王太爷都可以教小小,文成自然也是可以教的,奶奶你说呢,毕竟文成是家里的曾孙呢,哪有曾孙女读书,曾孙却大字不识一个的道理,不知道的还当咱们施家没了规矩。”于氏本来就是来搅局的,半点没把自家闺女放心上,左右就是个借口而已。

  柳氏听着妯娌这般全心全意的为她说话,字字句句说得,縮ha ren档酶叫目怖锪诵行└卸嗤房戳搜坻ㄦ玻南耄鹂此瞧绞甭盥钸诌值模丶焙虬。故且患胰四亍?br /;amp;amp;gt;

  “老大媳妇你是怎么想的?”焦氏听完俩个孙媳的话,把目光落到了大儿媳身上。

  吕氏缓缓悠悠的接话。“娘。文成和小妹也想要读书自然是好事,咱们施家啊,多几个读书人,以后啊,说不定就多份功名,是大喜事呢,也说明咱们日子过得好,有能力送孩子们读书,回头家里的孩子们说亲事时,就更容易了些。”

  “是这么个理。”焦氏点点头,她就是这般想的。

  见婆婆同意自己的话,吕氏继续往下说。“娘。王太爷的年数,你也是清楚的,比你还要稍大些,精力肯定没法跟年轻时比。他现在教着善哥儿和小小,已经很不容易,今个上午,我和大志媳妇去了趟王家,说了说立安兄弟俩读书的事,王太爷的意思是,让俩孩子先过来读书,试几天,要是能坐得住,是读书的料子,就让他们跟着一道读书,这般算着,王太爷就教了四个孩子。”

  “文成是个好孩子,聪明伶俐,打小就听旺家媳妇说,文成是个读书的好料子,以后啊,准能考个好功名光宗耀祖。娘,我呢,也不是不同意文成去王家读书,主要是想着,王太爷年岁渐大,孩子多了,他管不过来,恐怕也教不出什么,二则呢,还是王太爷本身,要是把他累着了,出了什么事,人家怎么看咱们施家?村里啊,就有些爱嚼舌根的,绿豆大的事,她就恨不得说成西瓜大,我就担心呐,于咱们施家的名声不利。”

  “还有第三桩,也是最最重要的,小小和善哥儿还小着呢,先跟着王太爷识点字,马马虎虎的学点儿,打下些基础,就是为着日后进学堂时,能学得轻松些,可文成不行呐,他都六岁了,正是读书的好时候,耽搁一年就是一年,要真是读书的好料子,把时间浪费在王叔这里倒是不妥当了,娘你说是不是这么个理儿?我的意思是,文成要读书,为着他好,旺家媳妇呀,就应该送他去学堂。”

  说到这里,吕氏看了眼自家儿媳,眉开眼笑的又添了句。“立安立平兄弟俩也是一样的,要是王太爷说,这俩孩子坐得住,能读书,我还和大志媳妇商量着,就不能耽搁他们,直接送他们去学堂读书。要是不成呀,那就算了,安安心心的跟着他们老子学种地,该是地里刨食的命就得认命。”

  小吕氏瞪圆了眼睛看了眼婆婆,立即收回了视线低下了头,怦怦怦怦,一颗心跳得特别厉害,手心里全是汗,黏糊糊地腻味的很,就跟此时的心情一般。她可没有跟婆婆商量这些事,难道婆婆真是这样想的?

  “老大媳妇说得不错,旺家媳妇啊,文成是个聪明的好孩子,你也常常说他是个读书的好料子,我看呐,就这么着吧,别耽搁了孩子,直接送学堂去,那王老头又不是正经的夫子,考了一辈子才得了个童生,能教出什么来,还是送学堂去,听说上塘村里的陈夫子很不错,明儿我陪你一道过去看看的,要是行,就赶紧把这事张罗好。你回去把礼备好,傍晚拿给我看看,这可是大事,不能出错的。”焦氏本来就对王老头没好感,要不是大儿媳会说话,她还真不愿意让小孙孙过去跟着读书。

  自家的孩子一个接一个的往王家跑算什么事儿?施家又不是没有钱,送孩子进学堂读书还是有的!焦氏想着,又添了句。“文成要是能进学堂读书,就跟善哥儿一样,笔墨纸砚的钱,家里出一半,剩下的就是你们自个的事了。善哥儿有的,文成也一样会有,连这鞋子也是一样,我一碗水端平。”

  柳氏怎么也没有想到,大伯娘会说这么番话来,最后竟然是这样一个结果,想着文成读书要花的钱,顿时觉得眼发晕,站都有些站不稳了。

  如果手里有足够的钱,又怎么会拖到六岁还不让儿子进学堂,就是因为夫妻没那能力,才琢磨着寻找时机,万万没想到,他们以为的时机,却是搬了石头砸自己的脚,这下子可没法收场了,往后的日子要怎么办!

第13章

  解决完柳氏,吕氏把目光缓缓的落到于氏身上,琢磨着,该用什么法子对这锅头出手,让她哑巴吃黄莲有苦说不出。

  于氏有所感应,飞快的往对面瞄了眼,然后,整个人就僵住了,脸色有点发白。她以为是错觉,却怎么也没有想到,大伯娘还真的在看她,那眼神儿,看着慈眉善目,不知怎地,她就有点慌。

  看大伯娘收拾五嫂的那股轻巧劲儿,三言两语的,都来不及反应,就被压了个彻底。

  大伯娘这般盯着她看,定是在憋着什么坏水儿。

  吕氏察觉到于氏的惊慌和畏惧,她抿嘴轻轻柔柔的笑了,温声细语的喊道。“安平媳妇。”眉眼含笑,看着她,却是没有下文。

  “大大伯娘。”于氏话里带着哆嗦,心里恨恨地想,就知道大伯娘在憋着坏水!可不能让她得逞。“奶奶,没什么事,我这这就回屋里,屋里还有堆活没有干完呢。”

  惹不起总能躲得起,待她回屋慢慢的想法子,总能抓住机会,狠狠的反击回去。

  这次倒是她大意,一直知道大伯娘性子看着柔和,实则不是个简单的角儿,却没料到,大伯娘这么能耐,这局面跟她想像中的完全不一样了,气死她了!看来下次得注意些。

  施婆子看着六孙媳慌里慌张的离开,有些纳闷,扬着嗓子骂了两句。“我这屋里是长刺了还是怎么着,一天到晚没个正经样儿,还有脸说屋里堆着事,也不怕臊得慌,自个什么德性不清楚?好意思拿出来当借口用,呸!没脸没皮的货。”

  急急匆匆的于氏听着这大嗓门的话,脚下一个踉跄,差点儿就摔了个四脚朝天,幸好她的手扶住了墙才堪堪稳住身子,回头看了眼正屋,脸色发白的喃喃念着。“完了完了,走太急,把奶奶给忘了,往后半个月怕是没好安生日子过了。”

  “娘。安平媳妇说不定真有什么事呢。”吕氏不咸不淡的接了句。

  施婆子这会不高兴,对大儿媳也没什么好脸。“她能有什么事,整日里挑三挑四,就是根搅屎棍,往哪搁都能飘出三里臭。”

  吕氏没接这话,她笑吟吟的看了眼浑浑噩噩的柳氏,笑得有些意味深长。

  从焦氏屋里出来时,柳氏缓和了会,总算是见了点精神。走时,还记得和施婆子说两句话,刷下好印象。

  “旺家媳妇,刚刚安平媳妇走得急,也不知是什么事,一会你去看看她,顺便问问,她说想要小妹跟着王叔读书,这事儿,我正准备跟娘说声,结果安平媳妇却走了。咱们到娘跟前去说话,为的就是孩子们读书的事,眼下文成可以进学堂念书,如果把小妹给落下,依着安平媳妇的性情,八成得闹起来要个说法,她总说我一碗水端不平,这次呀,我就把一碗水端平,你去同她说说话,看她怎么想的,回头我再去趟娘跟前。”吕氏说得不快,慢声细语的。

  柳氏刚开始没怎么在意,听得心不在蔫,她在苦恼儿子读书的事呢,结果听着听着,就觉出点意味来。要不是安平媳妇说去大房闹,她又怎么会想到这岔儿,如果没去大房闹,依着她和丈夫的想法,到奶奶跟前讨好讨好,兴许这事儿就成了,哪会变成现在这局面?

  好你个于氏!她还纳闷,怎么突然就变得这么好心,平素不把闺女当回事,怎么就想着让施小妹去读书,以为是开了窍,原来是想借着她给大房找不痛快呢!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48页  当前第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14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幸福的小神棍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