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欢迎来到七十年代[系统]_分节阅读_第57节
小说作者:大河东流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346 KB   上传时间:2018-09-06 18:26:01

  这是他们没有阻止就不好意思了,过后顾忌着大侄女也没有强硬的赶人,现在有了解决的办法,自然站出来维持公道。

  徐老婆子能怎么办,自然是好声好气的给他们道谢,年后怎么做还没有想好,到时候再看。

  事情先这么定下来了,陈向红看到这么一个结果,松了一口气,然后懊恼的拍拍自己的脑门,她之前怎么就没有想到呢,其实老宅那边也可以住人的呀,杂物那些收拾出来就好了,只能说原先没有想到这个方面,下意识的就把老宅归类到了不能住人的类型。

  陈向红和柳兰低着头,对视一眼,给陈建军陈老三他们道歉,这事他们做的不对,不应该没有征得主人的同意的前提下让他们住进来。

  陈大伯陈二伯也是。

  一开始的时候他们还不知道,知道后来这里干涉的时候撒泼打滚的不离开,还拉着陈向红,加上他们也知道陈老三他们一家是在火车上了,就先忍了几天,等房屋的主人回来在处理。

  他们是房主的大伯二伯,有房主姐姐的面子在,也没办法就这么赶人,名不正言不顺。

  陈老三摆摆手:“这不怪你们,徐家这样,你们不松口很难,如果有下次,你就说你也没有钥匙,让他们去找你们大伯二伯。”

  后面这话是对陈向红和柳兰说的。

  他们为什么会抓住柳兰作为突破口,还不是因为她比较年轻,撕不开脸面,比较好下手,如果换了陈大伯、陈二伯他们,事情就不一定是这样的情况了。

  “如果有下次,你们就说你们没钥匙,藏好了别让他们找到,如果他们能做出砸门这样的事就报警。”陈建军肃着一张脸。

  这种事,没有下次。

  报警这两个字让大家有些怔,这事要闹到报警就是大事了,两家人反目成仇妥妥的。

  徐福涨红着脸:“他们不会那样做的。”

  “哦,最好是吧,我也不希望闹到那一步。.”陈建军语气有几分怀疑。

  徐福想反驳,但是想到自己亲妈那性子,又有几分心虚,没办法理直气壮的辩解了。

  陈大伯和陈二伯看事情解决了,他们还没好好休息,就先回去了。

  柳兰也带着孩子回家去了,留下徐福和陈向红,许晓和陈向娟已经在拿着衣服准备洗澡了,一身的汗酸味。

  别人都走了,陈向红低着头,给他们鞠了一个躬,徐福慢了半拍,也跟着做。

  “爸妈,弟弟,对不起,我又给你们添麻烦了。”

  刘田芳叹了口气:“你啊。”

  “我爸妈他们已经在准备着起房子的事了,很快就会搬走的,给你们添麻烦了,不好意思。”徐福磕磕碰碰的把这话说了出来。

  陈建军没说话,陈老三看着这个女婿:“……我知道了,醒了,你们回去吧,我们也要收拾收拾了。”

  看他们走了,陈建军长长的舒了一口气,刘田芳和陈老三的心情是最复杂的,他们是当爸妈的,女儿现在这样的日子,心情着实复杂。

  陈建军没有想他大姐的日子,他闻了闻自己身上的味道,做出一个嫌弃的表情:“我也要先洗个澡,这味道,真受不了。”刚刚徐家那婆子冲过来就不嫌弃吗?他自己都嫌弃。

  陈老三和刘田芳也纷纷察觉到自己身上的味道,受不了了。

  一个个的都把自己身上洗刷干净,换了干净的衣服之后,就难掩疲惫了,坐车这么久,是很累的,纷纷到床上躺了会儿。

  只有三个小孩最幸福,到了家直接到床上呼呼大睡,房间外面吵吵嚷嚷的也没打扰到他们,让陈建军看到有些有羡慕了,他们老爸刚刚可是还干了体力活,帮忙把无赖家的东西搬出去呢。

  一家人好好地休息了一天,才缓过气来了,陈大伯给他们带来了好消息。

  徐家的人已经在呼朋唤友的砌砖了。

  这确实是个好消息。

第80章

  陈建军有考虑过要不要把这房子给卖掉, 毕竟以后也很少回来了, 可是又一想到,陈老三和刘田芳还是会时不时的回这里的, 回来了, 要是把房子卖了那就没有地方住了。

  目前来说,这个决定还是不可行的。

  如果是陈建军自己的话,他不会想要管这摊子事情, 徐家住进来,就算是陈向红点了头的,他也不会给他留情面,他也不是很在意名声这东西, 但是他不能够凭着自己的个性做事。

  纵使已经把自己完全带入了陈建军的身份, 后世的记忆还是会让他有一种天然的心虚感。

  他已经死了, 占了别人的身体, 他在用的, 是陈老三和刘田芳的大儿子的身份,占用了陈向红、陈向华的弟弟的身份,陈建强、陈建民、陈向娟的哥哥的身份。

  他对他们没有太大的感觉, 但是有了原身的记忆,也有了一些他的感情,陈老三和刘田芳一直都是在背后默默的支持他,有他们在家里, 事情根本不用他烦恼, 他来的时候陈向红已经嫁人了, 很少相处,也没有办法培养出什么新的感情,找上来的更多的是麻烦事,可是在回忆中,陈向红之前不是这样的。

  记忆里,她是一个温柔可亲的大姐,帮着爸妈一手拉扯下面的弟弟妹妹,在那个困难的时代,她读了小学就没有继续读了,她的学习其实不错,但是家里没有多余的的钱了,所以下面的弟弟妹妹成绩好的都能够上初中,就她没有。

  从这方面来说,是有些亏待她的。

  陈建军的记忆里还有一个印象很深的画面,他还小,肚子饿得咕咕叫,陈向红主动把属于她的那半个菜团子大半给了他,她就吃了那么一点的东西,饿了一天,在傍晚的时候直接在山上饿晕了过去。

  想到这一点,陈建军没办法对她狠下心来。

  那个时候,他们村也是有饿死的人的。

  为了填补这种心虚,他愿意对待他们好一些,更好一些。

  钱他不缺,生命无价。

  其实在陈建军看来,陈向红最好是远离她婆家的这些人,过上好日子是没办法指望他们的,但是拖后腿方面没的说。

  陈向红的日子过得不怎么好还能够相安无事,要是她过上了什么好日子,徐家可不会放过她。

  陈建军富裕,拥有的多,也不介意帮帮她,但是这样的情况,相帮也无从下手。

  要再等等。

  等过几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大地。

  ……

  这时候距离过年还有八天,徐家已经在轰轰烈烈准备起新房子了,他们要尽量早点把房子做好,早点搬出去,不然就要花费五元的天价租陈家的房子。

  一大早的,许晓起来,和陈向娟一起做好了一家人的早餐,一吃完饭,小团子就迫不及待的带着弟弟们去二叔家找小伙伴玩耍去了。

  看着他那迫不及待的样子,许晓失笑,陈老三已经不得闲的逛菜园子去了。

  陈建军邀约许晓:“接下来应该没有什么事做吧,我们一起散散步怎么样?我想看看村里的果树。”

  因为他自己也承包了个果园,他们村也有果园,他就想看看村里现在怎么样。

  许晓欣然同意:“好啊。”

  乡下的空气肯定是比城市的要好一些的,这边花草树木比城市多得多,人又少,自然会产生更少的生活废气,被更多的草木清香充满,他们两个也没有手牵着手,就两个人并行,中间还隔着一个巴掌的距离。

  他们从村口走到村尾,然后再到山上看了这里的果树,这个季节,已经有零星的桃花悄悄绽放,闻着桃花香,两人都露出笑容,在这个时候可以看到那粉嫩的颜色,无疑会让人心情愉快。

  他们在回去的路上遇到了很多人,一个个的打招呼,每个人都会问几句,还偶遇到了黎佳。

  她考上了大专,也并没有做那种抛夫弃子独自回城的事情,是难得坚定意志的人,放假了就回陈屋村,她的风评很好。

  看到她,许晓和她打了个招呼:“黎姐。”

  他们一直有书信往来,感情不错,看到他们两个一起出来,打了声招呼就带着我明白的笑意离开了,留下句话:“回头我去找你。”

  许晓本来没什么的,但是被她的眼神看到,莫名有点不好意思,左看右看就是不看陈建军,却看着四处没人,飞快的把手牵到了陈建军的,紧紧的握了一下,之后又飞快得松开,往前快走了几步,欲盖名彰:“走啦,走啦,你磨蹭什么?”

  如果不是看到了远远的人影,陈建军都想亲一口,可惜这是外面,他只能遗憾的放弃了这个打算。

  回来看到的就是陈老三和刘田芳的朋友在串门的场景,有人问:“你们刚刚干嘛去了?”

  “再村子里四处逛了逛,大家精神面貌都挺好,精气神好,面色红润。”

  “这都是国家政策好啊。”一说到这个,这个自然是对国家大力的吹捧。

  “是啊,我走了一圈,脸上有肉了,衣服也少了很多补丁。”

  开放经济,绝不只是口上说说的威力,对大家伙的影响是巨大的,有很多东西已经不需要凭票购买,还可以自由交易,乡下的地方哪家没有自家的一些农家土特产,以前不敢卖,因为不允许,现在可以做了,正好可以换回一些吃的喝的改善生活。

  说起来,他们家还是分有土地的,陈建军和许晓的户口挂在学校,但是陈老三他们都还是在陈屋村,自然也就在划分土地的时候算了进去。

  陈老三也没有说不要,在地里刨食了这么多年,有土地在就有一份安全感,就算他不能亲自种,也可以转租给别人,现在不好说,以后谁知道会怎么一个走向?

  就由陈大伯帮忙找了几户人口多壮劳力也多的家庭租给他们种,公粮他们交,每年年末的时候再交定量的粮食,这就算是地租了。

  陈建民也是这样的情况,他是正式工,城市户口,刘兰和三个孩子不是,还是在是陈屋村,所以分地的时候自然也有他们的份。陈建民也不是没有想过把他们的户口变为城市,但是现在这时候,城市户口非常的吃香,可以得到一份工作的几率比给农村户口的大得多,想要农转非,除非你有一份正式工,或者是有过硬的关系,不然是很难办成的。

  柳兰一个人带着三个孩子,自然比较难顾上这些地,但是她娘家兄弟多,忙活完了娘家的地,再过来帮把手,就能弄得差不多,收获比起原来分的多的多,有事儿没事儿她就爱带着孩子去杀虫拔草的,希望下一个季度可以大丰收,这只是一个普遍的缩影。

  地分给自己种了,哪个庄稼人不尽心尽力。

  陈建军和许晓回来了也一起搬着小凳子一起听他们说话,这段时间发生的八卦琐事,谁家的媳妇又跟她婆婆干仗啦,哪家的汉子不争气,懒,现在这么好的时候也不好好顾着自家的地,收货的时候傻眼啦,谁家的姑娘邋遢,相看的时候衣服还有油渍啦……

  陈建军和许晓只有听着的份,听了一段时间许晓就进厨房了,她宁愿去准备午饭。

  一开始陈建军还好,听得多了,他也审美疲劳,陈老三沉默的做一个听众,刘田芳很有兴致。

  她不喜欢说人是非,但是听这种八卦打消时间她倒是挺喜欢的,一段时间没回来,果然又有新鲜事。

  到了傍晚的时候,陈向华过来了,刚下了班过来的,听到消息说爸妈回来了,就带着一身换洗的衣服过来。

  她下了班,过来这里住上一晚,明天在上班前再赶回去,这样不会耽误事情,也能够跟娘家人好好的叙叙旧。

  看到二女儿来了,陈老三和刘田芳都露出开怀的笑:“爸妈,弟弟。”看了一圈,然后拍了拍陈向娟和陈建强的胳膊:“你们两个长大了,已经是大小伙和大姑娘啦,这些日子过得怎么样?”

  “二姐,挺好的。”

  “有对象了吗?有没有同学在一起?”

  陈建强坦坦荡荡的摇头:“没有。”

  陈向娟傻笑,一看这样,陈向华就知道妹妹有情况了,她给了她一个等下再跟你细说的眼神,打开自己带来的包裹:“爸妈,这是我给你们做的鞋子,这是弟弟弟妹的,我给你们都做了,你们的尺码没变化吧。”

  一家人,上到陈老三刘田芳,下到圆圆胖胖,都有。

  “二姐,不用你做,纳这个鞋底多麻烦啊。”

  陈向华摆摆手:“我下班了,也没什么事儿,纳鞋底习惯了也没什么,你们在外花钱买鞋子,费,还不耐用。”

  这个倒是事实,他们一家就没有谁会做鞋子的,最起码纳鞋底不会。

  许晓只会买来鞋底,然后缝上鞋面。

  比起买来的,自己做的更用心,穿上去更舒服,这话陈建军是赞同的,但是这么多人的鞋子,那多累,不知道用了她多久的时间。

  陈建强拿着鞋子很感动:“二姐,你真是太好了。”

  “这又不费什么,你还不会,那要不要我教教你?”她这话是问陈向娟的。

  本来陈向华也是不会,但是嫁了人之后,她从她婆婆手里学会了,没事儿一起坐着那鞋底说说话,已经成了一个很常见的场景,陈向娟吐吐舌头:“不了,我对纳鞋底不感兴趣。”

  她做衣服也不会,只会缝缝补补,没事,大哥说的对,只要有钱什么买不来,何必勉强自己去学没天赋的东西。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6页  当前第5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7/8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欢迎来到七十年代[系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