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欢迎来到七十年代[系统]_分节阅读_第66节
小说作者:大河东流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346 KB   上传时间:2018-09-06 18:26:01

  她猜中了。

  这天晚上刘田芳怎么也要留他们一起住,晚饭刘田芳没有插手,许晓、陈老三一起忙活,看着饭桌上丰盛的菜,还有勤快的妹夫,刘周邦看陈老三的面容更和缓了两分。

  别的不说,看这样子家务是熟手的,少不了经常做,而且以前妹妹的日子是不好过,但是生了个出息的儿子,一无所有,也能挣下一片家业,以后妹妹的晚年应该是无忧的。

  他这个当哥哥自然不会眼睁睁的看着,但是妹妹自身还有依靠,那才是最妥当的。

  “我已经联系了你弟弟,让他过来了,等他来了,我们一起回去扫墓,告诉爷奶爸妈,说起来,今年清明有人去烧香,是不是你?”

  “是我。”刘田芳承认。

  刘周邦点点头:“我记得一直以来我们家的坟墓都有人去祭拜,你知道有谁吗?”

  刘田芳报了几个名字出来:“有他们两个,但是其他的我也不知道,我不是每年都去的,有时候去了会发现已经有人祭拜过了。”

  刘周邦听到了孙仲文的名字,眼里流出思念:“是他啊。”

  “是啊,那时候他被下放,正好是我们村,我认出他了。”

  “你有他的地址吗?”

  “有。”

  “我小外甥和小外甥女那里放不方便回家一趟?”他知道他们两个工作了。

  刘田芳想了想:“我问问,应该可以的,有探亲假。”

  知道了事情的来龙去脉,这个假请的比较顺利,刘思业先来了特区,然后一起回老家石桐镇,陈建强和陈向娟、周寒先回了陈屋村,到时候再过去石桐镇。

  陈屋村到石桐镇隔了两个市,也不会很远。

  陈建军自己是老板,还是能抽得出时间的。

  这些祭祖的事其实跟他这个小辈没有多大的关系,他只要按照舅舅和刘田芳的指示去做就好了。

  陈建军在外祖父母的坟前烧了香,给两个舅舅的墓地烧了纸。

  原先这里有四个墓,他大舅和刘田芳的都有,但是实际上,大舅的那个是衣冠冢,二舅和他妈的是假的,只有三舅舅的是真的。

  弄完了这些,一行人才转而回了陈屋村。

  刘周邦看着路边那些人戴着帽子在田间劳作,顶着个大太阳汗如雨下,心酸难忍。

  他们三个兄弟从小捧在手心的小妹过了几十年这样的日子……

  刘田芳看着车窗外,想着等一下就可以给哥哥介绍她这些年来住的地方就很激动。

  在车上,陈向红、陈向华、陈建民心情也很激荡。

  他们正坐在四个轮子的轿车上!

  这个车子是他们舅舅和表兄弟家的!

  他们是国外回来的!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很有钱!!!

  等到几辆车子进了村,陈屋村有空闲的人都跟在车子屁股后面看西洋景了。

  这时候自行车还很难的呢,别说四个轮子的汽车了!

第90章

  90

  村子的人都跟看西洋景似的聚集到了陈家的门口。

  这可是汽车啊, 他们去县城也才很偶尔的情况下能够看到一回, 现在他们村这里就停着几辆,当然要好好长长见识!

  陈屋村的人不知道刘田芳的那一番来历纠葛, 只知道刘田芳的哥哥找到了, 并且有钱有势。

  他们也不会走得太近,就隔了一段距离围观,没一会儿就在家门口多了一大堆的人, 如果是动漫的话,陈建军现在额头上应该挂着三条黑线,他有一种自己是猴子正在被人参观的感觉。

  陈老三拿出钥匙开了门,一大家子就先进去, 里面柳兰时不时地回来打扫, 因为提前说明了, 她已经提前收拾过了, 直接就可以入住。

  这么多人, 就六间房肯定是住不下的,所以陈建强、陈向娟、周寒到了陈建民家去挤一挤。

  孩子跟父母一起挤一挤,就这么住了下来。

  陈老三到外面说明了下情况, 其他人好歹没有围的那么紧了,而是远远的聚在一起聊天,可以想见,他们的话题中心肯定都在这里, 这也是无法避免的。

  刘周邦正在参观妹妹的家, 这是青砖大瓦房, 还好,但是旁边那座泥砖盖呢,那才是妹妹住了几十年的地方,看着这里的环境,想到自己这些年来在国外的打拼,兄妹两个都过得不如意,但好在,现在终究是苦尽甘来了。

  刘周邦并没有在这里住很久,住了两个晚上就离开了,他还有很多事情要做,现在已经耽误了不少的时间了。

  在临走之前,他给自家的妹妹还有六个外甥都包了一个大红包。

  红包里面不是钱,而是两样金饰,这两样金饰对陈建军来说不算什么,但是对陈向红,陈向华他们还是价值不菲的,尤其是对陈向红来说,就算弟弟在特区那边,定期会给她发一些那边的衣服让她去县城叫卖,条件改善了不少,但终归是小本生意,入口袋的有限,金子是很值钱的,再加上第一次见面这个舅舅给的见面红包,陈向红再一次认识到这个舅舅的阔绰。

  他们一走,一直没有村人踏足的陈家有许多的人围了上来,问他们刘家到底是什么来头,徐家的人更是一窝蜂的跑到了徐福的家里,一方面是打探,另一方面就是想看看有没有东西可以拿走的,这么多年没见,肯定是有钱或者是东西给他这几个外甥。

  陈向红藏得紧紧的,谁问都说没有,反正大家都不知道,她一口咬死了没有就是没有。

  但是她不知道,这次刘周邦给的东西虽然是一视同仁,但是后面他知道了她曾经把一个女儿送人的事情,对这个外甥的心就冷了好几分,因为他知道骨肉分离的痛苦,结果现在这个外甥却因为那种不可靠的封建迷信,把自己的亲生女儿送给别人。

  而刘田芳简直说得上是容光焕发,看上去年轻了好几岁,她的心情这一阵子都十分美丽。没有想到有生之年还能知道这个好消息,并且跟二哥保持了联络,现在二哥有事忙去了,但是他们接下来还有很多时间可以再聚,等到大嫂还有大侄子他们回来了,还要再见一面呢。

  陈老三松了一口气,这位二舅兄虽然没有给自己好脸色看,但好歹没有对自己恶言相向,也就是漠视而已,嘴上没有说什么让他和他的妹妹的分开配不上之类的话,这就相当于得到了他的承认了,好一段时间,都跟刘田芳一样,心情出奇的好,有时候就这样在做些什么,会突然的笑出声来,有几次还吓了他几个大孙子一跳。

  陈建民也是因为这次终于下定决心,攒的钱差不多了以后要出去单干,想到舅舅那几辆轿车,内心火热。

  刘周邦离开了,陈建强和陈向娟也回了首都。

  周寒这一次过来,已经一起吃了一顿饭了,他们的关系已经过了名路。

  至于陈建军,他除了见面礼,还得到他舅舅的帮助,扩展了销路,又收到了几个订单,也急匆匆的回了特区赶着出货,接下来可以预见的又是一段忙碌的时间,这真是一个甜蜜的烦恼。

  很快,陈建军就回到了厂子那里,继续为他的果园和工厂而奋斗,另外一头,在这边住了一段时间,陈老三他们要回首都了,暑假快要结束了,三个小朋友也已经非常想念他们的小伙伴们,在这里也不是没有朋友一起玩耍,但是比起在首都要少得多。

  只不过回去也代表着开学了,他们并不畏惧学习,但是去上学就意味着要早起,在这方面来说,他们还是希望假期可以长一点,更长一点。

  他们一走,陈建军的身边又是冷冷清清。

  但现阶段,这也是没办法的,这里还离不开他,陈建军只能咬咬牙,继续埋头苦干,现在是辛苦,拖上几年就可以享福了,这是值得的。

  他一遍又一遍的对自己催眠,然后继续埋首工作中。

  等到了水果稀少的季节,这就是他的悠闲时刻了,他抽出时间到首都去,也差不多了,12月,陈向娟就要跟周寒结婚了。

  他们两个结婚,要摆两次酒。

  一次是在周寒的老家,另外一次就是在首都了。

  首都这里有陈老三他们,还有他们工作上的同事、朋友,不大办,但是开几桌请大家一起吃个饭还是有必要的。

  陈建军给这个妹妹准备了厚礼。

  他买了一套的金饰作为结婚礼物送给她。

  如果被陈向红和陈向华知道,肯定会嘀咕的那种,没办法,就他来说,他跟陈向娟在一起生活这些年,相比起那两个姐姐,跟这个妹妹感情是最深的,而且现在他手里也有钱,等到陈建强结婚的话,他也会送上一份,前面结婚的就没有这种福利了,要说他偏心的话,陈建军也只能摸摸鼻子承认,他确实偏心。

  不过他又不是孩子他爸妈,不用讲究一碗水端平,他就随意了,而且他觉得,二姐陈向华估计面上是不会说什么的,但是大姐可能会说,说她自己不容易之类的话。

  但人生来就是偏心的,他承认。

  陈老三和刘田芳也在抓紧给女儿准备东西,今时不同往日,现在他们家的情况比起之前好了很多,这准备的规格比起前面的儿女成家肯定是要超出的,就算大头是陈建军赚的,他们两个的私房也不少了。

  每个月陈建军都会给家用,家用之外额外还有孝敬,陈老三帮忙看着果园也有一笔补贴,又没有什么花钱的地方,加起来就不是一件小数目了。

  四大件买齐,桌子柜子,箱子,还有鹅绒被什么的,刘田芳都准备的齐齐全全的。

  周寒他毕竟工作的时间不长,结婚的费用大头还是他爸妈给的,比不上陈向娟家准备的东西,但一般情况来说已经是不错的了。

  因为他们在同一家医院,说明情况后是可以分配一间大一点的婚房的,现在暂时给他们住着,工作几年后就会是他们两个名字。

  地方不大,40来方,但是两口人目前来说是足够的,之后添了孩子,因为规定只能生一个,短时间内也能住得下。

  房子装修是周寒和陈建强,陈老三一起盯着的,务必要尽善尽美,让小两口住的欢喜。

  到了正日子前几天,陈向红和陈向华坐火车来了。

  陈大伯他们没有来,在之前认亲的时候,他们就已经摆过桌了,其实就相当于在乡下摆过酒,就不再过来了,毕竟千里迢迢。

  陈向红和陈向华两姐妹来的,孩子一个都没带,孩子都要上学,男人家里也走不开,来到首都,他们都觉得眼睛不够用了,首都的变化跟乡下比起来,那叫一个日新月异。

  小县城就算改革开放了,几年时间跟之前的变化也不十分巨大,到了一国的首都那可不觉得自己眼睛不够用了吗。

  不出意料,他们两个结婚的排场震惊了她们两姐妹,尤其是看到妹妹的那些东西,两姐妹都沉默了,刘田芳给他们解释:“以前那时候穷,现在不一样了。”

  陈向华日子过得不错,心宽,吃惊之后也释然了,她都嫁出去这么多年了,以前家里确实没办法置办这些东西,陈向红就有些走不出来,她皱着眉头,幽幽的道:“我那里现在还四大件还什么都没有呢,首饰也就舅舅给的那点。”

  刘田芳哑然。

  真让她置办三份出来那是没办法的,她已经差不多掏空了自己的积蓄,不少还是大儿子帮忙的,没有让儿子给已经出嫁的姐姐补上的说法,而且还有陈建强,他现在还没有对象,但是该准备的也要准备着了。

第91章

  现在这时候, 婚事也不讲究打扮, 两场赶了些,但也就是大家一起吃个饭。

  地方都选在饭店里面, 虽然钱花的多了一些, 这就省事了,也还在承受范围之内。

  刘周邦他赶上了这一场婚事,给外甥女准备一对某大牌的手表作为贺礼。

  结了婚, 拿了证,他们就正式住到一起去了。

  陈家就少了一个下了班就会回家的女儿,现在,她该回自己的家了。

  一开始刘田芳和陈老三不习惯, 许晓和陈建强也不习惯, 但是不习惯也得习惯。

  陈向红和陈向华在首都的景点逛了一圈, 大包小包的回去了。

  刘田芳对他们心里有愧, 虽然她们早就成家了, 但在她的眼里还是自己那不小心摔倒会哇哇大哭的孩子,没办法给他们四大件,但是陈建军和许晓有孝敬她不少好东西, 她取出一些给他们带回去。

  陈建军额外给两个姐姐准备了一对手表,价格肯定比不上舅舅准备的,但比起市面上的那些,也算是可以的了。

  补嫁妆的事陈建军不会做, 但是如果她们有什么需要, 他并不吝啬自己的帮忙。

  就好比陈向红这个大姐, 他让人帮忙选衣服寄给她售卖,帮她找一个谋生的路子,不至于只靠着土地过活,但她没有勇气迈出那一步,只会按部就班的过日子,陈建军也不会强逼着她前进。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6页  当前第6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6/8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欢迎来到七十年代[系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