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科举出仕(士)_分节阅读_第128节
小说作者:黄姜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686 KB   上传时间:2019-02-25 13:53:46

  果然,文官就是厉害!几步行进间,刚刚那个虽依旧面带微笑,但却明显强势许多的黎池,就又变回了平常那个温雅翩翩的黎池!

  之后,黎池去给两广按察使孙关廉宣了旨。照样也约了孙关廉,于明日中午到驿馆一聚。

  提刑按察使,简称按察使,别称臬台或臬司,掌一省刑名按劾,兼具司法和监察,相当于集后世的公、检、法机关于一体的一个部门。这个部门的职责和性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孙关廉与主管民政的布政使伍子勤相比,与黎池之间没有太多的利益牵扯。

  也是因为此,黎池整个人表现得谦逊有礼,言行温和不桀骜,在邀请孙关廉时又提及伍子勤也会去。于是很容易地,就让孙关廉也同意明日赴约了。

  ……

  从按察使衙门出来,黎池停步稍微调整面部表情,并深呼吸几次之后,才向右边的都指挥使衙门走去。

  于是,一旁同行的桓茗,又一次在心中感慨,文官就是厉害!他们会变脸!

  要说黎池的整体气质和面相,并未大变,依旧是面带微笑,温和有礼。但就是那神态,有了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变化,可若是硬要指出明显的不同之处?还真不能。

  可你就是能感觉到,他在面对伍子勤的时候,浑身透露出的强势。在面对孙关廉时,由骨子里透出的温雅。

  以及现在,在去面对毕锋武之前,在温和之中,他身上的阳刚和硬朗,又加强了两三分……

  三个官衙相邻着,黎池他们这边带着六十个御林军,在旁边的两个衙门进出两次,右边的都指挥使衙门里,再怎样也该听到动静了。

  若还装作没有听到动静,就显得非常刻意了。

  所以黎池他们浩浩荡荡一行人,走进右边的都指挥使衙门时,都指挥使毕锋武,已经穿好武将官服,在大堂中摆好了接旨的一应香案和香炉等物。

  所以,今日宣的这三道圣旨,反而是身为武官的毕锋武,接旨工作准备做得更加周到。

  黎池提着圣旨箱,脚下步伐稍稍地加快,走进大堂里,先与起身相应的毕锋武打了招呼,“毕将军,久仰大名!”

  “黎大人。”毕锋武回了黎池一个武人抱拳礼。

  将军这个称呼,似乎本身就自带一丝豪气和英雄气。经黎池嚼在唇齿间吐出之后,更是能从这个称呼中,听出来一丝由衷的崇拜之意!

  显然,黎池没有称呼毕锋武为‘毕指挥使‘,而是‘毕将军‘,并非是不知官方的正式称呼,而是有意为之。

  “下官今日有幸与毕将军一见,真是很想好好地详谈一番。但下官今日来,是给毕将军宣旨的,所以还是先将正事做了,再论其他。”此时的黎池,笑容真诚,语气自然,与强势面对伍子勤时,差别甚大。

  毕锋武正欲下跪接旨时,黎池对桓茗和身后的御林军挥挥手,“你们,站到两旁去。”

  在给伍子勤和孙关廉宣旨时,黎池可没有让桓茗和御林军退到两旁,而是就让他们站在身后,正面受了两人的下跪之礼。

  护卫在宣旨官身边的兵士,在宣旨官宣读圣旨时,是不用下跪,也不用退避的。因为他们职责特殊,万一低头下跪或退避之后,护卫的人出了事,该当如何?

  黎池让御林军退到两旁的举动,是为了让毕锋武,不用对着桓茗和御林军下跪。

  黎池这一举动之中,透露出来的,不仅是对毕锋武的尊重,也是对他的信任。

  “下官恨不得,也跟着一起退到一旁去了。”黎池这一句话,表明了他若不是宣旨官的身份,手持圣旨有如皇帝亲临,他也要跟着退到一边去,不敢受下毕锋武这一跪。

  毕锋武虽已近五十天命之年,但浑身冷硬肃杀的武人气势,比二三十岁正当杀敌的壮年将军,也不少一丝!

  “黎大人说笑了,宣旨。”毕锋武一撩衣袍,朝手持圣旨的黎池跪下。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治世以文,戡乱以武。而军帅实乃朝廷之砥柱,国家之干城也,今两广指挥使毕锋武,诚如是也!今有户部郎中黎池,至粤筹建南海商贸司,彼时恐增海寇等险恶之辈,令尔勤练兵士,以抵御海寇,护我大燕海疆!钦此!”

  黎池宣读圣旨时,与一般的宣旨太监不同,他诵读出了几分豪气干云之意!与声音尖细的干巴巴的念读,差别明显。

  “臣毕锋武接旨,谨遵圣命!”

  黎池将圣旨放到毕锋武的手上之后,顺势就躬身弯腰将他扶了起来,额外解道:

  “毕将军,快快请起!羊城海关将开,今后或许还有其他海关也不一定,到时南部、东南部海疆的守卫,其难度与紧要性,与北疆相比,或许也不会逊色。陛下的意思,是想毕将军您早做准备。”

  “陛下信任!臣定不负陛下厚望!”

  从黎池进来后,一直面容冷肃的毕锋武,脸上的表情,终于添上了几分激动!

第157章

  从翰林院书库中的存档资料,可以看出很多事情。比如大燕立国之后,朝中武将世家的变迁。

  在燕太祖掌权后期,有过一次‘杯酒释兵权‘,朝中护国大将军钱武威等武将,就是此次被替换并提拔起来的。

  在此之前,毕家就是如今的钱家。不过,燕太祖并未完全收缴兵权,或许是信任毕家,也或许是念及沙场征战的旧情,只是将毕家和其余一些武将,打散之后贬出了京城。

  那时毕家当家做主的,还是毕锋武的父亲,不过当时毕锋武本人,也已是有名的少年将军了。

  毕锋武此人,出自大燕开国武勋功臣之家,虽毕家如今已是分崩离析,可到底身出名门,又是见过毕家全盛之时的光景的。

  这样一个人,黎池表现得对他崇拜,又体贴地顾及到了他的武人傲骨,不让他跪桓茗等人,宣读圣旨时表现得真情实感,这些种种言语行为,仅仅是博得了毕锋武的好感而已。让毕锋武觉得,黎池这人不负他的‘六元‘之名,是一个好后生。

  真正能让毕锋武动容的,还是练兵,黎池口中的海疆,以及皇帝对他的信任。

  黎池看到毕锋武的反应之后,当初看到这事时对燕太祖只是贬谪外放毕家的不解,现在也理解一些了。

  毕家与燕太祖一起征战,打下了这大燕江山。一般这样的情形之后,会出现两种可能,一是毕家自恃功高,行事嚣张,手握兵权有危及赵家江山的可能。

  二是毕家虽手握兵权,有危及赵家江山的能力,但毕竟是自家参与打下的江山,心中已有了感情,就好比是自家养大的孩子,他们是最希望大燕好的。

  如今看来,毕家是第二种。

  因此,燕太祖才会只是打散之后,外放毕家人,依旧让他们带兵,守卫着大燕江山。只因除非在位皇帝实在昏庸无道,否则毕家就只会守卫这大燕边疆,就像保护着自家孩子一样。

  而若是皇帝昏庸无道……黎池忽然意识到,燕太祖要么是柔情寡断,才将毕家这样放着。要么就是大公无私,竟没奢想赵家的这皇位,能千秋万代地坐下去。

  又或者,是想将毕家留着,由如今的贞文帝来起复施恩。

  “筹建南海商贸司及其他的一些事,下官还需与伍大人、孙大人和毕将军,商量着去办。因此,下官欲在明日中午,于驿馆中设一桌薄宴,对诸事商讨一二,不知毕将军能否抽闲赴宴?”

  虽毕锋武是那个毕家的人,但并不意味着他没有其他心思。这里的心思无好坏之分,只有利益立场之别。

  就比如,两广军队的军费粮饷是从赋税中来,而伍子勤管着民政赋税,所以毕锋武也就无视了海上走私。从某些方面来说,他们也是同一个阵营里的了。

  毕锋武心想,如今这黎池邀约,而另两人看来也已是同意赴宴了,再加上这黎池也不讨厌,去也无妨。“好,明日本官无事,定会准时赴宴。”

  而且练军的事,还需结合海贸之事。再看这黎池似是皇帝心腹,或许知道皇帝的心思,可以去探一探。毕竟皇帝只说练军,却未说如何练。

  “这实在太好了!下官明日就在驿馆恭迎毕将军大驾!”黎池一脸喜不自胜的模样。

  圣旨已经宣读完毕,又已成功邀约毕锋武,同意了明日中午到驿馆赴宴。黎池的目的已经达成,见毕锋武似乎没有留他再坐一会儿的意思,他也就识相地告辞离开了。

  一行人走出都指挥使衙门,带路的那个小乞儿还等在外面,正抱着一张干粮饼子啃。

  瞄见黎池他们出来了,赶忙三两下就将那张饼子塞进嘴里,又凑上前去,“官老爷,可还需小人带路?”

  黎池一边往外走,一边微笑着摇摇头,“不需了,今日事情已经做完,这就回去了。”

  “这就回去驿馆了啊?那我就给您带路回去,毕竟只来时走了一遍,怕是记不清楚回去的路。”小乞儿很热情,要为黎池他们带路回去。

  已经说过不需带路,一身邋遢的小乞儿还黏上来,黎池倒也没有呵斥驱赶。因为距三大衙门渐远之后,街边墙角等处,隔一段就蹲了三两乞丐,神情中尽是对小乞儿手里饼子的觊觎。

  黎池明白,这小乞儿只是想寻求庇护罢了,“反正也存不长久,不如吃到肚子里去才安稳?”

  小乞儿闻言转头,只见官老爷面容温和带着笑,竟是已知道他赖着不走,是为保怀中的饼子……“官老爷心善,给我白面饼子。我已吃了一个饼子,不能吃完了,我要拿回去,给我妹妹吃。”

  “倒是一个疼妹妹的好哥哥。”黎池想到小乞儿的乞丐身份,又随意问道,“家中可是遭了天灾人祸?”

  “去年夏天时,飓风登岸,家中……就只剩我与妹妹了。”小乞儿不过十来岁的样子,却已只剩下他妹妹一个亲人,还以乞讨为生。

  黎池一时不知该说什么。这个时代,房子多是木制结构,北方还多是泥砖墙,要牢固一些。而南方尤其是南方沿海,因雨水多、湿气重,民居的话,则多是吊脚楼、干栏式木屋。这样的建筑,一旦台风来临,会被卷得影儿都不剩,必定生灵涂炭。

  黎池一时不再说话,由小乞儿带路返回驿馆。

  他能帮这个小乞儿,可他能帮天下千千万的乞丐吗?心肠硬一些,不要开这个头,才能专心做他该做、能做的事情。等大燕好了,乞丐自然也就少了。

  黎池让小乞儿带路回到驿馆,又给了他五张干粮饼子,“这是返回时,你带路的报酬。”

  小乞儿高兴地接过饼子,再三向黎池道了谢,又努力用破烂的褂子藏住了,这才一溜烟跑远了。

  回到驿馆,黎池又遣了一个御林军去跑腿,通知羊城府的知府姜成元,言是明日中午,请来驿馆赴宴一聚。

  ……

  第二日一大早,五个御林军中的火头军,早早地就出门去买了米面菜肉等,开始生火做饭。

  快到午时的时候,黎池就与桓茗一起,到驿馆外恭迎了。

  最先到的,竟然不是姜成元,而是按察使孙关廉。黎池谦逊地迎上前去,互相见礼过之后,一边寒暄着,一边将其迎进了驿馆,又让桓茗留在里面作陪。

  之后黎池又出来站到驿馆外面,等候恭迎着。第二位到的,依旧不是姜成元,是刚好踩着午时的点,准时到达的都指挥使毕锋武。

  这一次,黎池又更往前迎了几步。将毕锋武迎到之后,又躬身行了一个几乎算得上是面见长辈时行的礼,而非是面对同辈或同僚时的相见之礼。

  黎池的本事就在于,你能从他的晚辈之礼中,看出他由衷的尊敬和真诚,并绝不会觉得他是在谄媚讨好。

  “毕将军,快快里面请!”

  黎池自然而热情地,将毕锋武接到了驿馆里面,然后才告罪出来继续恭迎等候。

  当第三个到达的是布政使伍子勤,而非知府姜成元时,黎池也就明白了。昨日那个御林军去通知时,应该是没说孙、伍、毕三人今日亦会赴宴。

  黎池将伍子勤迎进驿馆之后,又欲往外走,此时伍子勤问到:“黎大人,你这是往哪里去?”

  黎池神情歉然地回道:“姜大人答应今天中午也会来,下官要去迎一迎,还劳三位再稍等片刻。”

  在说这话时,黎池注意到伍子勤的神色,果然略有不愉。这算是在他计划之外的意外收获了……

  不过,同一个阵营的人,不大可能会仅因下属比上官晚到,并让上官等候下属而决裂,出于利益结盟的阵营,可比想象中要坚固得多。

  但所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他们之间的小矛盾能多多累积一些,总会有点作用的。

  终于,在午时中的时候,姜成元也到了。到此时,也就可以开席了。

  黎池与毕锋武说的是设一桌‘薄宴‘,还真不是自谦,就真的是一桌薄宴。军队中的火头军,能指望他们做出什么样的盛宴?不过是一桌颇具军队特色的饭食罢了,大碗菜、大碗肉,以及大碗米饭,还有大碗酒。

  饭菜端上来时,孙关廉和伍子勤的神情中,或多或少地夹杂了一丝嫌弃之色。

  “黎大人,你从京城来时,是没有带厨子吗?”伍子勤看着桌上的饭菜,语带讥讽。这黎池为了公务能顺利展开,想必是要巴结讨好他们的,今日这顿宴席,定然是要好好办的,结果竟然就是这样一桌粗陋饭食!

  黎池抱着酒坛站起身,去挨个给桌上人面前的大碗里倒满酒,边倒酒边回答到:“此次御林军中跟着五个火头军,下官想着既已有会生火做饭的人了,也就没有特意再带一个厨子。”

  黎池这样不贪食精致佳肴,与军兵同食的行为,或许不讨伍子勤这类文人的喜欢,但却很能得毕锋武这类武官的好感。

  黎池倒完酒,回到座位上端起斟满酒的大碗,举碗示意道:“下官黎池来此筹建南海商贸司,以后恐还需劳烦几位多多配合和照拂,为提前以示谢意,这碗酒,下官就先干为敬了!”

  话一说完,黎池一仰脖,‘咕咚咕咚‘地就将满满一海碗酒给干了,碗里酒液涓滴不剩!

  黎池喝过之后,桓茗跟着一仰脖,也干了!

  伍、孙、姜三人,都是进士出身的文官,何曾这样大碗喝酒过?眼看着‘六元及第‘的状元黎池,竟然一仰脖就干了一海碗酒,喝完依旧面不改色心不跳……也真是被惊到了。

  毕锋武看一眼黎池,端起碗来,也豪爽地一仰脖,干了满满一海碗酒!其余几人见状,也不好不喝,不过到底不敢一口干了,像端着精致酒杯那样端起海碗来,然后矜持地抿了一口。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49页  当前第12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28/14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科举出仕(士)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