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科举出仕(士)_分节阅读_第44节
小说作者:黄姜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686 KB   上传时间:2019-02-25 13:53:46

  当场就换了称呼,不再称‘小池子‘、转而叫他‘和周‘!不仅他自己这样,还让黎湖以后也要叫‘和周‘。

  和周,这可是王爷取的字!当朝的王爷啊,就如那天边云一样的人物,和他们这种在泥里扒食的人,那真是云泥之别!

  黎湖是读过书且有童生功名的,相比黎棋只知道王爷是很尊贵很厉害的人物,他要知道得更多些,对于阶品或阶级有着更清楚的认知。

  因此,在知道自家堂弟得了王爷——且据说还很受宠的王爷,取字‘和周‘之后,黎湖是既感到震撼,又觉得与有荣焉。

  高兴归高兴,黎棋还是没有忘记掉俭王赠送的药材,他熬了会儿夜将药熬出来,盯着黎池喝下后才准许他去睡觉。

  乡试已尘埃落定,黎棋他们带的五十两银子的盘缠还剩下一半,想着这辈子还是第一次来省城,不好好去逛上一逛有些不甘心。

  于是第二天,黎棋、黎湖并黎池,三人就去逛街了。淮阴与浯阳两地之间路途遥远,一路颠簸,带东西回去就太麻烦了。

  因此,黎棋他们就没买大件的东西,当然即使他们想买,手头的银钱也不够。就给家中女眷买了些头绳绢花,给爷爷黎镖买了根旱烟杆,还买了一包干昆布即干海带,据说这些海货是走大运河这条水路上来的,黎棋想着买了回去尝个鲜。

  三人在逛街的同时,也顺道去了各车马行,看有没有合适的回程的牛车或驴车。找了好几家,才找到一家价钱合适、感觉也还靠谱的,付过定金后,约好了后天一早出发。

  车并不是马车,而是驴车,且只到临淮府的府城临濠城。到时黎池他们到了府城后,还要再找车回浯阳县,最后再走路回黎水村。

  当然,万一到时临濠城到浯阳县没车的话,又或者想节省车资,他们还可以像当初去赶考府试时一样,用两条腿走回去。

  回去后的当晚,与钟离书和明晟他们说起后天离开的事,并问他们是否要一起走。

  不过因为钟离书和明晟他们是浯阴县的,虽说浯阳县和浯阴县是相邻的两县,但从淮阴城去往两县的路线却是大有不同。黎池他们回浯阳是经临濠城再至浯阳,钟离书他们却是直接从淮阴至浯阴。

  路线不同,因此就说了回去时不一起走。

  在黎池他们逛街后的第二天,原本黎池也打算去赵俭暂住的宅邸辞行,恰好赵俭也派杨长史来接他过去一聚,于是黎池欣然前往。

  赵俭和黎池见面之后,寒暄闲聊了没一会儿,他就让杨长史及服侍的侍女仆从退了下去。

  黎池看这样子,便明白赵俭应该是有不便入他人耳的事情要说。

  “和周,我们初见时谈及过…欣赏何种类型的女子,不知和周可有找到合乎心意的?”

  赵俭这问话显得有些多余。

  徐掌柜是四宝店浯阳分店的掌柜,是赵俭派往大燕各府县经营店面,兼具打探消息的众多可信属下之一。有关黎池,有关严家的消息,那必然是递到了他案头的。

  黎池也知道这点,但即使两人都知道对方知道,这事却不好说开。

  “说起来也是…令人唏嘘。”黎池笑容苦涩地缓缓道来,“我四年前原是与瑾兄之妹……有过一次婚约的,但兴许是造化弄人,不过才一两个月,这婚约就作废了。因为此事,我也与瑾兄和严家有了龃龉,不再往来。”

  虽然黎池知道赵俭必然是知道这事的,但这些交代的话还是要说。

  “唉……”赵俭叹气,表情说不上是惋惜还是其他什么,“造化弄人啊。”

  赵俭确实是知道这事的。

  他上辈子随父皇南巡时,中途并未找‘巡查产业‘的借口绕道去浯阳县,他与黎池、严琳琅和严瑾的初次相逢,是在黎池进京参考会试时。

  不知道是因为他这辈子去了浯阳而产生了什么变故,才致使两人有了婚约,就如因他革新科举而使黎池在乡试时发生的变故一样。

  亦或是上辈子两人也有婚约,这就能解释严琳琅一个女子竟跟随黎池上京赶考了,但他们隐瞒的好——或者是因为自己对严琳琅一见钟情,而使得他们不敢再说出来。

  事实究竟是怎样的,现在也无法考究了。

  可以确定的只有,在他赵俭的这辈子里,黎池与严琳琅两人缔结了婚约,但却很快就又当街退了婚。

  这事的前前后后,赵俭都知道。当初他看完递上来的密信后,一时间也是情绪难辨……

  不仅仅是因为,自己上辈子的王妃与别人有了婚约,却又当街被抓到与其他男子行为不检,因此被当街退婚。

  赵俭还为他上辈子莫名其妙的行为和感情,感觉不可思议。

  他上辈子究竟是被灌了什么迷魂汤?竟会对那样一个说好听点是活泼开朗,说不好听点就是粗鲁无礼的女子一见钟情?而且严琳琅的姿色……在现在的他看来也就那样而已。

  而且……上辈子严琳琅也不是没有过与其他男子牵扯不清的时候,不仅是与黎池,还有与他的几个皇兄皇弟。而他竟然没有像黎池退婚这样,果决地撒手休了她……

  现在想来,赵俭也是不懂当时的他在想些什么。

  ……

  赵俭明显在走神,黎池察觉到了。

  于是,黎池也不急着说话,等赵俭看来像是回魂了,才说到:

  “姻缘这事,确实说不准。”黎池感叹状,“要说合乎心意的女子,真还有一个……”

  即使之前徐掌柜只是赵俭手下的众多可信掌柜之一,可在赵俭去过浯阳县之后,以及得知他与黎池早已有友好往来后,赵俭也已经将徐掌柜当做心腹在要求和对待了。

  因此黎池有意徐掌柜女儿的事,徐掌柜自然也是向上呈递了的,赵俭自然也是知道的。

  “和周的心上竟已有合意的女子了?不知是哪家的闺女?”

  黎池知道赵俭想必也是知道的,不过还是那句话:他们之间还不到坦诚相待的程度。“是照顾我许多的,浯阳四宝店徐掌柜的千金。”

  “原是徐芩的千金啊!徐芩虽给本王经营着浯阳的四宝店,却不是商人,身上也是有秀才功名的。只因他早年受过本王恩惠,那恩惠虽不过就是本王一句话的事,他却知恩图报甚至想自签身契给本王,可本王哪能同意?推却不掉之下,就让他帮忙去经营浯阳的四宝店。

  不过,本王只知徐芩有一千金,却也很少听闻她、更没亲眼见过,倒不知她品貌如何。不过,能让和周心动的女子,想必是不会差的。”

  不管赵俭所说前后缘由有几分真,但可以得知的是。一、徐掌柜不是商人户籍,他甚至还有秀才功名。士农工商阶级鸿沟没有了,若黎池与徐掌柜之女成亲,不会因阶级之别而招人非议。

  不过在徐掌柜是否是商人这事上,黎池并不是太过在意。女子出嫁从夫,即使徐家是商户,也对他无实质上的影响。读书人娶商户之女的并不少,不仅不少、还很多,尤其是家境贫寒的读书人。

  二、徐掌柜没有签过卖身契,非是赵俭的奴仆,是清白的自由身。这一点是最重要的,不然若到时黎池娶了一个奴仆之女,虽女子出嫁从夫,但也免不了说黎池是‘奴仆之婿’、‘半个奴才’……那就真是不好听了。

  在来赶赴乡试之前,黎池还不知道赵俭的身份,自然也就没想过徐掌柜的身份有可能是他人奴仆这一层,因为在这个时代,掌柜这个职业还是很有社会地位的,大多是契约雇佣关系而非是奴仆关系。因此才向他透露出结亲的意图。

  但在知道赵俭的身份之后,黎池就不确定了,昨夜里还在思考:回去浯阳后到底要不要登徐家门?

  黎池很理智也很现实,结婚不光是所谓爱情和心动,还有很多外部因素需要考虑。最后,黎池还是决定先了解清楚,如果徐掌柜是签了身契的奴仆,那就看看能否与赵俭商议一下,暗地里抹去他的奴籍。

  所幸徐掌柜不是奴仆身份,他不用去费事了。

  或许是赵俭知道他的顾虑,因此才主动挑出话题,解了他的顾虑。

  至于这第三点,赵俭的后半段话里,说没见过、没听过徐家女,是澄清了‘下人之女与主家男主子‘的那点旖旎猜测。

  不过赵俭后半段澄清的话,黎池倒是不怎么在意,他确信她不是那样的人。

  ……

  黎池心里思绪闪现电转,面上却带着不深不浅的两分少男春心萌动的羞赧。说话竟少见地不利索起来,“徐……徐伯父,我与徐伯父来往这些年里,也为他的品行才学所折服。”

  对于黎池开口那一句生生停顿住的‘徐……‘,或许是‘徐姑娘‘,亦或许是徐姑娘的芳名?赵俭并没多认真探寻,因为他觉得黎池脸上的两分羞赧,或许都是他计算好了的。

  黎池这人……看似无意,实则有心。小到一次言谈中的小表情,大到一步一步的谋算,都是这样。

  但黎池这人又很矛盾。说他工于心计、无心无情,却偏偏又还有几分人情味……

  赵俭拉回走偏的思绪,也陪着露出了心照不宣的打趣的笑容,“哈哈哈,是啊,徐芩嘛~品行才学都不错!”

  黎池好似是被赵俭打趣得不好意思了,于是只好胡乱转移话题。“赵兄此次出任淮阴省的乡试监察学官,在外奔波,也是辛苦了。”

  “能为父皇分忧,再辛苦也都不辛苦了。况且我的七个成年兄弟也同样各自监察了一个省的乡试,都是一样的。”

  黎池不是随便问的,赵俭也不是随便答的。

  不过黎池现在还只是举人,对一些朝廷和皇家情况做到心里有数也就罢了,他现在还没有那个资格去参与其中。

  “这次淮阴省的乡试,算是圆满结束,虽中间有些小波折。”黎池似随口感叹。

  “世间少有一帆风顺的事。好事多磨嘛,不过一些小波折而已。”赵俭也似随意地搭话。

  看来其他几个皇子在监察乡试时,或大或小也有些波折,这些波折能够用来互相牵制。那么,黎池乡试时的‘开门赠被‘这事,也就没什么问题了。

  此时,黎池觉得与赵俭相处感觉很舒服,赵俭能明白他话里的深意,还能跟得上他的思维,这是一种很奇妙的感觉。

  然后,轮到赵俭换了一个话题,“和周,我看了乡试张贴出来公示的答卷,你的一笔‘台阁体‘真是已臻化境!能让人一眼就认出来。”

  黎池一愣,夸他字好的人很多,也被夸过一笔台阁体字写的‘已臻化境‘。但他觉得赵俭这句话的重点不在于夸他字好,而在于最后的那句:‘能让人一眼就认出来‘。

  能让人一眼就认出来,那么之后会试和殿试时,即便答卷密封糊名了,评卷官也能一眼就认出他的答卷……

  黎池心里一‘咯噔‘,明白了赵俭这么说的意图……

  黎池的童试‘小三元‘加上乡试解元,就是‘四元‘了。要说到现在他还没有一点‘六元及第‘的野心,那是不可能的。

  自古以来‘六元及第‘者总共才两名而已,黎池能否成为这‘第三人‘,光靠他自身才学过人是不够的。

  这‘六元及第者第三人‘的名头,不仅仅是一个名头,还牵扯着各方的利益与势力纠葛。六元及第,是才学、巧合和利益恰巧达到平衡的结果。

  黎池与俭王私交甚笃——俭王甚至为黎池取了表字,这个事实已是众所周知。黎池作为俭王阵营的人,其他皇子阵营会轻易让他六元及第?

  哪怕赵俭肯定会护着黎池,但谁能保证护得住?

  黎池的字能让人一眼就认出来,这里的‘人‘当然也包括会试和殿试时的判卷官。现在上榜考生的答卷都是张贴出来公示了的,要想看到并记住他的笔迹,实在不难。

  根据笔迹认出他的答卷,再做些什么就很容易了。别说科举舞弊一旦被抓后果严重,认出答卷后多的是方法做手脚,最简单的就是:少给分。

  即使最后要公示出来,文章水平高低是很难给出具体可量化的标准的,判卷官多给几分少给几分,只要不太明显就根本无从理论。

  “……和周明白了。”黎池心里并不平静。不过幸好,会试在开年后,笔迹的事还有转圜余地。

  赵俭见黎池一点就透,也感觉很舒服。

  若是因为他赵俭的缘故,而使黎青淮——这辈子叫黎和周了,而使他丢了‘六元及第‘的名头,不仅是对不住他,也是削弱了自己的助力。

  因此,赵俭才要提醒黎池。

  作者有话要说:

  前因后果终于都交代清楚了,(如果小天使发现还有前世今生没交代清楚的地方,劳烦评论留言帮忙补充哦),之后就专心地推进剧情了!

  不负责任小剧场一:

  黎和周:与俭王来往,感觉真舒服,仿佛心有灵犀。

  赵俭:有一、、心虚是怎么回事←_←

  渣作者:多活了一辈子时间,事先已经去了解过他,就是这么回事你心里没点数吗?:)

  不负责任小剧场二:

  赵俭:本王上辈子究竟是怎么了?!竟然对一个粗鲁无礼、姿色也就中上的女子一见钟情?!竟然在她与众多男人牵扯不清时,没有果断甩她一封休书、送她进宗人府?!本王为了她居然放弃了争夺皇位,与她一生一世一双人?!

  渣作者黄姜:在玛丽苏光环的笼罩下,你脑子瓦特了←_←

  (不知道已被改字和周的)黎青淮:我脑子瓦特了没?

  狗腿渣作者黄姜:没有没有!和周,啊呸,青淮大大,你脑子一直都最清醒! ^_^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49页  当前第4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4/14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科举出仕(士)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