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八十年代锦鲤运_分节阅读_第409节
小说作者:金面佛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33 MB   上传时间:2019-06-04 14:09:12

  少女意兴阑珊:“算了,马上水都要结冰了,养也养不起来。”

  “有了暖气,咱们把缸搬进屋子里头,不就好了吗?”老太慢悠悠地推着轮椅从房里头出来。

  贾校长一开始是来看她的,表达对农村老人的关怀慰问。

  后来又来了魏镇长,就在他们家里头开始讨论建垃圾厂的事。

  老太不懂这些,也不想掺和,就避到屋里头听她的广播。

  “听说北边的屋里头,冬天暖暖和和的。”老太笑眯眯,“咱们可比不上哦。”

  其实江南的冬天阴冷湿寒,很多北方人头回来江南过冬天甚至会冻感冒,因为强烈的不适应。

  林蕊瘪瘪嘴巴,轻声念叨:“咱们可以自己建沼气池子,自己用暖气。”

  老太笑眯眯的:“你不是说咱们的技术不好,容易爆炸嘛。”

  专家是魏镇长请来的,目的就是想利用港镇现有的垃圾来生产沼气跟沼液沼渣,用于农民的供暖以及种田种地肥料问题。

  结果专家让他不要舍近取远,不如直接跟江州垃圾处理厂合作,利用人家现成的技术与设备,来达到各取所需的目的。

  林蕊委屈极了:“可咱们付出的代价太大了,根本得不偿失。干嘛非要选我们港镇?还有好多地方呢。”

  算起来,港镇应当属于江州经济比较发达的乡镇。

  老太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两条缝,脸上的褶子全都皱了起来:“哎哟,人家穷,人家就应当变成垃圾厂啊。”

  林蕊轻轻地嘟囔了一句:“两害相权取其轻啊。”

  老太不赞成地摇摇头:“大家伙儿都爱跟红顶白,人人都想占好处,而不愿意承担坏处。我问你,垃圾厂是不是必须得找地方建?”

  这么多垃圾,要是没有地方处理的话,最后整个城市都会变成大垃圾堆。

  “大家都想干净漂亮,大家都不愿意去碰那脏的臭的。可是要没有人去管这些事情,所有人都会又脏又臭。”

  林蕊张了张嘴巴,还是没有办法接受:“为什么偏偏是我们?”

  “为什么就不能是我们?”老太摸了摸从外孙女儿的脑袋,“你舅舅上战场的时候,老太也问自己呀,明明有那么多大兵,怎么做偏生非要找我宝贝孙子?”

  老人自言自语道,“可是人家就不是他们家里头的心尖尖肉了吗?总要有人,总要有地方去做这个事情,你舅舅能上战场,咱们港镇为什么就不能建起垃圾厂来呢?”

  这世间的事情,从来都没有色色齐全的。

  你要享受好处,就必须得承担它可能存在的风险。

  “既然政府都保证用的是最高的规格,来建这个垃圾厂,咱们为什么不能相信他们呢?”

  林蕊咬咬嘴唇,她的确没办法相信,因为事故出的太多了。

  检测报告可以修改,化验样品可以调换,造假稀疏寻常,危险无处不在。

  老人的手枯燥如松树皮,摩挲在林蕊的脑袋上,少女的头发甚至噼啪起了静电。

  这突兀的声响,打破了屋中僵滞的气氛。

  老人跟孩子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老太太乐呵呵的:“可是老太愿意相信哦。你不高兴垃圾厂建在你家门口,人家也不高兴在他家门口啊。”

  可垃圾厂又不能建到天上去,怎么办?总要有人面对着垃圾。

  林蕊抱着老太的膝盖,将脑袋轻轻地靠上去,似乎这样就能减少她心中膨胀的委屈。

  老人也不说话,只轻轻拍着她的后背,笑呵呵地问她水里头的菜长得怎么样了。

  林蕊这才拍着脑袋,大声招呼苏木赶紧将包里头的耐耐菜拿出来。

  一场大雪过后,江州城的气温已经降到了零点以下,现在这室外温度,耐耐菜当然长不好。

  可是,她有现成的优势,可以在玻璃房大棚里头继续培育啊。

  那蓬发的耐耐菜当真没有愧对它生长快的美名,一茬茬的,简直就像是割韭菜。

  说到了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林蕊的心情明显好多了。

  她绘声绘色地跟老太形容她的玻璃房大棚究竟有多漂亮。

  无论是房子中央的水池,还是围着池子一层层的蔬菜架子,上头都长满了蔬菜。

  玻璃房中间的承重柱子包着的周围一圈也被她打上了孔,里头长着各种蔬菜。

  现在长势最好的是韭菜,一茬茬地割着,又一茬茬地冒出来。辣椒已经挂了果,西红柿也开始长了,只是还要再等一段时间才能吃。

  她在水里头养了养了好几种鱼还有小龙虾跟泥鳅以及乌龟。

  老太听了大笑:“它们要打架怎么办啊?”

  林蕊不以为然地摆摆手:“随它们去,谁打赢算谁厉害。”

  大自然本就是一个相互竞争的环境,他要见的鱼菜共生系统必须得形成自己的生态平衡,否则无论是鱼还是菜,肯定都会因为缺乏营养而长不好。

  “老太,等我做好了以后,我在咱家院子里头也做一个。”少女兴致勃勃,“做个小的,上面也盖塑料薄膜,还有无纺布。”

  “那你有没有带点儿回来给我们尝尝?”魏镇长抽完了烟,笑眯眯地重新回到屋中。

  林蕊还是不愿意搭理这个人,明明有更多更好的方式更安全地建设港镇,这个人却如此急功近利。

  老太拍了拍小丫头的肩膀,笑着朝魏镇长点点头:“来家吃饭不?来家吃饭的话就给你们多添一碗米。”

  魏镇长笑呵呵的:“那我就多吃你三碗米。”

  林蕊语气依然冷淡:“你赶紧趁着垃圾厂还没有建起来,把地里头水里头产的东西全都卖光吧。不然以后港镇的东西,别再想卖出价钱来。”

  人家疯了,才敢拿自己的健康冒险。

  以后没人再敢碰港镇的食品了。

  林蕊又气又怒,她好不容易打造的港镇食品厂招牌这回肯定彻底砸了。

  “卖不掉就卖给政府吧。”贾校长走进屋里头,语气平静,“政府机关食堂每天都需要大量的蔬菜、水产品以及禽类肉类。”

  他转过头来看林蕊,微微地笑,“你不是担心大家都不敢吃吗?那好,让领导带头吃。”

  魏镇长笑容可掬,嘴里头谦虚着:“哎哟,那可真是麻烦领导了,真不好意思。”

  可是他根本没有拒绝贾校长提议的意思。

  没有什么比领导表态来得效果更好。

  林蕊半点儿被触动的意思都没有,语气急促:“还不够,应当从港镇和里头取了水做自来水水源,请领导也喝港镇的水。”

  贾校长微微摇头:“港镇的河不符合自来水取水条件,不过你可以在河里头种水生蔬菜,一律供应给机关食堂。”

  戴眼镜的中年男人语气慌张:“贾校长,您不必这样啊。”

  “不仅仅是这样。”贾校长转过头看向对方,“你们垃圾厂职工食堂吃的菜米油以及肉鱼禽蛋,都从港镇出。我相信你们对自己的工作也有信心。”

  这下子连魏镇长都倒吸了一口冷气,林蕊却站在边上,表情平静。

  “光这些还不够。”少女得寸进尺,“我要求沼液沼渣需要不定期抽样,临时飞检,重金属一旦出超标,随时终止合作。”

  中年男人微微皱眉,却还是点点头,表示可以接受。

  林蕊的心情依旧沉重,说来讽刺,她一点儿也不相信检测机构给出的检验结果。

  眼下这种状况,检测机构跟垃圾处理厂本身就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要想他们的站在第三方的角度,公平公正地给出检测报告,那几乎是天方夜谭。

  少女轻轻地呼出一口气,提出了最关键的要求:“我要求将这个新建的垃圾厂申请为国家示范级垃圾处理基地,承担向社会宣传环保的职责,作为江州市垃圾处理对外宣传窗口。”

  贾校长笑了起来:“你的想法还真挺多。”

  林蕊从善如流:“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没有比垃圾处理厂更适合承担环保宣传职责的地方了。唯有这样,大家才能够更真切的了解该如何从自己做起,保护环境。”

  她不是不相信贾校长,她是明白地方政府制定的政策常常随着一届领导的换任而变成废纸。

  前一届政府领导班子能够协调好的事情,到了下一届就成了一团乱麻。

  而最有趣的事情是,往往领导的一句话比行文规定更加有实效。

  人走茶凉,这个词在政坛上又是阐述最清楚不过的了。

  因为虽然口口声声宣称政府领导机构不能是一言堂,但事实上在肉眼可见的未来,主要领导的意见是整个班子的意见现象将持续存在,而且很难被改变。

  她必须得为港镇撑起一把保护伞,风吹雨打都不容易折断的保护伞。

  保护伞就是对外宣传窗口。

  无论领导怎么换任,地方的招牌总不能砸掉。

  从经济利益上没有办法保证的事情,就必须得依靠政治正确来确保它的安稳。

  所以港镇必须得是这个示范区,经常会有领导来视察,作为江州市一块牌子的示范区。

  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政府才能够源源不断的投入资金,来确保自己的招牌不被砸掉。

  堂屋里头静悄悄的,贾校长微微侧着脑袋,似乎在思考林蕊的异想天开究竟有多荒谬。

  然而最终他还是点了点头,表示这个意见,他会汇报领导,值得考虑。

  他笑着看林蕊:“说服了你,那说服大部分港镇居民,应当问题就不大了。”

  一下子,屋里头的气氛又松弛了下来,好几个人都笑出了声。

  贾校长微笑着看林蕊:“现在江州的塑料垃圾问题,基本上已经得到了控制。我还想请你帮忙支招,关于废电池的回收,有没有什么好办法?”

  设置的废电池回收点,响应者寥寥无几。

  “现成的办法就是将废电池也加到植树造林活动当中去。”林蕊不假思索,“电池的重量要比塑料袋来的重,应当更受大家欢迎。”

  贾校长点了点头,笑容满面:“还有呢?还有什么好主意没?”

  林蕊轻轻叹了口气:“还有一招就要依靠政府补贴了。”

  废旧电池以旧换新,凭借废旧电池去商店购买新电池,可以享受一定价格的优惠。

  只有将经济利益与之挂钩,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才会形成相应的改变。

  不过效果如何?林蕊不敢打保票。

  毕竟曾经有关部门以为,商场超市的塑料袋收费之后,大家都会带着布袋子出门购物。

  然而统计数据却显示,后面使用塑料袋的人反而越来越多。

  因为相对购物金额而言,一两毛钱的塑料袋并不算太大的数目,不至于让人们心甘情愿的转而投向其他承载商品方式。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47页  当前第40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09/74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八十年代锦鲤运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