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公主有姝色_分节阅读_第8节
小说作者:大魔王呀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293 KB   上传时间:2019-06-06 12:46:15

  胡氏讪讪称是,她也没想到女儿会这般不懂事,心里又气又急。

  李纷得了糖糕立马止住了哭声,又吧唧吧唧的吃了起来,碎屑掉的衣襟、绒毯上全是,老夫人见状摇了摇头。

  她已有了三个孙女。李绣是嫡出,李纤懂事识礼,李绾长得精致,各有各的好处,原也不差李纷这一个。不过是想着她也是李家的血脉,这才接了回来,可今日一见,这孩子无论是长相还是性格,都不讨喜,生母又是个那样的出身,第一印象便坏了。

  老夫人放下手中茶盏,开口道:“我那宿州府的堂姐,今年做六十整寿。我想着带三个孙女一同去庆贺,后儿个一早便出发。”

  “母亲说的是宿州府何家?我听闻她家的嫡孙听闻中了解元,真是了不得!”

  老夫人眼中带着一丝与有荣焉,点头道:“可不是吗,就是她,我这堂姐家中子孙有出息。”

  吴氏连忙道:“这么大的事,母亲怎么不早说?我也好提前备着贺礼才是,如今可来不及去买像样东西了!这可怎么办?要不拿我那套白玉头面先顶上?”

  “好啦,哪就至于动你的嫁妆?贺礼不用你操心,我早就准备好了。”

  不怪吴氏着急,老夫人姓崔,这个崔就是清河崔氏的崔,名门世族、四姓之首,代表了北方最高贵的门第。可老夫人家中这支是旁支中的旁支,再加上接连几代都没出过什么人物,日子也就越过越清苦,老夫人的爹,更是考了半辈子,连个秀才都没中,最后只能靠给人代写书信勉强糊口罢了。

  可就算如此,老太爷当年为了求娶崔氏为续弦,几乎用了一半家财下聘,为的就是崔字显贵,想要给他们李家也镶上金边儿。

  一个没落旁支家中的庶女,都值得如此,老夫人所说的那位堂姐就更了不得。她可不是什么旁支,其祖父曾做到过宰相一职,显贵非常。她自己虽然也是家中庶出,可却是寻常官家嫡小姐也比不得的高贵,一及笄便嫁到了宿州府的何家,做当家主母。她的丈夫曾进过内阁,如今虽然致仕回乡养老,可儿子又成了礼部侍郎,孙儿还考中了解元,这一家子的荣宠看都看不到头,别人想巴结都没门路呢。

  吴氏哪能不重视。

  但胡姨娘却不懂,她是醉春楼里出来的,以她的出身,压根儿不知道那何家是什么身份,可她见夫人都如此着急,那必定是了不起的人家,去了也能长长见识。同样都是亲孙女,老夫人怎么还有偏有向,带上那三个,偏要单独落下纷姐儿不带?

  想到此,胡姨娘捏着帕子往前凑了凑:“老夫人把纷姐儿也带去吧,这孩子最喜欢出门玩。”

  老夫人看都没看她,直接与吴氏说:“算上路上时间,我们这一来一回最少也要四五日。家中的事......你便好好料理吧。”

  吴氏一听脸上便带了笑:“媳妇明白。”

  老夫人这是觉得之前帮儿子养外室,亏欠了儿媳,索性带着几个孩子出门,任凭吴氏调、教新来的两房妾室呢,纵使她气不过,想要搓磨人,自己也不管啦。

  还有第二个原因,绣姐儿已经十二岁了,按理可以说人家了,可这小小乘安县有什么像样人家?这才想着带去宿州府,嫡子金贵不敢想,可哪怕是何家、崔家的旁支庶子也好过县里的人家百倍。另外两个孙女还小,就当是一起去见见世面了。

  .

  .

  李绾年幼,从没出过远门,别说白氏一万个担心了,就连李昭都有些犯愁。

  “阿绾,你真要跟着祖母去?这可不是什么好玩的,一路上马车都能把你颠散架了,到了何家也是一群不认识的人,乱哄哄的吃席,没什么意思。你若不想去,爹去与你祖母说。”

  别说这辈子了,就是上辈子李绾同样没出过远门,好不容易逮着个出去瞧新鲜的机会,哪愿意放过?

  “别啊爹爹,我要去!两个姐姐也去呢。”

  见女儿坚持,李昭无奈的捏了捏她的小鼻子:“你啊,为你好还不领情。愿意去就去吧,不过若走到一半就哭鼻子,爹爹可管不了你。”

  “我才不会呢。”家里虽然填了两房姨娘,可日子没什么变化。爹爹大多时候还是宿在自己姨娘的小跨院儿,偶尔去裴姨娘的院中两日。

  姨娘仍旧没有烦心事儿,整日哼着小曲做针线,李绾还算放心。她想趁着年岁还小出去看看,等长大了可就没这样的机会了。

  宿州府不算太远,可一行都是女眷,光让小厮跟着李昭不放心,又从武馆雇了两个师傅同行。

  老夫人领着三个孙女坐一辆马车,跟着伺候的丫鬟婆子们又坐了一辆。十几个小厮护卫,护着两辆马车也不敢托大,一路上只走官道,速度自然快不到哪去。

  李绾开始还新鲜,掀开帘子瞧个不停,可再美的景致看多了也觉得无趣。她缩回车里,见李纤紧紧黏在祖母身边说话,也不去插嘴,就靠在软垫上愣神。倒是一向寡言的李绣,见她蔫蔫的,从袖中掏出一截红绳说:“三、三妹玩吗?”

  这是见她无聊,愿意陪她翻花绳?

  李绾坐去她身边:“好呀,大姐会翻金鱼样子吗?”

  “嗯。”李绣细白的手指翻飞,很快一截红绳便成了精巧花样。李绾也看的心痒,与她凑在一起,玩起了两人的花样式。

  马车就这么大点儿地方,李纤自然也瞧见了她们二人在翻绳玩,小女孩儿哪有不喜欢的,可她想到出门前姨娘交代的话,要好好哄得祖母开心才行。祖母喜欢她,她将来才能有好出路。想到此李纤扭过头去,继续背诗给老夫人听。

  可苦了老夫人,她虽也姓崔,但家里实在太落魄。在家做姑娘时可没那闲工夫背诗词,能识字就已够用了,剩下时间都在埋首做针线,贴补家用。李纤背的这些诗词,她也不明白是个什么意思,却又不愿承认自己听不懂,只得装作一脸享受,不住的点头。

  昏昏欲睡间听李纤又背完了一首,怕了拍她的手说:“纤儿真是用功。”抬首见另外两个孙女凑在一起翻花绳,这可是老夫人极为擅长的事,多少年不玩了,此时也来了兴致:“翻花绳啊?祖母还会翻成燕子呢!”

  李绾抬起头:“真的吗?什么样的燕子?”

  老夫人接过红绳,人老了,总以为许多事都想不起了。可年少时那些喜欢的东西,却怎么也忘不了。手指像是有记忆一般,片刻便翻了个燕子花样出来。

  李绣虽没说话,可眼里却是赞叹。李绾更是抱住她的胳膊:“祖母再翻一次吧,我刚才没看清,您慢些!”

  “好好好。”

  教两个孙女翻花绳,就像又回到了她的青葱岁月,与几个相熟的小姐妹凑一起,一边玩一边笑,仿佛永远没有烦恼。可一晃这些年就过去了,当初的那些小姑娘也都不知在什么地方,过得都好不好。

  老夫人想起李纤,不愿意冷落了孩子,可又怕李纤再背那些枯燥长诗给她听,便回头说:“纤儿,你也过来玩吧。反正都已经出来了,就松散松散,回家再学也不迟。”

  李纤垂下眼,笑了笑说:“不用了祖母,纤儿想再看看书。”

  “你这孩子,也忒刻苦了些,又不去考状元,别逼得自己太紧,小心累坏了眼睛。”

  “多谢祖母关心。”李纤紧紧握着手中的那卷书,指甲都掐出了印子。

  她瞧瞧抬眼看向李绾,笑的像个傻子一样,整天就知道胡闹瞎玩,可为什么爹爹、母亲、大姐都更喜欢李绾?现在就连祖母也是。

  明明自己比她聪明懂事的多,凭什么大家都喜欢李绾?她觉得又委屈又生气,真想狠狠打她一巴掌。

  李绾却压根儿没发现人家的敌意,这几次相处下来,她觉得大姐李绣虽然不爱说话,可心里却是个温柔极了的人。自己比她小了六岁,她还有耐心哄着自己玩,真是难得。

  上辈子她那些公主姐姐们,十二三岁时都正忙着描眉画眼、讨论哪家的公子更俊俏,谁愿意哄着她们这些小豆丁?

  而且李绣虽然有口疾,但她与自己慢慢说时并不严重,可不知道为什么她就是很抗拒开口说话。

第13章 贺寿(上)

  在马车上颠了两天两夜可算是到了宿州府。

  虽然这一路走得是官道,车上又铺设了软垫,可也舒服不到哪去。李绾她们年岁小,尚且还好,老夫人却险些散了架。到了客栈,便仰倒在塌上,让小丫鬟们又揉又捏,好半晌才算缓过劲儿来。

  李纤看了看天色:“祖母,这天都快亮了,我们不去贺寿吗?”

  老夫人扶着丫鬟的手坐起身来:“当然要去,但颠簸了一路,咱们得梳洗一下再去,可不能让人看低了。”她高声问:“福缘,水烧好了吗?”

  从外间绕进来个三十六七岁的女子,一身艾绿色荷叶纹长裙。发髻梳的利落,人也长的精明。

  “嗳,伙计们把水送来了,我这就带小姐们去洗。”这福缘本是老夫人身边的大丫鬟,后来嫁给了家中管事,仍在松鹤院当差。

  老夫人又问:“那带来的衣裳呢?”

  “哎呦,也都挂起来了正熏香呢,保证板板整整没有一丝褶儿。您就别操心了,快再歇歇吧,时间来得及呢。”

  老夫人站起身摆摆手:“不歇了,我也去洗漱,可千万不能晚了。”

  李绾由着春蝉帮自己擦洗,重新梳头。又见她拿来了一件碧蓝色袄裙给自己换,便问:“这衣裳倒挺好看,以前怎么没见过?”

  春蝉笑说:“都是老夫人让人新做的呢,小姐们一人一件。”

  李绾看了看旁边,果然李绣的是嫣红色,李纤的是丁香色,全是簇新的,用料也极好。

  本来也没什么,可李纤却撇嘴笑了笑说:“这有什么值得稀奇的,去旁人家做客难道穿旧衣?妹妹真是不识礼数。”说话时的神情讥讽极了。

  李绾认真想了想,自己以前还真没在乎过新衣旧衣。哪怕是国宴,她也不过多插两只簪罢了。当人真正身处高位,也就不在乎这些了,难不成别家小姐穿了件簇新锦裙就能比她这公主还高贵?

  反而是身份不如人时,才要处处在意,生怕因为穿戴被人小瞧了去。这也是人之常情,只不过......李绾看了看这三件全新的锦裙,一瞧就是刚上身的,未免有些太过刻意了,倒容易让人心生轻视。

  李绣见她垂头不说话,还以为她被挤兑的难堪,打圆场道:“好了,衣裳而、而已,怎么还、还值当扯上礼数不礼数。”

  李纤面带得意的扭过头去。

  她们三人穿戴整齐了,便到老夫人房里等着。

  老夫人换了一身秋色福纹锦裙,也是簇新的,还戴了整套翡翠头面,正在对镜敷粉,可真是把这事重视到了极点。

  李纤站到镜子旁赞道:“祖母今日打扮的可真富贵,倒像是官家的老封君一般。”

  “哎呦,瞧我们纤儿这嘴甜的,祖母可当不得老封君。”

  李绾坐在大姐身边没吱声,心道:可不是吗,您得当太后呢。

  老夫人站起身来,抚了抚领口:“福缘,捧上匣子,咱们去何府贺寿!”

  老夫人心中满是激动,她一向以自己是崔氏女为傲。先前年轻时家中日子不好过,也不愿意去宗族的宴席,生怕受人奚落,被当成来打秋风的穷亲戚。后来嫁到了李家,银钱是有了,却是个土财主。

  现在她老了,再不去这辈子怕都再没机会。心中想着是去为李绣寻一门好亲事,可实际上这又何尝不是她给自己的一个借口,让她能有理由和勇气,去圆自己的一个梦。

  心中怀着无限激动与不安,也不知自己那堂姐会说什么?若问起她嫁到了哪个李家,她还没想好该怎么答。可好歹是同族,想来怎么也会给几分薄面,不会让她为难吧。

  .

  .

  可还没到何府,老夫人就发现和自己想的不太一样。

  何家宅院在宿州府最繁华的一条街上,闹中取静,贵不可言。道路宽敞的很,可才拐过弯就被一辆辆马车堵得动弹不得。

  老夫人急的直冒汗:“这得等到什么时候去?李二你去与前边的打个商量,让他们稍微让让,就说咱们赶着去贺寿呢!”

  车夫一脸无奈:“老夫人,这全是去贺寿的,都要往前面挤呢!我可不敢去与人家打商量,您没瞧前边马车上是知府大人的徽记?”

  “这可怎么办?再耽搁就要迟了,要不然......咱们下车走去,应该也不远了。”

  下车走去?她们人生地不熟的,不是老人就是小孩儿,就算走的气喘吁吁到了何府,人家一瞧她们连马车都没有,满身狼狈,怕是门都不让进。

  李绾连忙道:“祖母别着急,既然全是去贺寿呢,大家都在这等着呢,咱们也不算晚。一辆辆的过,一会儿也就过去了。”

  老夫人这是急的没了主心骨,李绾虽小,她也听了进去,点头道:“也有道理,但愿前边儿的能快点儿吧。”

  何家一看来贺寿的人把整条街堵得水泄不通,也派了几个管事出来出来调谐,这边让一点,那边挪一步,慢慢马车也就动了起来。

  就算这样,一条街的长度,还愣是走了小半个时辰才到何府门前。

  何家的四五个管事站在门口迎客。这群人别的本事没有,就是时日久了,见的人也多,练就了一双毒辣眼睛。拿眼这么一扫,便在心中给人分了三六九等。

  周管事老远就见知府夫人领着家眷来了,刚想往前边凑,却被赵管事抢了先。他只好若无其事的别过头,心里正不痛快着,就见一个老太太领着几个小姑娘上前,脸上的神情有些局促,对自己笑道:“这位先生,我们是来给府上老夫人贺寿的。不知......”

  “请帖呢?”瞧穿戴用的是好物件儿,可神情做派却露了怯,也不知道是哪来的土包子,周管事对她们连敷衍的笑,都懒得有。

  这话可问住了老夫人,她也是听远在南方的妹妹,在书信中提过这么一嘴,便起了心思要来,哪来的什么请帖。

  周管事见她呆愣,也不愿与她多废话。反正家里面鼎盛,这种往上凑的人他见多了,老夫人还特意吩咐过不要为难来贺寿的人,城里穷苦的百姓若愿意来吃席也别拦着,算是功德。

  他背过手,转身就走,拖着嗓子对她们几人说:“跟我过来吧。”

  宴席设在何府的大花园中。主家与有头有脸的人,都请到了花房中入座,外头还摆了七八十席。周管事把她们领到了偏角一桌,道:“坐吧。”

  老夫人傻了眼,这边坐的人全是贩夫走卒,倒不是她嫌弃人家。只是她是来给堂姐贺寿的,往这一坐,估摸连人影都见不到,这跟她想的也太不一样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5页  当前第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5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公主有姝色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