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八零年代活神仙_分节阅读_第30节
小说作者:词酒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435 KB   上传时间:2019-07-02 17:09:02

  只不过是养鱼养虾养螃蟹比种菜种花种粮食要轻松一点,不需要锄草浇水之类就可以赚到钱。平日里只需要喂喂鱼虾,就和吃过饭去散布遛弯一样,根本不费啥事,更不用说顶着大太阳汗滴禾下土。

  顾玄芝飞快地把鏊子上摊着的鸡蛋饼拿出来,同杜振华喊,“振华,赶紧扫完回来吃饭,面汤就在锅里放着呢,不然一会儿就给泡软了,鸡蛋饼在比盘子里,我没来得及切呢,你洗手切一下。我带大嫂去后面看看新买的那台设备。”

  “行,你忙吧,我快扫完了。”

  杜振华看了一眼院子里剩下的那不到巴掌大小的地皮,挥动扫把的速度又快了几分。

  朱春草脑子里有点发懵,“四弟妹,你说设备,啥设备?我咋不知道还有这回事儿呢!”

  “我前段时间去了京城一趟,到水木大学那边参观了一下,顺带着拜访了一下新时代集团和那个高新技术研究院,还从高新技术研究院那边定制了一台设备,用来做钓虾丸的。”

  “前几天新时代集团那边把设备给送过来了,嫂子你看看,要是你们愿意的话,就来做钓虾丸吧,这个更省事,没啥苦活累活需要做,让我大哥、二哥、三哥去做采购原材料的事情,你和我三嫂两人就能操作过来。”

  顾玄芝开动机器,拿了一点儿自己家里攒着的原材料,开始给朱春草掩饰操作流程。

  把那些野菜放进一个仓口里,再把肉放进另外一个仓口里,摁下开关,伴随着机器的一阵嗡鸣,几个约莫有成人小拇指头大小的肉丸子就制出来了,开始进入烘干至蓬松化的流程。

  烘干至蓬松化的流程是在一个透明的钢化玻璃箱内进行的,当钢化玻璃箱上连接的仪表显示烘干完成时,顾玄芝用手拉过一个机械臂来,将机械臂上的凹槽对准钢化玻璃箱下面的圆形漏斗口,‘哗啦’一下,那透明的袋子里就装了鼓鼓囊囊一包钓虾丸。

  朱春草:“???”

  顾玄芝把那新生产出来的一包钓虾丸放到朱春草手里,“嫂子,这就是钓虾丸,你看看。我准备同新时代集团的那个水产养殖厂达成合作,由我来给他们提供钓虾丸,所以你们愿意做的话,可以来尝试着做这个。刚开始的时候只要往里面添加足够的原材料就好,之后就可以专心封装这些钓虾丸进包装了,用透明袋封装好之后,还需要统一装进包装箱里去,大概是五十包装一个箱子,你和我三嫂就能做好这事儿。”

  “至于原材料供应,我准备找新时代购物中心来。你知道的,制作钓虾丸的原材料中,有很多野菜和野草,诸如艾香之类,我们自个儿收割肯定是不够用的,找新时代购物中心来供货,甭管他是从别的地方收购,还是说财大气粗地自个儿承包一片土地单独种这些,都不是我们该操心的事儿,只要他们能把原材料供应过来就行。”

  “大哥、二哥、三哥就负责这些原材料的采购,生产出来的钓虾丸的配送以及包装的购买之类,现在一时半会儿也说不清楚到底有多少活儿等着做,到时候看到活儿再细分。你们愿意的话,就由你们来做,你们不愿意的话,我就把这个活儿交给水产养殖场,反正挣钱的事情不用操心,肯定不会让你们少赚就是。”

  朱春草捏了捏那一包钓虾丸,将信将疑地问顾玄芝,“四弟妹,这机子制出来的钓虾丸管用吗?我记得你之前剁吧剁吧那些馅儿都需要好久呢,这机子……刚刚就是嗡了一声,东西就做好了?喂给鱼虾后还会有效果吗?可别看着省事,但鱼虾都不吃,那就糟心了。”

  “你试试不就成了吗?虾虾蟹蟹我没试过,我只拿我塘子里的鱼试了一下,和喂原先那种纯手工制出来的钓虾丸没啥两样。”

  朱春草这就放下心来,欢欢喜喜地拿着那一包钓虾丸走了。

  当天傍晚,顾玄芝从下洼农产品种植基地回来后,朱春草就同王雪梅又过来了,妯娌俩是拎着大肉来的,借着顾玄芝的厨房好好做了一顿大肉菜,说是要感谢顾玄芝不管做什么都不忘她们,顾玄芝让杜振华把杜振党和杜老头、杜老太也喊过来,全家人聚在顾玄芝的小二层里吃了一顿饭,第二天便开始忙活制钓虾丸的事儿。

  顾玄芝原本的打算是直接同新时代购物中心收购,没想到杜老太却说,“去找新时代购物中心收购要钱啊,你说要啥野草野菜,拿出来给我瞅瞅,我帮你找几个老太太去割。下洼农产品种植基地把咱的土地都给承包了,村里的老头老太太都闲着呢,找几个人去割野草野菜还是很容易的。你最好是划一个价格出来,比如说几分钱一斤,绝对有人干。而且我估摸着干的人还不少,大人小孩都能做。”

  “妈,就咱周边村子的野菜野草,能有多少?我们为了做钓虾丸,早就割得差不多了。新时代集团把水产养殖场建起来之后,需要的钓虾丸肯定是大批量的……”朱春草没把话说完,杜老太就闭上了嘴,她意识到自个儿的这个建议可能非但没办法给顾玄芝提供帮助,还有可能帮倒忙。

  顾玄芝却不这么觉得,“妈,就按你说的来,你找人吧,野草都比较湿重,几毛钱一斤是不可能的,要是按这个价来收,我肯定得赔钱。湿草六分钱一斤、干草一毛钱一斤,一般人一天割个二三十斤不成问题,也是两块多了,大人小孩都能做。咱两手抓两手硬,反正从哪儿拿都得花钱,为什么不拉拔村里人一把?”

  作者有话要说:

  别把热心的女主说成是圣母啊,她可不是无条件帮助别人,而是在保证自家赚大钱的情况下,适当减少与村里人的贫富差距,一来是避免遭人眼红,二来则是想给杜振华多弄点成绩出来……下午更新

  第二章。

  第46章 吃撑了的短小更

  ‘两手抓、两手硬’是顾玄芝一贯的做事方法, 不管是前世还是这辈子, 亦或者是中途在天庭中‘做兼职’的那点儿小插曲, 她遇事都喜欢做两手准备,时刻都给自己留一条备选的后路走。

  水产饲料厂如果要开张,那指望村民们收割的野草野菜肯定不够用, 但这并不妨碍她一边找村民们购买,一边找新时代购物中心购买……反正收购的价格都一样,只要村民们供给的野草野菜不出现质量问题, 那给村民们留一条致富路又有什么不好?

  要是不给这些同村人留一条致富路,怕是有人会起了祸心做坏事。

  下洼沟那些适宜种庄稼的土地都被新时代集团旗下的农业公司给承包去了,留下来的土地中,除了河滩地就是多年没人管的荒地, 如今河滩地也被承包了去, 老百姓们如果能将那些荒地、亦或者是山地利用起来,也未尝不是好事一桩。

  ……

  那水产养殖场原本是要以‘新时代’冠名的,可卫东征有心单独扶持出一个以农产品为主的分支企业来,便将水产养殖场以顾玄芝之前起的那个‘农妇渔场’来命名。

  农妇渔场建成之日,待水质通过检测之后,从南海省、粤东省那边运来的鱼苗、蟹苗、虾苗都安了家。

  经过多日准备的水产饲料厂也终于开工了, 朱春草和王雪梅每人身上围一个围裙, 在顾玄芝腾出来的那个屋子里忙活得不可开交,杜振国兄弟三个要么是帮忙封装箱子、要么是帮忙往仓口里添加原料, 虽然忙碌,却也有条不紊。

  下洼沟的老百姓算是切切实实的受益者, 单单是新时代集团给的补助就足够花,现在还四处去收割野草,也能赚个日常的开销,不少人都盘算着来年把那些荒地都给开了,看能不能实现批量种植那些野草野菜。

  随着‘农妇渔场’的开张,顾玄芝的主要精力就从下洼农产品种植基地转移了过来,她的皮肤一天比一天水灵,那些土气也渐渐褪去,总算有了点当初那俏护士的模样。

  冬小麦的收割为土地爷留下来的实习任务彻底画上了句号,顾玄芝开始盘算河伯安排的任务——卖出一条价值连城的鱼。

  顾玄芝找新时代集团派来农妇渔场的主管孙科说起这件事,孙科想了好久,犹犹豫豫地给她指了一条路出来。

  “玄芝姐,你要是想要从食用鱼上入手,找这种动辄几十上百万的鱼,估计没戏,我建议你从观赏鱼上入手,咱那个老邻居……他们就偏爱观赏鱼中的锦鲤,据说孟氏会社里有一条金光灿灿的大锦鲤,当初从澳洲购进的时候,花了三千多万,号称是鱼王。”

  顾玄芝的眼睛瞬间就亮了,“三千多万!小孙,你帮我多弄一点锦鲤苗回来,我决定了,咱就养锦鲤!对了,你帮我查查那孟氏会社鱼王的信息,看看那鱼王究竟贵在哪里,我仔细分析一下,咱也养它几条鱼王出来!”

  孙科有心想要提醒顾玄芝一两句,那锦鲤不是想养就能养出来的,可是他转念想到顾玄芝养鱼的那一套,能够将寻寻常常的河虾河蟹养出那种顶级的品相来,尝试一下养锦鲤也不是全无可能,于是他便打了一份申请报告上去,请新时代集团采购部批准。

  锦鲤苗说贵也不贵,便宜到烂大街的也有,说便宜也便宜,那种品相好的锦鲤苗动辄成千上万一条,新时代集团采购部的负责人拿不定注意,只能去找卫东征拿主意。

  卫东征还真没想到顾玄芝想养锦鲤,而且他本人更看重于实业,对于锦鲤这种被炒起来的观赏鱼并没有太大的感情,因此也就没有投入太多的钱进去,只是让采购部寻了一些市面上常见的锦鲤,送去农妇渔场。

  孙科是养鱼的半个行家,一看采购部送来的那些鱼苗,就知道新时代集团总部的意见了,他叹口气,同顾玄芝说,“玄芝姐,唉……你看着养吧,别对这些锦鲤报以太高的期望。这些锦鲤的品相都一般,是常见的大路货,卖不出什么好价格来。”

  “可能集团那边也只是想拿这些锦鲤苗做一个尝试吧,要是养的好,估计才会加大投入力度。还有可能就是卫总不大支持养观赏鱼,他可能更喜欢养这种可食用的鱼虾蟹之类,你看看要不要养点珍珠贝之类?珍珠贝要是养好了,也是能赚不少钱的!”

  顾玄芝:“!!!”她记得自个儿好像养过一些珍珠贝,但当时丢进塘子之后就没再管,只是经常会用河伯的那些术法去改造那些珍珠贝,貌似那些珍珠贝活得都挺‘努力’,日夜不停地造珍珠……她得抽空去检查检查。

  至于孙科所说的锦鲤品相不太好这回事,顾玄芝并没有放在心上。

  这些锦鲤只能算是品相不好,而她之前养的那些河虾河蟹根本没有品相,还不照样养得出类拔萃?

  等那些锦鲤到了之后,顾玄芝去看了一眼,她见那些鱼都病怏怏的,就用手捉起来一条一条地看了一遍,顺带着在那些鱼儿身上施展了一式洗筋伐髓。

  为植物洗筋伐髓可以让植物更快速地吸收营养物质,长得更茁壮,果实更丰硕,为鱼儿洗筋伐髓呢?

  顾玄芝很期待效果。

  她将那些洗筋伐髓过的锦鲤放到大鱼缸里之后就走了,叮嘱渔场技术员帮忙看着,还利用AI技术来对这些锦鲤的生长情况进行了实时监测。

  殊不知,渔场技术员看到顾玄芝用手捉了锦鲤之后,就在心里给那些锦鲤判处了死刑,尤其是顾玄芝离开之后,他看着那些锦鲤一个个都变得无精打采,更是佐证了他心里的真实想法。

  “还是卫总高瞻远瞩,这样的投资就不该做啊,便宜的大陆货锦鲤死了都觉得可惜,要是真养了那些名贵锦鲤,丝一条还不得心疼死?”渔场技术员小声嘀咕。

  没过一会儿,顾玄芝就溜溜达达地回来了,她手里拿着一包鱼食,直接倒进了大鱼缸里,然后就又溜溜达达地走了。

  那渔场技术员看得瞪大眼,赶紧唤住顾玄芝,“玄芝姐,这鱼食是不是倒多了?鱼这种东西不知道饥饱,喂多了可能会撑死的,要不我捞一点鱼食出来分几顿喂吧。”

  “不用,这些鱼食都好消化,撑不死的。你看看这些锦鲤都无精打采成什么样了?一看就是吃的不好,让它们多吃点,吃饱了之后多活动活动,会看着越来越灵动的。”

  渔场技术员无言以对,他觉得卫东征请顾玄芝当渔场技术员可能就是一个巨大的错误!

  谁知道顾玄芝之前是怎么误打误撞才瞎猫遇上死耗子的,撞了泼天的狗屎大运才养出那种品相好的鱼虾蟹?

  那渔场技术员颇为同情得看了一眼那些锦鲤,心塞地离开了。

  遗憾地是,他错过了接下来那惊爆眼球的一幕——原先都一副半死不活模样的锦鲤此刻就仿佛磕了药一样嗨,以贼快的速度将那一包鱼食飞速瓜分,然后又都恢复到了原来那副半死不活的模样,懒洋洋地趴在鱼缸底部。

  若不是鱼鳃一张一合地动,而且鱼肚白也没有翻上来,恐怕别人都会以为那些鱼死掉了。

  接下来的好长一阵子时间里,那些锦鲤都保持着这样的生活状态,除了抢鱼食吃的时候比较活跃之外,大多数时间都一动不动地趴着不动。

  见这些鱼撑了这么久都没死,还长肥了几圈,渔场管理员心里挺惊奇的。

  一晃半月过去,顾玄芝看这些被洗筋伐髓过的锦鲤都恢复得差不多了,抵抗能力也提升了数倍,便让人将这些锦鲤和鲤鱼以及鲶鱼混养在一块儿。

  渔场技术员不解,问:“玄芝姐,锦鲤可比鲤鱼和鲶鱼贵重多了,你怎么还把这些给混在一块儿养呢!”

  顾玄芝满脸嫌弃,“这些锦鲤一个比一个懒,你现在看着它们长胖了一圈,实际上都是肥肉,吃鱼食的时候都不知道争抢,就得把它们和那些鲤鱼、鲶鱼给放在一块儿改造改造。”

  “普通鲤鱼抢食的时候多么积极啊,简直能用凶残来形容,鲶鱼则是比较活跃,一整天都几乎没有闲下来的时候,有这两种‘搅和精’凑在一块儿,那些锦鲤不想动都得动,把身上的懒膘去掉之后,品相自然会提升上来。”

  那渔场技术员绞尽脑汁地回想自个儿上大学时看过的那些课本,愣是没想到与之相关的知识。不仅如此,他还发现,顾玄芝提出的很多养鱼理论同他在课本上学到的东西是矛盾的。

  对比课本中那些有理有据地分析论证,顾玄芝提出来的这些理论简直就是歪理邪说。

  可无法否认的是,用顾玄芝提出的这些理论来养鱼,确实能把鱼养的很好。

  锦鲤的个头一天比一天大,活力也一天更比一天足,就连鳞片上的光泽都看着比之前好看了许多,甚至有不少锦鲤都出现一些特殊的鳞片,诸如鱼脊部分的鳞片看着更亮眼,就仿佛是龙骨一般……渔场技术员看得啧啧称奇。

  产生变化的不仅仅是这些锦鲤,还有那些寻常的鱼虾蟹。

  甭管是鱼还是虾、亦或者是蟹,都存在一个生长周期,譬如说风靡全国的阳澄湖大闸蟹,每年只有特定的时间能吃,过了那段时间之后,蟹肉就没那么好吃了,甚至吃了之后会导致严重的腹泻,可‘农妇鱼场’的出现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只要你想吃,一年四季都能吃得到!

  作者有话要说:

  明天三更,今天就这么多了……让我缓缓,准备下个月月初的连续五天日万。

  第47章 闹掰了?

  顾玄芝对于那些锦鲤的生长情况是十分重视的, 她认真分析了孙科帮她搜集到的那些关于‘孟氏会社鱼王’的信息, 还尝试着分析了国际上成交的那些关于‘高价锦鲤’的典型案例, 总结出锦鲤身上那些与价格相关的特征因素,也就是所谓的品相。

  根据那些容易使锦鲤卖出高价格的品相规律,顾玄芝制定出了详细的‘锦鲤改造计划’, 然后便开始按部就班地改造。

  这段时间对于顾玄芝来说是相对平静无波澜的,但对于新时代集团而言,却高潮迭起。

  下洼农产品种植基地实现了‘黄豆——旱稻——小麦’的连种模式, 平均单位亩产量都翻了一倍多,得到的农业种植经验可以轻松地运用到新时代集团旗下不同的农业种植基地中去,其它农业种植基地纷纷效仿,均产生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老百姓们对于顾玄芝提出的那一套标准领悟得不多, 多数人只是机械的模仿顾玄芝提出的整个流程, 对于植物生长状况很难做到准确监测,但依旧取得了可观的收获。

  除此之外,以农业大学牵头的‘精细化种植项目’研究组也已经吸收到了顾玄芝那套理论的部分精髓,从‘黄豆——旱稻——小麦’的精细化种植中提炼出了许多共性的种植理论及方法,并且尝试着运用到别的农作物种植中去,收效颇丰。

  虽说无法实现单位亩产量的翻倍, 但变成原先的一点五倍、一点六倍、一点七倍还是努力努力就可以达成的。

  顾玄芝提倡的是轮种理念, 下洼农产品种植基地在接连种植了‘黄豆——旱稻——小麦’之后,来年的种植计划就变成了‘时令蔬菜+玉米+白菜+土豆’, 不仅可以充分发挥土地的优势,还能尽快扩充‘精细化种植’的农作物阵营。

  下洼农产品种植基地的AI设备已经被顾玄芝‘调教’得差不多了, 庞大的数据库已经具有了独立分析植物生长状况的能力,唯一欠缺的就是难以自动得出不同种突发状况的应急策略,这是顾玄芝给自个儿安排的下一步研究计划。

  不过,黄豆、旱稻、小麦这三种作物在种植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已经被顾玄芝全部录入进去了,只要下洼农产品种植基地的AI系统开放授权,其它农产品种植基地都可以共享下洼农产品种植基地中这个相对成熟的AI系统。

  也就是说,有了AI系统的相助,新时代集团可以在全国范围内搭建农业种植基地,只要下洼农产品种植基地不断电,其它农产品种植基地就都可以轻而易举地复制下洼农产品种植基地的劳动果实。

  顾玄芝原先还好奇新时代集团会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实现AI系统内数据的共享,她以为卫东征会采用搭光纤网络的方法,怎知她的想象力还是被贫穷给限制了,人家卫东征直接在下洼农产品种植基地中建设了一个高频信号发射塔。

  下洼农产品种植基地中AI系统的数据可以直接通过高频信号发射塔发射到卫星上去,然后再通过卫星技术将那些信号传播到其它农产品种植基地中。

  究其原因,顾玄芝发现,人家卫东征为了优化新时代购物中心的供货网络,直接联合高新技术研究院发射了好几颗卫星,AI系统的共享就是仰仗那些卫星来的。

  卫东征不愧是商场中的老油条,他看似对谁都很亲和,但从一件事情上,顾玄芝就看出了卫东征的‘老奸巨猾’。

  下洼农产品种植基地中的AI系统是对新时代集团完全开放的,只要新时代集团想要,随时都可以同下洼农产品种植基地中调取数据,顾玄芝如果不想把那些数据共享出去,估计唯一的办法就是拔电源了……

  但下洼农产品种植基地若是想从别的生产基地中拷贝反馈数据,则需要新时代集团的审核批准,开放授权。

  其过程之繁复,超出常人的想象。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3页  当前第3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0/7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八零年代活神仙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