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天命为皇_分节阅读_第106节
小说作者:燕柯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07 MB   上传时间:2019-08-13 15:55:23

  毕竟,敬郡王一家老小俱都丧命,府里顶事的世子妃都弃府而去,带着庶孙女回娘家啦!

  泽州总兵在身,朝廷给的官位,实打实的战绩,充州一众官员在无不服——不服的都不敢说——姚千枝彻底坐拥两州。

  就北方这地介儿,她在无敌手。

  就连姜维都带着余下加庸关军投靠了她,旁人,真就无需在意了。

  边军——他们真心侍奉的自然是姜家人,或者干脆说就是姜企,无奈这位已然殉国,他们只能跟随少将军。姜维选择投靠,边军们哪怕心里不大甘愿,终归无法,且,姚千枝确实英勇,跟她不算丢人,便都妥协了。

  为了收服他们的心,姚千枝百忙之中,还前往关内姜企坟前,把他从里头挖出来……恭恭敬敬的送到了姜家祖坟里,亲手挖坟掘土,厚葬了他。

  姜企此人,私德虽则有亏,大义犹存。

  给他挖坟,姚千枝不觉辱没。

  当然,说起姜企,便不得不提媚姨娘,那日初收回庸城,姜维便忍不住回了姜府,做为备受重望的继承人,院里暗室他当然是知道的,匆匆回了家,开启秘道……

  姜维便看见亲娘靠在墙角。

  数月密闭不漏风气,媚姨娘都成干尸了。

  床前地上鲜血干涸,腥臭扑鼻,整个暗室满是黑渍血污,唯一的亮彩,便是那身半浸了血的红裙子。

  看见亲娘这般形状,姜维像被天雷劈了一样,差点没疯了。哪怕,早在知晓媚姨娘留在庸城时,他就有了心理准备,然而,瞧见那情况,姜维还是当场就撅了过去,好几天没醒过来,整个人都萎靡了,要不是姚千蔓看情况不对,亲自前来把他拽回晋江城帮着抚军安民,这位恐怕直接就颓了!

  慢慢缓合过来,姜维边忙活着,边百抓挠心……亲娘这辈子的遗憾和渴望是什么,他身为人子,知道的太清楚了,然而,媚姨娘是妾,在‘贵’都是小,姜家坟地里确实是有她的位置,但是……

  能跟姜企合葬的,肯定不是她。

  她的名字亦上不得祖谱,无法跟姜企并列在齐,姜家祠堂里,她的牌位同样要摆在不起眼儿的角落——这还是看在她给姜家开枝散叶的份儿上。

  媚姨娘死的那么惨,结果是这待遇,姜维确实很痛苦,偏偏世事如此,他实在没脸求什么,眼见就消瘦下来,偏偏还不能表露出来,毕竟,姜家遭了大难,边军伤亡惨重,朝廷那边儿还不知要如何处置他们……且得等消息呢!

  姜企——在是殉国,输了就是输了,没得辩解。且,这么多年来,他在加庸关真是没少‘作乱’,拥兵自重,贪污受贿……抄家灭族的大罪犯了不知多少,此一回,他命丧九泉,朝廷会不会翻旧帐,姜维心里悬着呢!

  打小被培养,承重任,做了那么多年的少将军,在姜维心里,姜家就是他的责任,哪怕被灭门抄家,让朝廷拉走砍头,他都是跪在最前面儿的那个,姜企一死,家里剩下一群老弱病残,成年男丁除了他、姜通、姜熙外,在没有旁个了。

  而姜通和姜熙……

  不是姜维说,真不是能顶事的人!

  一个死读书,一个慢温吞,找他们商量对策,姜维能急死!

  死爹死娘,闷憋闷慌,手边事物还烦乱,打了开春儿,姜维都快熬成人干了,瘦的是前胸贴后背,一宿一宿睡不着觉,直接脱了相,姜通和姜熙焦急万分还抓不着重点,见他们慌脚鸡儿,顾头不顾尾的模样,小王氏无奈出手,干净利落的解了姜维的心结。

  她亲口承诺,答应让媚姨娘和姜企合葬了!

  作者有话要说:  这个,四十大刀肯定是开玩笑的,不可能有四十米……而且确实,我发现,我真的不善长写战争场面,应该说格局不够大,智商还普通,走不了权谋战争的路线,硬往那边拧着写,估计会很的小儿科,降智光环都不管用,所以,我就不往那边拧了,怎么顺手怎么写吧……

第一百章

  媚姨娘是妾室, 按风俗规矩,在没有跟姜企合葬的资格, 要不然姜维不至于难成那般, 不过, 小王氏到是有话说:“终归她是生殉将军,占了个‘义’字, 有情有份的, 合葬不碍的什么, 我都答应了, 还有谁能说什么?至于牌位,便放在将军右侧, 日后子孙祭嗣,共享香火。”

  这番话说完, 姜维对她是感恩戴德, 忙不迭的合葬了姜企和媚姨娘,又抽空修了姜家祠堂, 把他俩的牌位恭恭敬敬的摆上,当然, 为示尊重,媚姨娘的牌位到底还是比姜企的低半格, 那意思很明显:是不敢跟小王氏比肩。

  毕竟,日后小王氏‘没’了,她的牌位同样要摆在姜家祠堂里。

  一个是妻,一个是妾, 万不能同日而语。

  姜维这般表态,小王氏便没推辞,待他到亲近了些,姜维对嫡母本就很恭敬,没有面对亲爹的‘姜怼怼’风范……没了姜企和媚姨娘,他俩看着竟然还挺‘母慈子孝’的……

  不过,姜企死了,按制姜家人,包括小王氏在内都要守孝,只是如今充州局势初稳,没的闲功夫,姚千枝不提,小王氏就含糊过去了,将家里三个顶事儿的男人——姜维、姜通、姜熙全指派出去,她独自留下,照顾府里。

  深感她大义慈爱,姜维自觉无法报答,满腔的热情全给了姜熙,他了解‘三弟’性情温吞,其实不大适合掌军,便越发对他严格仔细,那专注程度,一时间竟超过了对同胞弟弟姜通的爱护……

  而小王氏,要的就是这种效果。

  她退一步,全了媚姨娘的遗愿,姜维知情识趣,自然会投桃报李。

  把家中男人打发出门‘保家为国’了,庸城里的‘姜府’,小王氏同样不要了,她最是能审时度事的,如今的加庸关已归姚氏,在不姓‘姜’,她们这群姜家人,最好还是别不知趣儿,赖着不走了。

  拿出银子,她在岗城买了个小三进的宅子,带着一众家人搬了进去,开始守孝生涯。

  早说过,姜企生平贪花好色,府里的妾室——有名有姓的就二十来个,通房丫头更是不计其数,小王氏不算霸道,早便逐一问过,愿意在嫁的,她不强留,还白送副嫁妆。

  她这么大方,自有不愿意守的,怯答答应允。

  小王氏便自做娘家,把她们一一发嫁。

  桃红柳绿尽数散了,如今姜府剩下的,俱都是生育过孩儿,或是年迈无处可依的,到是清静不少。

  “她们全走了,我到觉得府里空旷不少。”这一日,把最后一个愿意在嫁的通房丫鬟送出门,小王氏坐在回廊里,悠悠叹了口气,“往日吵吵闹闹觉得烦燥,恨不得把人全轰走,现今幽静了,到觉得有些寂寞,这人啊,还真是得陇思蜀,在没个满足的时候。”

  “夫人莫要急,有些热闹的时候呢。日后少爷成亲,给您生个三、五成群的孙少爷、孙小姐,围您身边儿讨糖吃,您怕就在没时间说甚寂寞不寂寞的了。”一旁,相柳放下手中活计,抬头柔声劝道。

  “若得此景,到是余愿已足。”小王氏不由便笑,复又叹道:“唉,熙儿还要守三年孝期,我想要孙儿绕膝,怕是有的等。”

  “好饭不怕晚,良缘不怕迟,咱们少爷相貌人品在那摆儿着,您还怕没有好儿媳吗?三年一过,您且等着佳妇进门便是了。”相柳就道,见小王氏眉眼舒展,一派欣然的模样,便犹豫了一下,终归还是问了,“夫人,姜媚恶心了您这么多年,大少爷既未开口,您何苦先提出来,那时候……您、将军和她……三人葬一块儿……”

  不是讨厌的很?

  自家夫人跟姜企合葬就够恶心的了,旁边在摆一个媚姨娘,黄泉底下,三人一被窝儿……

  想想就膈应的慌!!

  “嗤,你这人真是……死了死了,一了百了,活着那会儿,我都不觉得怎样,难不成还顾忌她个死了的?”小王氏横了相柳一眼,捂唇轻笑,展了展眉头,她垂下眼眸,徐徐吐出口气,“姜维那孩子,我到没想到他有这般韧性,此一回守城,他是立了大功的,边军都服他,日后北地两州……不拘如何,自有他一席之地,熙儿是他兄弟,他俩能守望相助,我退一步,算得什么呢?”

  她一派从容,见相柳依然替她不甘,便劝道:“我都没说什么了,你也莫要给姜维脸色看,媚姨娘,人家是姓姜的,那坟地,那祠堂……说的难听点,本就是她家的!”

  姜企是姜家义子,自来没爹没娘,这个‘姜’姓,是人家姜大户给他的,要不是他发达闪了姜大户一道,求娶王家女……他本该是入赘姜家,是媚姨娘的小女婿的。

  如今,姜家那祖地里,埋的是人家姜大户祖辈全家,那祠堂里,摆的是亦是姜大户祖宗八辈儿。姜媚——做为姜大户实际上唯一的血缘亲脉,不让人家进祠堂祖地,就连小王氏,都觉得不大对劲儿。

  凭什么啊?

  姜门全家,除了媚姨娘之外,谁能拍着胸脯,半点不心虚的说自个儿姓‘姜’?

  谁都不能!!

  连姜企都不行!

  “当初,我跟他订亲过礼后,其实,娘是打听着他充州还有个‘未婚妻’的,只是那会儿三书六礼都走过了,在反悔,我怕是此生都嫁不出去,得老死闺中,便就当做未闻,略过去了……”小王氏喃喃着,“对姜媚,我这心里啊,真是说不出的滋味儿……”

  “她瞎了眼中意姜企,愿意跟他同生共死,连性命孩子全都抛下,我自认没那么伟大博爱,这点‘输’了她,就给她她想要的,不妨的什么。”

  “那日后……”黄泉下头,真的三人一被窝儿啊!!

  相柳抽搐着嘴角,一脸难耐。

  “谁说我要跟他们葬一块儿,我不能自找消停,寻个没苍蝇的地方吗?非跟他们挤一起?”小王氏伸手点指相柳额头,笑骂道:“姜企人家是英雄,已经安卧地下,我个妇道人家哪好惊动?不合葬碍的什么?我不是没儿子没娘家的人,还怕谁强压不成?”

  “有熙儿,有城哥儿绣姐儿,我的好日子长着呢,何苦计较这些?”她说着,眉眼都展开了,嘴角挂着的笑,简直甜透了腔儿。

  “……”相柳一怔,随即便道:“是啊,谁能想到,霍少爷和霍小姐还在呢。”

  “那是福报,是老天爷怜惜姐姐,保了她一双儿女。”小王氏笑眯了眼睛。

  昔日,御旨下令,霍言被诛三族,王家受了连累,转眼烟消云散。消息传到充州,小王氏一夜白了头,病卧塌间月余时光,几乎老了二十岁。

  初时,她是挺恨霍家的,若不是霍言太倔强,非跟韩载道硬顶,还没顶过……王家哪会遭此大难,几被灭族。然而,随着时间慢慢流逝,小王氏的怒火日渐平复,经历了诸多风波,如今得知姐姐的一双儿女俱都还在,她已经没什么旁的可求了。

  “……能平平安安的就成了。”弯弯嘴角,她感慨出声。

  相柳无言立着,半晌,“唉!”轻轻叹了口气。

  ——

  等小王氏把姜府一众安排完,送嫁了最后一个通房丫鬟,时间,就已经来到了五月初夏,朝廷那边儿来了御旨,到是没追究姜家‘责任’,反到给了姜企个享配‘英武殿’的待遇,算是全了他殉国的忠义,至于充州牧……

  碍于敬郡王全家都死没影儿了,留下的还都是不懂事的庶孙,且,最重要的是,他们家势力太薄弱,朝廷里没有帮他家说话儿的。宗室合计了合计——没人愿意驻扎那么危险的地方——便直接收回了他家爵位。

  在充州扎根了两百余年的敬郡王府,自此烟消云散。

  到是谦郡王府,因世子妃乔氏深明大义,誓死坚守,到得了御旨嘉奖,不过那是名义上的,未有何实惠可言……

  真正得到实物儿的,就得算姚千枝和姚千蔓两姐妹!!

  姚千枝——生擒胡主,功标青史,得封充、泽两州总督,另准协理芬州和路阳州。

  北方四州,名义上,几握她手。

  姚千蔓——坚守墙池,劳苦功高,得封充州总兵,朝廷里挂了印的。

  余者,但凡此战中露了脸儿的,皆都有赏。万岁爷跟官爵不要银子一样,那是一批一批的给啊!!

  接的姚千枝两眼发懵,当初在燕京那会儿,她想求个泽州总兵的位置,耗了多大的心力,差点没x尽人亡了!怎么这会儿给的这么痛快?

  她心里慌啊!

  皎月公子:主公不要慌,当初是我还没站稳!这会儿不就好了咩!!

  太后可喜欢我啦!!

  万圣长公主:还有本宫,儿子给了你,宗室妥妥的!

  甚至,就连远在灵州的黄升都给了‘助攻’,他跟冠军候君谭又打了一架,往燕京‘挺进’了一段距离,朝廷方面顾及南方不稳,在不能让北方生乱,就干脆舍给了姚千枝!

  反正人家已经起来了,想控制住千难万难,何苦在卡着官位?有什么价值?不过让人家记仇罢了。

  几番考量,韩载道最终还是没强硬起来,老老实实妥协了。

  于是,姚家军这边,收获了一大堆胜利果实。

  不过可惜的是,朝廷方面多少有点小气,只给官位,没给粮草……此一番胡人进关,充州损失几县,还有可救,然而,被姚千枝协理的芬州和路阳州,尤其是路阳州,绝对的百废待兴,想要彻底治理起来,绝对不容易。

  银两、物资、人丁……都是排在首位的。

  尤其,姚千枝还不想放弃她打下来的关外草原,准备围着加庸关外建个城池,先将附近的胡人百姓们内迁进来,在慢慢蚕食开来,听她所言:早晚有一天,草原会尽归‘姚’姓。

  对她这想法,姚千蔓细数内库,银两是不大足了,然而终归还是咬牙支撑,拔了人手物资,在茫茫草原大兴土木。

  是为‘商城’。

  并未遭受战火洗礼,姚家军拥完好泽州做中心,势力逐渐扩张,随着银子流水般的倾泄出去,渐渐的,姚千枝的势力,开始扩散辅满整个北地四州。

  这其中,崇明学堂那三年一批的学生们真是帮了大忙。

  若说大晋顶尖谋士武将,她们肯定是排不上的,然而,崇明学堂最重时务细节,到一县一镇之地做个小小排官,她们到还够格。

  哪怕崇明学堂男女比例三、七开,姚家官放出大量的基层女官,看起来确实花红柳绿,娇娇艳艳,若在如徐州那等风俗保守,女四书横行的地方,怕早被叱‘大逆不道’,被打成了‘妖邪’……

  然而,想想看,充州、泽州这两地,临近边关不说,姚家军还经营多年,不拘是百姓还是商户,早便习惯了女子当政,姚千枝那四十米的大刀还摆着呢,寒光四射的,面对这个,谁敢说出个‘不’字来儿?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39页  当前第10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06/23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天命为皇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