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守寡失败以后_分节阅读_第78节
小说作者:樱笋时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835 KB   上传时间:2019-09-29 17:52:14

  这四支部队,要说装备之精良,当然首推左卫军,毕竟是天子近卫,所有将士皆是良家子,甚至将校中多为世家子弟,不论是军士素质,还是一身装备,其军容之盛,平常军队难以望其项背;

  可要说气势之锐,却要看安国公所率中军,人数最多,有十余万人,且南征北战,经验丰富,见过血杀过敌,所有装备又由大魏朝廷统一采制,不似禁军还要考虑什么形象门面,中军身上,皆是杀人之物,换个说法,就是如果只看中军的马儿,虽然不若左卫军中那般神骏,可是那种战马的淡定,绝非膘肥身健能够弥补。

  统属最驳杂的,便是当地世家豪强的族兵,十来个世族,各有各的旗帜与打扮,军阵大小与军容强弱也是相差各异。实也难怪,原本这些族兵不过是当地豪强世家的部曲,因为北狄入侵三载,亭州特许他们为自保而仓促成兵,因为世族底蕴、财力相差悬殊,有没有储备相应的将领、能不能自部曲中选拔出健卒、有没有钱财供应军备……这些条件堆出来就是族兵最后的综合素质。

  至于精神面貌最是萎靡的,便是亭州戍军,实在也怪不得他们,被北狄来来回回反复蹂躏的最多也是他们。身为边卒,遇上战事实是最惨之事,按照大魏律,如无战事,边卒乃是两年一轮,两年一到便该回家与亲人团圆,但因为北狄这场战事绵延,不得不一直在此。而且边卒的待遇如何能与中军相提并论,爷不疼娘不爱,口粮军备缺斤少两不是时有发生,而是曰曰都有。北狄打来打去,别的军队来来去去,就只有他们,反正必得在原地扛着。

  而这一次阅兵的顺序,却是反过来,亭州戍军最先、世族族兵其次,中军再次,最后是左卫军。

  说实话,宋远恒早就知道亭州戍军的情形,故而下令他们不必上马演练,以步卒军阵上就行,可是看到他们居然连像样的甲胄都拼不整齐,那补丁一般辣眼的阵容……先时这些老兵油子绝未向他报备!

  宋远恒心中难掩恚怒,他当然知道那些老兵油子的想法,无非就是觉得会哭的娃娃有奶吃,想在陛下面前哭哭穷,可也不看看这是什么情形!一时间,宋远恒已经动了杀意。

  有个亭州戍军在打斗中一个不慎,居然还掉落了手中长戈,他引得世族军阵中发出轰然大笑,宋远恒压下心中怒意,不动声色向景耀帝看去,却见陛下面上一片平静,瞧不出半分喜怒,便收回了视线,只专心观看接下来一家家世族族兵的登场,不时向景耀帝介绍一二。

  ==================================================

  岳欣然出门,围观了一阵景耀帝的随卫,就按照那位治工从事几日前交待的地点,到了城北这处工棚。

  阅兵的瓮城也在北郊,故而,这工棚离得并不算远。

  可是,岳欣然抵达之时,却只远远听到一阵嘈杂与怒骂:“你们这些狗官!说话不算话!”“快把粮交出来!”

  然后是一个妇人呜呜的哭声:“俺们家里老娘和几个娃饿得只剩下一口气了,求求老爷们行行好吧,你们先时说好的呜呜呜呜……”

  岳欣然看到这处治工从事选定的工事安排地点被人围了里三层外三层,再一听那些哭嚷心中便有不好的预感,她这一次从益州奔到亭州,因为是随那位吕中官一道,她本来就算是编外人员,叫那位吕中官通融已是不易,故而,她身边也没有带多余的人手,这次,还是封书海见亭州治安不好,指了一对州牧府的衙役兄弟随身护卫。

  岳欣然便向其中一个:“秦大,你去打听一二,发生了何事?”

  亭州口音与魏京、益州俱有差别,故岳欣然一时不便上前,秦大很快来回话,他神情间也颇是吃惊:“蒋治工这几日未给这些做工的百姓发米粮,他原先推托说是阅兵未结束,上面不肯给米粮,要到今日阅兵,上头高兴才肯给,今日这些百姓早早就来守候,结果发现只有几个小吏在,蒋治工人却不见了,那些小吏都说不清楚。”

  岳欣然想到今日所见的红缨银甲、圣驾黄纛,心头不由一跳,竟……这样凑巧吗?

  她立时沉声道:“秦大,你身上带有州府衙役之令,迅速去寻黄都官,越快越好,务必要黄都官带人赶来!”

  她紧紧盯着秦大的眼睛:“记住!给黄都官说清楚,我不管他现在在忙什么,立时给我过来,”她语声一轻:“你告诉他,耽误片刻,都可能是要掉脑袋的大事!”

  眼前不过是一个小娘子,虽说跟着忙碌州牧府中那些事看起来十分厉害,可也不过只是一个小娘子。

  但这一刻,不知是否她的气势太过凌厉,又或是她的叮嘱太过骇人,秦大竟觉得心脏怦怦直跳,立时点头,撒开脚丫子就跑。

  岳欣然朝身边另一个随从吩咐道:“秦二,你立时跑到蒋治工府上,就说州牧大人让他过来,”岳欣然语声冰冷:“不管对方是如何回复你的,你都立即过来回话,听清楚了吗?”

  秦二立时点头,奉令而去。

  黄都官离得不远,他衣冠不整、气急败坏地赶来时,先看到那些将工棚围起来的百姓,先是气不打一处来吼道:“将这些刁民给我抓起来!”

  然后,他再看到了大步而来的岳欣然,不免便是一声尖刻的冷笑:“小陆夫人,你真是好大的架子、好大的气魄,若是别人不知,还以为亭州官衙是你家开的呐!”

  秦大面色紧张地跟在黄都官身后,看到黄都官这般气势汹汹,他是方才带话之人,不免心中忐忑,却见那位小陆夫人神情不变,直如不闻般向黄都官一礼:“黄都官,待我审完,您便可知我是否危言耸听。”

  岳欣然这番反应反而令黄都官心中不确定起来,难道真是有什么大事?否则一个小娘,怎么敢这般托大?

  他冷哼一声,那便审吧,他倒要看看,这小娘能问出什么来。

  都不必如何询问,这些苦命的百姓便将苦水一一倒来,如秦大先前打听的一致,数日前,那位治工从事便寻了借口不肯给百姓发粮,一旁小吏也是苦着脸连连辩解:“这都是治工大人的吩咐啊!我等如何知晓!”

  黄都官亦听得满心疑窦,这蒋亦华搞什么鬼!封书海新官上任,听闻又是官声不错的那种清官,蒋亦华再贪婪,也不至于这么蠢吧!非要在这个节骨眼儿上!再者,就是要贪,也要把面儿上抹均了,似蒋亦华这样的老手,黄都官不信他会把贪墨之事干得这么糙,简直枉负他蒋亦华的“美名”。

  岳欣然却看着这些怒目而视的百姓,冷静问道:“各位父老乡亲,我身旁这位乃是执掌一州刑狱的黄都官,他为人最为方正不阿,方才拿下诸位,黄都官也只是想向诸位了解事情端的,绝没有治罪的意思,诸位做工还有什么不平之事,只管报来。”

  被打着旗号、“方正不阿”了一把的黄都官:……

  却见一个面黄饥瘦的妇女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声声泣血:“俺家中还有三个幼儿、一个老母需要奉养,当初蒋老爷答应了俺,只要俺好好打木料,定会给俺米粮,俺家那三个小的、一个老的……真是不成了啊呜呜呜呜……”

  岳欣然见她十指鲜血淋漓,尽是伤口,蓬头垢面,破衣烂衫,这是一个把家人全部生存都压在了这个工事上的可怜女子,心中一叹,将秦大招来低声吩咐道:“你,按着这些人口粮,去粮店买些米粮回来。”

  说着,她从怀中递了一个钱袋给秦大,秦大复杂地看了她一眼,再次奔出去。

  那些跪着的百姓不知道她的安排,听闻那女子的哭声,个个亦是通红着眼眶:“婉娘家这般凄凉,可恨那狗官……定是将俺们的米粮昧下给了那帮贼人!”

  岳欣然猛然皱眉,黄都官执掌司狱,闻言立时上前厉声追问道:“贼人?!”

  做工的百姓一抹眼眶道:“和咱们做工的,就是有几个家伙,镇日里鬼鬼祟祟,我等向蒋治工禀报了,蒋治工只说叫我等管好自己的嘴巴,莫要无事生非,否则他要扣咱们的米粮。”

  “就是!那些家伙与咱们一道领着朝廷的米粮,做活的时候一个不见,成天偷偷摸摸的,不是贼人是什么!”

  听到此处,黄都官心中已经疑云大起,这蒋亦华到底是在做什么!

  便在此时,秦二气喘吁吁地来回话:“小陆夫人!那蒋府、蒋府,没人了!除了一个看门的老苍头,人去楼空,竟是一个人也没有!”

  岳欣然与黄都官皆是猛然面色一沉!

  =====================================================

  日上中天,那些世族豪强,尤其是杨李等当地著姓,原本演练结束之后,自觉将大魏戍军远远甩在身后,心中何等骄傲,可待见识安国公亲率中军而出。

  军旗一出,近十万人整整齐齐一分为二,五万人一组方阵,各自在阵旗指挥下,整齐划一地变幻军阵,演练出长蛇阵、雁翅阵等多个攻防阵容。

  紧接着,两个方阵收拢,两边军旗忽然同步,同时一声呼喝,两军冲锋,竟是真的模拟起敌我双方的对攻来,一攻一守,一守一攻,阵型变幻之速,直令人目不暇接……这可是数万人的大军,竟能做到这般如臂使指,不知不觉间,亭州世族心中一点点收起原本的骄横,升起对朝廷大军的敬畏。

  最后一轮对阵之后,令人血脉贲张的密集鼓点忽然响起,两个方阵再次整齐裂开,红缨银甲、白马飒沓,天上的烈日映在这样的银甲白马之上,直令所有人都情不自禁屏住了呼吸,下马,齐射,箭雨中上马冲锋,挥动长矛,拔刀近战……这一支禁军向所有人展现了一种近乎不可能的全能军旅,将整个阅兵的气氛推向了最高潮。

  便在此时,银甲铁骑拥着一骑越众而出,围观的将士一怔,待看清那神骏身上的明黄披挂之后,才发出雷鸣般的欢呼:“陛下!”“万岁!”“吾皇万岁万万岁!”

  景耀帝在马上疾驰间挥手致意,他纵马直到祭台之前,才下得马来,在再一闪的山呼海啸中登上高高的祭台,此乃是校阅的最后一个环节——勉励将士,祭告天地,誓破北狄!

  看着底下千千万万双期盼热烈的眼神,景耀帝胸中陡生豪情,未至亭州之时,对于北狄的胶着战局,朝堂诸公言论纷纷,甚至还有劝和的,可亲至此地,将封书海这样的耿介之官放在州牧之上,有安国公这样的强将将眼前所有将卒捏成一团,战胜北狄……景耀帝心中生出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坚定自信,指日可待!

  他深吸一口气,朗声吐气道:“诸位将士……”

  便在此时,轰隆一声巨响,景耀帝只觉得脚下一晃,下一瞬间,大魏三军将士、亭州所有文武眼前,只见那高高的祭台竟忽然坍塌!

  看着那明皇身影消失在一片废墟之中,这一刹那,所有人俱是头脑一片空白。

  ========================================================================

  亭州北郊,秦大带着粮店的人扛来了米粮,所有百姓的眼睛猛然闪亮,若非都官领着人在此,恐怕他们已经迫不及待冲过来了!

  岳欣然神情凝重地向他们问道:“你们可知道那群贼人的其他消息,谁提供的消息最有用,谁就先领米粮!”

  “我知道!他们住在北面的十里铺!”“我听到他们叽叽咕咕说的好像是在挖什么!”“他们常常晚上爬到祭台上!”

  岳欣然吩咐治工从事留下的那几个小吏分发米粮,她对秦二吩咐道:“派人去瓮城将此间事通报给封大人吧!”她略一思忖,又面色阴沉地紧盯着秦二道:“记住!如果寻不到封大人……不论你付出什么代价!一定要将前因后果细细向安国公禀报!”

  秦二一擦脑门上的汗,凉津津,一股寒意怎么也擦不掉,他不敢耽误,领命就上马而去。

  岳欣然转头向黄都官道:“都官大人,现下你可知,真是要掉脑袋的事了么?走吧,速往十里铺……看你我是不是来得及救下这滚滚人头吧!”

第83章 祭台疑窦

  眼睁睁看着皇帝在自己眼前被活埋在坍塌的祭台之下, 安国公几乎是第一时间不顾自己安危冲过去,可那祭台的坍塌十分不讲道理, 不似是朝某一个方向偏移, 竟像是四周朝内的坍塌,安国公纵使抢上前去, 在轰然坍塌的一堆残渣之中,又哪里能捞得到什么!

  听着周遭巨大的惊恐哗然,安国公身形猛然一顿, 他视线回撤,看到一张张惊惶的面孔,所有将领与军士面容上都流露出真切的恐惧,眼前被埋住的乃是一国之君!

  安国公毕竟久经战阵,他几乎是在刹那间厉声约束住了周遭将领:“肃静!”

  不过瞬息间, 他已经思虑明白, 众目睽睽之下, 此事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掩盖得住!当务之急,是军中不能生出哗变,立马着手营救圣上!

  也多亏了他是经验丰富的老将, 一条条命令流水般地传达下去,中军立时变阵, 牢牢将戍军与那些世族族兵隐隐看管起来, 戍军将领与世族家主当然心中不悦,可今日这情形,大魏的皇帝在所有人眼前发生这样的事故, 他们一时不便发作罢了。

  安国公抽调中军精锐与左卫军精锐迅速而小心地将碎裂的祭台碎片挪开,当看到隐约的血迹时,安国公心中便觉咯噔一声,当真的挖出一具血肉模糊、身着甲胄的尸体时,这一瞬间,饶是经历了再多死生一线,安国公也是大脑一片空白。

  大量的血迹浸透甲胄之下的明黄衣物,无比刺眼,韩铮与吕阿不奇再也掩不住心中悲痛,失声痛哭:“陛下!”

  山陵崩这样的大事,令整个文官系统皆是在震惊了一刹那之后,发出了嚎啕大哭,景耀帝还这般年轻,他才开始给自己修建陵寝,如今竟真的就要仓促用上了么?

  纵然可能在帝王之道上有许多不足,可归根到底,对于国家的稳定运转而言,是极其重要的,再者,忠诚于君王乃是臣子的本分……一个壮年的帝王死于这样的意外事故,无论是情感还是理智上,谁能接受?

  “陛下!陛下呜呜呜呜呜呜……”

  “陛下!”

  而军中将领虽不至于这般当场失声痛哭,刀口舔血之人,实在不会这样做作,可是,对于这位亲自到边关来激励将士的皇帝,大家终究还是有期望的,就这样死了……

  许多中低层将领心头更是哇凉,陛下是在要祭天之时祭台坍塌,这会否意味着极大的不祥——帝王横毙,无论如何北狄是再也打不下去了,还有比这更大的不祥吗!

  围拢在外围的世族们却是在极度的震惊之后,心思渐渐活络起来:大军在外,帝王驾崩,这接下来到底会发生什么,全要看领兵之将啊嘿嘿……

  杨氏家主小心翼翼地在外围喊话道:“国公,陛下驾崩,还请国公节哀顺便,为天下保重身体啊!”

  安国公自空空茫茫间回过神来,低头看到那血肉模糊的尸身,一阵悲凉痛意之后,清醒与理智彻底回笼。

  他毕竟不只是在边关杀伐,更是立足朝堂数十载,岂能不知杨氏家主那句“为天下保重身体”背后之意?

  景耀帝亡没,边关数十万大军皆在他宋远恒手中,但凡他有什么其他的想法,在国家接下来注定动荡不安的局势中,皆可以实现……

  但是,安国公只是冷冷看了那位杨氏家主一眼,这一刹那,安国公很快做出了决定:一,尽快传信回朝!朝中必须要有准备;二,将眼前局势稳住,不论文臣武将、不论哪一方的兵,都切不可生乱;三,如何应对北狄接下来亦废思量,发生这样的大事,必定军中人心惶惶,北狄却绝不会轻放过,如何应对,魏京的消息抵达之前,恐怕都要他来拿这个主意了;四,……

  安国公冰冷的目光落在一旁悲痛欲绝的封书海身上,声音阴沉:“来人,将他拿下!”

  所有文武登时恍然:“啊!祭台不正是亭州府修造!”“竟连累陛下身故,这封州牧百死莫赎!”

  封书海却双目通红又从容不迫地道:“我自己走,不必谁来拿。”

  自从祭台坍塌的那一刹那,为景耀帝安危牵心之时,他早已经猜到会是这般,毕竟,山陵崩,总是要有人出来背负这天大的罪责。

  封书海却是整肃了衣冠,向景耀帝的尸身叩首,心中无限悲痛,再度失声痛哭。

  然后,他才擦干眼泪,要随那兵士走之前,最后向安国公道:“国公,祭台坍塌,亭州督建,下官难推卸此责,可是,此事背后必有人密谋,还请国公彻查亭州治工从事!”

  这一刹那,即使是安国公,也对封书海心生敬意,大事之前,不为自己推托,先从大局出发……实是君子。

  只是,眼前这局面却由不得安国公为封书海开罪,帝王驾崩这样的滔天大罪,势必是要有一个有相应分量的人出来扛。

  政治现实面前,封书海恰好是有相应分量、却没有相应政治靠山的那一个。

  风骨从来难以以利益来衡量,却偏偏是在衡量利益的时候,最先牺牲的那一个。

  此时,秦二奉了岳欣然的命令抵达营外,但里头发生了这样的大事,他却哪里进得来?他急得额头直冒汗,大声叫嚷道:“我有要命的事情通知封大人!你们莫要拦我!你们耽搁不起!”

  他一时间哪想得到什么好办法,他也晓得里头阅兵必是大事,只能一声声叫嚷,可是里边封书海已经被拿下,为首的校尉一听,怒从心中起:“封书海都被扣下来了!你嚷嚷个屁!我看你也是从犯,给我拿下!”

  这一刹那,秦二就想到了岳欣然那冰冷的叮嘱:“……如若见不到封大人,你无论如何一定要见到安国公……”

  难道,小陆夫人那个时候就已经预见到了?

  秦二急出一身毛毛汗,登时嚷嚷着:“那你带我去见安国公!同祭台有关!这是天大的紧急要务!”

  祭台?!

  校尉打了个寒战,原本要将秦二随便投到哪个营中、一层层上报的心思登时止了,立时飞马前去通报。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55页  当前第7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8/15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守寡失败以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