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妻福星高照_分节阅读_第137节
小说作者:灰蓝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714 KB   上传时间:2019-11-08 18:43:19

  然后呢,劝人时一般心里都有个预设结果,她是想要李随玉跟无数穿越前辈一般,珍惜自尊,从此对皇帝当上司一样爱戴?

  宋师竹看着李随玉微红的面色,摇了摇头。

  她在婚姻的修炼虽然还处在初级阶段,但她很清楚一点——没有人是傻子,夫妻之间有无真情,身在其中的人最清楚。正是因为帝后关系不同于一般的夫妻,加入了许多政治考量,才需要那点真情作为缓冲。

  她想着李随玉说她两回跟皇帝见面的场景,便知道李家和太后之间肯定是有默契的,说不准就是想让李随玉跟皇帝先培养一下感情。

  破坏人家家里商量得好好的谈恋爱计划,是会被驴踢死的。

  宋师竹的脑子里浮现梦里见到的皇帝,相当年轻俊美,试探道:“皇上对你好吗?”

  李随玉贝齿细细咬着嘴唇,点了点头:“皇上待人十分温善。”

  宋师竹立刻在心里补了一句,尤其皇帝还十分符合李随玉的审美,以李随玉未来前程之锦绣,就连宋师竹也不能说她嫁得不值。

  她在两种价值观间摇摆了一会儿,还是打趣道:“今日总算没白来一趟,知道了一个大消息。”

  李随笑了笑,她与宋师竹是闺中密友,自然希望能得到她的祝福。

  她半是甜蜜半是不好意思,道:“宋姐姐不许笑我,我先前也见过皇上的,就是这一回接连见了两次面,总觉得心头有些不一样。”

  宋师竹嚼着她这句话,开玩笑道:“夫妻之间,初时红豆相思,久了都会变成相濡以沫,随玉妹妹这般优秀聪明,以后进宫了,一定能和皇上白头偕老的。”

  这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不开心的话题不好提,可宋师竹到底还是有些许忧心。无论是哪种价值观摆在心头,她都衷心希望李随玉能过得幸福美满。

  李随玉默了一刻,反握住她的手,低声道:“我明白宋姐姐的意思。”

  两人相视一眼,极有默契地岔过这个话题。

  微风将树上的花香吹入鼻端,两人喝茶说话,过了一小会儿,李随玉到底还是禁不住,轻描淡写地又说起和皇帝相处时的一些趣事。

  这些天家八卦,宋师竹还是很好奇的,她就着茶,摆出了听故事般的专注神色,侧耳倾听。

  许是她态度端正,李随玉越说越是轻松,语气也越见欢快起来。

  在李随玉的描绘中,宋师竹隐约窥见了一个体贴入微的天子,每回微服出宫时都让人给她送民间小吃,时不时还让人送个首饰什么的,撩妹手段还真是挺不错的。

  李随玉说了大半个时辰,回过神来才发现宋师竹极少出声,她脸上忍不住染上一丝红晕,觉得自己不大矜持,又换了个话题,跟宋师竹说了一些官员献宝之后的嘉奖。

  宋师竹听得也很认真。这些官场上的事,她到底不比李随玉从小浸淫,随便挑起个话头,便是如数家珍。

  “宋姐姐只管静待佳音。”李随玉十分笃定,即使如今内阁正在和皇帝掰手腕,有官员献上稀奇物件,皇上想要赏赐一二,内阁不会不给这点面子。

  这等意外之喜……宋师竹想了想,道:“我那嫂子的诉求,是不是难以达成?”

  李随玉犹豫了一下,点了点头。黄氏凭着一个时辰钟,便想要把药粉卖给军队,若托的人不是宋师竹,恐怕药粉的药方一早被人抢了去。

  她怕宋师竹不明白这件事的困难程度,便略略说了一下。能跟朝廷做生意的,一般称之为皇商。朝中大多数皇商都是江南商人,好些个都和内阁有七弯八拐的姻亲关系。黄氏这是想要分军队药材专营份额,从别人嘴里抢食,当然困难。

  只是也不是完全没机会,在李随玉看来,黄氏这个时机还真是万里挑一。皇上和太后如今正为大驸马的事恼火,许不得就愿意给内阁一点颜色看看。

  宋师竹略一寻思,便道:“随玉妹妹也知道我们家的情况,这件事只能拜托老太太帮忙。老太太能帮到哪一步,我们都是感谢她的。”

  李随玉都把即将面对的难事说得这般清楚了,宋师竹也没有求李家一定要为他们竭力争取。

  只有遇事时,才能察觉到自家底蕴的薄弱,譬如这件事,他们就只能凭和李家的交情才能掺合一二。若是李家不愿照拂,黄氏哪怕把时辰钟的图纸都献出来,都只能竹篮打水一场空。

  宋师竹心里有些感叹,未免又想到了李望宗书房里的封恒。

  皇上现在居然在李家!

  饶是宋师竹心里隐隐觉得封恒会借这件事而起,都觉得他们的运气真是不错。

  封恒那边却没有宋师竹想象中的那么顺利。

  李望宗的书房里,一架半人高的机械摆钟稳稳坐落在案上,造型奇巧,做工精致,意义非凡,若不出意外,只要东西传出去,便能在京城内外掀起一股购买的浪潮。

  可事实是,自从封恒出声之后,本该得到众人注目的时辰钟,就无人问津了。

  等到高玉珩听了一半,忍不住掀了棉帘子从隔间走出来,机械摆钟带给屋里众人的冲击,更是宣告结束。

  高玉珩出来之后,打量的目光便一直集中在眼前的封恒身上。

  封恒自然是想要通过李望宗,把话呈到皇帝面前的,但也没想到高玉珩居然会在隔间。他刚从李先生的态度里意会到这点时,便忍下了心里的激动。

  因着摸不清皇帝听到这件事是个什么心情,封恒被皇帝叫起之后,只露出一些适当的诧异,之后就一直默然站着。

  皇帝面色高深莫测,屋里头流转着一股沉闷的压力,只被封恒请来的了缘大师还能数着念珠,面露微笑,其他几人都是神色肃穆。

  李望宗跟皇帝相处多年,当然察觉到皇帝心中的波涛暗涌,他的目光扫向封恒,心里有些叹息。

  皇帝听说封恒献了几座时辰钟之后,便十分好奇,想要一睹为快,又不想让人知道他出宫了,于是便避在了里间。

  而方才封恒一出口,他就想让他闭嘴,这些话实在太突然,若是之后证实了是假的,封恒只会给皇帝留下一个轻狂的印象。

  没想到封恒察觉到他的示意之后,却没有停下来,李望宗只得硬着头皮听他说下去。

  可这事实在有些惊奇。

  从封恒能请到了缘大师为他背书,到他嘴里那个梦,都让李望宗觉得不可思议。

  李望宗当然是认识了缘的。先帝时,他奉命督建皇家塔,彼时就和了缘有过诸多接触。可了缘这个和尚素来闲鱼野鹤,不爱管红尘之事,这回居然破天荒地,出来给封恒做了个佐证。

  刚才他一句“状元是文曲星下凡,梦有奇异,阖该重视”说完之后,李望宗心里便隐隐浮现一股危机感,心里十分不踏实。

  他定下心神,窥着皇帝的想法,给小徒弟找了个台阶,道:“钦天监那边都没有算出来的事情,若是你坚持,之后责任便在你身上,你可要想清楚了?”

  封恒摇头道:“这件事情如此不吉利,弟子若不是一连几夜做了同样的梦境,也不会如此慎重。老师可以放心,弟子在人前从未向他人透露过半分,只是因着心中实在惶恐,才想要过来找老师商量一二。”

  言下之意,他就是找自家先生拿主意来的,没想到居然会被皇上给听墙角了。

  高玉珩也想到了这一茬,年后的这段日子,他的日子并不好过。原本想着休沐日出来换换心情,没想到能撞见封恒献钟的事。

  他和封恒是前后脚到达李家的。高玉珩今日本是想在宫里陪陪心情不佳的章太后,没想到太后昨夜梦见了大长公主,一早便在佛堂礼佛。今日出宫之事只能算是临时起意,封恒应当抓不到他的行踪,以他的身份,算计他并无半点好处。

  思及此,高玉珩便打消了心里的怀疑,又看了吉祥物一般的了缘大师一眼,这个和尚先前便到宫里为太后讲过经,素来谨言慎行,封恒能得他出来背书,高玉珩心中又添了几分信任。

  可若说这件事是真的,高玉珩又有几分纠结。大庆朝开朝至今一直风调雨顺,到他这里突然便旱起来,难不成真是老天看他不顺眼?

  想着封恒说他被徐阁老气得在朝上吐血,高玉珩便是一阵咬牙。最近他在朝上,被内阁群臣气得已经差不多快吐血了,要是还要被内阁再羞辱一番,他觉得吐血真是难免的事。

  屋里气氛肃穆,都在等着高玉珩出声。

  高玉珩良久才呼出一口气,道:“朕是天子,承天庇佑,老天能托梦给师弟,便说明朕是天命所归。乱臣贼子通通都不能伤害朕半分。”

  李望宗作为当朝太傅,不得不提醒道:“臣在朝多年,从来没有听过这种托梦的事情。朝廷大事,怎么能这般儿戏。”

  高玉珩自有自己的道理:“旱灾之事是真是假,两个月之后便能知道了。若师弟只是白日做梦,朕念着师兄弟的情分,也不会外传,太傅大可放心;可要是真的,于朕而言就是要命的事。”

  做皇帝的人多是有些疑心病,高玉珩也是如此。他说有多相信封恒的话,也不至于,只是事关紧要,再多几层预防都不为过。

  封恒有些没想到皇帝会接受得这么快,但听着皇上又问他梦里朝议的情况,也没迟疑,该如何托盘而出他早有准备,立刻便道了出来。

  旱灾五月初出现苗头,气温骤升,连着五个月都是高温无雨,京城周遭水道干涸,溪港断流,人畜饮水困难,农田绝收,树木也成片枯死。皇上下令减税,拨银子赈灾。可有人欺上瞒下,在中间渔利,暗中加重税负徭役。

  就是如此,旱灾情况才会这般严重,导致皇帝遭到阁老们攻诘。

  他大概说了一下情况,宋师竹毕竟对朝廷官员不熟,记住的那几个人名只是谐音罢了,封恒初入仕途,当然也不认识。

  其实以朝廷的能力,遭旱时大可以从外头调粮进京,能操作的空间极大,不至于皇帝就要被逼到下罪己诏的程度,可禁不住有些人就等着抓皇帝的小辫子。

  也是如此,封恒才觉得妻子的那个梦,即使在皇帝面前全说出来有打击同僚的嫌疑,也不该说一半藏一半。

  封恒出口的那几个名字,高玉珩一听就知道是谁,他脸色一黑,道:“徐阁老还真是不把朕弄死,就不达目的。”

  李望宗听完之后,心里也有些嘀咕。封恒嘴里的几个官员,都是徐阁老的几门远房了再远房的姻亲,若不是有心注意极难察觉到的那种,难不成还真是上天托梦?

  他心意动摇,左思右想之后,只得叹了一声,道:“皇上宽心,咱们既然提前知道这件事,必定能平平安安的。”

  高玉珩想了很久,道:“河工水利之事,朕登基之后,原本便该修缮,若是没有师弟这件事,拖到今年也差不多了。”

  李望宗听到高玉珩的这句话,便松了一口气,皇上这句话为封恒开脱十分明显,想来纵使旱灾之事没有发生,小弟子也不会被这件事拖累。

  封恒也有些感动于皇帝对他的爱护,他想了想,双手奉上几张宣纸。

  朝廷其实不乏能人,可惜有私心的人实在太多。那个梦里,许多人都是吵吵嚷嚷在争论责任归属,其中便涉及到一些治旱的好法子。宋师竹也知道那是精华所在,怕自己以后记不住,几乎全都默写下来。

  封恒归纳整理了一遍,今日带过来本来就打算和李望宗讨论一下,现在皇上在这里,也用不着再多转一回手。

  高玉珩看完之后,却压在案上,道:“这些事且不急。”

  后日的先农礼才是紧要的事。先农礼一向有鼓励农桑、祈求风调雨顺的意思,高玉珩想到封恒说的旱灾,便想要多做一些准备,要是真的发生了,总不能真的让人给他扣帽子。

  因着屋里头有个和尚在,高玉珩并未多说,只让封恒和李望宗第二日进宫再议。

  天灾虽在眼前,可封恒把这件事捅了出去,心里却松了一口气,这是这件事里最艰难的一步,若是皇上不愿信他,他只能眼睁睁看着后头灾祸发生。

  故此,封恒送了缘大师回清泉寺时,心情还是不错的。

  马车里只有他和了缘大师两个人,一阵安静的茶杯碰撞声后,他跟了缘大师道了一声谢。就跟宋师竹先前说的,这种浑水人人都是避之唯恐不及,只他一说,大师愿意帮忙,封恒心里对他只有感谢的份。

  大师双手合十地念了声佛:“老衲只是随口一言罢了,施主才是真正是在为苍生积德。”

  封恒见他一幅大公无私的模样,忍不住问道:“容封某冒昧问一句,大师为何愿意帮忙?”

  了缘大师笑容盎然道:“尊夫人福德深厚,天命天定。此等福人,但有所求,竭力相助才是顺应天道之事。施时虽微,得福报大,这也是老衲的一番机缘。”

  封恒想着妻子对大师的怀疑,心里颇有几分无语。其实今日从自家先生和皇上的反应里,封恒也看出来了,了缘大师确实是个高僧,只是他们在县里孤陋寡闻,这才对大师有所不敬。

  最后到山门时,了缘大师还邀请宋师竹有空闲时到寺里品茗,封恒也不愿意瞒他,宋师竹并不愿意别人知道她的奇异之处,想来对大师的邀约会退避三舍。

  了缘大师并没有强求,临行前又赠了封恒八个字。封恒听完之后,心中突然一阵好笑,觉得妻子应该对和大师见面这件事,应当会相当纠结为难。

  宋师竹只能说,自家相公对她相当了解。了缘赠给封恒的八字成语是“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这句话不就是对封恒那些死劫的映射吗。虽然所有事情其实是从赵氏的噩梦开始的,大师知道其中详情,很可能只是按图索骥,生搬硬套……

  宋师竹就算再怎么说服自己,也觉得她才是生搬硬套。

  她一时间突然十分理解为什么那么多人敬畏鬼神。她现在对老和尚就有种又敬又畏的心情。

第159章 (改错字)

  虽然大师的话听起来不怎么科学,不过宋师竹只想了一会儿就放下了。

  身正不怕影子斜,老和尚就算是个高人,她又不干什么坏事。

  想着封恒的那些话,宋师竹多少有些受宠若惊,了缘大师看起来对她抱有的期待不浅啊。

  只是无论是期待还是警惕,宋师竹想了想,还是决定井水不犯河水,直觉告诉她,以不变应万变才是最好的。

  她的本事在这里摆着,智商、性格只是属于普通人层面的标准,这一点宋师竹还是很有自知之明的。而且她一想起要去和大师见面,心里总觉得别扭得不行……难为自己的事,她一向不干。

  纵使封恒心里对了缘大师的那几句话十分好奇,可宋师竹不愿意去,他也没有继续劝说。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52页  当前第13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37/15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妻福星高照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