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妻福星高照_分节阅读_第79节
小说作者:灰蓝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714 KB   上传时间:2019-11-08 18:43:19

  还立刻就想要改革,不被煽得脸肿都是他们客气的了。

  而经此一役,皇帝要是留下阴影,以后不敢轻举妄动,对所有官员来说,就更是一个好事了。

  宋师竹絮絮叨叨的,说完自己的想法后,突然间唇舌就被含住了,就像龙卷风过境一样,猛烈异常,宋师竹险些被封恒亲晕了过去。

  她对封恒的激动有些摸不着头脑,亲完之后,封恒气息不稳,将嘴唇贴到宋师竹耳边:“你整日里都在想些什么。”

  “……我就是随便想想。”宋师竹品着封恒这句话,难道他觉得她这些话很出格,不该出口?

  她也只是在只有他们两人相处时说说而已,肯定不会在外头乱说的。

  “我说对了吗?”宋师竹看着眼睛在烛火下照出一抹耀眼光采的封恒问道。

  封恒拍了拍她的后背,笑:“等成绩出来后就知道了。”

  “你真的对这回乡试有把握吗?”宋师竹忍不住问道。她怎么想都觉得,封恒一定会成为上层博弈的炮灰。

  封恒顿了顿,嘴唇贴在宋师竹耳边说了几句话,接着就看到宋师竹放松一般,深深呼出一口气:“那就好。”

  刚才她想了一大堆,却没想过要是封恒真的不成,那李老太太应该就不会这般作态了。

  等到宋师竹绵长的呼吸声传来,封恒却陷入沉思中,一直睡不着觉。

  同一件事,不同的人嘴里说出来,就有不同的感觉。

  李老太太是自家先生的母亲,历经世事,洞若观火。

  当日他回府城后去李府请安,李老太太便说过,如今京城里的大小官员大多对老师有意见,许是对他会有些影响。

  封恒却没有被吓着。

  考得如何他心里清楚,时文经策的考核弹性大,可算学题的正确标准是确定和唯一的。他心中觉得,只要他都做对了,对比他在考后听到的其他学子的考试情况,不至于榜上无名。

  李老太说出那些话,他不觉得惊讶,可这话从宋师竹嘴里出来,他就有些惊奇了。

  宋师竹能力古怪,有些预感自己都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可她刚才那番分析却不是基于自己的预感,而是凭着仅仅知道的一点信息,层层推断,切中要害,封恒着实没想到她能一下子就分析出京城如今的态势。

  他缓缓地呼出一口气,心里突然十分认同老师的话。

  妻子平时确实是太惫懒了。

  今日要是没有李老太太的刺激,怕是宋师竹还不会去耗费心力,想这么多事情。

  他看着睡着睡着,就趴在他胸膛上的妻子,笑了笑,帮她调节了一下姿势,接着便闭眼入眠。

  阅卷官里对这一回上榜的人选确实有些分歧。

  乡试素来是一主考两副考,再加若干同考官,大部分是京员出身,但为了增加公平性,乡试时除了其中一个副考官是本省学政外,也会邀请省内致仕高官一同阅卷。这回的分歧点就处在这里了。

  京官和省官各执一词。

  京官千里迢迢而来,本身就对京中形势各有计较。

  省官以许学政为代表,都认为三场考试里,封恒的卷子文题和算题都极为出色,没有道理不点他为解元。

  京官却是觉得封恒的时文观点太激进,就算算学题都做对了,也不能弥补这方面的缺点。

  “科举以才取仕,讲究学而优则仕,而不是算而优则仕。这位学子就算所有算题都做对了,可最后一道策论简直不知所谓。”

  考卷经过糊名、弥封、誊录,谁都看不出来这是出自哪一位学子笔下的,但是整体卷风偏向还是能看出来的。

  主考官林学士指的是最后一道策论:“诸葛亮无申商之心而用其术,王安石用申商之实而讳其名论。”

  意思是诸葛亮不想重用法家,却因为当时蜀国情况使然,不得已用了法家学术治国。王安石却是一心想要光复法家,却因为不敢得罪人,没有直接把法家的名头提出来。

  许学政指着封恒的卷子道:“哪里不知所谓?这位学子从国家利弊破题,说的是只要于国于民有利,便要因地制宜胸怀大局。这不是皇上一向提倡的做事要不务空名吗。”

  “太过功利,一切只求目的,若是这样的学子得中解元,以后学子风气不得被带坏了。”林学士坚持道。

  两人因着这一张卷子,已经吵了好几回了。其他阅卷官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是十分无奈。他们这段日子看了几千份考卷,唯独只有这一位学子算学题目全对。

  当时他们还稀奇了一会儿,要知道这回的算学考题,在京里时皇上早已给了命题方向,他们也就是按图索骥,照着标准答案直接判题罢了。

  可是这份算题全对的答卷出来后,阅卷屋里的气氛就完全不一样了。林学士直接就把试卷拿了过去,看了一遍又一遍,硬是指出了这点瑕疵。

  明眼人都知道他就是求全责备。

  先前看过这篇文章的人都觉得十分可惜,这位学子虽然观点确实胆大,却也不像林学士嘴里说的那样急功近利,相反的,字里行间都是众人能看得出来的才思敏捷、文采斐然。

  此时场上另外一个副考官的态度便很重要了。

  吴御史看了看针锋相对的两人,慢吞吞道:“桂榜之后,中举者的考卷都是要贴出去的。若是他不得解元,这份考卷便不能贴出去了。”

  林学士明显噎住了。吴御史的意思很清楚,这个学子不是解元就得落榜。

  吴御史指着上头的墨批,道:“他所有考卷上的批语都是优秀,要是贴了出去,叫这一回的解元如何自处?”

  吴然知道林学士在别扭什么。皇上想要提升算学地位的事,最近京中一直暗流不断。

  可是就算要表达自己的态度,也不能在这里做文章。

  这段日子阴差阳错下,所有阅卷官都对这份卷子都十分看好,上头好几种墨色的批注都是赞不绝口。要是林学士硬要卡住他的功名,无论是谁得第一,都会显得名不副实。

  说不准外头人就会质疑这是一桩科举弊案。

  吴御史虽然也不喜欢皇上凭一己喜好做事,但他更不愿意自己被拖累。

  许学政当然不能让本省学子吃亏,立刻道:“三张考卷统共二十八道算学题,唯有他全都答对。要是林大人硬要为了一家之言让这位学子落榜,待这回乡试完了之后,在下一定会提请礼部复勘纠弊。”

  许学政的态度强硬成这样,林学士深深呼出一口气,只能憋屈退了一步。他真是讨厌这种只有唯一答案的算学题,简直是把考官的权威放在地上踩。

  这个时候还有最后一步查看原卷。

  这一届安陆省恩科乡试,统共有九十个正榜名额,二十个副榜名额。上了正榜的就是正式举人,而上了副榜的便不能参加会试,但和正榜举人一样有国子监入学资格。

  众学子的原卷都被找出来后,许学政看着上头的字迹,心中终于缓缓松了一口气。

  次日一早,封家早膳桌上,三个少年极有深意地各自对视了一阵,接着就又看一眼左侧的姐夫/二哥,似乎想要看出他的反应。

  封恒提箸用膳,间或还给他大姐夹个小笼包。

  宋师柏一点都看不出来他是不是故作淡定。他心说还是姐夫板得住,最后还是憋不住做了出头桩子:“今日可是放榜的日子,不如我们三个先去省城看看,怎么样也比报喜人的速度快。”

  什么样的成绩得用得上报喜人?

  宋师柏这句话里的意头极好。

  李氏本来还想说他瞎折腾的,脸上突然就放晴了:“你们在家里待着就行,咱们这离省城,跑马也就半日路程,有消息傍晚前就能知道了。”

  “娘,你怎么一点都不急?放榜后还有鹿鸣宴呢,姐夫赶不及参加怎么办。”宋师柏心里着急上火,就忍不住继续道。

  这句话里的意思依然好。

  宋师竹笑:“要是真有鹿鸣宴,咱们就一块去省城转转。”

  宋师柏看他大姐一眼,心中却觉得这两人怎么一点都不带紧张的。

  他姐夫不紧张他能理解,读书人讲究一个遇事沉着,宋师柏在书院这几年,见到的装模作样的人多了,可他娘跟他姐,他就不理解了。

  他想了想,突然想到他姐那种十分玄妙的能力。他姐不会早就知道消息了吧?

  宋师柏颇有深意地看了宋师竹一眼。

  宋师竹:“……”真是冤枉她了,她的金手指这回一动不动的。要是她早就有预感,昨夜也不用这么担心了。

  李氏看着这姐弟俩的眉眼官司,摇了摇头,身边有一个这么神乎的闺女,她早就问过了。就是因为没有得到一个确切答复,她才不敢再问,怕给闺女女婿造成压力。

  大半个月前宋师泽回来时那样的神色表情,足以见此届乡考之难。再有隔壁孙秀才、钱秀才本来是打算在省城等成绩的,可临近放榜之日,居然都偃旗息鼓回来了。

  李氏看着这几日茂林胡同众人的唉声叹气,心里都是捏着一把冷汗的。

  这一大早的,所有人都是心不在焉。

  等到午后,众人心情才终于放开了。

  一行两个报喜人,一人牵着大马,一人敲锣打鼓,口中高声大喊:“捷报!贵府老爷封恒高中安陆省乡试第一名解元!”

  一下子就把整条茂林胡同的人震动了。

  宋师竹正在正房里,心神恍惚地逗闺女玩,突然就听到外头的锣鼓声响,喜姐儿被鼓声吓得大声啼哭,宋师竹却是立刻站了起来,喜形于色。

第90章 (改错字)

  “给封老爷请安!恭喜封老爷您荣登解元榜首!”报喜人得了喜封,满脸喜色地说着好听话。

  饶是封恒心里对自己的成绩有些把握,也没想到自己会是解元。他呼吸一滞,半响喜悦才一点点染上眉眼之间:“辛苦你了!”

  因着觉得封家给的赏银还算丰厚,报喜人继续凑趣道:“解元老爷可要赶紧去省城,后日巡抚衙门还有鹿鸣宴,大家可都等着您这个解元过去呢。”

  “谢你提醒了。”这一次答话的却是李氏的。李氏这辈子也就见过两回举子中榜报喜的场面,一回是宋文胜,一回便是封恒了,此时瞧着封恒满脸都是喜色。

  正说着话,宋师柏指挥着封平点燃了鞭炮,噼里啪啦的声响中,涌进来道喜的邻居就更多了。

  宋师柏看着院里的人流,深深觉得自己耐着性子在府城等了一个月,真是值了。在县里时,众人敬着他是县丞家公子,但他从来就没有感受过这等中举时的喜庆气氛,提前感受一回,也好知道滋味。

  宋师竹把闺女安抚好后,才从屋里出来。她看着被众人围在圈里道喜的封恒,突然有些手足无措,不知道该做什么。

  李氏回头看闺女一眼,笑道:“傻了?赶紧回去多备几个喜封。”以她的经验,待会肯定有好几波人过来。

  她当时正好要出院子,一听到报喜人过来,就立刻回屋让丫鬟把备好的喜封拿出去了,自己却是在里头深深平缓了一下心情才出来。

  因着封恒一大早在膳桌的反应平平无奇,她还以为这回没戏呢,就只私下备了两个以防意外。

  宋师竹终于找回自己的声音,赶紧道:“我早就备好了!”

  这时螺狮抱着木匣才从正房里出来,她气喘吁吁道:“刚才人太多了,我就没反应过来。”

  “没事,待会都能发出去的。”宋师竹安慰道,只看院子里这架势,就知道待会今儿过来报喜的人一定不少。

  此时院里的女眷看见宋师竹,也都围了过来。

  胡同里的邻里关系素来不错,女眷们道贺起来虽然不乏酸意,但基本上都表现得很高兴。这边有人连声道:“我早就知道封秀才是个有出息的,真是太有出息了!”

  那边就有人接口道:“真是太厉害了!恭喜恭喜!”

  宋师竹听着他们一个个叫着“解元娘子”,叫得她神清气爽,心情越发激动。她突然觉得难怪那么多人想着金榜题名,这种鱼跃龙门、成为众人焦点的感觉真是一种畅快的享受。

  过了小半个时辰,果然又有第二波报喜的人过来了。宋师竹又送出了好几个喜封,她里头放的都是五两一个的银馃子,报喜人基本上都是趁喜而来,趁兴而归,眉飞色舞,看着这一届的解元怎么看怎么顺眼。

  整个茂林胡同统共有十户人家,家家都有赴考秀才。可惜等到夕阳西下,只有封恒一个人得了捷报。

  到这时,胡同里的喜悦就有些减少了,只有封家,早早地挂起红灯笼,厨娘使出了浑身解数整治出了一桌好菜好饭。下人们都知道今日是主家的大好日子,个个脸上十分高兴。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52页  当前第7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9/15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妻福星高照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