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妻福星高照_分节阅读_第95节
小说作者:灰蓝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714 KB   上传时间:2019-11-08 18:43:19

  宋三郎担心了半个多时辰,此时一朝放下心绪,就想把真相弄个清楚明白。见到他爹若有所悟的模样,立刻就忍不住出声了。

  宋文朔性子谨慎,没有经过验证的话一向不会轻易出口,被小儿子戳破后,还想训他一顿,可看着冯氏也把眼睛看了过来,他犹豫了一下,还是道:“这件事情,倒像是太后娘娘的手笔。”

  他说完这句话,宋师竹立刻就察觉到自家二婶神色变了,她后知后觉地想起来,和自家有渊源的长公主便是当今太后的亲闺女。

  宋师竹暗叹了口气,其实在船上时,李随玉就曾无意中说过几回李老太太与当今太后交好的事。

  当时出于知己知彼的心情,宋师竹问了好些太后的性情喜恶,总结起来,这就是一个不好惹且性情固执的女人。

  自家二叔的补充也证明宋师竹判断的正确性。

  宋文朔三言两语便把他的猜测说了,他摇摇头道:“皇上年轻气盛,太后性格却是老辣,素来不是吃亏的性子。若是知道有人算计叛变,这种以牙还牙以血换血的手段才符合她的性情。”

  宋大郎突然道:“我在学里听人说过,先前皇上提出恩科改革,京里反对者众,太后娘娘把这些朝臣家里的女眷都请进宫中一一谈话,谈了两日一夜,逼得这些大人不得不到皇上面前请托,太后才把官眷们都放了出来。许多女眷私下都说太后娘娘除了一对儿女,谁在她面前都没有好果子吃。”

  他说完这句话后,宋师竹觉得三个堂兄的神色也不对劲了。

  屋里陷入一片诡异的沉默。

  半响,还是冯氏打破安静道:“既然都知道是什么事了,都各自回去歇息吧。”天家心里自有主张,他们这些人算得了什么。

  冯氏不容分说地让众人散了回屋。

  宋师竹想着太后长公主的这些事情,回去之后发呆了好一会儿,才觉出封恒一直没有出声。

  她问了一句,封恒也没有隐瞒,他就是想到自家表哥了:“……经了这一回,锦衣卫的名声一定不甚好。”

  宋师竹这才记起来魏表哥的身份。宋文朔先前能平调进京,都是多亏了魏琛的帮忙。宋师竹对魏表哥心中也是感激的。

  她握住封恒的手,叹道:“上有所令……这也是没办法的。”

  说完这句话之后,宋师竹突然想起来,昨日去魏家时,魏姨母说魏琛两日没回家了……应该就是为了今日这件事了。

  封恒心绪已然安静了下来。他为自家表哥忧虑,但并不打算增加宋师竹的心理负担。

  妻子昨日那般忧心忡忡的样子还在眼前,他安慰她道:“锦衣卫行事这般心狠手辣,这场乱子至多下午便会结束了。”

  他顿了顿,“今年是恩科的年份,时间再长下去,就止不住天下悠悠之口了。”

  宋师竹听完之后,赶紧让螺狮跑一趟把封恒的判断告诉二叔二婶。

  见妻子对他这么有信心,封恒哭笑不得:“你也不怕我说错了闹笑话。”毕竟他也只是随口一猜。

  宋师竹唇角弯弯:“错了就错了,反正二叔他们也不会到外头说。”都是自家人,二婶昨日给了她那么多东西她都厚着脸皮收下了,封恒就算猜测错误也只是丢一回脸罢了。

  她其实心里也有些小心思,外头这般森严,刚才气氛又那么不对劲,有件好事总能让人的心情好起来。

  冯氏听到宋师竹让人传来的消息后,便摇摇头,让人下去了。

  宋文朔看着面上无甚表情的冯氏,找着话题道:“真是没想到竹姐儿和侄女婿这回上京,还能有这等功劳。”

  听丈夫说起宋师竹,冯氏眉眼顿时柔和了下来:“这也是竹姐儿的造化。”

  宋文朔沉默,直到到了京城,他们才知道大驸马为何那么忧心公主知道这件事。

  他叹了口气,不过是一桩闺阁丑闻,里头却藏着许多干系。先头他们受了半辈子的影响,现下却也束手手脚——长公主虽生性好妒,又早早逝去,却有一个对她宠爱到极致的母亲,还有一个如今已是皇帝的亲弟弟。

  按着妻子多年的怨恨,她到了京城后,就该把那对兄妹闹得呆不下去,如今一直留着一线隐忍,就是担心捅破天后,会出现别的大娄子。

第108章 (改错字)

  无论如何,戒严总是一件叫人心中惶惶的事情。为了不惹麻烦,冯氏并没有把宋师竹嘴里的消息透露出去。

  因此临近午膳时分,外头突然咚咚敲响的一阵门环声,简直让宋家的门房吓破了胆。

  在弄清楚来的人是李家的管事后,门房才心惊胆战地放了他们进来,直接就把人领到客院去了。

  宋师竹和封恒一整个上午都呆在屋子里没有出去。

  外头的大事影响不了九月的会试。封恒正在书案旁抓紧时间温书,宋师竹则是在整理这段日子各项收入支出。

  屋里的气氛静谧而温馨。

  宋师竹手里拿着一根毛笔,将一项事先预备好的房屋租金从账本上划掉。

  倒不是决定昧下冯氏给的房契——这两日,她和二婶交涉了好几回,都没能让她改变主意。因着冯氏实在固执,宋师竹和封恒商量过后,便打算等到他们日后在京中置产,再找借口还屋子。

  封恒见宋师竹突然停下笔,便把眼睛看过去,打趣道:“舍不得了?”

  “你才舍不得!”宋师竹立刻回嘴。

  宅子就在隔壁,位置这么好,以后家里堂兄成亲分家都能用上,她拿在手里实在觉得烫手。要不是二婶把事情上升到看不起她这个长辈的高度,宋师竹一定会拒绝的。她现在有的是钱呢。

  说起来,二婶当真对她极好。他们搬进这座客院时,就连案上的妆奁都盛满了金玉首饰,红漆螺钿衣柜里也都是她能穿的丝绸夏衣。做工衣料针脚款式样样精致,看着便知道是冯氏精心备下的,当然也没有少了封恒的一份。

  她对封恒道:“我桌案上,就连一盒胭脂都是上等的。”京城物价这么高,就算先前二叔一家有些积攒,也抵不住这么花费。

  她正想和封恒再说一说她在院子里的种种意外发现,外头便传来一阵匆匆的脚步声。

  封恒的小厮封印进来禀报消息。宋师竹见到他时还有些好奇:“螺狮哪儿去了?”

  她和封恒两人相处时,外头不是螺狮就是秦嬷嬷,用的都是她使唤惯的人。封印和封平这两个小厮干的都是出门办事的事情。

  封印镇定道:“她去厨房提膳了。”

  封恒突然看了自家小厮一眼,了然地笑了笑。这些日子他经常和宋师竹呆在一块,用得着封印的地方便少。再加上新买进来的封平虽然缺了半个手掌,在武力上却着实有些优势,封印最近应该被抢了不少活计。

  封印确实是这么想的。

  明明他才是跟着自家少爷从丰华县出来的!

  但现在就连封平那个傻大个都比他得用。

  刚才他看到李家过来的管事,便热络地贴了上去,就指望着能多打听消息,在自家少爷少奶奶多得些脸面。

  偏偏过来的管事口风极紧,封印一句都问不出来。

  他正郁闷着呢,就听着宋师竹问了他身后的李家管事同样的问题:“家里老太太可好,李先生和随玉妹妹如何了,还有腾大爷他们怎么样了?”

  管事在宋师竹面前倒是一改先前的守口如瓶,十分爽快,什么都说出来了:“我们家老太太和二老爷昨夜便进宫了,腾大爷也被委任了要事,家里如今由大少奶奶管着,二姑娘在一旁帮着,众位主子都是极好的。”

  先前在船上,李家许多下人奴仆都得过宋师竹和封恒的恩情。若是封家下人打听,管事当然不需要给面子,可宋师竹相询便不一样了。看到他们无事,管事心里也是极为安慰的。

  宋师竹听到众人安好,便放心下来了。

  封恒突然出声问道:“你怎么能过来,外头戒严解了吗?”

  管事答非所问,含糊道:“先前腾大爷传话回来,说是得到午后才解禁,封举人且安心等着。”

  这个时间点倒是和封恒猜的差不多,宋师竹忍不住一笑,接着就听到管事压低声音道,“两位别担心,腾大爷知道你们住平清坊呢,昨晚那些叛军,腾大爷都没放他们进坊里来。平民坊那边被烧死了好几十人,平清坊只死了两个鬼鬼祟祟的小贼。”

  宋师竹这才知道为什么她一声喧哗都没听到,原来是李腾在外头关照着。不过管事说的这些,也够叫她心惊胆战的了。相隔不到几千米的地方死了这么多人,宋师竹顿时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见自己把宋师竹吓着,那人轻轻煽了自己一个嘴巴子:“封娘子一向心善,小的就不该在您面前胡说八道!”

  心里却是庆幸了一回他没有把石坝码头血流成河的话说出来,否则封娘子要是知道自己下船的码头不过几日就变了个样,肯定又要被吓到了。

  宋师竹摇头道:“与你无关……”她定了定心,又拜托了他一件事。

  这位管事现在能出来,说明李家手里肯定有些不同的权力,她便拜托他顺路去李玉隐那里看看,管事也答应得很痛快。

  管事的态度这么利索,简直叫一旁的封印郁闷不已。

  送完李家管事后,他便紧紧守在屋外,打定主意不随便离开。宋师竹看着他这么积极,想了想便给了他一个任务,叫他到冯氏那里跑一趟,把消息传递出去。

  封印当下便乐呵地应下了。

  等到封印走了之后,封恒才笑道:“封印没什么坏心眼,就是想挣表现罢了。”

  宋师竹不好意思道:“我就是用惯了自己的人。”封恒对家事一向是个甩手掌柜,无论她怎么安排,他就怎么接受。

  在这点上他们两人颇有默契,家里一向维持的是男主外女主内的格局。宋师竹也不愿意他在庶务上花费太多心思——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要是账目事务样样都要他过目出主意,一定会耽误他读书的时间。

  不过封恒相信她,把家里内事全都交付在她手上,宋师竹对他身边的人也没有打压的想法。横竖不过是一个小厮,又不是丫鬟,她一点都不担心。

  封恒听她嘴里一口一个放心,心里欣慰的同时又觉得有些不对。

  他回想着两人成亲这一年的日子,宋师竹似乎从来就没有担心他会做出不好的事。

  琢磨了一下这个意外的发现,封恒突然便有些不是滋味。

  若说刚成亲那时,宋师竹对他还有些好奇和矜持,可到了府城之后,两人朝夕相见,褪去那层新婚时的小心翼翼,两人许多事情都是有商有量,床笫间也十分和谐。

  但就是太和谐了,他才会迟钝到现在才发现妻子对他好像少了一份情浓的热烈,就像春水一般细水长流,反应却总是十分平和。

  宋师竹觉得封恒看着她的目光有些别的深意,却领会不出他的意思。因着觉得不会是什么大事,她也没有多想。

  午后,外头果然解禁。但经历了一早的惶恐不安,街上还是一个行人都没有,百姓们就跟乌龟一样,深深躲在自家的龟壳里不敢外出。

  宋家门前却有一个京营的小兵,过来通知宋文朔明日大朝,接着不等门房多留,便直往下一户去了。

  次日上朝后,宋文朔回来时便带回了一个消息。

  昨日作乱的是皇帝的亲叔叔,当今吴王殿下。

  宋文朔看到妻子侄女脸上都是迷茫,便把他打听到的有关吴王殿下的资料说了一遍。

  吴王是先帝的亲弟弟,先帝去后在京城里虽然沉寂不少,可先前几十年却是京中一霸,十分蛮横,百姓都极为怕他。这位吴王一向不喜性情强势的嫂子,先帝在世时就屡屡跟章太后有冲突。

  许是担心皇帝侄子龙椅坐稳之后,章太后会清算他先前的所作所为。吴王便脑子一抽,想着效仿草船借箭,来一招江船借刀,若不是宋师竹发现了,以皇家对李家的信任,还真有可能被他借成功。

  宋文朔道:“章太后知道这件事后,便设了一个局……”

  宋文朔是户部五品员外郎,虽然没有资格站在金銮殿里,但今日为了让朝臣都知道叛王所作所为,大太监一趟趟往外传话,他也全部听全了。

  就跟宋师竹昨夜猜测的那般,章太后设了一个瓮中捉鳖、人账俱获的局。

  李家船上发生水贼的事后,太后十分震怒,怕幕后黑手跑了,即时下令所有知情人对事情保密。若是泄露,便视为叛党同伙。

  因着遭贼之事发生在江心,附近没有别的船只,当时只有水营官兵赶来救援,这件事还真是被瞒得密不透风。

  所以才能打了叛王一个措手不及。

  吴王的想法其实极好的,他把兵器和人分成两批运进京。最近因为临近恩科,京城里人员混杂,正好给了他可趁之机。

  可惜一着不慎,在取刀时就被人层层围住。一场惨烈厮杀后,新帝登基后的第一场叛乱半日便告结束。

  宋二郎忍不住道:“幸好太后行事利索。”宋三郎年纪小,也跟着点头。

  他才说完,宋文朔便瞪了自家两个儿子一眼。宋大郎看着弟弟,也有些不赞同。

  宋二郎笑道:“我说得不对吗?这一回要是没有太后雷厉风行,叫叛王先知道消息,下回要抓人就不容易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52页  当前第9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5/15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妻福星高照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